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113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勞審記事】富臨集團侍應病假期間遭解僱  告上勞審追賠償

$
0
0

【惟工新聞】早前,惟工新聞前往勞資審裁處旁聽了一宗不合法解僱的案件。因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的條例對於打工仔來說是頗為重要而且的確是有機會發生的,所以有很多有關此條例的細節是十分值得打工仔留意。
 
申索人馬女士本為富臨集團旗下酒樓的侍應,先後被調派到三間酒樓工作。她指出,自己在2013年4月入職,直至2017年11月手部受傷,無法工作,所以向酒樓請病假,期間被酒樓解僱。馬女士因而向富臨三間酒樓及福臨集團提出申索,項目包括代通知金、有薪年假、公眾假期、病假、長期服務金、額外七天工資,以及涉及金額最高的「有薪病假期間被解僱賠償」。

在庭上,酒樓代表一開始否認解僱,稱馬女士未填離職表還未算是離職,她還可以上班,但是一直聯絡不到她。裁判官又問,這是否代表,上完庭後,馬女士可以立即換制服去上班,代表支吾以對。後來酒樓代表又改口說人事部沒有收到馬女士的病假申請,馬女士不上班的話就當作自動離職。裁判官要求酒樓先搞清楚申索人是否被解僱再講有關賠償,並勸酒樓與馬女士和解。
  
什麼是不合法解僱?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因以下四個情況解僱僱員即屬不合法解僱,包括因懷孕而被解僱、因工傷意外被解僱、因員工參與職工會的行動或組織被解僱,以及在有薪病假期間被解僱。而在以上的事件中,假如酒樓確實在馬女士的病假期間解僱了她,而馬女士又曾向酒樓提供過有效的醫生紙的話,酒樓即違反了僱傭條例第32 (P),在有薪病假期間解僱員工。而違反了不合法解僱的僱主,員工是有權向他們提出申索,要求他們讓員工復職,或支付終止僱傭金及不超過15萬的賠償。
 
如何計算不合法解僱賠償金?
 
根據以上的案件,馬女士向酒樓提出4萬元的不合法解僱賠償金額,到底個項目是如何計算呢?
 
其實這個項目並沒有清晰的計算方法,而是員工在被解僱後直至找到下一份工期間的損失,例如是員工被解僱後有一段很長時間找不到工作,而員工實際上已經寄出過很多的求職信或打過很多求職電話,不合法解僱員工的公司有機會要向員工賠償他們失業期間的工資。除此之外,亦有其他不同的原因而僱主是需要向員工賠償,例如是被解僱後對員工所造成的心理創傷等等。裁判官會因應證據及情況而裁定僱主需要支付的賠償金額,而金額最多為15萬。

但事實上,只有極少案例能夠追討足15萬的賠償。在2012年9月,終審法院裁定國泰航空解僱49名準備發動按章工作工業行動的機師,屬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國泰航空須向每名機師支付全數15萬元,是罕有的例子。而這宗官司從2001年由勞資審裁處打到終身法院,耗時11年。

相關報導:
【勞審記事】護理員追欠薪 老闆:初時大家都是義工

表tag: 

六時上班白等開工 日賺200多元 高球球僮揭球場制度不堪

$
0
0

【惟工新聞】近月高爾夫球場用地發展爭議不絕,高爾夫球作為貴族運動,不少人都對它的運作都不太了解,《惟工新聞》訪問了入行多年的高爾夫球場球僮阿Ming(化名),讓大家窺探這個行業的具體工作,細說球場如何為了遷就尊貴的客人,將基層員工的利益放到最後。

一大片草地平滑的草地,是阿Ming喜歡親近的大自然,受高爾夫球場環境吸引,他入行成為球僮。正式成為球僮前,阿Ming曾跟隨指導員上過幾堂課,亦跟過其他球僮視察數次,經歷共5、6次訓練。訓練內容包括不要阻擋老闆移動、仔細觀察老闆打出高球路程、指示洞與洞之間的距離等。因需長時間在室外工作,球僮平日的著裝大多都掩蓋身體,女的會帶客家帽,再以布遮蓋臉部,戴太陽眼鏡,穿長褲;男的因不怕晒黑,穿著得較簡便,會穿短褲。

阿Ming講解行業的概況,他指不少球僮都是四、五十歲入行,現職的球僮約五、六十歲,以女性主,而多年來入行的人數不少,但只會有少部份人留低,因為工作環境不佳,又熱又焗,面對的壓力十分大,終日提心吊膽怕被老闆罵,所以好些人只是做過一次就不再去上班。

球場無預約制度 球僮六時上班白等開工

球僮開工的日子可由自己決定,如果他們希望上班,就需要在早上六時到高球場的「caddy(球僮)棚」集合,將自己的專屬號碼掛牌,其後球場的職員會以「攪珠」方法,抽出號碼次序,決定當天開工球僮上班的先後順序,被先抽到號碼的球僮可以早一些工作,但如果次序較後,很可能要到下午才可開工。阿Ming說,離球場住得較近的球僮可回家先休息,晚點再回去上班,但住得遠的就只能在「caddy棚」等開工。

球僮有無工開,視乎當日打球客人數量的多寡,阿Ming說,周六多人打球,球僮不用爭著早上六時去掛牌亦有工開,但天氣太熱或下大雨時,就沒有什麼人來打球,而球會沒有預約打球的制度,每天打球的人數不定,如果少人進場,不少已掛牌球僮只能在「caddy棚」白等,甚至當日無工開,而這段等待的時間是不計薪金的。

「caddy棚」的環境亦不算良好,雖然有四面牆有瓦遮頭,但沒有冷氣,只有風扇。而近兩年球場才有午飯供應,但球僮要有工開才可以用較便宜的價錢買飯,否則只能用正價買飯,在以前沒有午飯供應時,阿Ming只會帶麪包充飢等開工。

工時不穩定 老闆打球到天黑都要跟

阿Ming指,打一場高爾夫球約四個小時,如果當日多人打球,場地會較阻塞,要等待打下一個洞,一輪要打約五個小時,球僮這份工作,完全沒有特定的下班時間,阿Ming提到,曾經有客人試過打至天黑,他亦只能無奈跟隨。大多數球僮一天只會做一輪,即四、五個小時,有人曾試過一天做兩輪,但收工後疲憊不堪。

五年無加過人工 年資相差幾十年得同樣工資

阿Ming說,球僮的級別分為三級。初入行的是黃牌,工資最低,一場收二百多元。上一級是藍牌,工資三百多元,藍牌球僮有固定數量,有空缺時,才會讓黃牌通過考試升級為藍牌。最高級為紅牌,一場收四百多元。除了收費不同外,紅牌的球僮需要懂得英文,而老闆的要求亦較高,多數是參加比賽、「鬥波」或賭錢時就會聘用紅牌球僮,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老闆都會聘請收費最平的黃牌球僮。阿Ming說,藍牌球僮可能一整天都沒有工作做,所以有藍牌會自己選擇降級至黃牌,以獲得較多工作,但他們降級後就不能升回藍牌。

阿Ming點出了薪金不公平問題,他說,黃牌球僮中有新人,亦有年資幾十年的球僮,但他們都是領同一人工,並不公平,他續說,黃牌的人工已多年來都是二百多元,此數字已維持了差不多五年。

簽自僱約工傷無賠 提拿重物上下坡苦不堪言 有球僮曾遭打穿頭

球僮入職時簽的是自僱合約,惟值得留意的是,球會會向球僮提供工作需要用的工具,例如擦高爾夫球的抹布、球袋、印上球僮號碼的制服,有「假自僱」之嫌。阿Ming說,如工友遇上工傷,球會不會負責賠償,球僮只可與聘用他們的打球客人商討賠償。阿Ming說,曾經見過同事受工傷,老闆用力揮第一棍,豈料高爾夫球打到樹上再反彈,扑穿了球僮的頭,最終需要工友入院縫針。而長時間在日照下的室外工作,阿Ming曾見過有同事中暑暈倒。

阿Ming又說,球會的制度是對客人的棍袋重量沒有限制,以標準來說,一袋有14支球桿,重量不止20公斤,阿Ming直言「要用雙手推上坡下坡」,有些客人會租用公司的棍和棍袋,重量則較輕,有客人用自己的專屬棍袋,但他們不會時常整理棍袋的雜物,變相會更加重,有時客人又會多帶幾支棍試用,重量大大增加。阿Ming指,有球僮見到棍袋重,就會寧願不接工作,拒絕接工作後,當天就不能再掛牌。除了要推20公斤棍袋,高球場的地勢亦令球僮的工作更難。阿Ming說,有些高球場有不少上坡下坡,球僮落山時特別容易失去平衡。

而花費數百至上千元打一場球的老闆,未必每個人都會請球僮,阿Ming說,有時一場球,有四位老闆打,只請一個球僮,球僮往往會遇上不少矛盾情況,如他們鬥波時球僮不知跟隨哪一位老闆,亦不知道應否等完四位老闆打完後才插回果嶺上的旗,如做得不合意,有部分老闆就會罵球僮,令他們的工作有壓力。有時遇到好的老闆,會一人租一架高球車,容許球僮上車,不用跑來跑去,有些會租車的老闆不會讓球僮上車,變相球僮只能跑著來追上老闆開車。阿Ming說,為了服務尊貴的客人,惟有無時無刻聽聽話話。

相關報道

「康文署係叫我哋去死」 資深工人揭直聘、外判制度荒謬
https://wknews.org/node/1668
【零散工職場系列】推廣員的日常:一半薪水被食價之謎
https://wknews.org/node/1480
【零散工職場系列】陪月員貼身照料代價高 幫媽媽按摩自己傷身
https://wknews.org/node/1437

表tag: 

Our Own Army: Bethune House, ATKI, and Hong Kong's Migrant Worker Movement

$
0
0

Translation by Jeffrey Yeung & Jaspar Chan.

Building a strong labour movement can be especially difficult for migrant workers. Not only are roving migrant workers unable to settle for long periods at their host countries, they may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awareness and connections needed to secure their rights. As such, many silently endure through exploitative work contracts. Still, despite their status as second-class citizens, Hong Kong’s community of foreign domestic workers (FDWs) has engaged in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grassroots organizing, articulating a politics that is more progressive than that of many local labour movements. While I cannot give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degree to which migrant workers are politicized and organized, and elaborate on the lessons their organizing experiences hold for local workers, I can confidently say that Bethune Hous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

In another article, we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is little-known shelter, which was set up by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MFMW). It provides emergency services for FDWs in its shelter, a temporary refuge for those who have left, and are perhaps suing, their exploitative employers. In this article, we want to bring to light the little known fact that Bethune House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 the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 in Hong Kong. We interviewed an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 and activist-organiser, Eni Lestari, whose life has been deeply impacted by her time at Bethune. She is the chairpers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IMA), and has been invited to speak on behalf of immigrants at UN Summits. In 2000, she, along with other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established the Association of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Associasi Tenaga Kerja Indonesia, ATKI, later renamed to Associasi Buruh Migran Indonesia).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organisations to be established by the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 in Hong Kong, with its membership exceeding two hundred today.

Eni’s Story

Hailing from a small village in eastern Java, Eni’s parents worked as small-time retailers prior to the 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 which ruined the Indonesian economy and left their family heavily in debt. As a result, Eni couldn’t continue her studies after high school. And so she set out to find work instead, trying her hand at various jobs, from making hair for Barbie dolls at home and selling food to working as a cleaner in the city. But she remained underemployed. Her income remained consistently low - for instance, her job as a cleaner only brought in 200-300 HKD a month. In 1998, Eni resolved to go abroad in search of better work opportunities, a course of action to which her parents initially opposed. But in time they came to accept Eni’s decision on the condition that she avoided working in the Middle East, which they deemed dangerous. She ultimately opted to work in Hong Kong, on the basis that there would be one legally mandated rest day a week, a guarantee which Singapore lacked.

Eni’s agency initially barred her from working in Hong Kong, claiming that such jobs were reserved for those with the appropriate work experience. She fought hard for the right to be sent to Hong Kong, emphasizing to the agency her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fter clearing the agency’s examinations, she was finally allowed to work in Hong Kong. She had planned to stay in Hong Kong for four years and to dedicate her wages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to repay her debt to the agency and the latter two years for her siblings’ education. Life took a different turn, however, when she arrived in 1999.

Eni’s first employer flat-out denied her food, the weekly rest day, and paid her a monthly wage of 1,800 HKD, which was less than half the legal minimum allowable wage. She was unaware that these practices were illegal, and it was not until her fifth month in Hong Kong that her friends would discover the extent of her plight. After contacting MFMW, she learned her rights, and on the advice of MFMW, she gathered evidence of her exploitation so that her case could be investigated by the Labour Department. She then fled her employer’s home and took refuge at Bethune.

On the road to activism

Eni’s stay at Bethune House would only last five months - a decep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which belies the profound impact the brief stay would have on her. Due to her proficiency in English, Eni was tasked as a translat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local volunteers and Indonesian FDWs at Bethune, as well as taking part in organizing classes aimed at educating FDWs about their rights in Hong Kong. Over time, Eni would become familiar with Hong Kong’s FDW employment system and human rights issues, travelling around Hong Kong and participating regularly in workers’ advocacy events. Most importantly, En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Bethune’s philosophy of effecting change from the bottom-up through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oppressed. She thought that if the problem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were to be solved, there would be no one better positioned to do so than themselves.

When we asked Eni how Bethune imparted this belief onto her, she replied, “when Bethune offers aid to those in need, they do not ask to be compensated monetarily or through volunteer work. I was quite surprised, since I have never encountered people with this sort of mentality. The workers running Bethune don’t view themselves as experts dealing with cases. They constantly encourage us to believe in ourselves to achieve meaningful changes - so yeah, it was really my own efforts that eventually resolved my dispute with my former employer!” After a laugh, Eni continued, “Other NGOs are organized hierarchically; they treat us like clients and only offer us legal advice. At Bethune, even if you make mistakes, they would smile, and then find ways to work together with you to solve your problems. Because I felt accepted and eventually came to believe in their principles, I began to try to educate others.”

At the time, not many Indonesian FDWs were aware of the rights they had in Hong Kong, said Eni. She and her friends would go to Victoria Park on Sundays to disseminate among the FDWs the knowledge they had acquired, and promote Bethune’s query hotline for workers to turn to should they run into any problems. Itching to do more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 she established ATKI in October 2000, with an initial membership of twenty-five, half of whom were FDWs who had previously stayed at Bethune. Needless to say, they did not view themselves as passive victims in need of aid, but rather as proactive organisers.

Aid from Bethune House

Building a labor organization from the ground up will always be difficult, especially for one organised by migrant workers, who will invariably face problems that locals don’t have to deal with. At first, ATKI-organized activities in Causeway Bay were lively, with cultural celebrations taking place alongside the awareness campaigning of workers’ rights. However, FDW recruitment agencies and the Indonesian consulate eventually sent their employees to harass the organization. They would unrelentingly question their activities and the nature of their organization, and even threaten to call the police to put an end to their ‘illegal’ activities. Fearing the threat of legal action, ATKI found it sensible to re-locate and gather at the Tsim Sha Tsui Star Ferry. After all, many FDWs were relying on ATKI’s assistance in the lawsuits they had filed against their employers - if ATKI were disbanded, it would negatively impact the wellbeing of these FDWs. After a month at the pier, Eni realized that ATKI did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gather there. The staff at Bethune informed her that ATKI’s activities were legal all along.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ities concerning their gatherings, ATKI returned to Victoria Park in Causeway Bay,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a Bethune staff member, Edwina, they were able to repel the aggression of ATKI’s harassers.

Throughout ATKI’s efforts to organize migrant workers, Bethune House has consistently provided invaluable material support. Back then, not everyone owned a cell phone, and a Nokia costed two to three thousand Hong Kong dollars - more than half the monthly salary of a FDW. As a result, ATKI's hotline was set up in Bethune. They used the hotlin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members and migrant workers who needed help. While they were campaigning for workers’ rights in Victoria Park, ATKI members would encourage the FDWs to contact the hotline if they were encountering any problems, as the organization had set up a rotation system to answer the phone at Bethune. If there were no ATKI members present, a resident of the shelter would answer the phone, and in the event of serious emergencies, MFMW would be contacted. In order to service the hotline, Eni would stay at Bethune for many hours. Since she had no computer of her own to handle the paperwork for lawsuits, she would work on the in-house computer. Later, personal cell phones would slowly proliferate amongst ATKI members and FDWs in need of assistance were able to contact members directly. Were it not for Bethune’s much-needed material support, ATKI would not have been able to grow and develop.

ATKI’s work

In 2000, there was an influx of migrant workers who came to Hong Kong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and Eni often came across Indonesian FDWs crying by the roadside in Causeway Bay. They knew they were being exploited, yet they didn’t know what to do or who to turn to for help. Many were only permitted a day or two of rest every month. ATKI’s surveys also revealed that as many as 80% of Indonesian FDWs had their wages cut short, while the various fees charged by their agencies reached up to 18,000 HKD. Like many FDWs, Eni had, for a long time, no idea that the Indonesian consulate was only a few streets away from where she had been spending her weekends in Causeway Bay. It did not help that the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a small handful of migrant worker organizations were largely cultural in nature and, apart from the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Union, scarcely touched on labor issues. Therefore, ATKI’s initial members felt the need to organize what they dubbed “our own army”. They sought to do so by training new member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legal rights of FDWs, arming them with the knowhow to protest unjust policies. At the time, ATKI had a mobile, awareness-raising booth in Victoria Park that was usually located under the white tarpaulin where the city forums were held. By word of mouth,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ame aware that they could turn to ATKI for help.

Part of ATKI’s work is centred around providing migrant workers with a political education to help them find their voice and let them know where to seek assistance. As noted, recruitment agencies had, and continue to have, a great deal of control over their migrant workers. Knowing that many prospective FDWs had limited means to access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rights as a migrant worker, agencies would inculcate, through their training courses, the message that only they would be able to help FDWs in emergencies. They would discourage their FDWs from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d fabricate job competition with Filipino migrant workers. Many Indonesian FDWs new to Hong Kong were misled to distrust strangers, making them docile and reluctant to seek help.

Over the years, ATKI has accumulated lots of experience dealing with exploitative recruitment agencies. For instance, agencies commonly confiscate the travel documents of their FDWs, barring them from reclaiming their documents on their own. Since Bethune has the expertise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it has been assigning volunteers to accompany the newly arrived FDWs to reclaim their documents. There is simply no knowing what the agencies will do to the FDWs with the gall to reclaim their documents on their own; it is not unheard of for agencies to lock them up and keep them from leaving the city. Sometimes, when FDWs phone Bethune’s hotline for urgent assistance, volunteers from Bethune would escort them to the police station and financially assist them if needed, before bringing them back to Bethune. Many of the FDWs who phone Bethune tend to be in trouble with or abruptly terminated by their employers, and their agency could forcibly escort them to the airport to ship them back to their home country, so as to prevent any further conflict with their employer. Without ATKI and Bethune, it would almost be impossible for maligned FDWs to break free from the controlling grip of their agencie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support directly to migrant workers, ATKI also engages in proactive initiatives. For example, in 2007, ATKI joined other Indonesian workers' organizations to establish PILAR (Persatuan Bmi Tolak Overcharging, an all-Indonesian alliance against resettlement overcharging), and organized educational forums on related issues.

Overcoming Fears

How does ATKI recruit FDWs who are unaffiliated and uninvolved with Bethune House? Eni said this is not easy. ATKI members were typically migrant workers who 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al with their exploitative agency or employer. As they received help from ATKI, they befriended its members, eventually deciding to become part of it. As the politics of some FDWs do not align with that of the leftist ATKI, they may not want to join. Nonetheless, the organization encourages workers to set up their own groups. Its members will teach the workers how to organize and engage in their own advocacy activities. For those unwilling to commit full-time to running a formal organization, ATKI encourages them to aggregate into small support groups on social media. Most FDWs are well aware that a lack of unity, inform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n exacerbate their marginalization. Only by establishing organizations and a strong support network in the FDW community can it be possible to fight against their oppression. However, attracting members is difficult given the risky nature of the venture. Many would rather lead a stable life than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ir agency, their employer, and the government. Eni noted that when ATKI members encourage workers to sue their employer who has been underpaying them, many workers commonly respond with "I can't do that, or my agency will blacklist me from working in Hong Kong". Understandably, yet unfortunately, exploited workers are afraid of biting the capitalist hand that feeds them.

That many Indonesian workers are reluctant to confront their oppressors or become politically involved also has to do with the historical scars left by Suharto’s rule over Indonesia. In 1965, Suharto, with the aid of the US government, overthrew the democratically-elected Sukarno and became the nation’s second president. Suharto’s 32-year rule was an era full of white terror. He oversaw the massacre of the Communists and innocent civilians who had backed Sukarno to consolidate his power. Putting Indonesian society under the heel of the army, his government often warned people not to engage in political activism. Many prominent trade unionists were either killed, imprisoned, or disappeared. Consequently, many of those who worked abroad were afraid of being surveilled by the Indonesian military. Their fear has since abated, as many can easily access information online these days. Even so, those who return to Indonesia to organize politically are still often harassed by the military. It is therefore difficult for organizations to openly discuss politics. With an entrenched political climate of repression,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Indonesians remain wary about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trade unions, and workers’ rights activism. And it is precisely by capitalizating on these deep-set fears that the agencies are able to maintain their control over their FDWs abroad. Helping workers to overcome their apprehension towards political involvement has been a difficult task for ATKI.

Expanding into the wider world

ATKI’s influence has since moved beyond the confines of Hong Kong, having established ATKI-Indonesia and ATKI-Taiwan. Its Taiwanese branch was formed in 2009 by an intern at the Asian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 who frequented Taiwan and ultimately organized Indonesian workers there to form ATKI-Taiwan.

The existence of ATKI-Indonesia, at a glance, may be perplexing: why would workers establish a migrant worker organization in their home country? For one,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s inability to provide a decent life to its subjects, partly due to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s imposed by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forces them to migrate abroad for better job opportunities. To solve the predicament facing both Indonesia’s youth and migrant workers, Indonesia’s citizens need to be organized to demand bette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a greater say in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to reverse policies that only benefit the rich. Moreover, ATKI-Indonesia is needed because homecoming migrant workers face a plethora of problems.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 is inclined to view its returning workers as affluent, having worked in places with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As such, the labour-exporting industry extorts money from them through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eans: recruitment agencies can charge them with extortionate fees for staying at their training center and for getting insured, and the government can get them to pay more for visa renewals and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There is even a terminal in Indonesian airports specifically for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that charged them extra fees.

The problems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face do not only come from the labour-exporting industry, but from their families as well. FDWs can be reticent when it comes to discussing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working abroad,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heir families to worry about them. Indonesians therefore generally do not understand what working abroad entails, such as the extent to which migrant workers are oppressed, as well as Hong Kong’s high living expenses. The workers’ families may be unable to fully appreciate their remittances as a result. When ATKI talks about these matters, they advise FDWs that they must be honest about their problems with their family. This is partly why they set up ATKI-Indonesia in Jarkarta in 2008. Bethune had a hand in this - from 2003 to 2005, it helped organize meetings to allow ATKI to liaise with migrant workers who had returned home. By 2015, an alliance of migrant worker organizations, like ATKI and PILAR, would succeed in establishing KABAR BUMI (Keluarga Besar Buruh Migran Indonesia,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Family) in Indonesia.

