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113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helter for abused FDWs faces bankruptcy and closure in a month

$
0
0

English version translated by Norma Wong 王凱琳
Chinese version / 中文版本: https://wknews.org/node/1688

After you have been laid off or you have resigned from your job, what would you do? You may immediately start looking for a new one, or perhaps you would want to take a short break before that – however, this is not an option for foreign domestic workers (FDWs).

Because FDWs are required to live with their employers, leaving their jobs means they have nowhere to stay. Many of them do not have much savings: they usually send most of their HKD4000 salary home, leaving only a little for themselves to spend on food and transportation. They cannot afford to stay in a cheap hotel for more than two weeks. Their agencies are unlikely to help because they care mostly about business. Even in the critical case of Erwiana, her agency would rather send her back to her abusive employer than to cause any trouble on their side. 

During this time, where would they go? Who support those who need to stay in Hong Kong to seek justice in court after mistreatment? 

Established 32 years ago to offer shelter for those sleeping on the street after contract termination
 
As the backup plan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FDWs in Hong Kong for over three decades, this small shelter, Bethune House, is entirely run by private funding with no public subsidies at all. Some employers’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such as the like of Liberal Party, often portrait foreign workers organizations as incredibly high in capacity and rich in resources. It cannot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In fact, Bethune House is currently facing a stark financial crisis as one of their donors decided to shift its focus to other target groups. WKNews has interviewed a resident of the house, Hana (fake name), an Indonesian FDWs, and Edwina, a staff member, to find out the raisons d’être of this house, and what it means to FDWs. 

Since the 1970s, Hong Kong has imported large numbers of FDWs, mostly from the Philippines. In 1981, St. John Cathedral established the Mission for Filipino Migrant Workers to assist them through problems in Hong Kong. As FDWs started to be imported from more countries, the organization changed its name to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in order include all nationalities of FDWs into their scope of work.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soon discovered that FDWs who have had their contract terminated often had nowhere to stay but to sleep under staircases in buildings, or outside of churches or cathedrals. They needed a shelter. According to Edwina, at that time, the wife of a priest felt very strongly about this and persuaded her church to alter some of its rooms into a shelter.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Bethune House in September, 1986. Later, as the shelter saw increasing demands, the staff at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no longer had enough capacity to operate it. It then established its own executive committee, and became an independent entity. Since then the two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working closely together. 
What else does a shelter offer apart from a roof above one’s head? 

FDWs return to the house that treats them violently because they could not escape

If not for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Bethune House, Hana might still be staying with her abusive employer. 
Hana has been working in Hong Kong for five years, and for the same employer all along. While it may sound good, the reality was that she had no choice. She left the house finally half a year ago to escape serious beating. On the day of the interview, she showed us a picture from her friend’s phone. In the picture her face was swollen and her leg was bruised. 

Her employer beat her as a punishment of minor mistakes. That was not the first time her employer beat her, but she never mentioned it to other people. All these years, her employer had controlled her tightly. She could only make phonecalls to her employer, and would be scolded if she disobeyed. She would also be scolded if her employer caught her talking to other people. “Sometimes I came home late from the market because of I had to queue. She would call me and ask me to go back in 15minutes,” Hana remembered. 

Since she has set foot in Hong Kong, she has been isolated from society and never taken a day off. “I had no money at all. Even if I had holidays, where would I go?” She never received her salary. Every time her employer had transferred the salary to her account, she would ask Hana to take it out and give it back. Hana could count with two hands the number of times she managed to send home some money. Together it was no more than eight times, and each time she had to borrow it from her employer. “The first time I sent 1.8k, the next time 1.8k; last time I sent 2k.” 

