【惟工新聞】2016年第一場工潮!
昨天(1月18日)早上,百多名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外判清潔工,因不滿外判公司信佳集團(Serco)多年來惡劣的工作待遇及同工不同酬的情況而發起罷工。工友在醫院大堂聚集後選出六名代表,提出多項訴求。院方及資方承諾在今早九時開會商討方案。工友早上會繼續罷工,直到會後再作決定。
同工不同酬 萬二vs八千
令工人最為不滿,引發罷工的導火線,是新入職工人的薪金高於較早入職的工人。於病房當清潔工十多年的劉女士指出,新入職工人的月薪是9,000元,做滿三 個月再加9000的一筆過獎金,等同首三個月薪金為12,000元,而較早入職的工人,薪金為8,060元,病房清潔工為8,450元。
罷工工人要求與新入職工人同工同酬,同時亦要求設立每年加薪機制及提供加班津貼。
劉女士憶述近年薪金明加實減的經過。由於病房清潔工要負責照顧病人,是厭惡性工作,經工人爭取後,公司須在月薪以外付更多人工,行內稱為「嗱喳錢」,所以 病房清潔工比其他工人薪金稍高。當最低工資仍是每小時30元時,清潔工人的月薪為7,400元,外加200元「嗱喳錢」。後來因薪金過低等問題,很多人離 職,為挽留人手,公司將「嗱喳錢」加至600元,當時月薪共8,000元。
「政府宣佈將最低工資加到32.5元嘅時候,高層話俾我知,淨係會加好少薪水俾我哋。」結果,工人的月薪由7,400元加至8,060元,但「嗱喳錢」卻由600元減至390元,加起來月薪只有8,450元。
人手編制不合理 1人照顧48病人
醫院病床爆滿的情況經常為人詬病,原來吝嗇資源的不只有政府,外判商亦如是。
劉女士指,她一個人就要負責一整間病房,房內設有40床位,但通常會再額外增加床位,她需要照顧約46至48病人。病房內事無大少皆由劉女士負責,她的工作包括執垃圾、掃地、洗廁所、照顧病人(換衫斟水)等。
負責洗廁所的工友阿楨表示,她被要求「一個鐘睇三個廁所」,基本上做不停手。工人紛紛指出工作量之不合理,「平時就我自己一個做,到我放假,公司搵替工,就會搵兩個人頂。」這說明病房清潔工作量之大,本身就需要多於一個人才能做到。
食飯期間被召洗廁所 缺乏合理休息空間
阿楨每天負責清洗多個廁所,只有在吃飯時才能稍為休息,但休息時間往往都是不充分的。
「有人投訴廁所污糟,食食吓飯都要去洗廁所。」且不論吃飯期間要洗廁所,會如何打擊胃口,最大問題是,這或許違反法例。一如很多工人的情況,醫院清潔工吃飯的一小時都是沒有飯鐘錢的。同時,工人卻隨時受到傳召,需要工作。阿楨指即使吃飯期間要工作,公司也不會補回薪金。勞工處代表指出,外判公司此舉可能觸犯勞工法例,鼓勵工人作出投訴。
像阿楨一類的清潔工,並非於固定崗位工作,醫院裡沒有位置讓其休息,有的只能「哩喺廁所裡休息」。又由於除了吃飯時間以外,沒有明確的休息規定,工人常被誤會偷懶。有工人直言:「我去斟水飲都會俾人影相。」工人提出,希望「做一個鐘可以有啲時間休息」,同時設立合理的休息環境。
出糧問題多 遲出糧、年假計算混亂
外判公司在錢銀上的處理頗為混亂,除了上述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工人亦指出,公司曾在她們放病假、大假時押後出糧,有的拖足半個月才發人工。
很多工人申請放年假時,公司以人手不足為由要求工人「唔好放住」。有的工人一年下來都沒有放到年假,公司雖表示會補錢,但卻不能提供清楚的拖欠年假數字,造成數目混亂。
醫管局外判十年 清潔餐飲IT均受害
自董建華時代開始,政府以「節省公共開支」為由,按「價低者得」的原則將各種公共服務外判。而醫管局不但外判了清潔、保安、餐廳和資訊科技等工作,還一度計畫將門診外判。而過去十年的多次事件,亦顯示醫管局外判問題多多,令員工長期忍受低工資、長工時,更曾因外判工序發生事故而導致病人死亡。
2008年,百多個醫管局外判清潔工抗議同工不同酬。當年沒有最低工資規定,他們的月薪僅得5,000元,較直接聘用的二級低1,000元。同年,職工盟調查發現,醫管局2,000名外判餐廳員工的平均時薪僅為22.9元,威爾斯醫院的樓面每小時更只有15.3元。
除了上述的「基層」工作外,其他外判工亦好不了多少。在2013年,《太陽報》揭發醫管局的外判資訊科技供應商剋扣員工5-10%工資。到了2015年,瑪麗醫院兩名病人因霉菌感染死亡。調查指出病源來自外判的深灣洗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