Conclusion

All in all, organizing migrant workers are carried out under adverse circumstances. When organizing, ATKI members have to confront, for themselves and the workers they organize, the traumatic legacy of Suharto’s rule, so as to overcome their inclination to steer clear of political activism. Furthermore, migrant workers here are isolated, lack resources, and are exploited by their agency, employer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ir home and host country. They face long working hours, having to work six days a week, during which there are no specified working hours due to the live-in rule. ATKI members can only contribute to their organization by working from their phones in the few precious hours of free time they have on a weekday. At the end of the day, even with her obligations to ATKI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Eni is still a domestic worker. Since coming to Hong Kong, she has worked under five different employers, and has had to declare that she is a political activist every time she is contracted to a new employer. Luckily, she has consistently succeeded in finding employers who are supportive of her activist work, and has often managed to work for childless, non-elderly households that have a lighter workload. I am in awe of her balancing act between her domestic duties and her political activism - what excuses do Hong Kongers have for not organizing and fighting for their rights in their workplace?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 in Hong Kong has come very far. Despite all the talk about empowered workers, many community and labor organizations still treat FDWs as their clients with a case to be resolved. In contrast, Bethune House has remained true to its principle of actually empowering the migrant workers who reside there - from trusting migrant workers to fight their own court cases to providing invaluable assistance to develop ATKI. In turn, ATKI has taken up Bethune’s principle by encouraging workers to self-organize and unite in solidarity, so that they can have a better chance at breaking the complex, interconnected web of problems that FDWs face. ATKI has also blossomed into an internationalist organization with its branches extending to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is way, they are successfully responding to the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of care work, which flings workers across the world to engage in undervalued, feminized labor. When it comes to empowering workers and fostering internationalism, what workers’ organization or social movement in Hong Kong can claim to be more successful than the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

It is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ATKI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ontributions that Bethune House has been making to the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 ATKI is the tree whose branches spread far and wide, and Bethune is the soil that has been nourishing the tree. Not long ago, I read an essay, The World Within a World, regarding how working-class organizations in Britain, steeped in socialist tradition, were able to nurture dedicated, informed activists. While these organizations may appear to be apolitical, they provided the working-class the mean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as individuals through the manifold interest classes and hobby clubs that permeated all levels of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I bring this up because Bethune House is also a world within a world that gives FDWs a temporary place of refuge in which they can strengthen themselves and return to the world as stronger, more independent women who are ready to fight for meaningful change.

This invaluable space for growth, however, may not be around for much longer. A long-time donor has rescinded their financial aid, and Bethune House has lost half of its annual expenses. They are now embroiled in a serious crisis of survival. Due to its length and the heaviness of its content, this article took a great deal of time to finish, and there are probably not many people who have managed to finish it. However, I hope that the few remaining readers are sufficiently compelled and moved to consider making a much-needed donation to Bethune House.

You can support Bethune House by donating through the following methods:
Pay online via YouCaring: tinyurl.com/yao84qoj
via Paypal: shelter@bethunehouse.org.hk
If paying by check, please make payable to The Bethune House Migrant Women’s Refuge, Ltd., and send it to MFMW Limited at St. John Cathedral, 4-8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Deposit into the bank account #284-8-241309 at Hang Seng Bank, The Bethune House Migrant Women’s Refuge, Ltd.
Go to MFMW Limited at St. John Cathedral in person.

All monetary donations will be able to help our residents in need:
$130 can support a resident at Bethune House for a day
$1,000 can support a recipient for a week
$3,900 can support a recipient’s monthly expenditure
$500 can supports one-day’s worth of accommodation for all residents in Bethune House’s two shelters
All cash donations of HKD$100 and above are eligible for tax exemption!

For inquiries about Bethune House, please call:
(1)Edwina Antonio (English) - 9488 9044
(2)Johannie Tong (Chinese) - 6306 9599

表tag: 
裏tag: 
縮字: 
Building a strong labour movement can be especiall

舊區劏房大廈超負荷 關住聯要求政府設適切住屋條件

$
0
0

【惟工新聞】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走訪九龍西逾300幢舊樓,發現近九成有劏房,1742個單位被劏成5452個房間,單位數目較原本規定的多85%,居住人口平均比消防安全守則所訂的負載量超出近四成。大廈單位及人數增多、消防安全設施不足,加重對樓宇負荷,有不少潛在風險。聯席建議政府嚴格執行大廈安全條例,以及按聯合國標準,為本港訂立適切住屋條件。

近九成大廈有劏房 平均1劏3 超樓宇負載量四成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去年11月至今年5月,在香港最多劏房的三區,包括油尖旺、深水埗和九龍城,派員到訪324幢齡25年或以上的舊樓。研究員以目測的方法,例如觀察房號、地台、門鈴等,及對照單位資料,辨別屋宇單位有否被分間。


研究員展示相片,指透過觀察門鈴辨別屋宇單位有否被分間

研究員指,到訪的舊樓平均樓齡55.4年。324幢中,285幢有劏房,佔到訪的大廈的數目88%,當中1742個單位被分間成5452間房,平均一個屋宇單位被劏成3.1間,另有276間天台屋。

調查發現,劏房大廈的整體單位數目比原來單位數量多出八成半,其中深水埗區比率最高,比原來單位數量多出1倍,對水、電及安全的負荷亦倍增。而油尖旺和深水埗的劏房大廈的人口,平均超出樓宇負載量約39%。

1屋劏4房增7500多磅 影響樓宇結構安全

調查報告以一個唐樓單位計算單位負重量,該單位被分間成4間劏房,此分間單位比普通單位多出3個廁所、石屎灶頭、木門及間隔牆壁,整體重量比普通單位多出7500多磅(即約3.4噸),額外重量對樓宇結構安全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滲水或外牆裂痕等。

研究員走訪30間劏房,記錄內部的違例情況,總結出數個安全隱憂,約七成單位內的走廊闊度均少於消防條例的限制1.05米,或已堆積雜物,意外發生時或會阻礙逃生。另外,大部份單位內都沒有足夠鮮風,難以達到空氣對流,有部份劏房單位甚至沒有窗戶,新鮮空氣無法入屋,或會影響居民健康,如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次數更多。


一幢位於佐敦的大廈中,不少屋宇單位都是劏房

消防設備不足 逾八成無火警警報系統

調查亦指出,有劏房的大廈的消防設備明顯較少,81.8%沒有火警警報系統,77.5%沒有滅火筒,75.1%沒有消防喉轆。研究中心榮譽教授何志榮對劏房的消防安全感憂心,他指如發生火警,單位內人數多,而走廊窄及已堆滿雜物,有樓層的防火門或已被拆去,走火樓梯亦變得不安全,影響逃生。

研究員估計逾30萬住劏房 團體促政府正視問題

研究中心副教授蔡鴻達估計,香港現時或有30萬至40萬人居住劏房,遠超政府指的20萬,他又指該數字是統計處公布,惟不知他們是如何調查得出此數目,他促請政府全面檢視劏房的問題,同時期望官方調查全港劏房戶數量。

研究中心講座教授鄒廣榮指,劏房令承重、水電力負荷和排污超出原來設計標準,如火警或傳染病在些環境下爆發,會成為「都市的計時炸彈」,他認為政府需要正視問題。


劏房大廈照明、通風欠佳

聯席的組織幹事任真對於劏房超出樓宇負載量近四成感憂心,她建議政府促進大廈管理,大廈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可跟進大廈的維修和管理問題,如改善屋宇的走廓通道和公共照明等情況,她又指可增設社工服務隊,透過社工的介入更了解住戶困境,從而促進法團與業主的關係。此外,她要求政府嚴格執行大廈安全條例,如建築物條例在採光、鮮風、走火通道等的規定,她批評屋宇署執法力度不足,在2016年只處理254宗有關劏房的舉報,又指屋宇署在發出命令後,無數據顯示劏房業主花多長時間將單位還原,甚至有否還原單位。此外,她指政府應設立適切住屋條件,指香港仍未訂立住屋權的標準,建議可按聯合國的「適足住屋權」的七個標準來訂立本港的住屋權:住房權保障;服務、材料、設備和基礎設施的供應;可負擔性;宜居程度;無障礙;地點;及文化環境。聯席亦要求政府提供完善的安置政策,嚴格監管政府土地,盡快興建公屋和過渡性房屋,改善基層租戶局住環境。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任真

表tag: 
裏tag: 
View photo: 

Eaga的故事:被性別身份左右的人生 《印尼移工回國之路》專題九之二

$
0
0

單從結果來看,這已經是一個令人抓狂的故事。

歷經18年的打工之旅,Eaga最終的積蓄——不足一萬港紙。她是不是獨特的一個?是,也不是。每個移工的打工軌跡都會有相同又相異之處,移民家務工的共同身份——生理女性——是影響她們人生的重要元素。由既有框架出發為他人的生命定性,很可能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錯過重要的環節,引致片面的理解。而Eaga其人也不是輕易受人擺佈。可是,縱觀她三十多年的經歷,她作為女兒、母親、家務工、妻子的身份的性別身份,與及隨之而來的社會規範和資源分配,著實影響著她人生的路向。

雅加達的外來工村 回了印尼卻沒回到家鄉

探訪Eaga的時候,她住在遠離家鄉的雅加達東部。為了照顧在這邊工作的丈夫,她較長時間在雅加達居住,隔一兩個月才回中爪哇的家鄉一次。從雅加達到中爪哇,最快也要八九小時的車程,現在她懷孕八個月了,大腹便便,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回去。可是,最初她計劃回印尼,心裡記掛著的就是家鄉的女兒。

我們在村口的寺廟碰面,她帶我們走上斜坡,轉了幾個彎,經過幾間大屋,穿過窄巷,來到她和丈夫租住的屋。打開門,剎那間有種回到香港的錯覺--這不是劏房嗎?

我一直以為,無論如何,印尼比香港好的就是他們始終住在合理大小的屋子裡。這間與港式劏動無異的屋子,門口直望入去是廚房。架起一張矮木台,上面放了煤氣雙頭爐、基本調味料、碗碟、砧板,餘下的空間只夠煮食的人站立,無法蹲下也無法打側身,進去的時候只能像螃蟹一樣平移橫行。屋子間開一房一廳,睡房僅僅放得下一張雙人床褥,衣服、手袋、化妝品、手提電腦,散放在床褥邊上。廳舖了一張地顫,用作吃飯和接待客人。

第一天去到,Eaga帶我在村子逛。走著走著,下起雨來。十月中,雨季將至,那幾天雨水都有規律地在下午三時左右降臨。我提議不如先回家拿傘,Eaga吐出一句令我詫異的說話:「我沒有帶傘來雅加達呢。」那麼下雨怎辦?她說,下雨就不外出了,索性留在家。沒有朋友,也沒有工作,在雅加達的日子,她大部份時間都是留在家,做家務等丈夫回來。「沒辦法啊,我只是讀到初中畢業,在這裡很難找工作。」

這條村有大量外來工聚居,他們來自印尼不同島嶼,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馬都拉島......印尼有千島之國的稱號,由於大部份發展都集中在爪哇島,有超過一半人口都住到爪哇島上。Eaga說,這條村的出租屋很搶手,上一手搬走一兩天後就有人入住,房租越來越貴。外來人口刺激城市經濟,在這條不到二十分鐘可走完的小村,就有至少四間小賣店,售賣的東西大同小異。

Eaga現在住的房子每月租金約500多元(除特別註明,以下銀碼皆為港幣),2017年雅加達最低工資約1,919元,合指一算,約為最低工資的四分一,還未算像香港那樣吃掉工資的一半。不過,只有正規就業(formal sector)的工作才能領到最低工資,而可以找到正規工作並不容易。

那間小屋只有駁電,沒有駁水。洗碗、廁所、洗澡都在外面,那條巷裡有三間屋子,兩戶人,還有一間屋子快要裝修完。往河邊移步,竹林隱沒處往下是廁所連浴室。陡斜的通道建了五級石梯,一級石梯約有大半截小腿般高,下去時只能走一步停一步,站穩了腳才走下一級。房東在河岸上築起半個人高的圍牆,一共有兩座廁所,兩戶人家剛好平分,因此牙刷洗髮水沐浴露都用小水桶裝好,固定放在那。

人有三急,生理需要戰勝視覺恐懼,走過幾次確信不會掉進河裡,我才敢站在石梯的第一級正眼看面前的河。那是一道泥黃色的水流,膠袋膠樽被沖積到河岸,淙淙水聲波光鄰鄰,不能說水流不急。只要站在石梯離河岸最遠的距離,也不可能滑腳或是被推倒掉進河裡。然而我還是會腳軟。大腹便便的eaga卻走得輕鬆。

我們在那裡睡了三晚,第一晚我沒能洗澡,也沒能入睡。第二晚,凌晨四點的晨禱聲就足夠叫醒我。Eaga在香港最後一個僱主住在堅尼地城,她有自己一間房。可以想像,不論是方便、衛生、整潔的程度,那房子的環境比現在的劏房好不知多少倍,她是怎樣適應過來的呢?

「我喜歡住在村裡,不喜歡在城市。這裡好多人,屋子也很小。在村裡,可以吸多點氣,這裡屋與屋之間太近,會有噪音,而且雅加達經常塞車。」Eaga背靠著牆,遙想那個想回又不能回的家鄉。

我問:「你家鄉的屋子比這裡大多少?」Eaga皺起眉頭:「我的屋子?我沒有屋子啊,那是我父母的屋。」我不解:「但是,你有寄錢回家吧?你父母那間屋你沒有份嗎?」Eage答道,他們建屋時我已經在外面了,多數是他們用自己錢建的吧。她對父母總是有莫名的信任,直到這一刻還是這樣,明明他們是那麼值得記恨。

出外打工十八年 大部份積蓄被父母用在弟弟身上

出外打工總有限期,為了謀算回鄉生活,Eaga用多年的積蓄在家鄉買了一塊田,準備回鄉種田維生。

2016年,家人瞞著她把田賣掉了。

說起賣田的原因,Eaga哭笑不得。父母為著同一件事,十多年來不停耗費她的打工收入:幫弟弟謀求外出打工的經費。

弟弟嘗試過去台灣、韓國、加拿大、日本工作,每一次都失敗,最接近成功那次只是去到入境廳,連國境也沒踏足就被打回頭。此外,就是未能通過測試,或者介紹人拿到錢後神秘失蹤。家人屢試屢敗又屢敗屢試,加起上來,Eaga事前前後後付了七萬多元。七萬多元,差不多是她最後那筆積蓄的十倍。要是有這筆錢,她現在便有資金起動自己的生意,不必天天坐在家裡無所事事。

印尼正式輸出勞工的渠道不多,除了家務工有正規的部門,其他技術性工種有的由職業學校直接與外地聯繫,更多的是從非正式渠道投石問路。待在波諾羅戈小村那幾天,我們聽到不少年輕人被騙錢的案例。

「他們失敗了之後還想試,我說,不要再找我了,你們自己去辦吧。不料最後他們把我的田賣掉了,那時我在香港,什麼都不知道。」地契是Eaga的名字,然而村人認人不認契,見到是Eaga的爸爸提出交易便不虞有詐。

2017年剛回鄉之時,她聯同丈夫一起回中爪哇的家鄉。那時家人已把田賣掉,但是有Eaga的丈夫在,父母不敢明言,Eaga猜想,是害怕這個大男人會發怒吧。直到丈夫離開去雅加達上班,父母才向Eaga和盤托出賣田的事。「其實可以打官司,但我沒有理由告自己爸爸。我很生氣啊,可是不知道可以生誰的氣,我爸爸這麼老了......」再怎麼可惡,Eaga也無法怨恨父母,但是他們重男輕女的偏坦,在情感或是物質層面都對女兒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Eaga說不下去,語氣一轉,慨嘆道:「他們真的很蠢啊,花光了我的錢。」

村裡有外出打工的女人遭遇同樣情況,那人在新加坡工作了很多年,錢被家人花光了,人接受不了打擊,精神嚴重受創,生活無法如常,終日自言自語。

獨自賺錢養女兒 失落的讀書夢

最初,想出來打工,也不是為了弟弟。Eaga有自己的夢想。

她想讀護士學校,但是父母卻想她念穆斯林學校。同時,受著1997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印尼盾大幅貶值,國內經濟慘淡,Eaga媽媽開的店子倒閉了。為了自己賺取學費,1999年,Eaga毅然去了阿拉伯打工。

第一個老闆雖然有錢,卻很吝嗇,洗衣機生鏽了,竟要求Eaga賠錢。無計可施之下Eaga只好逃走。「那時老闆扣了錢,我寄回家的錢又被家人用光了,所以無錢讀書。」為什麼不自己儲錢?Eaga沒想過家人會用她的錢,還以為家人會幫她儲起來。「我怕父母沒有飯吃,他們生我養我也付出了很多啊。」到很多年之後,她才想到要開一個自己的銀行戶口。

再次去阿拉伯打工,Eaga可謂去了一趟夢幻之旅。中東各國對待移工的惡行臭名遠播,但由於歷史文化原因,中東仍然是很大部份印尼移工外出打工之選。中介與Eaga關係要好,讓她去為阿聯猶的一位公主打工。差不多足球場般大的住所裡,公主聘了三位家務工、三位司機及花王、兩位保安。除了保安,其他人都來自外國,有摩洛哥人、菲律賓人、印度人,Eaga是惟一一位印尼人。

在那裡,Eaga負責照顧公主的衣飾,工作量不大,最主要是心理負擔。「她的衣服很薄又很貴,我不懂得打理,生怕弄壞。金戒指、耳環之類的,她隨便周圍放,一旦弄丟了,我有很大責任呢。」Eaga回憶起那段時光,公主每個星期都會在家中舉辦派對,來的都是王室貴族。她和其他家務工負責準備杯子碗碟,餐具外沿全都鑲了薄薄的金,他們必須小心翼翼。

擔當司機的印度人在那工作了十多年,公主幫他申請了妻子跟孩子全家人過來,還資助他女兒讀書。幸運的話,eaga可能可以像這男人一樣安穩工作,甚至成家 。可惜,Eaga工作了不夠一年,因患病而要回鄉。原本她可以在阿聯猶接受手術,但是家人要求Eaga回去。公主替她付了中介費,也給了她做手術的錢。

身體康復以後,Eage又去了馬來西亞工作了幾年。

賺錢讀書的夢漸漸變得越來越遙遠,越來越矇糊。2006年,Eaga第一次結婚,女兒出生不久,丈夫就落跑了。為了賺奶粉錢,她又出去打工。這次是台灣。

合約說好了是照顧公公,到埗後Eaga卻發現公公還健康,可以自己走動。那家人是賣海鮮的,店裡請了八個人,不夠人手工作。Eaga要幫店裡做雜務,搬運海鮮、清理垃圾,經常被兇猛的海鮮弄傷。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的人員知道這情況,竟直截了當說道,是啊,就是台灣人不願做這等工作才會請外勞來做嘛。

這次,她付了16個月中介費。中介教老闆扣起工資,直接付中介費,她也不清楚中介費具體是多少。只有三次,她向老闆提出要寄錢回家,老闆共給了她約一萬多元(以下皆以港幣為單位)。工作了二十個月,捱不到惡劣的工作環境,她辭工回鄉,最後老闆給了她四千多元。「做了二十個月啊,回去的時候只拿了那麼多錢,哈。」她苦笑道。2006年,台灣移工的最低工資約三千多元,二十個月理應得到七萬多元。也就是說,中介和老闆合共吃掉了她五萬多元。

寄回家的錢,不用說,家人都花光了。沒有人想過為她留下一點錢。

2009年,她來到香港工作。在這裡,她終於收到較為合理的工資,開始自己儲錢。她前後為兩位僱主打工,一共八年。

家人拿女兒作搖錢樹 意外懷孕再次令人生轉向

想到女兒差不多十歲,是開始學壞的年紀,又快升上中學,是時候回家照顧她了。Eaga與網上認識的男友光速結婚,決定在2017年年頭結束打工之旅,回去印尼。

我們嘗試搞清楚,移工的家人會怎樣使用他們寄回家的錢,移工們大多數回答不到。有的是沒有問過,有的是怕問得太清楚,會令家人覺得不被信任。Eage打工賺來的錢,除了給弟弟找工作,就是每個月寄錢給她姐姐,讓她幫忙打點女兒的生活。女兒慢慢長大,忽然有一次,她在電話中偷偷跟Eaga說,不要再寄錢給姨媽了,她不會把錢用在我身上,你直接寄給婆婆吧。Eaga聞言大驚,既驚訝姐姐瞞著她亂用錢,更壞的是,事情竟由女兒揭發。她當時還未到十歲,就要面對如此陋惡的人性,實在殘酷。

姐姐做的事,小孩一直看在眼裡。「女兒知道我月尾發薪水會寄錢回家,一到那時,我姐姐就會買很多食物、玩具、衣服等等給她的兒子。當女兒想買東西向我姐姐拿錢,姐姐就推說沒有錢。」女兒不忿地說,你的錢都不會用在我身上。Eaga再想起另一件事,氣不打一處來。
姐姐曾借了她一筆錢,後來拒絕償還,更拿她的女兒當護身符,權當那筆錢是照顧者的報酬。那時她身在遠處,女兒只能拜託姐姐照顧,惟有忍氣吞聲。

但是,後來連這樣差勁的依靠也沒有了。2016年,家人合謀把Eaga的地賣掉,父母說,姐姐分了部份錢,遠走蘇門塔臘島。惟一照顧女兒的人走了,這也是Eaga急著回家的原因之一。

我與Eaga認識了差不多四年,經常聽她說女兒的事,說女兒怎樣懂得裝扮,有時擔心她念書不認真,有時又因為聽到女兒訴說思念而甜絲絲的。作為一個不打算組織家庭的人,我大為不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有了女兒,你現在應該自由得多吧?賺的錢可以自己用,或者甚至不用出來打工。」在印尼的社會觀念裡,女人不結婚生子並不是一個選項,頭幾次聽到這個問題,Eaga也回答不了,但她心裡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有次我送她乘車回家,在怡和街那巴士站等車來,翹首盼望之時她忽然說:「我覺得啊,有個女兒,我的心比較安定。即使老公走了,父母又不好,但我知道,無論如何,她都會當我是媽媽,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在一起的。」從她的話裡,我看到了一條跨越時空的紐帶。出外工作的移工,不論出來五年十年,與原生家庭結終保持著緊密的關係,除了所謂受傳統文化影響,這種確立自我的情感需要或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不過,媽媽的愛,說出口總會變了樣。女兒快升上初中,每次她回到家,就當起功課督導員的角色。過慣了沒人管的生活,一下子受到管束,女兒心裡雖掛念媽媽,卻無法樣樣跟從,更何況這年紀正是慢慢建立自主的「反叛期」。受不了教誨,女兒沖口而出一句「你不是我媽媽」。氣話不必盡信,不過,關係的張力卻是真的。Eaga自己本來不是認真讀書的人,從小就像個假小子,逃課去玩是平常事,但是到她成為了母親的角色,心態就不一樣了。她忘記了,自己以前是怎樣不用死硬溫書卻考到好成績。

儘管出來打工那麼多年,她還沒有丟失學習的熱情。在香港的時候,沒有事做她就會去圖書館,她想寫文章,想看書。回去安頓好之後,她決定讀些專門的科目,好找工作。出外出作時她才初中畢業,想找工作也只有非正式的低薪工作可選。丈夫有朋友在律師樓工作,或許可以為她謀個職位。回鄉不久,她就重拾書本,學習法律相關知識,準備考試。

可是,突如其來的小生命打亂了整盤計劃。一千多元的留位都交了,考試也準備了一半,確定懷孕的消息,迫使她再一次放棄上學。她以為沒那麼容易懷孕呢。印尼雖沒有禁止避孕,但是避孕工具並不易獲得。只有大城市的連鎖便利店才會把避孕套放在顯眼位置,我們從沒在其他小賣店見過避孕套。她還在香港的時候,我們有嘗試聊過避孕,我直接說,要是你一回去就有了小孩,生活應該很難過吧?真的要小心啊。初初她以笑逃避話題,後來再談起,她說她知道,但是很難向對方提出使用避孕工具。