All of these are hard to believe. Even the least sympathetic person would ask, “Why did you not leave?” Hana does not plan to recover the unpaid salaries for five years because while there is evidence of her receiving it in her bank accoun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it when she took it out to give it back to her employer in cash. The sad truth though, is that no one would believe her exactly because she does not make the effort to chase back the large amount of unpaid salary. It would not be in her interest to not tell the truth. Hana decided to go back to her hometown after the case, to be with her family. She has no idea if she would eventually come back to Hong Kong or not.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evidence of her employer’s violent treatment on her this time was too obvious to be covered up. The day after the beating, when she took her employer’s children to school, she was asked by her fellow FDWs about the injuries. She did not explain much. She went back to the house, but when she was cleaning the door, her injuries were seen by her other friends and they asked about it. Hana could not keep it to herself anymore. She told her friends everything. They took pictures of her injuries and gave her the number to the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Under the encouragement of her friend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scape, Hana finally left her employer’s place and started staying at Bethune House. 

Case lasts for 18 months while victims of abused regained confidence in the shelter 

When Hana first arrived at Bethune House, she thought it was a training centre of an agency. “I felt strange that people from so many places stay here.” After half a year, she came to understand this place. Here, no one would restrict her from sitting anywhere or talking to anymore. She returned to the normal weight of 60kg, from 45kg when she was first here. Apart from food and accommodation, Bethune House offers something even more important: a self-helping community. In this community, FDWs not only learn how to deal with their cases, but gain back a normal social life. 

For victims of prolonged mistreatment, to heal mentally is very important. At Bethune House, FDWs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ccept and support each other. They allow each other the space for rebuilding confidence. Community is an organic being that will not simply grow with a framework: a community of marginalized people can also undermine rather than help each other. Bethune House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radical social movement, which emphasises on empowerment of the residents. Quite a few FDWs who had once lived in this house later became active in migrant workers movements. One legendary case is the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Association (ATKI, Asosiasi Buruh Migran Indonesia di Hong Kong),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residents of Bethune House 15 years ago. 

If not for such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it would be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residents to get through the many months when their cases are under way. It may feel so long that one would think it never ends. 

Usually, labour dispute cases need four to six months to be resolved. When criminal charges are involved, the Labour Tribunal will have to wait until the criminal charges are settled before  processing the case. The whole process may last from six months to one, two or even three years. 

FDWs are not allowed to work during this entire period. Under the “Two Weeks Rule”, FDWs need to leave Hong Kong if they cannot find a new employer within 14 days after their currently contract ends. In order to remain in Hong Kong for the case, they need to apply for visa extension at the Immigration Department. During this time, they will only be offered a travel visa which does not allow them to work. You may ask why cannot they apply for a new working visa, then work while waiting for the case to be processed? According to Ms Tong Hiu-yan,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of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their experience was that the Immigration Department would not give out working visa for those in the middle of a labour dispute case. 

Without any income, FDWs need to stay in Hong Kong to wait for the case to process and give evidence at court. Their lives become very difficult after personal savings are used up, and relatives and friends could no longer subsidise them. Bethune House became a very important support during this period. 

Shelter faces bankruptcy in two months while the government shirks responsibilities of care

According to Edwina, the cost of running a shelter like this is at least HKD120,000 a month. This includes rent, utility bills, fees for extending visas, transportation, food, preparation for rescue actions, medical treatment, and hiring staff.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Bethune House lost one of its main donors. They organized a fundraising event, “Save Bethune House with your Red Pockets.” However, the shelter is still threatened by bankruptcy. Currently they only have reserve for expenses of up to five months. It needs at least a reserve to run for half a year to be safe. 

About 600 FDWs will stay at Bethune House in a year. When it is full, a bed needs to be shared by two to three persons. It is the reality of Hong Kong where space is extremely valuable. Even with such density, there are not enough room for all FDWs seeking help. Bethune House often needs to work with other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or private shelters to take in more. 

With such as large pop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Hong Kong, why is there no publicly funded shelter, or any subsidies to expand the capacity of Bethune House? Edwina told us that it is not because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does not know about Bethune House – in fact, hospitals and the polices often refer cases to the shelter. 