「我想,生完這一胎,過一兩年後我會再出去打工。要賺錢給女兒上學呢。」

出外工作十八年,她的收入都給家人耗光了,將來再度外出打工,努力一番,故事會變得不一樣嗎?這真是個令人難堪的問題。

<印尼移工回國之路>專題
前言:落葉歸根還是無盡漂泊
Avid的故事:衣錦還鄉的包袱 

 

表tag: 
裏tag: 

【香港工運縱橫】1865至1869:美國鐵路華工的抗爭與成果

$
0
0

編按:去年,惟工新聞翻譯了美國NBC新聞的一篇文章,講述1867年在美國興建太平洋鐵路的華籍工人的罷工。陸續出版的研究報告,讓我們得以重構當時華工的情況,以及到處發生的抗爭。梁寶龍在這篇文章整合了已有的中文資料當中提到的華工抗爭與成果,是了解中國最早的工人運動的重要材料。

前言

2012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發起北美鐵路華工研究工程(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對鐵路華工進行了大規模深入的調查研究。中台學者據此資料發表了不少文章和書籍,龍少閱讀了不少該批中文資料,發現其中不少資料推翻了以往對華工的論述觀點和結論,及將某些模糊的歷史重現了出來。

首先從新資料中整理出華工的抗爭和成果,將以往華工給人的印象只是被壓迫者,不會反抗的論調推翻。他們不但會組織起來對抗不公義,更得到成果,增加了工資和改善待遇。所以不能簡單地說他們只是廉價勞工,以低工資搶飯碗。稍後我再專文詳述華工出國原因的新觀點,海外華人與幫會組織,及華工匯錢回國如何穏定中國金融市場,擊退國際金融大鱷。

1865至1869年,約有15,000名華工參與建造橫貫美國東西岸的鐵路。這條鐵路稱為太平洋鐵路(Pacific Railroad),於1863年至1869年由美國西岸加州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及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負責興建,把加州三藩市灣(又稱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東岸的奧克蘭(又稱屋崙,Oakland),與美國中西部愛荷華州的康瑟爾布拉夫斯(Council Bluffs)、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Omaha)連接起來,全長1,086英哩,約為2,858公里,最終連接美國東部既有的鐵路網。

早在1862年美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簽署《太平洋鐵路法案》(The Pacific Railway Act),以溝通密西西比河和太平洋海岸的交通,加強了內戰中北方的實力。中央太平洋鐵路負責從三藩市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向東築路,與聯合太平洋鐵路接軌。聯合太平洋鐵路由奧馬哈動工向西築路,從布拉夫斯開始跨越密蘇里河向西。聯合太平洋鐵路僱用內戰中擔任戰地工程的愛爾蘭移民為築路工人 [1]。 鐵路經過美西部內華達州,在美西部的猶他州普瑞蒙特瑞峰(Promontory Point)與聯合太平洋的路軌接通。後來鐵路的西端延長至奧克蘭。中央太平洋鐵路完工前,內華達州和加州有其它鐵路線正在興建中,準備連接中央太平洋鐵路,通車時鐵路網尚未連接大西洋或太平洋,只是連接奧馬哈和薩克拉門托之間。1869年11月,中央太平洋鐵路把鐵路從薩克拉門托連接至奧克蘭。

廣東人稱薩克拉門托為沙加緬度,或寫為沙加免度,又稱作二埠,而三藩市則稱為大埠,此地亦為1848年發現黃金的地方。

中央太平洋鐵路於1869年5月10日通車,帶動美國西部的人口及經濟增長。1876年6月4日火車從紐約出發,僅花83小時39分鐘就可以完成旅程。鐵路未建成前從紐約往三藩市經陸路要花數個月時間,船運也要花上數個星期。

中央太平洋鐵路與南太平洋鐵路在1870年合併營運,聯合太平洋鐵路於1996年收購南太平洋。在多番兼併下現今是全美最大的鐵路網絡,員工總數超過44,000人,機車數量超過8,000輛,覆蓋線路超過31,900英哩,遍布美國中西部23個州。

僱用華工

1863年中央太平洋鐵路西半段動工,因東部地勢平坦,負責築路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勞動力充足。而西部則工程艱鉅,要開鑿15條堅硬的花崗岩隧道,建築越過峽谷的鐵路天橋。中央太平洋鐵路聘來的工人不堪辛勞相繼離去,到了1864年冬面臨勞動力不足,因此工程出現延宕。中央太平洋鐵路決定聘請華工,整個工程期間總共僱用了12,000至15,000名華工,少數來自美國本地,多數來自中國。到1865年時華工成為築路主力軍 [2]。  

1864年春中央太平洋鐵路開始試僱用華工,建造內布拉斯加州南部弗蘭蒂爾(Frontier)至三藩市東北唐納湖(Donner Lake)的馬車路。1865年2月僱用50名華工在加洲奧本(Auburn)至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布魯默隘口(Bloomer Cut)築路,接着再僱50人。華工工作令人滿意,太平洋鐵路四巨頭之一的查爾斯•克勞克(Charles Crocker,1822-1888)決定僱用三千人 [3]。 

1865年築路華工約為1,200人,早期主要來自香港。1866年才到廣東招募,經香港赴美 [4]。  整個工程總共僱用了多少華工已經很難精確計算,學術界普遍認為約是12,000人。美國學者趙耀貴從工資紀錄中計算出,從1864年1月至1867年12月期間,19個月內總共有23,004人。已是普遍認為的兩倍,中國學者沈衛紅則計算出是13,625至19,825人 [5]。 

1865年中央太平洋鐵路總共僱了的5,000名工人,華工佔八成達4,000人,一兩年後華工增至10,000至12,000人,比例擴大至佔九成。來自弗蘭蒂爾和其他黃金礦區的華工,佔新僱華工的五成,餘下的五成來自廣東 [6]。 1865年美國多處發生排華事件,太平洋鐵路區卻少有發生,北太平洋鐵路且於1885年在華盛頓州北部塔科馬(Tacoma)解救數名華人 [7]。  

1866年至 1869年太平洋路華工人數及工資表
年份    華工人數              華工月薪          白人勞工人數    白人勞工月薪
1864    很少                       --                    1,200            30美元
1865    7,000                 30美元                 2,500            35美元
1866    11,000               30美元           2,500至3,000      35美元
1867    11,000               30美元           2,500至3,000      35美元
1868    5,000至6,000        --               2,500至3,000      35美元
1869    5,000                    --               16,00至3,000      35美元
生健紅著:《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的華工》(上海:中西書局,2015),第90頁。

華洋工人月薪相差5元,18%華工只是工作一兩個月,72%工作了1 年長,10%工作至竣工 [8]。 

太平洋鐵路完工後遭解僱的華工四處流徙尋找工作,一部份到北太平洋公司繼續從事築路工作,一部份到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或密西西比州,補充黑奴解放後離去遺下的工作崗位,約有五百人從事低下工作。其餘散居美西北華盛頓州西雅圖(Seattle,早期譯作舍路)至南部佛羅里達州各地 [9]。 後加拿大築太平洋路吸收了部份鐵路華工 [10]。 

1869年5月10日中央太平洋鐵路和聯合太平洋鐵路接軌,在猶他州普羅蒙特里峰(Promontory Summit)舉行金色道釘儀式,宣告鐵路完工。其後兩公司按維修、重建和擴建需要,聯合太平洋鐵路僱用中央太平洋鐵路資深華工以應需求,至1870年6月在猶他州奧格登(Ogden)僱用了225人 [11]。  

部份工頭是華工出身,如陳宜禧是台山矬峒都六村寧美堡朗美村人,1860年赴美在工程師家做雜工,學會英語進鐵路學校讀書,在鐵路工作晉升為技工,更進一步任工頭,成立僱傭公司,1904年回鄉興建新寧鐵路 [12]。  

罷工鬥爭

加州一名勞工承包商稱:他和「25,000名華工有商業來往。」於1869年有人引用他的說話,稱「從來没有遇過違約的華人。」鐵路華工以守約出名,故他們也要求僱主守約。1870年切薩皮克至俄亥俄鐵路(Chesapeake and Ohio Railroqd)公司總裁科利斯•波特•亨廷頓 (Collis Potter Huntington,1821-1900)指出,華工要求他在合約期間,按期提供一定數量和種類的食物,不理會市場上物價的升跌,絶不能更改,而且談判議題十分詳細 [13]。  話雖如此,仍有不少工人,經一段工作後,發現有不公義存在,如同工不同酬,所以要爭取應有的合理利益。論及英法聯軍之役有關廣州入問題,有學者總結評論指歐洲人守契約,華人不守契約,看了以上的資料,指華人不守契約是一個草率的結論。

1867年6月,與加州接壤的內華達州西艾拉山上,2,000名華工罷工,要求月薪加至40美元,即是與白人同工同酬,戶外工作每天10小時,隧道工作則為8小時。工人印發中文傳單呼籲罷工,克勞克準備另聘一萬名剛解放獲自由的黑人頂替華工。並截斷華工食物供給,打擊罷工,罷工持續了一星期以失敗告終,但仍獲加薪兩美元。華工罷工後全部在華工營內等候,没有任何暴力事件發生 [14]。 有關這次罷工可參閱本網站的〈一八六七:五千華工在美國罷工〉一文。

到了1869年鐵路將要接軌的時候,董長杜蘭特(Thomas Durant,1820-1885)乘專列前往出席接軌儀式。專列於5月8日抵達猶他州普羅蒙特雷(Promontory),遭數百人截停。他們聲言肚餓,要求支付1月份工資,否則扣留他,直至收到錢為止,接軌儀式因而延期 [15]。  

1869年8月加州北部聖拉菲爾鐵路(San Rafael Railroad)約有60名華工罷工,爭取每天工時由11小時減為10小時。華工罷工後躺在樹下吸鴉片和喝茶,經勞資協商後,華工同意接着來的一個月內維持每天工時11小時,過後才減為10小時 [16]。  

1870年7月東部維珍尼亞州西部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至俄俄亥俄州鐵路工程面臨一個難題。面對一個難開鑿的路易斯隧道(Lewis Tunnel),公司計劃僱用太平洋鐵路的熟手華工來開鑿。當时華工正提出要求,請資方必須按合約負責往返維珍尼亞西部的交通費用,而且僱傭期要有一年,然後才前往開工。最後資方只好僱用被判刑的黑人 [17]。 華工表面無所得,但學會在鬥爭中堅守立場,有利日後鬥爭。

1870年8月西部太平洋鐵路(Western Pacific Railroad)華工不滿未能準時出糧,罷工兩天 [18]。  

1871年聯合太平洋鐵路懷俄明州梅迪辛博(Medicine Bow)華工四五十人因天氣太冷而罷工 [19]。 
 
1871年350名華工被送到南部亞拉巴馬州西部塔斯卡盧薩(Tuscaloossa),修建阿拉巴馬南部孟菲斯(Memphis)至田納西州東南部查塔努加(Chattanooga)鐵路。招工商人竟在庫曼切波掉下華工不顧而去,並且没有支付任何工資,華工向資方投訴,爭取到終止合約 [20]。 清末中國人被指不尊守合約,這數百名華工在一無所得下,知道合約的重要性,爭取取銷合約恢復自由身。

1873年4月侯斯頓德州中央鐵路(Houston and Texas Central Railroad)華工因工資和違約問題罷工,向公司提出控訴 [21]。  

1875年加州北部卡利斯托加(Calistoga)南部太平洋鐵路要從華工工資中扣除人頭稅,因而罷工 [22]。  

6月內華達州中部尤里卡(Eureka)至明尼蘇達州帕利塞德(Palisade)鐵路500名華工罷工,資方竟停止食水供應,打擊罷工 [23]。  1867年罷工中資方斷糧,今次更無人性斷水。

1875年3月南太平洋鐵路特拉查比峽谷百名華工罷工,要求加薪,月薪由26美元加至30美元 [24]。  

1877年內華達州北部温尼馬卡(Winnemucca)火車站,約有40名鐵路華工卧在路軌旁兩三個月,指鐵路不斷向東修建,日漸遠離家鄉,而他們已工作了兩三年,要求改向西建築,方能回鄉 [25]。  

1878年242名修建華盛頓州西部西雅圖到東南部瓦拉瓦拉(Walla Walla)鐵路華工,進行索償5,000美元欠薪鬥爭,因為中介公司不支付工資給華工,而公司只會發工資給工頭,由工頭轉交華工,工潮經過和結果如何,找不到其餘資料,只知1883年時有1,400名華工修建該鐵路 [26]。 

1881年5月北太平洋鐵路華工因米稅上漲發起罷工,向公司提出控訴 [27]。  

這時美國於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華工供應減少,導致1883年鐵路華工紛紛乘勢要求加薪罷工。

1887年7月加州北部錫斯基尤(Siskiyou)鐵路十組華工約300人罷工,抗議公司在工資中扣除四美元車費,而合約寫明是免費的,罷工一星期後勝利結束 [28]。  

1889年3月據傳南太平洋鐵路華工提出加薪要求,工資要與白人接近 [29]。  

工資

以往的資料都是說資本家以低工資剝削華工,華工因工資低搶去白人的工作崗位,但據最新資料顯示情況稍為不同。這是鐵路華工鬥爭的成果。

克勞克曾作證說:鐵路華工每天伙食35美分,而墨西哥人則是65美分,而每匹馬每月的飼料費是55元,比華工的伙食費多。鐵路華工剛開始時月薪為28美元,接着提高至30美元,白人勞工是35美元,後來鐵路華工工資繼續提高至35美元,與白人勞工相近。華工食宿自己負責,白人勞工每月有0.75美元伙食補貼。1861至1864年間,加州聖荷西(聖荷塞,San José)至三藩市的鐵路華工與白人勞工工資相同 [30]。  

1870年修建阿拉巴馬州至田納西州東南部查塔努加(Chattanooga)鐵路(Alabama and Chattanooga Railroad)的華工月薪16美元,日薪約為6角1美分;1882年修建北部太平洋鐵路時,工資提高至月薪近36美元,日薪約為1元3角8美分;

1887年修建南部太平洋鐵路時,日薪為美元1元1角,一般來說,扣除伙食日薪約為7角7美分至1元1角5美分,即伙食約為3角3美分。以一個月26天工作來計,平均月薪為20至30美元。再參閱其他資料:

1876年建造紐約長島鐵路(Long Island Railroad)時,日薪美元7角,即月薪約為18美元;

1870年建造侯斯頓德州中央鐵路時,日薪美元7角7分,即月薪約為20美元;

1875年建造內華達州窄軌鐵路(Nevada Country Narrow Gauge Railroad)時,月薪為26美元;

1880年建造建南部太平洋鐵路內華達州蒙特莊園 ( Mound House)至加州塞羅戈多礦區(Cerro Gordo Mines)卡森至科羅拉(Carson and Colorado Railroad)時,日薪美元7角7分,即月薪約為26美元;

1870年 聯合太平洋鐵路平均支付華工的月薪約為31美元 [31]。 

最低薪是建造新澤西州米德鐵路,合約規定月薪為9美元,另有價值9美元的猪肉、豆類和飯等,約等於日薪3角5美分,尚有合適居所提供。承包商多會提供廚師,部份華工則自行煮食 [32]。 

從工資紀錄中整理出詳細的各工種工資金額: 

中央太平洋路華工工資表
單位:美元
工種    日薪
鐵匠    1.34
工頭    1.15
領班    0.96
廚師    0.66
沈衛紅著:《金釘》(廣州:廣東人民,2017),第50頁。

除了上列工種外,工地上的華工因工種不同,工資各異 [33]。 建築橋樑的華工每月可得1.25美元補助。包工頭每月可得2.5美元收入 [34]。 

華人鐵匠日薪由1.34至1.53美元不等,即月薪34.84至39.78美元,白人鐵匠是2.5至2.80美元,即65至72.8美元。據前表華洋工人月薪相差5美元,這資料則見華洋鐵匠薪金差距頗大。已高於普通華工的28美元月薪 [35]。 

愛爾蘭工人日薪2.5至4.0美元,以一個月26天工作來計,平均月薪為65至104美元,另每週有5美元食宿費。睡大車廂,吃馬鈴薯、牛肉和麵包,飲咖啡等 [36]。 

鐵路華工平均月薪26至35美元,每月工作26天,是愛爾蘭工人的三份一,食宿要自費 [37]。 

1880年新澤西州從事洗衣業華工,月薪為40至48美元,更有84美元的;紐約宿舍負責伙食的華工月薪為30至50美元,家庭僕役則為18至30美元;在紐約家庭僕役和煙廠,華人工資比德國和愛爾蘭人為高。在工資差距下,東部鐵路華工人數較少,送到東部的鐵路華工部份會偷走轉業;西部煙廠華工工資較白人低 [38]。 1870年三藩市華人工資只是白人的一半 [39]。  

 華工可算是是中央太平洋鐵路僱員,但不是直接從中央平洋鐵路領取工資,是由承包商代領取的。扣除伙食和住宿後的餘數才發給華工,大部份發出的工資都有詳細的登記在冊 [40]。 鐵路華工每月可剩13至20美元,兩年工作期間能儲蓄300至480美元 [41]。 

太平洋鐵路的工資單中領薪者的工種名稱有:領班(foreman)、工頭(headman)、包工頭(gang boss)和勞工承辦商(labor contractor)。工頭和包工頭有52人,各自有25人左右,勞工承辦商有64人,尚有為白人監工服務的華人廚師32人,傭人63人,洗碗工人11人和華人管家5人。直接向公司領取工資的華工有機車司機、維修工、醫生、鐵匠、伐木工、石匠和火藥包裝工等。有19名車夫和14名助手負責為華工送水和食物和建材 [42]。  

華工是没有屬於自己的工作工具的無產階級,連基本工作用具也没有,要向公司購買。鐵鏟1把1.5美元,鐵鎬1把2.5美元。包工頭屬於自己的工作用具也不足,要以日租5美元向公司租用手推車,損壞要賠償30美元,使用馬車要支付每月15美元保養費 [43]。 

華工生活

鐵路華工的合約一般為期二至三年 [44], 每12至30人編為一小分隊,配有領班和廚師,領班直接由華人工頭指揮,部份三班工作,每班八小時 [45]。  

華工的生活用品也算可以,應是鬥爭的成果。華工隨工作地點的變動而居住,鐵路修到那裏就在此地搭帳蓬或住進地洞裏,亦有在鐵軌旁搭臨時工作營區。紐約長島鐵路(Long Island Railroad)的華工睡在空火車廂內 [46]。 華工營是臨時搭建的棚屋村或帳蓬村,在內華達西艾拉山的營地是以松木搭建的簡陋木屋,約1.2米高、1.8米闊及2.4米長。在荒凉的平原或沙漠是簡易的帳蓬村,容納七十至一百人住在一個帳蓬內。在西艾拉山華工曾在12米厚的積雪挖雪下通道,建臨時棚屋區居住,有如地下城,通道15至16米 [47]。  加州唐納峰(Donner Summit)的華工營最好,設在離工地1.6公里的地方,內有儲物房、供電房、鐵匠舖、廚房、吃飯和睡覺的房間等,尚有養馬、騾和公牛的棚子 [48]。  

華工煮食用兩個爐,一個煮飯一個炒菜,每天可用熱水洗澡,白人則少。華工閒來賭博,吸鴉片,當時美國大部份地區吸鴉片是合法的,華工以吸鴉片作止痛和進行社交活動,較少醉酒 [49]。 娛樂除賭博外,部份華工用帶來的廣東樂器自娛,吹拉廣東音樂,白人覺得似「一隻單思的貓在哀嚎」,如動物的叫聲。賭博以番攤和白鴿票為主 [50]。 有關賭博與鴉片問題,留待談華工與秘密會社時再詳述。

休斯頓德州中央鐵路遵守合約,在工場附近為華工設立華人商店,出售華人愛用的物品和食物,如豆腐、薑、果皮、大豆、紅瓜子、筷子、中式紙張、中式筆墨、中式鞋、鞭炮和過年用品等。部份承包商也從事華工生活用品供需生意,後來且成為部份承包商的主要收入來源 [51]。 工地火車上有兩卡華人商店車廂,出售日用品,部份食品由香港和廣東直接進貨 [52]。 這樣就有助香港金山的發展,留待談華工與中港金融時再詳述。

鐵路華工的經常吃的食物是廣東菜,內有:白飯、麵、猪肉、蔬菜、魚、蠔豉(乾牡犡)、菜乾、魷魚和鹹魚等。有時會吃鮑魚、筍尖、海苔、切碎白菜和果仁等。假日有機會吃雞 [53]。 

鐵路華工收支表
單位:美元
月入
                                                     30.00 
月支
船費(40美元兩年還清)                      1.66      
船費貸款利息4%(3.2美元兩年還清)    0.14      
食物                                                   6.00      
中藥                                                   1.50      
代寫書信                                            0.50      
會費                                                  1.00      
鐵鏟(1.5美元1年還清)                     0.20      
總支出                                           11.00 
每月淨收入                                     19.00 
資料來源:生健紅著:《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的華工》(上海:中西書局,2015),第108頁。筆者計算結果與書中有出入,相差多2美元。

華工來回費用要83.2美元(包括賒單利息),以每月淨收入17美元計,需要工作8個月才能賺夠回國的船費 [54]。 

2014年5月9日美國勞工部為紀念十九世紀中修建太平洋鐵路做出貢獻的華工,將12,000名鐵路華工集體請入位於首都華盛頓憲法大道200號的勞工部大樓榮譽堂(Hall of Honor,原稱名人堂Hall of Fame),公開隆重地肯定了華工的貢獻。

結論

數年前龍少第一次帶領工運徑導賞團,己就華工問題提出要組織移工,為他們爭取應有的權益。

今年五一遊行有工會提出反對輸入外勞的口號,部份人私下提出異議,認為口號錯了,且影響了在場的移工。龍少回家細想,工會若不提出反對輸入勞工口號,僱主則可說没有人反對輸入勞工,加大力度輸入勞工,壓低工資,本土勞工將受更大的打擊。若這情況發生對外勞來說亦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工資會更低。在這種畫地為牢的思維下,各人自掃門前雪,最後各人都有損失,反觀剛爆發宏光院舍看護工罷工事件,本地工會主動協助外勞爭取應有的權益,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反過來從鐵路華工看外勞的問題,簡單的要求別人不提自己不想聽的口號,而自己不組織起來抗爭,最終亦會任人魚肉。鐵路華工的抗爭告訴我們,只有團結抗爭才能保權益。只可惜美國工人階級未能跨前一步,與華工團結一起對抗資本家,所以在此建議大家跨前一步進行大團結。

再看現今國際工運,在全球化下,國際資產階級和國內資產階級結合,加強剝削工人階級。他們正利用各國工人階級之間的競爭和矛盾,削弱工人階級反資本主義的力量。資產階級已跨境結合,工人階級已不能各自進行抗爭,需要大聯合來對抗。

整理本文時參考了大量網上資料:如《維基》、《雅虎》、《百度》、《一瓢的博客》和《僑報網》等上百條資料,若未能在註解列出,請見諒。
(完)

梁寶龍
21.06.2018

表tag: 
縮字: 
從新資料中整理出華工的抗爭和成果,將以往華工給人的印象只是被壓迫者,不會反抗的論調推翻。他們不但會組

從房屋新政策的港人首置上車盤 看市建局是如何以人為本

$
0
0

日前,在特首林鄭月娥公佈的新房屋政策中,宣布將市建局位於土瓜灣的馬頭圍道/春田街重建項目改為「港人首置上車盤」,並成為公眾討論焦點之一,不少輿論認為政府是回應了公眾對房屋及置業的期望。近日再有報導指該項目的單位會以市價六二折至七二折發售:按市建局在今年6月底的估值,該項目的平均呎價約2.35萬元,如按六二折發售,平均呎價逾1.45萬元,另若按七二折發售呎價則約1.69萬元[註1],並將於下星期二市建局董事會討論及通過[註2]。值得留意的是,在項目一街之隔,便有7個由市區重建局正在主導的重建項目,不少將被逼遷的住戶都面對重覓住所的困難。

市建局先後在土瓜灣推出多個重建項目,若由2016年起計算至今,受影響的範圍包括環字八街、榮光街、啟明街、鴻福街及銀漢街。按市建局網站統計,受影響人口有6,789人、受影響業權共2,041個、受影響住戶數目(包括業主及租客)為2,732伙[註3]。按市建局網站的新聞公報,市建局分別於2017年7月3日及2017年12月6日向受影響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合資格住宅自住業主的呎價為實用面積分別為每平方呎15,383元及15,916元,並已過收購限期。[註4及5]。當然,這樣的價錢是否能如實反映同區七年樓齡的呎價,是另一問題。

為何要花時間簡述這些貌似無相干的事情?因為不少重建區住戶正面對重置單位的困難,包括樓價高企及區內的供應不足。舉一例子便是翔龍灣,樓齡12年,於2017年7月時有成交呎價是15,191、2017年12月17,439、2018年3月17,033、2018年6月17,778。須明白,受重建影響的業主接受收購建議後數個月才能正式收到賠償,即業主收錢後是隨時不足以重置同區七年樓齡相若的單位。那當然,可以舉另一例子偉恆昌新村,樓齡40年,2017年8月時成交呎價12,089、9月13,081、2017年12月12,911、2018年2月13,146。不過,該樓盤2018年6月曾出現成交價16,579/呎[註6]。簡而言之,有受重建影響的業主反映在原區重置單位上感到困難,所以唯有搬離重建區至新界等。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亦是業主的選擇,不過重建區內有不少住戶是長者,他們未必能負責供樓等開支。

讀者或許會問 「唔係有樓換樓咩?」按政府在6月就市區重建局的工作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註7],截至2017年7月31日,過去共有10名業主選擇「樓換樓」單位,其中8位選擇啟德「樓換樓」單位,兩位選擇原址「樓換樓」單位。為何數目這麼少?聞說在煥然一居的價單中,只有極少量是不用業主額外補錢的單位;又,原址重建的項目需時興建,期間需業主自理居住的問題等。這些樓換樓不受歡迎的原因,便是與受重建影響的業主期望相差太遠,對部份業主而言,樓換樓的意思應該是一間屋換一間屋,而不是換來一筆不足以覓得住所的錢。

港人首置還是樓換樓?

按報章所述,「首置」項目的申請者需是本港居民,居港滿7年或以上,從未在港購買住宅物業。入息限額介乎白表居屋現行限額及該限額加3成,以今年居屋的每月收入限額5.7萬元為例,下限為5.7萬元,上限則約為7.4萬元。另資產上限為居屋資產限額加3成,即不多於255萬元。若「從未在港購買住宅物業」 並不包括受市區重建影響的業主,及重建的賠償不計算為該資產的話,相信有不少受重建影響的業主共實是合資格參加的。

轉為「首置」這件事最叫人氣憤的是甚麼?便是這個項目本身是市區重建局主導的,即沒有與發展商分帳或指定針對怎樣的業主買家,即市建局原來是可決定如何運用這個項目的單位。然而,市建局明知自己正在推行隔鄰7個重建區及影響不少當區的住戶,也從不考慮回應受其重建居民原區重置的需要(按:市建局理解這些受重建影響的人是顧客。但現在林鄭一聲令下,市建局便改變其銷售對象等。實際上,市建局現在是一方面趕走舊區內生活安穩的市民及基層;另一方面又應林鄭的要求,換來較高收入、有置業需要的人,市建局為何一開始不能將這首置項目作7個重建區業主作樓換樓用?

港人首置還是轉為公屋?

雖然現在說來可能有點遲,不少受重建賠償的業主都已經搬走,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一方面,仍有業主因各種原因仍未搬走,另一方面,各重建區內仍有大量已受凍結調查的租客待市建區處理。有不少租客曾提及能否真正原區(土瓜灣)安置,而非市建區的原區(九龍區)。在撇除單位大細或與公屋設計標準不同這些技術細節外,如果市建局真的是實踐以人為本的目標,將這個首置盤換作公屋所安置之用,可能更實際及符合社區及當區居民需要。新居所在區域影響著很多重要決定,現在重區內的租客們正為其子女在哪一區選擇學校而煩惱,有工作的人對因市建局將會安排偏遠的安置而對返工感憂慮;長者為如何保留鄰里關係及得到各服務(如複診)而煩惱。如果把首置項目直接改成公屋,回應居民需要,才是市區重建局真正實踐以人為之道。本再者,市建局亦可參考房委會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同時容許業主及租客均可在這「首置」項目中得到重置。

縱使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日前表示,若將資源撥往出售資助房屋的話,變相就沒有足夠資源收購舊樓。但從林鄭宣佈新房屋政策以致獲市建局積極配合一事中,可見市建局並非單純以財政穩健為旨推行業務[註8],而市建局從不同場合其財政風險甚至會破產的謊言亦不攻自破。或許,市建局推行市區更新時,可以落實真正的樓換樓(甚至呎換呎),先安置後重建,回應市區更新時真正面對的需要。

1:星島日報2018年7月7日。K18-K20:直擊港人首置上車盤環迴睇 市建局土瓜灣項目 瞄準小家庭

2:東網:馬頭圍道項目擬改為首置盤 5年內不可轉售。

3:市建局網頁

4:市建局:市建局即將向九龍城區三個重建項目業主提出收購建議。

5:市建局:市建局向九龍城區三個重建項目業主提出收購建議。

6:中原成交紀錄。

7: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關於《市區重建策略》及市區重建局的工作的最新背景資料簡介(2018年6月26日)

8:經濟日報:馬頭圍項目改首置 市局料少收逾10億 A29 | 港聞 2018-07-06。
 

表tag: 

拖延三年有多 廣東省最低工資終調整

$
0
0

【惟工新聞】在香港,最低工資水平兩年一檢,調整幅度長期低於通脹,對於基層工人幫助有限。在一河之隔的廣東省情況亦很相似。上月二十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出通知,本月起廣東省凍結三年以上的最低工資水平終得以上調。這意味著清潔工等城鎮基層工人的底薪將得以調升,不過能否解決生活燃眉之急則成疑。

在中國,最低工資不但因應省份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省份也會因應城鎮而有不同。廣東省的城鎮按物價分為四類,每個類別的城鎮採用不同的最低工資水平,而深圳因為是經濟特區則有獨立的最低工資水平。據廣東省政府在上月的通告,這四類城鎮每月最低工資的上調幅度由200人民幣到210人民幣不等,詳細可見下表:

乍看之下,平均約13%的增幅,與香港相比的確相當可觀。不過,在2011年、2013年、2015年,平均升幅分別為18.6%, 19.1%及19%,這次上調已是歷來增幅最低的一次。不僅如此,這次上調不但升幅較低,更是史無前例地相隔三年才調整最低工資水平。按照中央政府《最低工資規定》,各省市的最低工資水平應定期調整,最少每兩年調整一次。在2016年,廣東省政府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為名,把最低工資改為三年一調。考慮到2015年的最低工資是在五月調整,廣東省政府其實並沒有嚴格執行其三年一調的承諾。

事實上,在快速上升的物價下,廣東工人幾乎不可能每月僅領取最低工資過活。根據統計,2017年廣東省城鎮居民每月平均生活開支達2500人民幣以上,比起第一類的水平更高。由於最低工資水平太低,大部分工廠即使是未計加班費的底薪也高於這個水平。而只能拿最低工資作為底薪的低層勞工,就必須以大量加班來維生。《最低工資規定》指明最低工資是在法定工作時間支付的最低報酬,現時工人為了生活而被迫加班的,顯然有違立法原意。

最低工資維持在低水平亦引伸其他問題。最低工資往往是計算工廠工人加班費和五險一金供款的基礎(然而那時違法的,兩者的計算基礎應為實際基本工資)。因此最低工資加幅低,意味著工人在加班費、退休金及住房公積金三方面吃虧。更嚴重的是,最低工資偏低的現實,令工廠管理層經常以「控制加班」作為懲罰工人的手段——因為加班少就意味著收入減少,受不了的工人只能自行離職。

值得留意的是,廣東省有超過一半投資來自香港的資金。據香港工業貿易署刊物顯示,截至2016年底,廣東省批准的港資企業累計約14萬家。早年,港資多集中於工業,現時則擴展至酒店、地產、零售等服務業。

相關文章:
2016處處加人工 老闆無路可逃
https://wknews.org/node/974
漲了工資別給我,直接打去房東賬上謝謝
https://wknews.org/node/1427

表tag: 
縮字: 
在香港,最低工資水平兩年一檢,調整幅度長期低於通脹,對於基層工人幫助有限。在一河之隔的廣東省情況亦很

順天好姐:清潔工、居民、抗爭者

$
0
0

觀塘順天邨二十多名外判清潔工人於五月十七日到房委會總部請總,並向勞工部投訴英華清潔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英華)拖欠多達二十多萬的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現在已是七月下旬,英華仍未支付工友應得的賠償,房委會和勞工處則推卸責任,指工友應向公司追討。惟工新聞訪問順天清潔工友好姐,提提讀者不要忘記這場陷入僵局的抗爭,。
  
打掃順天屯的一對手
 
好姐一家在2005年搬到順天,住了十三年,那時她女兒才讀幼稚園,之前他們一共搬了兩次。「我先生之前在深水埗石硤尾住,是那種七層大廈。他二十二歲才來港,很難在公屋裏加他的名字。他在伯父那裏住住了三十幾年,到伯父死了也加不到。他一直付市值租金,直到該區重建清拆。政府本來不打算安置我們,當時區議員和我們說這是政府責任,假若政府不安置我,便叫我睡在大堂,他替我報警。最後政府安排我們到屯門寶田,住了四年多,後來他就搬到順天邨這裏。」
 
順天邨共有11幢樓宇,目前約有6,900個住戶,好姐主要負責清潔公園。英華時期全邨公園範圍在由9位工友負責,轉為民順清潔有限公司只有6個。後來發覺根本做不完,再加回兩個工友,好姐是其中之一。經理會劃一個範圍要她負責。「經理不會因為打風便派多一個人來幫忙,打風也好下雨也好,你一個人也要清潔好。」訪問當天正值打風,好姐指這時她工作量特別大——地上濕漉漉,不少雜物和落葉,有些爛熟的果實黏附表面,要比平常掃好幾回才能清掉。她還要清理一條長樓梯,需由最上層開始逐層清潔。
 
好姐除了屋邨清潔,還當過寫字樓,家務助理等,累積了不少勞損。之前當家居助理時不慎在椅上掉下來,傷及手肘,雖暫時沒有後遺症,但不能做倒樓拖垃圾等太粗重的工作。「現在工作時當然動得了,但每天一醒來手肘跌傷那個位置都很僵硬,現在工作不然過一陣子會痛。」抺窗、掃地、掃垃圾的動作對手部負荷不少,她拇指曾患上手指屈肌腱鞘炎﹙俗稱「彈弓手」﹚,姆指動不了;也試過手指腫起來要請九天痛假。她當時還覺得太誇張:「不是吧,手痛都要入院?」現在除了每天盡量做運動,也會戴一些護腕或袖子:「我請我女兒替我上網買的,若不帶護腕有時會有點痛。袖子包著感覺上舒服一點,若不怕熱厚一點效果更好。」

 

工傷後,好姐戴了不少保護手部的裝備

 不到中環工作:樓上顧家、樓下工作
 
她指這屋邨的清潔工越來越難請:「人工少,工作量又不輕,保安一接到投訴我們又要出動。」順天邨的清潔服務於今年一月轉約,她一月前為英華員工,一月後成為新公司民順的員工,但工資沒有太大改變。視乎工作時數,平均大約8,000至9,000元。這薪酬較政府直接聘用的清潔工為低(月薪約12,000元)。
 
工作多人工少,那為何不轉工?「在這裏工作,落場後我可以回家照顧家人呀。平日放假,我小孩不用上學,但我一樣要工作.當時他還在讀小學,總不能留下她一個在家。他就只顧玩,打電腦,火燭也不懂走。」有朋友曾向她介紹中環上班的清潔工作,人工有萬多元,她嘆氣說:「我知道清潔這一行在寫字樓隨時也有人請,我之前也做了幾年,但寫字樓起碼要工作8小時,還未算上車程呢。我寧願辛苦一點那留在這裏,這條邨的工友很多都往在樓上樓下,倒樓後便可回家照顧小孩,有甚麼意外也可以立刻回家。」
 
好姐今年五十多歲,她先生比她大12歲。兩人算遲婚,女兒今年才17歲,下年考公開試。「老實說,這些年來我們都沒有『分過荷包』,大家一起賺錢養家,但他也要退休了。他以前做三行,現在也沒有地盤會聘用你,真的聘用你你也捱不住。」現時一家三口就靠她一份糧撐住,其他就要靠不同資助計劃,大多表格她都不懂填,都是請議員辦事院請職員幫忙,例如女兒的書簿津貼、低收入津貼、交通津貼等。「有時一些街坊也會留一些報紙給我,剛才有個師傅推了一些廢鐡給我,自己努力點執,也能幫補一下。」

好姐:「你們不去爭取的話,到時候人家爭到了你們就沒有。」
 
好姐和其他工友為公司工作,英華最後卻反面不認人。好姐嘆道:「之前那個姓曾的經理對我們也頗好的,有時他人手不足要人加班,我也很少拒絕,怎知這次這樣騙我們。」
 
去年十二月底,即轉約前一個月,英華把所有員工叫到休息室交代轉約後的安排:要麼跟英華到樂富工作,要麼簽紙跟新公司留在順天邨,後來發現原來那張是自願離職書,簽了後便沒有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最後工友無奈底下簽了紙。

 

當日工友被騙簽署自願離職信所在的休息室

 
好姐憶述:「之後大家吵嚷了一會,每一個都說不去樂富,但又不知道要簽那張寫甚麼。這群倒樓的工友多是汕尾下來的,不識字,有些連簽名也不懂,公司又不讓我們將那張紙拿回去下次再簽,連請人幫忙讀也不許。有位工友八十幾歲,在英華做了6年,這麼多年來未試過轉約要簽文件的。其實應該是英華看到當時海麗邨清潔外判商拖欠遣散費的新聞,想逃避遣散費,才出這些『拿渣招』。」
 
發現受騙後,固然氣憤,但也不知道怎麼辦。一月初,一位收到賠償,掃簷篷的洪叔向好姐說:「你有沒有留意?有錢賠呀,阿城仔﹙筆者按,即當區區議員莫建成﹚貼了紙說替你們爭取。」那些保安因為外判公司很快就轉約,也帶了其他保安一同了解,並指假使日後沒有賠償也會一起去追討。那時海麗罷工的新聞已出現,她聽有其他工友能追回賠償,便嘗試推動其他工友一起爭取。「我當時想,這說不過去,我們一樣努力工作,但現在一毫子也沒有。」
 
有些做了二十多年的清潔工友卻拒絕。她們說:「這麼多年也不曾賠過,簽名都沒有用,去爭取做甚麼?不去了不去了。」起初個個都不去,後來我就出這一招:「你們不去爭取的話,到時候人家爭到了你們就沒有。」不少工友覺得也有道理,但還有幾個工友不願意。要到知道公司裏有些人65歲後有賠償,她們才覺得明明我也用心工作,怎樣別人有賠償我沒有?於是連她們也出來一起爭取。
 
運動至今遇上瓶頸,好姐不無灰心,但也未曾放棄:「肯定個個都想爭取,誰也會這樣說,但爭取不到的話……說到尾,應賠的就要賠給人。這裏每個都真正『仆心仆命』為你工作,我們只是取回我們應得的。」
 
區議員:多了居民關心自身權益
 
自五月房委會總部請願後,英華仍未償還工友應得的賠償,勞工署和房委懶理,社會上也未見迴響。記者曾問及當區區議員莫建成,居民知道當區工友被欺壓的新聞後有何反應。他指居民雖然替工友不值,但普遍覺得現時工作大多都是這樣,對此反應不大。
 
然而,他指罷工發生後多了居民向我們查問自己的勞工權益。「你說居民會否很了解和關心這件事,那肯定不是,但的確多了居民向我們查問自己的情況,例如自己有沒有被僱主欺騙、怎樣才算工傷,工傷後應如何賠償等。最近就一位工友替他朋友求助,他朋友有抽筋症的朋友,在麥當勞工作,一天拿著開水,突然抽筋,整個開水倒在自己身上,皮膚傷得很嚴重。但結果勞工署判他不是工傷,因為他本來就有病。我當時聽了也呆了,就算我有甚麼病,在工作期間受傷也應受到保障,雖然工友也有些『蝕章』,當時不立即求醫,到第二天才去醫院。我也叫那位朋友傳他的資料給我,看看如何跟進。」

相關報導:
外判制相關文章一覽
https://wknews.org/node/1635
【圖輯】海麗邨清潔工罷工第二日 非人勞動逐個捉
https://wknews.org/node/1621

表tag: 
縮字: 
觀塘順天邨二十多名外判清潔工人於五月十七日到房委會總部請總,並向勞工部投訴英華清潔服務有限公司(下稱
interviews: 

從「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 到承認家務勞動為一種職業

$
0
0

編按:馬來西亞健筆朱進佳的這篇文章討論一個大馬與香港共通的問題——女性負擔大部份家務勞動的責任,卻得不到任何報酬,亦不被社會認可,甚至視這種付出為理所當然。趁著馬來西亞新政府上台,提出為家庭主婦繳納公積金作退休只用的政策,朱進佳詳細釋述家務勞動的價值,以及為家務勞動者提供報酬和退休保障的可能方向。

稿於2018年6月20日(刊載於《當今大馬》2018/6/21《星星之火》專欄,刊出題為《家務也是經濟勞動:從保障主婦權益到性別平等》

世上有一種工作——長工時、沒假期、沒有升職機會,而且也沒有任何薪金,你會願意做嗎?這種工作叫家庭主婦。

新上臺不久的執政聯盟——希望聯盟——之前為迎戰第14屆全國大選而提出的《希望宣言》中,將「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列為其百日十大新政之一。《希望宣言》的第36項承諾中有進一步闡釋這個政策:「繳納的份額當中,2%從有工作的丈夫所繳納的公積金中扣除,以便不增加家庭的額外負擔。同時政府將為主婦們每月繳納50令吉(編註:約96.5港元),以此感恩主婦們的奉獻。」

副首相兼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長旺阿茲莎走馬上任時,就提到讓家庭主婦獲得公積金是其優先執行的事項。旺阿茲莎指出,從丈夫薪金扣除的2%,並非額外的扣除,而是從既有的11%每月公積金繳交份額中扣除出來。不過,由於資金籌備及法律限制上的問題,這項措施未能在近期內落實。

希盟政府提出落實為全職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的措施,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做法,因為提出這項建議至少反映新政府承認了一個一直以來被我國社會普遍忽略的事實:我國社會並沒有充分認可家務勞動的經濟價值。

家務勞動,包括了煮食、洗衣、清理打掃家居、照顧家裡的小孩等繁雜的工作。一個家庭的家務勞動一般上是由結了婚但沒有出外工作的女性(妻子)——也就是家庭主婦——所擔當起來。如果一個家庭僱用一名家庭幫傭來煮食、洗衣、清理打掃家居、照顧家裡的小孩等工作,至少也要每月支付這位家庭幫傭1000令吉(編註:約1930.6港元)——別忘了目前我國半島最低薪金是1000令吉。但是,一位當起全職家庭主婦的已婚女性,卻是如同《希望宣言》中所謂「默默付出不計回報」那樣,沒有因為其從事的家務勞動而獲得一分錢的酬勞。

雖然沒有承認家務勞動的重要性,但希盟在其《希望宣言》中確實承認必須保障家庭主婦的權益,而提出為沒有在外工作的全職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的措施。

遠水不救近火

不過,社會主義党中委古瑪(Jeyakumar Devaraj)於日前在一份聲明中儘管認為希盟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是一項適時的措施,但是他質疑,這措施仍不足以解決家庭主婦所面對的經濟問題,而且也有可能淪為門面工夫之嫌。

根據希盟所建議每月從丈夫工資扣除2%,另加政府撥款50令吉到家庭主婦公積金戶頭的做法,並無法讓沒有出外工作的家庭主婦馬上就可以獲得額外的現錢。擁有公積金戶頭的家庭主婦必須要等到50歲才可以提出其部分存放在公積金戶頭的積蓄。可是,低收入家庭的主婦們,需要的是當下手頭上有更多的錢去應付日常所需,因為當前的家庭生活負擔正不斷加重。遠水就不了近火,家庭主婦的老年積蓄解決不了眼前的日常生活負擔。

目前,一名作為公積金會員的打工人士,必須每月繳交其薪金24%的款額給公積金(11%從工人工資扣除,13%由僱主支付)。儘管必須繳付高達工資24%的數額給公積金,但是目前卻仍有68%的年屆54歲的公積金會員只有少於5萬令吉存款,這意味著他們省吃儉用也會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花光公積金積蓄。只有18%公積金會員用能力于2021年達到55歲時其戶頭內有22.8萬令吉的最低積蓄目標!這意味著大部分打工人士到了70歲後就已經沒有任何積蓄可以花。如果一位在外打工人士每月繳足24%給公積金都無法在退休後用其積蓄挨過五年,那區區的每月2%加上50令吉,又可以讓沒有出外工作的家庭主婦在55歲後捱過多久呢?

如果政府是為了要讓家庭主婦在年老時享有社會保障,更實際的做法應該是要實行全民養老金,讓目前不是在政府部門當公務員的人民,在達到退休年齡後每月都可以獲得養老金所提供的穩定收入。 

為了讓低收入家庭主婦可以當下獲取現錢去解決眼下之需,古瑪主張重組目前發放給250萬戶B40家庭的「生活援助金」直接收入轉移(也就是此前的「一馬援助金」),換成每月將100令吉轉入受惠家庭的女性成員銀行戶口中。如此做法可以稍微減輕低收入家庭的每月生活負擔,而將錢直接匯入家庭中女性的戶口,也可以讓相關婦女在家庭財務上有多一點的自主權。政府通過這樣的每月直接收入轉移,將有助於刺激內需,每年有多出30億令吉(1200令吉 X 250萬戶家庭)在本地市場上流通。

家務勞動也是具有經濟價值的勞動

我們通常認為在家庭以外、必須支付工資的工作,才是創造價值的「工作」或「勞動」,如在工廠內生產線上的操作員、超市內的銷售員、辦公室內的書記、實驗室裡的研究員等,而往往忘了在家裡做的家務勞動,其實也是創造價值的工作。

家務勞動是需要勞動力的工作,並創造了部分重要的社會財富。確保社會勞動力享有美滿家庭生活的家務勞動,實現社會再生產,是創造社會財富及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在工業化的社會中,家務勞動為工業領域提供了可以為經濟生產賣力的人力資源,因為家務勞動滿足了勞動力在工廠或公司企業上班之外的幾乎一切所需。家務勞動無疑是現代工業經濟的基礎,對整體社會的建設極為重要,而且也是無可避免一定要做的工作。

當起全職家庭主婦的女性,並不是沒有工作的人,而是她所從事的工作並沒有被認可為一項應該得到社會保障和酬勞的「正職」。全職在家從事家務勞動的,未必就是女性,只是在父權社會下的性別角色設置及性別刻板印象,致使絕大多數全職在家從事家務勞動的仍是女性。

工廠或公司企業僱用人力時,必須支付工資,但是僱主們是否又有支付包括有關人力發育成長及讓有關人力進入就業市場之前的一切成本?這些成本大部分都被家庭所吸納,而家務勞動是這成本的重要一環。

如果一個家庭擁有足夠財務來源,這家庭可以僱用一位家庭幫傭去做一切家務,但這家庭必須每月支付工資給這位家庭幫傭。一位沒有在外工作、留在家裡的全職家庭主婦,所從事的工作跟受雇家庭幫傭的工作幾乎一樣,但他一分錢酬勞都沒有。說白了,家庭主婦只是一個免費的傭人!