Many years ago on a public consultation session, migrant workers organizations asked if the visa extension fee can be waved for those in a court case. The answer from the Labour and Welfare Bureau’s was “you can seek help from Bethune House.” Edwina was speechless hearing this. 
“It is because of FDWs that couples in Hong Kong can both work. If not for the 300,000 FDWs, how could they manage? They are hired by Hong Kong families because they are needed. They are also part of the community. They want accepta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ituations and needs,” Edwina said. 

Despite seeing many horrendous cases at Bethune House all these years, Edwina still believes in the good people Hong Kong. If not for the private donations, Bethune House would not have stood for three decades. 

Donation detail provided by Bethune House: 

You can donate: 
$130 to support one resident for a day;
$1000 to support one resident for a week;
$3900 to support one resident for a month; or
$500 to offer accommodation for all residents in the two shelters

Ways of donation:
(1)If paying by check, please make payable to The Bethune House Migrant Women’s Refuge, Ltd., and send it to MFMW Limited at St. John Cathedral, 4-8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2)Deposit into the bank account #284-8-241309 at Hang Seng Bank, The Bethune House Migrant Women’s Refuge, Ltd
(3)Go to MFMW Limited at St. John Cathedral in person.

For inquiry, please contact
(1)Edwina(English)-9488 9044
(2)Johannie(Chinese)-6306 9599
Donors of HK$100 or more are entitled to a tax deduction in Hong Kong!

表tag: 
裏tag: 
縮字: 
After you have been laid off or you have resigned

<我選擇視而不見>——美國工人詩作試譯

$
0
0

4月28日是工殤紀念日。工傷和工亡對很多人來說好像很遙遠——雖然香港每年每一百個打工仔就有超過一人受工傷,當中不乏在辦公室工作的人——而香港對於工傷或工亡的定義,並不是最嚴格的,例如勞損及過勞死並未被正式承認為工傷及工亡。但對於防止工業意外的發生,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美國工人Don Merrell在北美一所大型食品及農產品公司 J.R. Simplot Co.的工廠工作超過40年。他加入了石油、化工及原子能工人工會(Oil, Chemical and Atomic Workers' Union),並在工會的地區分部參與安全委員會。他考取了緊急醫療技術員證書(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Certificate),在廠裡擔任急救員18年。他發現差不多所有意外,都源自不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冒險行為。因此他創作很多與工作安全相關的詩,希望提醒工友,很多意外都可以避免。

今次嘗試翻譯他其中一首作品——<我選擇視而不見>。

我選擇視而不見

那天我可以挽救一條生命
但我選擇視而不見
不是因為我漠不關心

我有合適的時機
但我不想顯得像個傻瓜
或是為安全什麼的吵鬧
因為我知道他曾做同樣的事

若我開口,他可能會動怒
而且機會不低
他也知道我曾經做同樣的事
所以我只是搖頭,然後離開

他如我一樣了解風險
他選擇賭命,我裝作不知
就這樣,我任由他死去
那天我可以挽救一條生命

但我選擇視而不見
現在,每當我遇到他的妻子
我就知道,那時應該制止他
我必須承受這種愧疚
但你可以避免

當你看到他人冒險工作
威脅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
你的一個疑問,一句說話
可能會令他們多活一天

若你看到夥伴冒險而不作聲
希望你以後不會說
那天我可以挽救一條生命
但我選擇視而不見

後記

謝謝工業傷亡權益會介紹這位工人及他的作品。這篇詩用字淺白,敘述的故事也很簡單,然而淺白不等於簡化。一般政府或地盤安全標語只有「你的一個疑問,一句說話可能會令他們多活一天」一句,等而下之的還有強調警惕(你要小心)和恐嚇(唔小心就點點點)的語調,比起善意提醒更像監工的責備,把工友受傷歸咎於工友本身不夠警覺。而這首詩則仔細提及了工友沒有把安全問題說出口的原因,例如怕事、僥倖、自己也作過相近的事——以及因為沒有說出口而發生慘劇後的愧疚。