如果一位女性結婚後因為家庭收入無法維持生活而必須也出外打工,這女性的處境就會更加糟糕,她若不是必須身兼二職(一份是在外受薪的工作,一份是在家的無薪工作),就是被迫忽略打理家居的家務勞動。《希望宣言》中「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的承諾,並沒有涵蓋這類既要在外打工又要兼顧家務勞動的女性。

回報家務勞動作為社會改革的步驟

政府承認家務勞動作為一種社會職業,並制定相關政策為從事這職業的人士提供社會保障,是必要的社會改革步驟。

認可家務勞動作為一種創造經濟價值的工作,意味著任何從事家務勞動者都應該得到社會回報。不過,我們若不要將承認家務勞動最後變成鞏固性別角色的做法,就必須將家務勞動的回報社會化——由國家社會去承擔補償家務勞動的付出,或者是通過提升社區服務設施去分擔個別家庭的家務勞動。

在希盟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的措施上,給予家庭主婦的部分(展延支付)回報是從有工作的丈夫所繳納的公積金中扣除,此做法很容易變成鞏固已婚女性在經濟上繼續依賴男性的附庸關係,從而導致女性無法自主賦權。要讓已婚女性擺脫對丈夫的依附關係,就必須讓已婚女性無須靠丈夫收入也能改善本身經濟地位並且享有更大的自主空間。

誰給家務勞動買單?

既然承認家務勞動是一種「職業」,那麼誰來給從事家務勞動者發工資呢?如果要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丈夫來發,或者政府制定政策從丈夫工資扣除,同樣地也將只是在強化已婚女性對男性的依附關係,而且對於低工資的丈夫來說根本就「榨」不出更多的錢來支付妻子,低收入家庭也不可能擺脫貧困的旋渦。若要已婚打工者的僱主來支付另一半的家務勞動,在盈利至上的市場經濟中也根本是天方夜譚。因此,可行的方法應該是政府制定政策,為家裡有小孩、全職從事家務勞動者(不分男女)發放「社會工資」(social wage)或「家務工作補貼」。

發放「社會工資」,並不是像發放「生活援助金」那樣的僅僅給低收入者派錢的財務援助,也不是施捨,而是作為肯定從事家務勞動者的付出的一種社會回報。政府支付這些社會工資的資金來源,必須是從制定更公平分配社會財富的累進稅中取得。

除了承認家務勞動為「職業」,並發放社會工資或補貼,也必須承認從事家務勞動者的結社權利,讓家庭主婦也可組成工會,以便能夠更好地維護家務勞動者權益,向政府爭取到更好的社會保障。

在經濟層面上,一個家庭中沒有在外工作受薪,但在家從事家務勞動者,若因獲得「社會工資」而有收入,這也意味著社會的購買力得以增加,刺激總需求並維持國內經濟增長。作為消費者的人民若有更高購買力,生產產品賣到本地市場的廠家和從事零售的商家也將會生意興隆。只有普羅人民的生活收入得到保障,商家的生意才有所保障,而不是相反。

至於夫妻兩人都出外工作而家裡又有小孩要照顧的雙薪家庭,政府可制定全面政策,在社區提供免費的公共托兒所及其它社區服務設施,並立法規定職場必須提供托兒服務、哺乳室等。政府甚至可以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家務助理,在特定時間上門提供家政服務。這些措施可讓雙雙工作的夫婦不必擔心家裡的小孩,同時又可以製造更多就業機會。

需要更多的討論與想像

《希望宣言》中稱「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只是「保障主婦們的權益,確保她們生活無憂」的第一個步驟,不過沒有進一步說明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既然希盟有意要保障家庭主婦的權益,我們大可順勢打開關於承認家務勞動作為一種社會職業並讓家務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障的討論,同時也要開闊我們社會平等及更美好生活的想像,進一步讓婦女們從父權社會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實現一個更關懷與包容的社會。
 

表tag: 
縮字: 
世上有一種工作——長工時、沒假期、沒有升職機會,而且也沒有任何薪金,你會願意做嗎?這種工作叫家庭主婦

移工文學獎得獎作品回顧——〈敘利亞的黑煙〉﹙ Asap Hitam di Suriah﹚

$
0
0

自2014年至今,台灣的移民工文學獎已舉辦到第五屆,開宗明義旨在鼓勵、並留下移民的文化與生命經驗。藉由以新移民、移工為主體所生產的文字創作,呈現異地漂流(移工)、兩個故鄉(新移民)、雙重血緣(移民子女)的文學風貌。評審之一駱以軍曾說:「如果『文學奬』有其社會功能,這次的『移民工文學奬』對我們(就在「她們身邊經過、觀看而幾乎無聆聽的「我們」)這個社會的衝擊,極繁複而多層次。」我們相信社會現時需要這些層次的理解,,於是向讀者轉載第一屆的首奬——Sri Yanti的〈敘利亞的黑煙〉﹙ Asap Hitam di Suriah﹚。讀者先看到的是印尼原文,捲下去可看中文譯文。

引介

〈敘利亞的黑煙〉是一篇虛構作品,在寫實體裁較多的移民文學奬裏有點特別。故事裏主人翁莎蒂妮﹙Sartini﹚來自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八打靈縣裏名為梳邦的市郊,到敘利亞當外勞,時間是2011年——敘利亞內單爆發的那一年。小說主要由莎蒂妮到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後,戰亂波及她和僱主一家,最終在逃避時身亡。

然而介紹這篇還有另一個的原因,筆者讀到一半時竟想起一首流行情歌。那是Aike的〈做我的女孩〉,其中一段是這樣的:

不僅是第一次想像這樣的畫面
你的笑容對我來說像是一顆炸彈
陪伴你的每時每刻我都感覺好甜

這一段以炸彈比喻愛人笑容於自己心裏的震撼,大概不算特別,但如果讀過〈敘利亞的黑煙〉以下一句,也許就有可讀之處。

到處聽得到炸彈聲噗通噗通,像心臟痛苦憂鬱的歌聲;吟詠著死亡的威脅,甚至死神的招喚。

由〈敘利亞的黑煙〉想起這首情歌,因為兩者的比喻裏都出現炸彈,例如上文首句。然而這次炸彈作為本體而非喻體,作者是以自己心跳聲比喻炸彈聲。其後的「死亡的招喚」也不是僅是意象,更是白描。

比喻,即以他物比此物,但到底以甚麼作喻,除了個人選擇,也受所身處的物質環境和社會氣氛所模塑。我的意思是,比喻不僅是裝飾性的修辭,其中反映了作者或角色所感知到的世界。既然我們這些生長於城市的一代,又為愛情問題勞心煩惱,自然會想辦法形容箇中的甜蜜和落漠,於是以炸彈作喻也不甚奇怪,我們也的確聽得受落。然而在戰亂地區,而且還是因為家庭離鄉工作的外勞,每天煩惱的生或死的問題,恐怕留意炸彈聲的時刻比留意自己心跳聲還多。也只會身處這種環境的人,也會以自己身體作為爆炸聲的比喻。

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為何會接納或排距不同的比喻,以及其中認同的價值觀。這一點也是〈敘利亞的黑煙〉重要的設定:

一陣聲響,打破沉默,然後一團黑色煙霧騰空而起撲飛上天,做為將戰勝對方的滿意象徵。囂張的驕傲的黑煙,代表著犧牲了數百甚至數千勇敢的靈魂做為代價。而對那些勇敢的人來說,爆炸聲和槍聲並不是一個威脅,反而燃燒出熊熊鬥志。

但這不適合我。對我而言,我們是外勞,我們的目的只是努力賺錢,把夢想寄託在家庭的未來,我們不是來送命的,我們不想白白受死。


印尼原文:

Asap Hitam di Suriah

Entah apa yang aku pikirkan sebelum memutuskan untuk menjadi BMI di Timur Tengah. Bekerja, mendapatkan gaji besar, proses gampang, dan tanpa persyaratan yang ribet tentunya. Sebenarnya, tujuan awalku adalah di Timur Tengah, tapi tak pernah terbayang jika akhirnya aku ditempatkan di sini, negara Suriah.

Namaku Sartini, tapi majikan biasa memanggilku dengan nama ‘Syen’. Aku berasal dari Subang, Jawa Barat. Aku seorang ibu dari satu putra dan suamiku hanyalah seorang petani biasa, seperti halnya diriku sebelum menjadi BMI.

Di awal kedatanganku, tahun 2011 yang lalu, situasi negara ini masih baik-baik saja, tapi menginjak bulan ke tiga semua berubah, konflik pecah, pertempuran mulai terjadi di mana-mana. Konflik antara Tentara Pembebasan Suriah dengan Pasukan Pemerintah (pendukung Presiden Bashar al-Assad) telah menjadikan negara ini begitu mencekam. Rakyat Suriah dilanda kecemasan dan ketakutan yang teramat sangat. Takut pada hujan mesiu dan bom yang bersahutan. Setiap saat kematian seoalah mengancam, menjemput siapapun tanpa peringatan.

Dua kubu saling serang, mereka menembaki siapa pun tanpa memandang usia, tua, muda, anak-anak, wanita, ataupun pria. Dan, aku serupa ayam dalam kandang, terkungkung dalam ketidakberdayaan. Bertahan, walau dengan nasib yang tak pasti.

Suara dentuman bom di sana-sini seperti nyanyian pilu yang menyayat hati, nyanyian ancaman atau bahkan panggilan kematian. Suara-suara yang memecahkan keheningan, lalu diikuti kepulan asap membumbung tinggi ke angkasa seolah menjadi simbol kepuasan lawan akan sebuah keberhasilan. Asap yang mencerminkan kecongkakan dengan mengorbankan hilangnya ratusan bahkan ribuan nyawa. Sedang bagi jiwa-jiwa pemberani, suara ledakan dan letupan peluru bukanlah gertakan, tapi menjadi kobaran semangat juang.

Tapi tidak bagiku, bagi kami, para BMI. Tujuan kami ke sini adalah untuk bekerja, membawa mimpi untuk masa depan keluarga, bukan menghantar nyawa. Kami tak ingin mati sia-sia

***

Damaskus, ibu kota Surih sudah menjadi bagian kehidupanku untuk setahun terakhir ini. Dulu aku sering menyusuri jalanan kota, berbelanja dengan Madam (panggilan untuk Nyonya), atau sekedar jalan-jalan bersama dengan anaknya. Banyak toko yang berderet di sepanjang jalan di sekitar rumah majikanku, karena memang lokasi daerah kami begitu strategis dan berada di tengah kota. Beberapa kali madam mengajakku mengelilingi kota tua yang sangat eksotik ini. Menikmati keindahan Jalan Lurus yang penuh dengan history, Jalan Bab Sharqi yang dipenuhi oleh toko-toko kecil, dan tak ketinggalan di Souq Medhat Pasha yang menjadi pasar utama di Damaskus.

Madam hanyalah seorang ibu rumah tangga dan suaminya seorang pekerja swasta, aku sendiri kurang faham. Mereka sangat baik padaku.

***

Sudah sepuluh hari ini situasi di beberapa distrik begitu menakutkan, banyak orang-orang yang siaga dengan senjata mereka. Orang-orang itu, lelaki, selalu menatap dengan sorot mata penuh kecurigaan. Jangankan keluar, di dalam rumah saja sering kali kami merasakan ketakutan yang luar biasa.

“Syen, cepat sembunyi! Allahu Akbar …Allahu Akbar …Allahu Akbar.” Madam mengumandangkan takbir sambil berlari menggendong Thariq, anaknya yang nomer dua.

Aku sendiri mendekap erat Zahwa, putri pertamanya. Kami berdua bersembunyi di bawah tangga di ruang tengah. Zahwa memelukku erat, sangat erat. Gadis berusia 7 tahun itu sama takutnya dengan diriku. Tak jauh dari rumah kami terdengar baku tembak yang sangat panjang, entah berapa puluh orang yang terlibat, mungkin dua puluh, tiga puluh, atau entah.

“Syeeeen ….” Zahwa semakin ketakutan tatkala beberapa peluru menerjang masuk ke dalam rumah kami. Dekapannya makin erat hingga membuatku hampir tak dapat bernafas.

“Jangan takut! Aku bersamamu, aku akan melindungimu, jangan takut!” Aku mencoba menenangkan Zahwa, meski keadaanku sendiri tak jauh beda dengan dia. Kami sama-sama menangis, sama-sama gemetar, sama-sama mendekap, sangat erat.

“Syen, apakah kita akan mati? tanya Zahwa tanpa sedikitpun melepaskan dekapannya.

“Tentu tidak, Sayang.”

“Tapi, Syen, kenapa mereka berdarah setelah tertembak? Mama bilang mereka mati, mereka pergi ke Syurga. Apakah itu benar, Syen? Kita akan ke Surga?”

Ah, mengapa anak ini bertanya demikian. Kematian, Syurga? Tidak! Aku harus tetap hidup, aku masih ingin melihat anak semata wayangku, merawat, dan juga membesarkannya.

“Allahu Akbar … Allahu Akbar … Allahu Akbar ….” Entah berapa ratus kali Takbir telah aku kumandangkan dan Istigfar kulantunkan. Aku benar-benar ketakutan. Di bawah tangga itu kami berdua tak berani berkutik, tetap di tempat dan menunggu hingga situasi benar-benar aman.

Keadaan di luar terdengar sangat kacau, suara letupan peluru bersahut-sahutan, dan ada beberapa ledakan terdengar begitu jelas, suara alarm mobil pun tak kalah riuhnya dengan kekacauan yang tengah terjadi. Suara teriakan dan hentakan sepatu yang berat juga terdengar dari dalam rumah. Aku sangat panik, sangat ngeri.

Setelah beberapa jam dan situasi sedikit tenang, aku beranikan diri keluar dari tempat persembunyian. Aku mengintip jalanan lewat tirai jendela yang sedikit kusingkapkan. Kulihat beberapa orang terkapar di jalanan dengan beberapa luka di tubuhnya, dan darah merah membasahi baju mereka. Beberapa yang lain tetap waspada dan yang lainnya mulai mengangkati tubuh-tubuh bersimbah darah itu. Sungguh pemandangan yang sangat mengiris hati, nyawa seolah tiada harganya di tempat ini. Jalanan menjadi saksi dicabutnya beberapa nyawa, aspal memerah, darah.

Aku kembali ke tengah ruangan, kudapati beberapa perabot pecah dan berserakan di lantai. Kudapati beberapa selongsongan peluru di antara pecahan kaca-kaca itu.

Andai gelas-gelas ini adalah aku, sudah pasti keluargaku sangat sedih bahkan merasa begitu kehilangan diriku. Anakku, suamiku, keluarga, dan teman-temanku. Tak terasa air mata kembali meleleh di pipiku. “Aku ingin pulang.” ratapku pilu.

“Syen, aku mau ke kamar kecil.” Suara lirih Zahwa segera mengalihkan pikiranku, secepatnya aku berlari dan menggedong gadis kecil itu menuju kamar mandi.

Setelah situasi kuyakini benar-benar aman, cepat-cepat aku membereskan serpihan kaca dan beling di ruang tengah. Madam yang sedari tadi sembunyi di kamarku pun sudah berani keluar. Thariq tidak ada bersamanya, ternyata dia tadi menangis sampai tertidur di kamarku.

“Sudah aman, Syen?” tanya Madam dari balik pintu.

“Sudah, Madam.”

“Kalian tidak apa-apa kan?”

“Alhamdulillah, tidak, Madam.” Dan malam ini kami memutuskan untuk tidur ramai-ramai di kamarku.
Sebenarnya sudah beberapa kali ku utarakan niatku untuk pulang ke Indonesia, dan majikan pun mengijinkan tapi dia tak mau mengantarku, dia meminta KBRI untuk menjemputku. Awalnya KBRI memintaku bersabar, tapi akhir-akhir ini mereka menyuruhku menunggu hingga situasi agak kondusif. Apalagi beberapa waktu yang lalu ada seorang pegawai KBRI yang tewas tertembak di salah satu bagian distrik di kota ini, jelas keadaan ini semakin tidak memungkinkan bagi KBRI untuk melakukan proses evakuasi.

Aku tak mungkin lagi bertahan dalam keadaan ini, keinginanku untuk segera pulang makin menjadi tatkala kudengar kabar bahwa Sari, temanku, ikut menjadi korban pengeboman. Sari meninggal di dalam rumah majikannya, di kota Homs, salah satu kota yang menjadi pusat pertempuran di Suriah. Bom jatuh di rumah itu dan menewaskan seluruh penghuninya, temasuk Sari. Sebelumnya Sari sering sms aku tentang keinginannya untuk cepat kembali ke kampung halaman. Dia benar-benar tidak kuat berada di sini. Semenjak itu, siang malam tangisku pecah, aku rindu keluargaku, rindu kampungku, rindu negeriku. Aku merindukan perdamainan di bumi ini.

***

Damaskus kembali bergejolak. Hari ini banyak terdengar suara tembakan dan dentuman bom, bahkan pesawat berseliweran di atas atap rumah kami, lalu terdengar beberapa kali suara ledakan di luar sana. Sepertinya pertempuran terjadi di sekitar Lapangan Sabaa Bahrat. Rumah kami tak terlalu jauh dari lapangan itu, persisnya pas di belakang jalan Bagdad, jalan utama menuju Lapangan Sabaa Bahrat. Kami kembali bersembunyi untuk menghindari hal-hal yang tidak diinginkan. Kamarku yang berada di lantai satu dan letaknya paling ujung dinilai lebih aman, untuk itu dijadikan sebagai tempat persembunyian kami. Dapur ada di sebelah barat kamarku, dan sebelah timur adalah kamar mandi sekaligus toilet bagi para tamu. Tak salah jika majikan lebih memilih mengamankan diri di sini.

“Besok atau lusa kami akan mengungsi, Syen.” Suara Madam terdengar berat.

“Bagaimana dengan saya, Madam?” Pikiranku jadi tak karuan, aku sendiri pun panik, bukan hanya mereka.
“Tadi saya sudah telfon ke kedutaan, mungkin besok mereka akan datang menjemputmu, mungkin ….”
“Kalau tidak?”

“Kau ikut bersama kami. Kami tak mungkin mengantarmu, Syen …atau meninggalkanmu di sini, tak mungkin!”

Setelah mengemasi semua barang-barang, aku segera menghubungi kantor KBRI di Damaskus. Jawaban kurang memuaskan kudapatkan, “Mbak yang sabar ya, kalau situasi memungkinkan secepatnya utusan kami akan menjemput anda.”

Aku semakin was-was, pikiranku saat itu hanya satu, ‘pulang’.

Dua hari aku telah menunggu tapi tak ada tanda-tanda kalau utusan dari KBRI akan datang. Dengan hati yang berat terpaksa aku ikut bersama majikan. Tujuan kami adalah ke Lebanon. Negara tetangga Suriah ini memang menjadi jujukan ribuan pengungsi seperti kami. Kata Madam, perjalanan dari Damascus ke Beirut, ibukota Lebanon, ditempuh dengan perjalanan darat sekitar 150 km. Seharusnya waktu dua jam cukup bagi kami untuk mencapai Negara itu, tapi karena konflik ini, ada beberapa pos penjagaan yang harus kami lewati.

Aku tak tau jelas mengapa majikanku memilih mengungsi sebelum matahari terbit. Saat itu aku baru selesai menunaikan sholat Tahajud dan majikan memintaku segera menggendong Zahwa yang masih tidur. Semua bekal dan baju sengaja kami masukkan sejak kemarin. Suasana kota Damaskus malam itu sangat lengang, dalam kegelapan malam tak banyak yang dapat aku tangkap selain beberapa bangunan yang hancur.

Aku sangat takut, bukankah dalam kegelapan ini justru malah membahayakan keselamatan kami? Tahlil,Tasbih, Tahmid, dan Taqbir tak henti-hentinya kuucapkan. Majikan laki-laki sangat fokus di belakang kemudi, madam berada di sampingnya sambil memangku Thariq, aku berada di belakang bersama Zahwa.

Pagi mulai datang dan matahari muncul dari ufuk timur menyambut awal hari. Dari kejauhan aku melihat ada kamp juga beberapa tank. Mataku seolah terhipnotis oleh pemandangan yang biasa kulihat di TV itu. Di atas gurun yang membentang itu hanya ada beberapa tenda, mobil-mobil perang, dan pos penjagaan.
Mataku masih fokus ke arah itu sampai sayup-sayup kudengar suara desingan yang menuju ke arah kami, dan …’duuuueeeeeeer ….’ Aku tak tau apa yang barusan kualami, tapi aku merasakan tubuhku begitu ringan dan terbang ke atas bersama kepulan asap hitam. Aku makin terbang tinggi dan sangat tinggi. Kutinggalkan impianku bersamaan dengan bom yang meledakkan mobil majikanku.

中譯

敘利亞的黑煙

在決定去中東當外勞之前,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麼。上班當然是為了得到更高的待遇,過程簡單且不用複雜的手續。其實我最初的目標是中東地區,但我萬萬沒想到,最後我會被派到敘利亞。

我的名字叫莎蒂妮(Sartini),但雇主時常叫我 Syen。我來自梳邦,西爪哇。我是一個小孩的媽媽,我老公只是普通農夫,在沒成為外勞之前,我也跟老公一樣。

剛到這裡時,也就是 2011 年,這個國家的情況還好好的,但在第三個月後,整個就變了調,衝突爆發,動亂四起。自由敘利亞軍與政府部隊(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持者)之間的衝突,使得這個國家變得很緊張。敘利亞人民極度焦慮和恐懼,害怕如雨的砲彈和子彈。對任何人來說,死亡毫於預警,隨時都會發生。

雙方互相攻擊,他們無差別攻擊,沒看到人都會開槍,男女老少,不分年紀。而我就像被困在籠子裡的雞,無奈,雖然生存著,但不確定自己的命運。

到處聽得到炸彈噗通噗通,像心臟痛苦憂鬱的歌聲;吟詠著死亡的威脅,甚至死神的招喚。一陣聲響,打破沉默,然後一團黑色煙霧騰空而起,撲飛上天,做為戰勝對方的滿意象徵。囂張的驕傲的黑煙,代表著犧牲了數百、甚至數千勇敢的靈魂做為代價。而對那些勇敢的人來說,爆炸和槍聲並不是一個威脅,反而燃燒出熊熊鬥志。
但這不適合我。對我而言,我們是外勞,我們的目的只是努力賺錢,把夢想寄託在家庭的未來,我們不是來送命的,我們不想白白受死。

~~~~~~~

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在過去一年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以前我常常走在城市街道上,陪太太一起購物,或與她的孩子一起散步。雇主家周圍商店林立,那是因為我們住在城區裡的關係。有幾次太太帶我遊逛這古老城市,享受一路上充滿了歷史之美的異國情調。巴布沙奇路滿滿都是小店,更難忘大馬士革最重要的米德哈特帕夏(Medhat Pasha)集市。

太太是一位家庭主婦,她的先生是私營企業的部門員工,我不太清楚他的工作內容。他們都對我很好。

~~~~~~~

已經十幾天,各區里的氣氛都很緊張,很多人都準備好他們的槍。男士們用可疑的眼神瞪大眼睛。不要說出門,連在房子裡我們都感到莫大的恐慌。

「Syen,快躲起來!真主偉大……真主偉大……真主偉大。」太太邊喊邊跑地趕去抱住 Thariq,她的二兒子。
我自己則是緊緊抱住 Zahwa,她的大女兒。我們躲在客廳的樓梯底下。Zahwa 抱我抱得很緊,那七歲的小女孩和我一樣慌張。距我們家不遠處,聽到很久的一陣駁火槍聲,不知道有多少人參與其中,可能 20 人、30 人,或許更多。

「Syeeeen……」幾顆子彈擊中我們的房子,Zahwa 越來越害怕,她的雙臂勒緊我,越抱越緊讓我無法呼吸。

「不要怕!有我在,我會保護你,不用怕!」我試著安撫 Zahwa,雖然我自己也很害怕,和她沒兩樣。我們一起哭、一起發抖,互相緊握、互相擁抱,很緊很緊。

「Syen,我們會死嗎?」Zahwa 問。絲毫沒有鬆開她的手臂。

「當然不會啊,親愛的。」

「但是 Syen,他們為什麼會被槍殺?媽媽說他們流血,他們死了,他們去了天堂。Syen,是嗎?我們正要去天堂?」
啊,這孩子為什麼這樣問。死亡?天堂?不!我一定要活下去,我還想看到我唯一的孩子,照顧他、給他幸福,讓他受教育,扶養他長大。

「真主偉大……真主偉大……真主偉大。」我不知道念了幾百次。我真的很害怕,在樓梯底下,我們兩個動都不敢動,留在原地等待情勢完全安全為止。

外面聽起來真的很混亂,子彈咻砰咻砰的爆裂聲不斷傳出,甚至好幾次聽到爆炸聲是那樣的清晰,汽車防盜器的警報聲也在混亂嘈雜中不停長嘯。從家裡都聽得到外面的吶喊以及厚重靴子頓地的撞擊聲。我嚇壞了,心裡十分驚駭。

經過好幾個小時之後,情況終於平靜了一些,我鼓起勇氣從藏匿處走出來。掀起小窗的窗簾偷窺,不意撞見好幾個受傷的人倒在馬路上,紅色的鮮血浸透了他們的衣服。其他一些人高度警戒地開始抬起渾身是血的屍體。這真是令人心痛到難以置信的景像,在這裡,生命好像分文不值,街道見證了生命被奪走,柏油路被滿地的鮮血染紅。

我回到客廳,看見破碎的家具灑滿一地,還有在玻璃碎屑中的一些彈殼。

如果那些破裂的玻璃是我,我的家人肯定會心碎,覺得莫名其妙就失去了我。我的丈夫、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不知不覺,我淚流滿面。「我想回家」,我心悲傷地吶喊。

「Syen,我想上廁所。」Zahwa 的聲音把我的心緒喚回,我立即跑過去,把小女孩抱去洗手間。

等確認情況真的安全之後,我很快地清理客廳的碎片和玻璃。一直躲在我房間的太太也大膽走了出來。Thariq 沒有跟她一起,原來他哭到在我房裡睡著了。

「安全了嗎?Syen」太太從房門那裡問。

「是的,太太。」

「你們沒事?對吧?」

「感謝神,沒事,太太。」今晚開始,我們決定在我房間一起睡。

其實我有好幾次說過我想返回印尼,我的雇主也答應了,但他不願意送我去,他要求印尼辦事處過來接我。剛開始印辦要我耐心等待,但最近他們叫我等情況更好一點再說。況且前一陣子,這城市的另個小區,有一位印辦員工被槍殺了,顯然在這個當下,印尼辦事處更沒有能力做疏散的動作。

當我聽說我的朋友莎莉也成了炸彈受害者,這讓我再也撐不下去,回家的渴望越來越強烈。莎莉在她的雇主家裡過世,霍姆斯市,敘利亞內戰的中心之一。炸彈落在他們中間,所有的人都沒能逃過,包含莎莉。在那之前,莎莉時常傳簡訊給我,講述她的心願,說她很想趕快回家鄉,說她沒辦法繼續待在這裡。這件事發生後,不管白天黑夜,我不斷哭泣,我想念我的家人,想念我的村莊,想念祖國,想念世界和平。

大馬士革再掀烽火,今天密集聽見槍聲和砲彈的爆炸聲,甚至飛機在我們的屋頂上盤旋,然後聽到外面好幾次的轟炸。戰爭好像發生在離我們家不遠的阿巴哈拉特區(Sabaa Bahrat),就在廣場附近的巴格達街上。為了避免不幸的事發生,我們又躲了起來。我的房間在一樓的最後面,被視為是比較安全的地方,用來當作藏身之處。廚房在我房間的西邊,而東邊是浴室兼客人的洗手間。雇主挑我的房間來躲,是正確的選擇。

「明天或後天我們要撤離,Syen。」太太聲音聽起來很沉重。

「那我呢,太太?」我頭腦很亂,我自己也很慌,不只他們。

「我已經連絡過印辦,也許明天他們會來接你,也許……」

「如果沒有呢?」

「你可以跟著我們,但我們不可能開車送你走。Syen……叫我把你一個人丟在這裡,我做不到!」

收拾好所有行李,我立即連絡在大馬士革的印辦。得到的答覆並沒有讓我很滿意,「是的,小姐,請妳忍耐一下,如果情況允許,我們會派人去接妳。」心存疑慮的我,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回家」。

我已經等了兩天,但都沒有印辦會派人來的跡象。懷著沉重的心,我逼不得已跟著雇主。我們的目的地是黎巴嫩,這個敘利亞的鄰國,是成千上萬像我們這樣的難民的落腳處。太太說,從大馬士革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路程約 150 公里,由陸路開車,我們應該兩小時內能到達那個國家。但因為有衝突,我們必須經過幾個檢查站。

我不清楚為何雇主選擇在日出前逃難。那時的我才剛結束夜間祈禱 Tahajud,雇主要我立刻抱起還在睡夢中的 Zahwa,以及昨天就打包好的所有用品和衣服。大馬士革那夜的氣氛很寧靜,在漆黑的夜色中,除了毀壞的建築物,我無法辨識其他東西。

我很害怕,擔心在黑暗中,我們的處境是不是更不安全?我不斷發出”Tahlil,Tasbih,Tahmid,dan Taqbir ”(回教徒的禱告)。先生專注地開車,太太抱著 Thariq 坐在一旁,我和 Zahwa在後座。

破曉時分,太陽從東邊出來迎接一天的開始。我在遠處看見一些軍營與坦克,我的眼睛彷彿被催眠了,這不尋常的景像我只在電視裡看過。綿延的沙漠,零星散布著幾個軍用帳篷、軍車以及檢查站。

我的眼睛一直被這一幕給吸引,直到我微微聽見模糊的聲音傳來,uuuueeeeeeer……,我不知道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我覺得我的身體變輕,輕到跟著那黑煙飛上了天。我高飛,越飛越高,越飛越高,隨著雇主被轟炸的汽車,我離開了我的幻夢。

決選評審 _駱以軍:這篇我選它的意義是,有種眼睛的葉片被換了一下。他確實也暗示了我,不被困限在台灣,而且故事也很真實地正在發生,雇傭關係被捲入戰爭裡,她等待回鄉的過程,是入圍文章中少數的文學感,有點像等待果陀,層次寫得滿好的,控制得也很好。

得獎感言 _Sri Yanti:我第一次到台灣是 2007 年。我第一個雇主在斗六,我照顧罹患中風的阿嬤。雇主家人對我很好,但我只在這裡待兩個月,因為阿公時常找我講話,阿嬤吃醋。

斗六之後,我的工作是照顧雇主兒子(25 歲男生,因為車禍癱瘓)。這雇主兒子的故事(通常我叫他弟弟)曾參加徵文比賽而被提名。這是在我回印尼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比賽。

第二年,雇主問我是否要到工廠幫忙,當然有額外薪資。雖然沒有增加很多,不過我還是接受,因為想起在家鄉三女兒需要費費很高。一切順利,雇主很疼我,甚至太太給我好幾個手機。結束工作合約前,我拒絕了再次來台灣工作的邀請,但當雇主提供工作給我老公,我心融化。終於 2010 年我再次來台,與老公在同雇主上班。

真不幸的,我老公到台灣兩個月就生病了。神經緊縮,我的工作量增加,老公無法工作,因為沒辦法走路,甚至吃飯要餵,洗澡也是我幫他洗。我沒體力,煩惱增加。每天的家事,工廠,照顧弟弟,加上照顧老公。有一天,太太帶弟弟去台中做復健時,我老公也跟著做復健,一切都是雇主的好意。帶兩個不會走路的人當然很辛苦,不過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力量,我能輪流扛他們,感謝真主。因為阿拉給了我很多恩典與方便。一個月過了,沒有什麼變化,終於雇主的好意,2010 年 8 月 1 日我老公在嘉義基督教醫院開刀。我很感謝黃大煒醫生,做了很成功的手術。能渡過 20%殘廢的風險。感謝真主,我與老公能完成三年的合約。

給我的雇主,楊秀博太太,對妳們全家的好意,我說聲謝謝。

薪資的誘惑讓我打算找香港的工作,但老闆一樣是台灣人。其中一個理由,我喜歡台灣人當雇主,是因為他們的友善,其他理由是我不需要辛苦學廣東語。我的雇主與我同年齡,差別是我的小孩已經三個(分別是國三、國一、小三),而雇主的小孩才 1 歲 8 個月。雇主是一名被派去香港的台灣政府公務人員。他們在香港才一年,有可能還有四年的機會我能與他們工作。在家只我們四個人:太太,先生,嬰兒與我。太太與先生都是上班族,因此白天只有我和嬰兒在家。偶而星期日我們一起出遊,購物,看香港的美麗景點。雇主也體諒我,我可以舉行穆斯林的義務。也可以參加齋戒月,甚至他們不忘了提醒,開齋吃飯時間到了。我很感動,他們不只體諒我,也很關心我的健康。跟他們,我們彷彿沒有距離,互相分享家裡的故事,或香港、台灣、甚至印尼的熱門話題。在他鄉雇主是我的第二個家人。只要有愛,工作上溫暖能製造出來,而身分不再是雇主與員工的障礙。

我寫這篇小說時還在台灣,在 2012 年。當時的敘利亞狀況不安,自由派與政府兵發生內戰。很多印尼外勞同胞在那裡,並沒有全部都被印尼外交部記載。人口販賣是其中一個原因,印尼外勞被派去敘利亞以及其他中東國家。我對這主題感到興趣,是因為我看過一名印尼外勞(化名莎麗)在雇主家被炸彈轟炸而過世。一名印辦在一間修車廠過世,也是真實故事。〈敘利亞的黑煙〉是代表我關心人口販賣與不斷發生的戰爭。

我從臉書上的朋友得知,我在百名印尼參賽者中入圍決賽。感覺驕傲與感動,因為我成為其中的印尼代表。我沒有任何野心,贏或輸我一樣感恩。但我有誓約,如果我贏,我會把一部分的錢捐出幫助在台困難的朋友。希望阿拉能允許,阿門。我感謝主辦單位以及任何有關移民工文學獎的人,感謝你們關心我們外籍勞工。我們很感激你們的付出以及同理心。致上滿滿的愛與溫暖問候。

移民工文學獎網頁:
http://tlam.sea.taipei/

 

表tag: 

股東及團體抗議領展周年股東大會 製作「開山刀」促林鄭解決領展問題 

$
0
0

【惟工新聞】領展(0823)肆虐香港十多年,其醜惡行徑於本月再度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領匯監察本月初公布《領展轉售商場民調報告》[1],當中不滿領展管理、反對領展轉售商場及支持政府回購領展的受訪者均佔超過四分之三。傳真社亦揭發領展未有遵守「分攤比率契諾」支付廿三個屋苑的維修費用,或令部分屋苑多付過千萬[2]。緊隨其後的是立法會「公屋及居屋商場、街市及停車場小組委員會」公聽會,多個屋苑的居民均有到場發言,控訴領展及外判商種種惡行[3]。

領展昨日(7月25日)於尖沙咀美麗華酒店舉行股東大會。領匯監察、社民連等關注領展霸權問題的團體每年均會到場示威,今年亦無例外,一行二三十人八時多已到會場外準備。領展及酒店方面亦不敢怠慢,派駐二十多個保安和工作人員在場準備;更有多個掛著「工作人員」名牌的黑衣人,不時在會場內外穿插,拿著攝錄機錄製示威現場情況。

居民商戶盡訴領展惡行 批評政府無賴卸責

行動記招上,各團體指責領展十多年妄顧市民生計,瘋狂加租、改變商舖用途,趕絕小商戶、迫市民捱貴餸,所作所為「天怒人怨」。領匯監察成員分享落區時聽到的商戶和街坊的經歷,如大窩口邨街市商戶如何因商場裝修被大幅加租以至趕走;社民連發言人則要求政府日後不要再出售公營資產,並盡快檢討房屋政策。地區關注組如慈雲山街市居民關注組、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述說各區商場街市在領展及外判商管理下的苦況,如天水圍天耀街市被「殺」,天澤街市、慈雲山和竹園街市面積被大幅縮減。

及後領匯監察成員展示了大型道具「全民劈LINK開山刀」、「飛娥保LINK山」及「領展山」 。他們指責特首林鄭月娥公開指政府對領展問題「束手無策」,與包庇領展無異。以開山刀劈開「保LINK山」及領展山,是要政府積極補救歷史責任,不單要主動執法及監管,更要回購領展,徹底解決問題。


團體以開山刀劈領展山,示意要求政府解決領展問題。


領展監察、社民連成員到領展股東大會示威,控訴其長年戕害市民。

阻撓第一式:稱三米寬的通道太窄 突然大幅收窄示威區

行動記招期間,兩三名自稱「我係領展嘅」的行政人員不斷阻撓,先是以「要開條通道俾人入場」為名逐步收窄示威區範圍,後來更在團體發言時以身體遮擋攝錄機,要求各大傳媒將攝影器材搬離至示威區後方,圖以此迫團體後撤。一眾團體大感不滿並拒絕退讓,有人大呼「呢啲就係領展嘅公關?!」。該等領展人士最後不敵眾人聲勢而避走,但始終陰魂不散,不久又於示威區附近要人登記。


領展人員表示「呢到係我哋個場」,著示威者服從其指令。


領展人員在團體成員發言其間擋住攝錄機,企圖迫他們後撤。


示威人士抵抗領展人員,要求對方停止阻撓。

阻撓第二式:剝奪部份股東發言權 

幾位持有少量領展股份(方便以「小股東」身份進場抗議)的領匯監察、社民連成員其後進入股東會會場,他們高舉示威標語和叫喊口號,要求領展管理層現身接受本月月初領匯監察發表的《領展轉售商場民調報告》。領展一方不單對訴求置諸不理,更立即派遣保安和工作人員強行將他們帶離會場。


小股東拿著大會文件離開會場,其後將之撕爛以表不滿。

領匯監察促政府履行責任 主動監察領展

是次行動,領匯監察主要有四點訴求:

1. 反對領展罔顧市民生活所需,立即停止任何轉售商場圖利
領展歷來罔顧市民生活所需,市民強烈反對領展再轉售公共資產的決定,我們強烈要求領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立即停止任何轉售公屋及居屋商場物業圖利。

2. 政府須順應民意,積極主動回購公屋及居屋商場物業
政府必須順應民意,承擔當年錯誤地將公共資產私有化的歷史責任,積極主動回購公屋及居屋商場物業,其研究各種可行回購方法(包括:與領展商討優先賣買安排協議),以確保市民能夠得到適切商品和服務。

3. 強烈要求政府成立巡查隊,監管領展及新業主的營運情況
政府須成立巡查隊,監管領展及新業主的營運情況,定期巡查公屋及居屋商場、街市及停車場的營運情況,並對任何違反地契條款(包括拆售車位)的業主,嚴格執法以保障居民及商戶的利益。

4. 政府須收緊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守則,加強規管領展變賣資產
政府須收緊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守則,加強規管領展變賣資產的百分比,主動監管領展及在轉售商場後須執行限制性契諾的協議。


領展監察不同成員輪流發言,表達不同訴求。

參考資料:
[1] 領匯監察:《香港市民對領展轉售商場的意見調查》全港電話調查結果報告
[2] 傳真社:〈領展須分擔23居屋公用地方維修費 僅3屋苑知情 房委會無執行契諾累業主損失〉,2018年7月8日
[3] 立法會已將六節公聽會的影片上傳至其Youtube頻道

表tag: 

大兔:雷闖性侵事件背後——公益圈中的兄弟會

$
0
0

編按:公民社會是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重要角色。但公民社會要對抗的社會問題,很多時候同樣會在公民社會內部出現,從性暴力到惡劣工作待遇都有。作為旨在改變社會的一群,公民社會在這些問題出現的時候,有沒有能力自行糾正?最近,中國著名的平權運動倡議人雷闖被爆出三年前性侵犯一名成員。惟工新聞轉載土逗公社的這篇文章,當中批評事件爆出後NGO圈子「檢討受害人」和「大佬文化」護短的狀況。


文:大兔

反歧視運動圈內的著名「乙肝鬥士」雷闖性侵女志願者這件事這兩天炸爆了朋友圈。昨天,被性侵女生寫了一篇長文來舉報雷闖在三年前的徒步過程中,對自己進行了強姦。

雷闖在回應文中承認了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對這位女生作出了道歉,表示自己已經觸犯了《刑法》,並且願意承擔刑事責任。他還寫道:我在考慮向警方自首。

注意,是考慮,而不是「我要向警方自首」。

不過,公益圈中很多人看見這封公開信時,對雷闖贊口不絕,認為他還是一個能認錯的人。直到有媒體朋友把雷闖給記者發的新聞通稿張貼了出來:

通稿一出,基本上等於雷闖給自己脖子上狠狠紮了一刀:絕口不提性侵事實,並使用了大篇幅描寫自己與當事人的「愛情」——在文中,他自己這個對方非自願認定的男朋友身份,似乎寫的再自然不過。

不過,雷闖的陰陽聲明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公益圈中各種大佬對雷闖的火速「原諒」。

據小道消息,此群正在大動肝火,發誓要找出洩漏截圖的群友到底是誰。

在一個標題為「理想……」的200人大群裡,公益大佬鄧飛鏗鏘有力地說出了「他(雷闖)勇敢面對,重新開啟」的高評價,其落地有聲的姿態讓人差點以為被強姦了的是雷闖本人。另外金動未來的霍慶川也聲稱「我們不用在道德上譴責雷闖們」。

在遭到公益圈人大規模轉發和咒駡後,鄧飛貼出了《我的一些想法》:

在聲明開頭,大佬鄧飛還是對雷闖的性侵事件表示了「需要反思和改正」。但是在文章後半部分,這封聲明開始展示了強烈的兄弟會氣味:我和雷闖見過幾次,也是朋友,他也叫我飛哥……我這個性格可能是一個毛病,也讓我吃了不少虧,但這卻是我對朋友的態度。我可能沒法改。

「飛哥」月臺雷闖,講求的是江湖義氣,兄弟情誼。一聲飛哥,表現了「沒法改的」對朋友的態度——火速原諒,評價勇敢,支持重生。

而對比其飛哥們對雷闖們的月臺,當事人就過得沒有那麼舒服了。在一個雷闖為法人的機構億友公益群裡,有群友喊出了「支持雷闖,鄙視這個婊砸」、「祝願她全家橫死,包括她家的小孩子」等帶有死亡詛咒的暴力性語言。

施害者享受著公益大佬的傾情月臺,受害者卻在曾經為之賣力做貢獻的機構群裡被死亡威脅,公益圈到底出現什麼問題呢?

公益界的兄弟會

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了2015年,當我和另外4位女權主義者因為反性騷擾而被刑事拘留的期間,一名叫王秋實的維權律師對我們的家屬進行了性騷擾。在檢察院不批捕的情況下,37天后我們走出看守所,迎接我們的,不僅僅是家屬的擁抱,還有「你們律師性騷擾了你們家屬和姐妹」的五雷轟頂消息。

而在當時,圈內為王秋實月臺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是不是誤會?」、「風流才子風流韻事而已」、「男人的天性就這樣」這種說法每天都像刀子一樣紮進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這邊要安撫驚魂未定的女權五姐妹,那邊要承受各種不友善的猜疑和惡意,我們的家屬成為了公益兄弟圈的一套展品,一套代表著男性狩獵者打獵歸來增添人生成就的戰利品。

至今,王秋實還活躍在人權律師圈,關於他光榮戰鬥的文章一大堆,可是鮮有人記得他曾經性騷擾過當事人家屬。

2016年,11名女生控告公益圈曹小強性騷擾。在很多人的努力下,曹小強終於道歉認錯。泣不成聲的他對著鏡頭模糊不清地道歉後,大部分公益人迅速選擇了原諒他——一個大男人哭成這樣,肯定已經改過了。於是,他承諾的「承擔相對應的法律責任」、「不逃避不推卸責任」,好像隨著他的哭成和一片原諒聲,消失在輿論場中了……

「懶叔」曹小強性騷擾女性的聊天記錄

我看見過的公益圈性騷擾實在太多了,多到不僅讓我困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主動地、迅速地為施害者尋找藉口——並且第一時間都會下意識地表示「他可能現在心裡不太好受,我們幫他找心理諮詢的資源吧!」,而面對站出來指認施害者的當事人,又會有那麼多人開始抓字眼要證據要截圖要錄影要細節要情節。彷佛當事人就應該把衣服脫光遊街示眾表明忠心,跪著高喊「我沒有說謊」,才能得到和施害者同等的輿論待遇。

這種感覺好熟悉。正如向工廠討薪討社保要工傷賠償的工人,她們也必須出示一大堆證明文書,並且要再三聲明「沒有境外勢力支持」,相關部門才相信她們真的遭遇了勞動權利被侵犯的事件,老闆們才會不情不願地擠出幾個錢來賠償她們鮮活的生命。

老闆和相關部門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經濟和穩定相配合才能讓社會秩序分明,讓某些人安枕無憂。同理,公益圈中也存在著一個唇亡齒寒利益共同體,或許可以稱之為兄弟會。

兄弟會中,男人們互相捧場,互相支持。如果不是中國MeToo運動發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人還真不會說出反性騷擾之類的宣言。但是宣言說得漂亮,一旦這把火吹到了兄弟會成員身上,宣言就無法變為實際行動反性騷擾了。

他們總有一萬種理由,「兄弟對公益圈做了巨大的貢獻」往往是聲明的首要內容和思想根基。在這個思想根基下,各種「男女之情」、「男人的衝動」、「情況複雜」又為月臺帶來一點「人性浪漫光輝」的氣味。最後要包庇的包庇,要原諒的原諒,鮮少看見兄弟會「大義滅親」。

兄弟會中當然也有階級。草根機構的兄弟用行動為自己爭得一席發言權,而主流機構或基金會的兄弟就成為了大佬,把小弟們擁抱在自己的保護羽翼之下——你叫我一聲哥,我保你一個重生。

所以在兄弟會的結構中,草根只要不反叛上層,平時再搞好點人際關係,就可以在危急關頭得到大佬的月臺。但是,為什麼大佬要出手保護草根呢?

我刻薄地猜測,也許是他們在製造輿論風向。

只要這個生態仍然是以譴責受害者、幫施害者說情為主旋律,那麼,當MeToo這簇火燒到自己身上的時候,當自己被人舉報性騷擾性侵犯行為的時候,就自然會有人幫其說情,為其月臺,替其鋪路,過幾個月風波平息後,又是一條好漢。一個完美的兄弟會互助迴圈圈就這樣形成了。

那麼兄弟會中有女人嗎?

當然是有的。在各種壓迫和傷害每天都侵蝕自己和自己的姐妹的圈子中,女人也有可能成為兄弟會的榮譽會員——賢慧的原諒型妻子、有野心的幫腔型女員工、有恩必報的女志願者……榮譽會員只要在這個兄弟會中規矩做人,必要時幫忙清除兄弟會中的不穩定因素,也可以在這裡向上攀爬,忍氣吞聲但是被一群有資源的兄弟當成自己人,這樣是有利可圖的。

這是認知失調,也是性別歧視社會中的一個必然現象。譴責她們不是我們的議程,她們既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女人的覺醒和反抗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信任、陪伴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但是,兄弟會當然不是公益圈獨有的現象,事實上,這個社會就是由一個個兄弟會組成的。兄弟會維持了一個圈子裡絕大部分人的安逸和穩定,只要被壓迫的她們沉默或者無力,這個兄弟會就可以用滿口仁義道德、滿口風序良俗來把性別壓迫和暴力搪塞過去。每位兄弟都可以隨時動身勸告一些想要起來反抗的受害者:以大局為重,他對我們這個群體特別重要。

與此同時,中國的MeToo運動已經如洪水猛獸一樣撲向一個又一個圈子,兄弟們的互相包庇,都由受害者及其支持者們一一揭穿,公開傳播。反性騷擾的運動,已經無法走回頭路了。女人一旦覺醒,力量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接力往下錘。

可是,MeToo運動又是那麼弱小,她力量巨大,卻是以一個又一個舉報者受到精神上的傷害為代價的。公益圈和其他圈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大部分人都是抱著公平正義的價值觀進入的,只有少部分上層公益人才把它當生意和政治資本。而很多進入公益圈的受害者,都不知道自己成為了一個獵物——那些擁有了哪怕是比其她人多一點點經驗、一點點資源、一點點想法的人,往往像慵懶走入森林的獵人一樣,四處遊覽,看見喜歡的獵物就嘗試進攻,進攻不成也可以隨時換目標。這樣的生態本來就讓受害者感到幻滅,迎面而來的卻是公益圈兄弟會力量的第二次傷害:被肆意的窺似、被人身攻擊、被「好意」勸退。

這些精神傷害都昭示著公益圈中的MeToo運動遠遠未到徹底或矯枉過正的地步。據我所知,對圈內公益大佬性侵害的舉報,還陸續有來。MeToo運動並不是像某些大佬發出感概一樣在「毀掉公益圈」,而是在以一種更正義、更團結的方式來衝擊公益圈中的腐朽和衰敗。

所以為了保護MeToo運動繼續在消除性侵害、擾亂兄弟會秩序的路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我倡議大家在看見下一宗受害者發聲舉報的時候,可以做到以下這幾點:

一.    要求施害者給出說法,監督他履行諾言。

二.    保護受害者免遭二次傷害,不要讓她受到打擊報復,謹慎對待不明來路的對受害者聯繫方式的索要。不公開她的隱私資訊。

三.    找到施害者的所在機構,要求機構給出妥當的處理方案。

四.    在傳播時注意分辨資訊真偽,多方檢查資訊源。

五.    傳播時注意使用性別平等的詞句,不重複性別刻板印象。

六.    呼籲公益機構建立反性侵制度。
 

表tag: 

改革腐化工會 中國工人力抗資方打壓

$
0
0

要團結抵抗老闆壓榨,組建工會往往是工人的主要途徑。可是在中國,全國總工會不但壟斷工人結社權,更處處維護資方權益,甚至縱容資方及警方打壓產業工人。近日,在廣州和深圳,就分別發生兩宗工人自組工會卻被打壓的事件,工人的抗爭行動至今仍然持續。

廣州日弘機電公司:工人民選代表爭被解僱

本月,廣州日弘機電公司的工人代表沈夢雨向黃埔區人民法院提出訴訟,控告工會和主席違反法律,侵犯工人權益。早前她遭到公司非法解僱,以報復她早前以代表身份組織工人向資方爭取加薪。

據沈夢雨的自述,日弘汽配廠主要向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和日產等車廠生產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彈簧。一如其他汽車零部件廠,日弘車間的勞動強度相當大。為了追趕訂單要求,工人生產速度都要被碼錶計時,並經常需要加班,令生活作息混亂,生產高峰期有時兩天睡眠不足10小時。異常的工作強度,加上廠房長期存放大量苯化合物,甚至令懷孕工人流產。

日弘公司的工會是典型被資方操控的工會。以工會會員代表選舉為例,選舉表格被放上工作台後,領導便會要求員工簽字,過程中無人敢查問候選人身份。有時表格上的候選人名字還未填上,也沒有人敢作出挑戰,令資方能以權力推舉擁護自己的人。另一方面,工會委員會的組成全是公司高層管理員,經費審查委員會成員更有部長參與(權力僅次於總經理),可見工會的利益立場。

2018年3月底,適逢一年一度工資和年終獎展開集體協商,日弘工人作出一次歷史性的反抗。為了防止資方以需要添置大量機器設備,以致入不敷出為由,壓低工資增幅,工人決定以一人一票選舉自己的工人代表與資方協商。結果,沈夢雨成為代表之一,並以此收集問卷調查車間員工的意見。公司立即作出強力的打壓,多番嘗試撤換她的職位。然而,由於得到工人支持,沈夢雨不但保住代表身分,更在協商中爭取到工人底層增加6%+200元(多於起初提出的1.66%),年終獎由3.5個月增加至4個月+X(X跟公司業績掛鉤)。

協商過後,資方害怕工人力量坐大,便立即強行解僱沈夢雨,一天內作出了書面警告、記過處分,又由工會撤銷沈夢雨的代表資格。對此,日弘員工並未放棄抗爭,兩名工友與沈夢雨在本月15日向法院申請訟裁,惟法院拒絕立案。三人其後轉到廣東省勞動訟裁委員會,控告工會委員會侵犯工人權益。

深圳佳士科技廠:工人被拘留毆打

另一邊廂,在深圳坪山區佳士工廠亦出現工友因組建工會而被打壓的情況。本月20日,20多名工廠工人及支援人士的抗議行動,不但揭發了佳士廠多年來的高壓管理手段,亦把廠方近月打壓工會的行為公諸於世。

涉事的佳士科技有限公司以製作焊接儀器為主要業務,為員工超過一萬的上市公司。由2012年開始,廠方頒布嚴苛的管理及罰款條例,被工友戲稱為「佳士十八禁」,在禁令當中,遲到、早退、下班後不關燈、將食品帶入工作場所等行為都會被罰款,金額由100元到300元不等。此外,廠內亦有違法漏繳住房公積金、極長加班時間、連續全月不休假等情況,使廠內工人苦不堪言。

本年五月,一名員工在微信群組宣洩不滿,換來被廠方即時解僱,更遭管理層毆打,成為一眾工人不滿爆發的導火線。同月,一群工友到坪山區總工會反映廠內問題,問到是否能自組工會抵抗資方,獲得總工會首肯。不過工友尚未組成工會,已被廠方管理層先下手為強,在六月時組建「職工代表大會」,並自行推舉親信成為「工會」代表。

有見及此,工人本月初於廠內派發表格,邀請同事加入管理層組建的工會,卻被廠方污衊為欺騙工友簽字。數天後,有份籌辦工會的劉鵬華、米久平及宋姚亦先後遭不明人士毆打,更被單方面開除。7月20日,劉鵬華如常上班時被警察毆打及拘捕,迅速激起多名工友及支援人士到派出所要求放人,一行人亦立即被扣留及毆打,到翌日才全部釋放。

在廠方及警方持續的恐嚇及暴力對待下,仍有不少工友堅持抗爭至今。7月23日起,超過一百名工友及支援人士在派出所及廠房外抗議,要求當局負起毆打民眾的責任,並容許被補工人復工。近日,一眾佳士工人向公眾發出公開信列明訴求,包括保障工人底薪、合法福利,以及要求佳士廠就毆打員工負上責任。前日(7月27日)上午,劉鵬華的妻子在另一工廠上班時,聽聞本次事件中抓捕工人的的燕子嶺派出所要求廠方把她解僱。同日下午,一眾籌辦工會的工友再次被警方圍捕,更被持盾牌的警察包圍,至今仍在拘留中。現時內地網絡上有關佳士工人維權行動的大部分帖文亦已被強行移除。

中國的工會組織權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和維穩系統都擅長將工人抗爭的原因歸結為被境外勢力煽動。這兩宗案件卻表明,中國工人能夠自發組織,他們反抗的原因是因為工廠內極度差劣的工作條件,以及工會無法保護工人利益。

在香港,只需七人即可向職工會登記局申請成立工會。香港法律亦沒有限制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業的工會數量。以九巴為例,一間公司就有6個工會。但中國的情況並非如此,所有工會均要在隸屬共產黨的中華全國總工會之下成立,受其領導。換言之,中國境內禁止存在獨立於全國總工會,由工人獨立組織和運作的工會。

即使如此,根據《工會法》,工會在企業侵犯工人權益、違反法律、發生職業安全事故及工業行動時均有權介入。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都沒有成立工會;即使有,也是形同虛設,或如上述例子那樣被企業管理層把持,只會偶然派發贈品給員工,卻不會在勞資糾紛提供協助。因此,多年來不少工人均嘗試參與工會代表選舉,藉此令工會發揮應有的職能。連鎖超市沃爾瑪(Walmart)在深圳的員工自2015年以來的種種行動是最著名的例子。然而正如上述提到的廣州日弘和深圳佳士兩間工廠的積極工人那樣,參選沃爾瑪工會的工人同樣遭到老闆和政府的打壓。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5/content_4564.htm
中國工會章程
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41/file.jsp?aid=81124

表tag: 
裏tag: 
縮字: 
要團結抵抗老闆壓榨,組建工會往往是工人的主要途徑。可是在中國,全國總工會不但壟斷工人結社權,更處處維

半生在港打工,成長烙印能否輕易抹走? 《印尼移工回國之路》專題九之三

$
0
0

<印尼移工回國之路>專題
前言:落葉歸根還是無盡漂泊
Avid的故事:衣錦還鄉的包袱

Eaga的故事:被性別身份左右的人生 


2000年左右,來港當家務工的印尼人越來越多,Kristin是其中的一個。

認識她時,她的打扮與香港人很相似。腳踏帆布鞋,寬腰窄腳褲,略長的貼身T恤,戴牛仔帽或者露出稍斜的劉海。其實只是很稀鬆平常的打扮,但有時竟令人覺得大膽。正如,聽到印尼移工口裡吐出地道的廣東話,會被嚇了一跳。

也許不應該如此驚奇,畢竟,她有差不多半輩子的時間都在香港過。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印尼盾大幅貶值,為了賺取外匯挽救國家經濟,印尼政府更加積極輸出勞工,香港開始大量輸入印尼家務工。由於需求大增,印尼當地的中介公司派出「牛頭」,四出搜羅願意出國打工的女孩,貧窮農村是重點開拓地區。

2000年,Kristin還是個未讀完中學的黃毛丫頭,家裡最大的財產就是用竹枝編搭而成的屋子。他們窮得鐘也買不起,每天早上四點鐘左右,村裡的寺廟(mosque)廣播晨禱,就是起床的鬧鐘。下雨天,風吹進來呼呼作響,雨水從疏洞滴漏入屋。時日久了,部份竹枝浸濕發霉甚至爛掉。「有的地方爛得穿了洞,我曾經在睡覺時掉了出去屋外面呢!嚇得媽媽立即拉住我。哈哈,很搞笑,無端端滾了出去,可能那時我在做夢吧!」後來Kristin憑自己努力為家人蓋了穩固的房子,過去的辛酸此時成為了獨特的回憶。

Kristin一家六口,靠爸爸租田耕作、媽媽嘗試做不同的小本生意以維生,吃飯也不容易。那年,牛頭得知她家的情況,前來招募。但是她年紀太小了,父母不願放行。Kristin心裡糾結:我有什麼理由繼續讀書呢?姐姐幸運地得到姨媽照顧,但家裡還有兩個年僅一歲和兩歲的弟妹,媽媽也患了關節炎、糖尿病、中風等多種不同的疾病,爸爸一邊照顧媽媽一邊賺錢養家,生活著實難過。

牛頭三番四次遊說她父母,沒有問題的,沒有問題的。Kristin盤算著,反正都決定了不再去上學,那麼,即使在印尼國內其他城市打工,也是要離開家人,出國打工也不是差很遠吧,還可以賺多點呢。最終,父母簽下同意書,答應讓她到香港打工。

七個老闆只有一個好 始於異鄉的自由與抗爭

十五年間,Kristin做了七份合約。每份合約的年份、每個老闆的名字她都能如數家珍地道出,直到最後一份合約,她才遇到一個較為合理的僱主。

在她來港的第一年,法例規定最低工資是3,670元(除非特別註明,以下銀碼皆為港元)。第一位僱主扣走了一半有多的工資,Kristin每月只拿到1,800元。

在印尼移工進入香港市場的初期,中介除了打造「服從、單純」的形像推銷,還以較低廉的價格招徠。儘管香港政府早於1973年已有規定外傭最低工資,支付低於規定的工資額實屬違法。可是,政府規管中介及僱主的力度太低,另一邊廂,中介也會向僱主建議安全保險的做法。僱主通常會把薪金存入移工的本地銀行戶口,然後著工人提款出來,再拿走部份現金。嚴謹一點的,會叫工人簽下收據證實已收全額工資。在重視文件多於人的香港社會,這些招數萬試萬靈。我們訪問了十多位已歸鄉的移工,大部份初次外出工作的移工也曾被扣減工資,這變成了印尼移工默默承受的潛規則,有移工甚至戲言中介的推銷方法為「買一送一大優惠」。

近年,在移工組織的努力推動下,很多問題已經改善,印尼移工短付薪金的情況已屬少見。但是,在其他社群中仍然存在這種剝削。根據在港尼泊爾家務工工會在2016年作的調查,近半尼泊爾藉家務工得不到法定工資,最低的每月只有1,700元,而當年的法定最低工資是4,310元。

2000年最初來港工作的兩年合約裡,Kristin總共被扣減了四萬多元。諷刺的是,到2015年離港回鄉之時,她銀行戶口儲到錢也就是四萬多元。簡單來說,她自己最後得到的,就是一開始被剝奪的。難道這不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復仇遊戲嗎?除了復仇,實在想不到有其他情節可用來解釋這種程度的諷刺。整個香港社會扮演著復仇者的角色,被報復的則是這個無辜的異鄉人。復仇的動機無處稽查,但被報復者明顯傷痕累累。她這十多年來的辛勞犧牲,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儲這筆錢,她花費了多少時間?如果當初不是那無良僱主,她可以提早多少年回去家鄉?她的命運會如何改寫?有多少失去了的東西可以挽回?她媽媽可以得到更及時更好的治療嗎?或者,她可以在媽媽離世之前就結束打工之旅,回去陪伴左右嗎?

來港工作第七年,2007年,Kristin的媽媽因病去世了。痛定思痛,她開始規劃這趟旅程該何時終結。

一般來說,外出打工的人通常會計劃兩年或四年。Kristin數一數自己的任務:家人的生活費、弟妹學費、父親經營生意的成本、建屋費,然後做多幾年自己儲錢......深呼吸一口氣:反正都已經在香港了,就把事情通通做好吧,要做到這些,大概就是需要十幾年。就這樣辦吧。

十五年間,好的不好的她都經歷過。

2003年,完了第一份合約,她付了六千大元給中介,從吸血鬼身邊逃離,轉了新僱主。一個月終於有一天假期,朋友帶她去維園玩。難得的聚會,是她們釋放自我互解鄉愁的時間。那時她們玩得可瘋了。維園草地無遮無擋自成小氣候,好天晒落雨淋,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可是,除了公共空間,她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呢?到處都要花錢,而且又沒有同聲同氣的社區氛圍。下雨了,與其琵縮一角不知等到何時,不如硬著頭皮衝出去。那些年,她們膽敢在雨中的草地上跳舞,追逐。天大地大,只要夠膽,哪裡都可以是我的天地。與自然與土地日漸疏離的港人,斥責她們佔用了公園和街道,卻從沒想到,她們活化了多少公共空間。

在朋友引介下,Kristin加入了ATKI(印尼移工協會),從小的貧窮生活讓她很容易對其他身處困境的人產生同情同理心,她慢慢成為了核心的組織者,積極推動改善家務工處境的運動。但是,這些無助於她避過工作中種種困險。被中介超收中介費、等待新護照期間被誤會成偷渡者被捉進警局坐了大半天冤獄、拒絕應僱主要求做合約以外的工作而被解僱、遇上斤斤計較的僱主連豉油用量也有嚴謹限度、逃離犯法工作反遭僱主誣衊偷錢......直到最後一個僱主,她才做得較為安穩,有足夠的薪金、假期、食物。不過,四年後也就完了。

2015年,kristin三十多歲,在印尼可算是大年紀,家人催促她回家結婚。移工有個習慣,回鄉之前會宴請朋友大吃一頓。在雲南米線的店子裡,她打開餐牌:「來來來,想吃什麼就叫吧。」吃著吃著,那時很不識相的我沖口而出問道,你會不捨得這裡嗎?她一瞬間遲疑了,復又笑著吐出那時常掛在口邊的說話:「當然會啊,我有差不多一半的人生都在這裡過呢。」答案簡短,但那笑容語氣意味深長。當我兩年後再到印尼探望她,她提起昔日與ATKI的朋友一起聚會、拼搏、談心的光景,眼淚便不由自主地落下。這教我沉思,那時,在遲疑與笑容之間,我的魯莽令她按捺下怎樣的感情?

她最重要的成長階段並不在家鄉這裡,十五年間,她已經習慣了香港的文化,談吐衣著也無異於一般香港人,而且,在長期的抗爭運動及社群互助中,她已經建立了相當飽滿的自信與獨立。用老人家的話語來說,就是心放野了。回到印尼之後,她可以怎樣適應?

回鄉以後 語言成隔閡

原本她回鄉是為了照顧日漸年邁的父親,可是,嫁人也意味著她要去别的地方住。即使回到印尼,她還是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雖然丈夫所在的村子離自己家只有半小時車程,但對於那邊的社群而言,自己終究是外人。

語言竟然是她融入社群的一大難題。印尼是幅員遼闊的多元文化國家,有700多種語言,到香港工作的印尼人來自不同的地區,因此他們溝通時多會採取較為通用的印尼國語(類似是普通話的概念)而非自己家鄉的語言。十多年來,Kristin已習慣了說印尼國語,自己家鄉的爪哇語反而生疏了不少,以至於回鄉後,她說爪哇語之前總要多想想才說得出。即使是敬她疼她的丈夫Danang也有時會取笑:「你到底是不是印尼人啊?懂不懂說爪哇語的?」村裡不認識她的人更質疑道:「你去香港多久了?怎麼會不懂說爪哇語?」言下之意暗罵她假裝不懂當地語言自抬身價。

村中常有共同勞動的日子,例如是誰家親人死去了、誰家有人生了小孩,村中的女人就要聚到那家裡幫忙煮食,為宗教儀式所需作準備。Kristin曾試過一個月裡有十天要花在這些事情上,共同勞動之時少不免閑聊,Kristin也希望多點付出令大家接受她進入社群,但是當她提出意見時,卻會被嗆道:「你又不是這條村的人,你懂什麼呢?」

可幸的是,日子並非全然難過。畢竟Kristin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組織者,在有意無意之中,她和丈夫把家門前的小賣店修築成一個適宜久待的地方。小賣店屋頂與屋子相連,延伸出一大片有瓦遮頭的開放空間。前年颱風來襲,擊落不少粗壯樹枝,Kristin與丈夫用斷枝砌成枱和凳,擺在小賣店與家門之間,畫面頗為愜意。他們把牆油上黑漆,變成可供塗鴉的黑板。見到年輕人飲啤酒,Danang勤他們,不如我請你們飲咖啡好了。慢慢地,小賣店竟變成了年輕人借用WIFI或是飲茶閑聊的聚腳點、出外打工諮詢處、小學生功課輔導處之類的地方。村人有事沒事會來串門,點一杯茶就坐一兩小時,Kristin吱吱喳喳的,幾個人有講有笑,小賣店化身成有機社區中心。

然而,拉扯總是存在。

我們待在Kristin家那幾天,她三不五時會冒出些奇怪的問題。有一天,她帶我們去拜訪一位曾到台灣工作的移工,那一帶山谷種滿了長有香花的樹,用以制作印尼的「白花油」。回程時她問我,「是不是『雪林』?雪...雪林...樹林?樹林吧?」我不明所以,對那片香花樹看似是白色的,但總不至於是雪林吧?她想問什麼呢?「是這樣讀吧?樹...林...樹...林...還是雪林?」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她在問我廣東話讀音。

「為什麼你還要記住廣東話怎讀呢?你不是回印尼了嗎?」我恃熟賣熟耍出無賴狀,實際上找不到更好的問法。她還是明快地答道:「但是我還有好多朋友在香港啊。」然後,她逐一數出我們之間共同認識的人名。那幾天,她煮了好幾餐中菜給我們。「我一想念香港就會煲糖水,雪梨、紅棗、木瓜、雪耳、杞子嘛。」

我問她,有沒有想過留在香港不回來?她說,沒有。

這對話純屬浪費時間。早在2013年,香港人就用血盤大口扼殺了移工申請居留權的可能。

建屋代表有錢? 只是脫離赤貧 

從Kristin自己的屋子裡,我們由另一個角度看到那十五年打工之旅的足跡。建屋,是Kristin到香港工作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標,也是很多人對於移工歸鄉美好生活的幻想的象徵。事實上,所謂「起大屋」只不過是由赤貧改善為較合理的生活環境。

放眼望去,Kristin家鄉的小村已經清一色是磚屋,惟一的竹屋是政府為一名盲人搭建。沿路上Kristin向我介紹:「這間屋的人去了馬來西亞工作,這間屋的人去了台灣,這間也是台灣,這間是香港,這間是阿拉伯,這間屋的人還在台灣工作......」每一個建了磚屋的家庭都有人出外打工,除了村長那家。

由丈夫家到自己家,約半小時車程。停定摩托車,下來,kristin不無腼腆地介紹:「這就是我的家啦,是不是很普通呢?」

誠然,這間屋子與附近其他同類型的屋子相比,只是一般的水準。我們圍著屋子外面走了一圈,那是一所長形的房子,紅瓦片屋頂。只有正門及屋內的地板舖有瓷磚,其他部份則只見紅磚頭。地面的是粉橘色瓷磚,正門貼有褐色花紋的瓷磚,側邊掛了一片紅色的竹廉,遮擋斜陽,歲月沖擦出道道斑駁的白色灰色淺粉色。門外前庭,由四條結實的柚木撐起屋頂,Kristin說那是太婆為他們留下的。正門及側牆共有三組窗,每組都足有一個人的高度,打開窗便是滿屋通爽的風。

這間屋子並非一次過建成,建築材料以Kristin每月寄回來的錢逐樣買下,直到Kristin外出工作第三年,才儲夠錢開始建屋。那時,她每月只為自己留下500元生活費。地上的瓷磚是最後才買的。幾年前姐姐不夠錢辦婚禮,Kristin便用了原本打算買瓷磚的錢為姐姐辦婚禮,因此買瓷磚的事延後了好一段時間。

走進屋子裡,牆壁油了綠色的漆,配以水藍色的光面窗廉布。Kristin說,牆壁是回來之後才與爸爸、妹妹、弟弟一起上油漆的:「未油之前是水泥牆,下雨很容易壞,上了油漆可以保護得持久一點。」

Kristin房門外的牆上,掛了張一看就知道在影樓拍的藝術照。相片中的她穿著婚紗,笑容甜美。瘦得很,營養不足那種。那是2005年在深圳等待辦理護照時拍攝的,中介安排她們住在酒店裡,四十多人睡一間房。帶她們去拍美美的照片,也是收費項目。雖然期間有一天被警察誤以為是無證偷渡者而拘禁了大半天,但說起來在深圳的日子,Kristin一臉雀躍:「我還記得啊,東門買衣服很便宜!真的記得呢。」

她的房間沒有裝上門,也沒有燈。拜訪的時候是晚上七時多,Kristin摸黑把烏絲燈插在電掣上,燈光微弱。她得意洋洋:「這燈泡是在香港的兩元店買回來的!」她用鎖匙打開靠牆的柚木衣櫃,打開手機電筒照著看,半個櫃都是ATKI頒給她的獎杯獎狀,上面寫著她全名。牆上掛了結婚照,窗邊有一個玻璃相架,最後那僱主送她的禮物,相架中夾著的是與僱主一家的合照。

穿過大廳來到廚房和廁所,這部份的地下是水泥地,沒有瓷磚。從香港回來後,才添置了爐具和餐具,母親不在了,弟妹又在外讀書,屋子長時間只有父親獨居,很少煮食。爐具旁是一口井,貓兒喜歡到井邊逛。由於引水需要用電,為了省錢,他們現在還會從井裡打水。沖涼房和廁所的門老舊得掉了下來,擱在外面勉強遮掩。沖涼房廁所裡面也沒有裝電燈,他們在爐具邊備了電筒用以照明。

那麼,在建這間屋之前,又是怎樣的光景?

由某段時間開始,村人要給錢政府來買地契,獲得使用那土地的認證。Kristin媽媽11歲就出外為中國人打工,做家居清潔。Kristin說:「那時媽媽扎了兩條麻花辮,長長的,很漂亮。」全靠媽媽打工,婆婆才買到地契,因此媽媽分到較大塊地,這惹來了叔叔的不滿,親人之間搶地是時有發生的事。

1982年,Kristin父母結婚,四年後在媽媽分到的地上建了竹屋。竹屋由爸爸、媽媽及鄰居幫手建成。竹屋有洞,不能完全防水,哪裡漏水就要把家具移到安全的地方,不過,家裡也沒有什大型家具。Kristin出外打工前,他們家還沒有通電,晚上做作業,要靠近煤油燈來看。上面說過,經過長年累月的日晒雨淋,竹子發霉會爛掉,kristin就曾在睡覺中途跌出屋外。在建磚屋之前,他們數次把竹屋拆掉重建。

只是脫離赤貧,便是這個意思。面對外間幻想移工回鄉建大屋享清福,Kristin放下了腼腆,毫不忌諱地說道:「如果說屋子漂亮就代表好有錢,那是騙人的。」

千方百計維生 堅持留在鄉下與弱者共同奮鬥

2015年回來,Kristin至今在印尼待了兩年有多,朋友們對此感到驚訝,很多人回印尼後都待不久,幾個月後就再出去打工。Kristin攤開手板數算:「有個朋友做外賣食物的,回印尼一年結婚生小孩後就走。有朋友回來幾個月,忍不住又回去香港。有朋友在家鄉搞剪頭髮、洗電單車的,也做不住,要回去香港工作。」印尼與香港生活節奏很不同,習慣了香港生活的,會覺得印尼很悶,在家無所事事,而且回來以後,越來越難維生,也越來越多人再度外出工作。

Kristin儲了四萬多元,單是結婚就用了大半。她並非盲信傳統,卻害怕村人說了難聽的話,令爸爸難過,因此再貴的儀式她也要跟足。剩下那筆錢不會夠生活,僅僅足以用來開始小本生意。Kristin廚藝有一手,回來印尼後,她曾在市中心開了間小餐館,賣麵、飯、飲品。一年租金索價一萬七千多元,為免一舖清袋,她只是租了三個月來試試。那店子開在醫院旁,料想應該有不少人流,但實際光顧的人卻很少,收支僅僅平衡。見沒能賺錢,他們決定關閉店子。這樣的下場並非獨獨是他們運氣差,經過市中心,沿路上破舊的店面有不少。當地的消費市場還不蓬勃,但競爭卻很大。每個回鄉的移工都想做生意,業主乘機抬升租金。

現在他們兩夫婦嘗試在生活中尋找各種不同的可能來維生:放棄市中心扎根在村裡,在家門前開小賣店,每天天未光就起床來煮飯賣給小學生,賺買巨量WIFI計劃來分銷給村人,在網上開店售賣食物予海外移工,在雨季借洗衣機幫人洗衣乾衣。兩夫婦都是曾外出打工的人,然而,想盡辦法,生活僅僅能維持,村人不少閑言閑語。Kristin的朋友們笑說:「兩年哦,如果在香港,都已經完成一份合約了。」前僱主還跟她保持聯繫,說她離去後換了幾個工人都不太相處到,問她願不願意回來。

Kristin堅持留在印尼,除了對自己家鄉的感情,還有很大部份的動力來自於旁人難以明瞭的理想。

「即使窮,我也想體會窮人的滋味,想知道他們的感受,跟他們在一起。」

單從表面來看,她的生命軌跡平平無奇:出外打工、回鄉、結婚。然而,她沒有放棄任何一個掙扎的機會。在香港,她是積極的組織者,與同伴一起反抗不義制度。回到印尼,被要求結婚,她找了認識多年的異性朋友,問他:「要是我們結婚,可以平等地溝通相處嗎?我還可以繼續參與組織參與運動嗎?」這是結婚的前提,在印尼鄉村這麼一個父權的環境氣氛中,這是一個多麼大膽的要求。幸運地,對方也是願意講道理的人,甚至相處下來互相影響,兩人一同成為了歸鄉移工組織KABAR BUMI的成員。

出外打工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越來越多人歸鄉後又再外出打工,就是明證。惟有改變本國的社會狀況,令人們可以選擇留在本國,令「外出工作」成為其中一個選擇而不是無奈被逼,才可能扭轉命運。

因此,Kristin很希望留在印尼,實踐出生存的方法。賺錢有很多方式,損人利己的事他們幹不出,想賺錢也就更不客易。「就算我們是開小賣店,我們也會照顧其他人。有小孩想補習,我們會教他們,像補習班一樣,不過是不收錢的。曾有小孩來做功課,要用WIFI,他很坦白說,姐姐,我不會付錢的。我說,知道啦,不要緊啦。然後他拿出釀木薯給我,他媽媽不好意思白用我們的東西。」

留在印尼想幹什麼呢?「我不只是想幫人,而是想教育他們。印尼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傳統,被政府騙了很多年。其實印尼很大,有很多土地可以用,但是政府就不斷搶地。電視不會播,只播八掛消息,不講事實。」

「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做不下去呢,我不會說永遠不會回香港。最重要是可以食飯就夠了,而且KABAR BUMI也很需要人手。我想體會生活困難、肚餓時是怎樣。你餓我也餓,你關心我,我也關心你。」

小時的貧窮生活是種子,在香港十多年的組織經歷則是澆灌的水,印尼波諾羅戈的小村裡,長出了一朵艷美得驚人的花。

「在組織就是會有這種在一起的感覺。我心入面一定會想念香港,想念ATKI。尤其是想念星期日聚會、一起吃飯、說不開心的事,一想起就會哭。」

女人要結婚生子,在印尼社會仍然是牢固的觀念,做不到這點會承受很大壓力。很多人認定,Kristin回來以後很快會結婚生小孩,繼續搞組織什麼的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猜對了一半,的確,村裡的人說不到三兩句就問她何時生小孩,在集體勞動的相處裡,一個未生小孩的已婚婦人更是異類,丈夫的母親經常故意抱著別人的孩子在她面前無聲施壓,但是,她腦海裡的帆已漂到很遠。

對她而言,家,有一種更廣闊的意義。「好多人需要我們去抱住,要抱住所有的人,不一定要立即結婚立即生小孩。如果我的生活太多東西要煩心,那麼我就無法關心其他人了。」其實我不懂。我不懂,每日受著旁人明裡暗裡的轟炸,可以如何承受得住,為什麼還有力去想其他人?她是幸運的,有一個願意溝通的丈夫,但是,這又能為她抵擋多少攻擊呢?

後來,她在fb寫了這段字。

這幾天,和朋友談到生活、政策、社會鴻溝、宗教、文化
用另一種語言(廣東話)
為什麼我選擇留在村裡,而不是去城市?
我答道
因為我想在村裡學習,這裡有很多東西我要學習
做農夫/工人是怎樣的困難
年輕人找工作是怎樣的困難,農夫賣作物是怎樣的困難,如何面對主流社會的保守、村裡的社群
還有如何教育和教導村裡的小孩
還有很多

在這裡我有很多東西可以做
我愛這條村,我會學習、聆聽人們的感受、人們在想什麼
還有人們需要什麼!!!
還有我想做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愛他們,抱著他們所有人

我想成為飢餓的人的一份子。不是成為那些只想到自己的胃的人們。
然後我會說
住在這裡,我愛我的國家
這就是我住在這裡的方法

Soyi ngo cau haito cui ..
Hi og jun. Hi ngo ko ka
Cau hai yannei
(以英語拼廣東話音,意譯:
所以我就在這裡住
在村裡,在我國家
就是印尼)

每每看到她奮力發聲,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孤獨。我不期然擔心起來,她可以捱多久呢?在這樣一個地方堅持運動堅持掙扎,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她付出的代價是我們難以想像,也不是這篇文章能夠容納。打後,會有一篇文章詳細敘述在印尼搞運動面對的困境,與及人們迎難而上的嘗試,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
工會發表調查報告 近半受訪尼泊爾家務工不獲最低工資
https://wknews.org/node/1236

 

表tag: 
裏tag: 

外判制度為禍各地 吉隆坡法院清潔工罷工

$
0
0

編按:在香港,隨著多次外判(或稱外包)工人罷工反抗超剝削待遇,以及多個居民團體揭發外判商合謀定價(圍標)等貪污行為,公眾已不再接受政府所謂外判節省成本的說辭。過去惟工新聞緊密跟進香港多次外判工人抗爭,亦有報導及轉載發生在英國、美國、台灣、中國等地的外判問題。這次輪到馬來西亞。在這篇文章,朱進佳藉近日吉隆坡法院外判清潔工罷工為引子,講述當地外判問題。讀者可能會發現,文中提到的現象與你所在的地方看到的不幸地相似......


2018/7/30

昨天(2018年7月29日),一眾法官和法庭官員在國家首席大法官里察馬拉尊的率領下在吉隆坡法庭大樓進行清潔運動,受到媒體矚目。媒體的關注焦點是地位高高在上、「身嬌肉貴」的法官們也要親自動手做「低下的」清潔工作,包括清洗法庭廁所。可是,儘管新聞報導中有所提及,但卻被人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吉隆坡法庭的清潔工已被欠薪多個星期!

根據《當今大馬》的報導,法官和法庭職員們必須進行清潔運動,是因為在吉隆坡法庭工作的清潔工因僱用他們的承包商欠薪而罷工,導致法庭大樓已沒人清理多時,廁所臭味熏天。這些清潔工自齋戒月開始就沒有領取到他們的薪金。儘管政府已經支付承包商直到今年年終的費用,但是承包商卻沒有支付薪水給其員工。

比首席大法官必須親自打掃法庭更應該令人關注的關鍵問題是:在政府大樓內工作的合約工,沒有得到任何就業和權益保障。

最新這批被欠薪的吉隆坡法庭大樓清潔工,是人力外包制度的受害者之一。這不是孤立的個案,而是在政府部門內從事低薪勞動的合約工們所面對的普遍問題。

受僱於私人承包商的合約工,包括在政府學校、醫院等部門工作的保安人員、清潔工、園丁等,除了領取低微的工資,也沒有得到任何就業保障。承包商的合約通常會每兩三年更新,若合約沒有更新,合約工就會失去工作;若合約得到更新,合約工就被當成全新的工人重新聘用,因此沒有任何加薪,而年假也不會增加。這些工人都只領取最低工資水平的基薪。保安人員更是被迫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7天,若要休息就要被扣薪或自己掏錢找人頂替。如果不幸遇上無良僱主,如吉隆坡法庭清潔服務的承包商,他們還會被欠薪,導致生活雪上加霜。也有部分無良承包商扣除員工的公積金和社險應繳付數額後卻沒有上繳給公積金和社險機構,私吞工人的老年儲蓄和社會保險金。

經過這次法庭清潔工的罷工,也許吉隆坡法庭的法官們現在也應該感受到清潔工的重要性,支持清潔工們維權,支持廢除剝削工人的人力外包製度,讓工人享有他們應得的就業保障及合理工資。

政府部門外包給私人承包商的支援服務,如保安、清潔等工作,並不是季節性或臨時性的工作,而是固定的工作。學校、醫院等政府部門,只要一天仍然運作,就每天都需要有人負責保安和清潔工作。以合約工形式去聘用工人從事固定的工作,是變相地剝削工人。

政府將其部門的固定工作通過外包製度交給私人承包商,實際上並無法減輕政府的負擔(現在連法官都要自己清洗法庭廁所!),而且還會讓低收入的工人受害,無法擺脫貧困的枷鎖。

外包制度只是讓朋黨獲益,卻讓更多底層人民受苦。人力外包制度在私人界也愈來愈普遍,造成我國人民愈來愈沒有就業保障。如今換了新政府,新政府必須以身作則,從政府部門開始,終結這種讓貧困工人更加貧困的人力外包剝削制度。

我們是時候要求政府終止政府部門的人力外包製度,並將所有在政府部門從事固定工作的工人變成直接受僱於政府的員工,讓他們得到就業及勞工權益保障。

延伸閱讀:
合約工制度:通往永續貧困的道路

各地外判相關報導及轉載文章:
香港 外判制相關文章一覽
台灣 政大學生抗議清潔工遭不續聘 擋包商離開卻被告妨害自由
英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消清潔外判 少數族裔工人成功爭取同等待遇
美國 學者:美國二千萬人是外判工 直接聘用制的末日
中國 天津爆炸:你必須知道的五件事

 

表tag: 
縮字: 
昨天,一眾法官和法庭官員在國家首席大法官里察馬拉尊的率領下在吉隆坡法庭大樓進行清潔運動,受到媒體矚目

佳士工人組工會遭拘捕 港團體到中聯辦抗議

$
0
0

【惟工新聞】日前,惟工新聞報導廣州日宏及深圳佳士兩間工廠分別有工人籌組工會,爭取改善待遇,卻被廠房聯同全國總工會打壓(詳見惟工報導:改革腐化工會 中國工人力抗資方打壓 )。近日深圳佳士科技的工人持續抗爭,早前在廣州日宏因參選工人代表而遭解僱的沈夢雨到場聲援,一班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也到場,然而他們面對的是警察和全國總工會更嚴厲的打壓。

自7月27日,深圳政府動用大批警力,前後拘捕了超過三十人,當中包括佳士工人、學生和其他工廠聲援的工人。及後,政府以「尋釁滋事罪」為由,將他們刑事拘留,至今未獲釋放。多名聲援團成員被警察傳召。
 
今日,香港多個團體到中聯辦抗議,要求馬上釋放工人和聲援者,讓被解僱的工人代表復職,並承認佳士工人組成的工會。
 
團體批共產黨過橋拆板 工人訴求上升值得尊重

社民連梁國雄發言指,今天8月1日正是為了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建軍節」,共產黨後來於1982年取消罷工權及工會權,是靠工人打江山回來之後打壓工人,中國工人已失去罷工權36年。工黨主席敦永健指,共產黨靠工人起家,知道工人的力量,因此最怕工人團結,而香港的結社自由也岌岌可危。

勞動力的阿瑋表示,現時維權事件得到全國各地學生聲援、聯署,有的學生親身到了深圳聲援,部份遭到拘留。社會主義行動的Jaco指,習近平稱帝不能阻止工人維權,近期就有塔吊工人、卡車司機、退伍軍人等抗爭,政權越獨裁,爭取生存權的工人就提升到反抗獨裁。社區前進的朱江瑋回顧到近幾年的打壓情況,2012政權以逼遷手段打壓廣州及北京團體的生存空間,2015年則推出境外NGO法,政權以為可以藉此嚇到工人,事實卻不然。工人的抗爭慢慢由經濟訴求發展至要求真工會,這跟港人爭取真普選一樣,是重要的轉折,應當得到尊重。

官方、商家、全國總工會合謀趕絕工人 

佳士科技的董事長正是深圳人大潘磊,事件顯示,官、商、全總三方,正合謀將工人的聲音趕盡殺絕。

佳士科技為深圳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30193),在深圳、成都和重慶設廠,主要生產焊接設備。7月29日,佳士科技在網站發表聲明,指員工「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也是企業的主體」。並聲稱工廠福利優厚,「設有職工代表大會,保障員工行駛民主權利」,指網上言論屬惡意誹謗,將視乎情況追究。然而聲明沒有回應員工關於廠房胡亂罰款及超長工時等指控。值得一提的是,佳士科技的網站雖然設有中、英、西、俄四語的版面,但該聲明只在中文版面可見。

參考資料:
時代先鋒:深圳佳士科技工友維權文章合集

相關報導:
改革腐化工會 中國工人力抗資方打壓

 

表tag: 
裏tag: 

太古坊地盤30名冷氣水電技工 抗議遭拖欠271萬工資

$
0
0

【惟工新聞】約30名太古坊地盤冷氣水電技工,今早在涉事地盤示威,向大判金門及二判高砂追討六至七月欠薪、工作期間的年假和變相解僱應付的7日代通知金,共271萬元。不少工友手持「有汗出冇糧出 速速磅水」的示威標語。


工友代表接受傳媒訪問

這批工人受僱於四判,在該地盤工作三個月至一年。大判為金門,二判為高砂,三判為力士。工友指早前亦曾遭拖欠五月份薪金,當時工人到金門辦事處抗議,金門在數小時內即算清欠薪金額給錢。

是次工潮共涉及六十多人。一工為1700元至1800元不等,加班費為4小時一工。每人被拖欠20至30多工,合計金額約二百萬。工友直言要取回薪金,「一個仙都唔少」。


涉事的工友負責整棟大廈裝機和喉管

二判高砂代表到場,指只按《僱傭條例》規定支付工資和加班費。然而工人指出,早前一批負責消防系統的工人被解僱時同樣拿到代通知金,因此要求一視同仁。高砂其後承諾,下周二(7日)內會出糧,但只會包括基本薪金、加班費及代通知金,共涉及371萬元,並即時現場核對工數。另外,勞工假及年假補薪,工友現正與重力號(四判) 商議支薪方案,共涉及最少50萬元。


金門及高砂代表與工會和工友代表商討

工人表示,作為日薪工,為追討欠薪已額外損失兩日的收入。一次是今日要抗議而無法開工,另一次是早前集體到勞工處投訴。

表tag: 
裏tag: 

抗爭十一年終見曙光 三星同意就白血病工人作最後仲裁

$
0
0

編按:過去惟工新聞多次報導SHARPS,一個在韓國由職業病受害人、其家屬及社會人士組成的組織向三星追討職業病賠償的抗爭。堅持十一年後,三星同意與這批工人進行調解。惟工新聞特意翻譯這篇韓國先驅報的報導。

2005年,在三星半導體廠工作不到兩年的黃有美因白血病離世。4年後,其父黃相基(Huang Sang-ki)發現同廠另一個工作人員同樣患上白血病,開始懷疑三星產品的生產過程存在問題,並成立「半導體工業工人健康權益支持者」(반도체 노동자의 건강과 인권 지킴이,Supporters for Health and Rights of People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y,簡稱SHARPS),為女兒討回公道。直至2018年6月,SHARPS彙集了超過300名因三星生產安全問題而患上嚴重疾病的工人,當中118人已離世。


【惟工新聞】經歷十一年的抗爭,三星與南韓勞工倡議組織「半導體工業工人健康權益支持者」將達成由患者提出的無條件調解協議,當中包括制定賠償計劃。

三星同意調解 賠償終見希望

三星電子於七月二十二日宣布,雙方均同意由國家指定的法律機構提出「仲裁計劃」協議,終結歷時十一年的職業病糾紛。

三星電子發言人向韓國先驅報表示,三星與SHARPS將於七月二十四日於儀式上簽訂協議。

發言人續指,調解機構將會就該問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審議。過後,若雙方對決議並無異議,決議將被採納,並於九月到十月初宣布。三星將會建基於該協議,於十月底前採取適當補償措施。

據當地新聞報導,有關決議預計將會包括與SHARPS相關的賠償細節,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職業病之賠償措施。三星電子將鄭重地向SHARPS道歉,並且停止對SHARPS的抗議行為。

歷時多年 工人追責懸而未決

由於三星與SHARPS 對責任和因果關係的理解存有差異,歷年來無法於此問題上,就著雙方均認同的協議進行談判。

為打破如此困局,據稱由具進步傾向的高等法院前法官金智亨(音譯:Kim Ji Hyung)領導的法定調解機構,嘗試逼使雙方接受其調解方案,排除日後再有爭議的空間。

三星白血病個案可追溯到2007年。當時工人黃有美(Hwang Yu-mi)於三星半導體工廠從事以化學品清洗矽晶片長達四年,最終因白血病而逝世,終年二十二歲。

黃有美父親黃相基(Hwang Sang-ki)確信女兒之死乃因職業風險所致。故此,黃相基發起社會運動,要求政府調查三星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生產場所之健康風險。

SHARPS 於同年成立,代表三星以及其他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廠商的前員工。他們聲稱他們因工作的隱患而導致患上多種嚴重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他們聲稱,三星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他們完全存取載有關鍵資訊的設施報告,以證明相關案件責任。該報告當中所備載的資料,包括可能備受譴責的工作條件。

索償無日無之 且望終極解決

根據SHARPS於六月發表的資料,該組織於200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間,紀錄了360宗以上與工作相關的疾病。迄今為止,已有99宗為著職業病而尋求賠償的訴訟,當中已有29宗成功索償。

三星發言人表示,公司己經著力解決約130多宗職業病索償個案,當中工人並非由SHARPS代表。三星寄望,通過與SHARPS 達成最新的調解協議,「徹底解決」爭議。

儘管相關工序被認為是一種大型自動化和「潔淨」的加工工序,但畢竟半導體生產需使用大量有毒化學物和溶劑。最近,由國營的韓國產業安全保健公團(한국산업안전보건공단,Kore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gency)等機構研究表示,長期曝露於此類化學物和罕見疾病發病率的增加存在關聯性。

(副標題為編者所加)

原文:
The Investor: Samsung consents to conclusive arbitration on leukemia victims' dispute
http://www.theinvestor.co.kr/view.php?ud=20180722000170

相關報導:
中毒工人家屬怒吼:有錢行賄無錢賠償!三星捲入南韓倒朴風暴
https://wknews.org/node/1296
抗議三星靜坐行動一周年 職業病受害者組織要求:不對話就下台
https://wknews.org/node/1266
致癌工序殺88人 三星不道歉不改善拒調查
https://wknews.org/node/1233
累工人患白血病 三星高層首次道歉
https://wknews.org/node/367
三星向消費者致歉 白血病工人仍欠交代
https://wknews.org/node/118

表tag: 
縮字: 
經歷十一年的抗爭,三星與南韓勞工倡議組織「半導體工業工人健康權益支持者」將達成由患者提出的無條件調解

《波仔漫畫》︰喫飯撐移工2

$
0
0

編按:吸引媒體報導的家務移工新聞,往往是最赤裸的暴力和危險,例如虐打、睡在廁所、抹窗跌落街……但從日常生活展現出來的權力,卻可能是由大大小小的動作、眼神和說話組成,不易被人書寫。幸好,蘇波榮的《波仔漫畫》藉一個改編故事描寫了以上的種種,惟工新聞特此轉載以饗讀者。


劇情由真事改編︰
https://bit.ly/2LSUAnk
https://bit.ly/2OlXliH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Image may contain: text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火花!數日子」是一個展覽,跟白逢恩之家、移民、移民工、你、我都有關。素食合作社其中一些成員也有參與,歡迎大家在9月16日前去參觀呀~
https://bit.ly/2MZhPwM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39598226911881/

轉載自蘇波榮 So Boring
https://www.facebook.com/wearesoboring/posts/1469017109865642

表tag: 
Viewing all 113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