了解到工友內心的掙扎後,值得問下去的問題是:為什麼監工的責備會失效,工人明知危險也照做,提出問題反而會顯得像個傻瓜?這種心態與緊張的工作環境(工作量大、趕工、潛規則、聘用的方式)脫不了關係。正如工權會幹事陳錦康所說,地盤工人不把安全帶扣在獨立救生繩上,壓力來自判頭。「咁驚死,唔好做啦,我做咗廿幾年都冇事」。說到底,這種把效率看得比安全重要的心態,是源自哪裡?看見工友每天密麻麻的工作日程,答案也許早已呼之欲出。

作者的其他作品:
Safety Poems by Don Merrell
根據這個網頁,作者歡迎任何人傳播他的作品,只要不是商業用途即可。他只要求轉載時表明他的名字 Don Merrell及聯絡方法 donmerrell@hotmail.com

原詩

I Chose to Look The Other Way

I could have saved a life that day,
But I chose to look the other way.
It wasn’t that I didn’t care,

I had the time, and I was there.
But I didn’t want to seem a fool,
Or argue over a safety rule.
I knew he’d done the job before,

If I spoke up, he might get sore.
The chances didn’t seem that bad,
I’d done the same, He knew I had.
So I shook my head and walked on by,

He knew the risks as well as I.
He took the chance, I closed an eye,
And with that act, I let him die.
I could have saved a life that day,

But I chose to look the other way.
Now every time I see his wife,
I’ll know, I should have saved his life.
That guilt is something I must bear,
But it isn’t something you need share.

If you see a risk that others take,
That puts their health or life at stake.
The question asked, or thing you say,
Could help them live another day.

If you see a risk and walk away,
Then hope you never have to say,
I could have saved a life that day,
But I chose, to look the other way.

By Don Merrell
donmerrell@hotmail.com

 

表tag: 
裏tag: 

逾百人穿黑衣集會爭取成立工殤紀念日 籲立法保障過勞工作

$
0
0

【惟工新聞】昨日(4月28日)是國際工傷紀念日,工業傷亡權益會(下稱工權會)聯同多個勞工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集會,爭取成立「工殤紀念日」、以及在市區豎立工殤紀念碑、加強檢討違例僱主,以及成立中央補償基金等。逾百名工傷職業病工友和工業意外死者家屬身穿黑衣出席活動,其間向因工傷離世的工友默哀,並向工殤紀念碑獻花。有工傷工友分享主管私下向他協議賠錢但不可再請病假,亦有因工傷亡的工人家屬呼籲將過勞納入僱員保障範圍。


參加集會者向工殤紀念碑獻花

政府認為「工殤紀念日」不正面,工權會總幹事陳錦康表示,曾邀請勞福局長羅致光出席活動,但對方拒絕,並於日前出席「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事實上,死傷工友一年比一年多,陳錦康質疑為何值得慶祝。陳批評政府無誠意,又指政府並不尊重為香港建設而犧牲的工友。連續22年爭取成立「工殤紀念日」的工權會,希望政府和社會肯定工人的貢獻,正視現有職業傷病者保障,改善職安健條例。團體又指,希望在市區豎立工殤紀念碑,讓家屬和市民隨時憑弔,又批評科學館內的紀念碑要給入場費才能看到,亦容易被參觀人士忽略。
工權會總幹事陳錦康

工黨主席郭永健指,社會人士關心動物被虐事件,質疑工人的性命為何得不到同樣關注度,例如港珠澳大橋的致命工業意外只得社會一時的關心。他強調要成立工殤紀念日和豎立工殤紀念碑,「令大家不會忘記政府和資本家如何合謀殘害工人生命」。


工黨主席郭永健

根據勞工處數字,2017年有11077宗工業意外,其中有29宗為致命意外,總數比2016年增加194宗。2017年數字中,建造業和餐飲服務業分別佔三成半和四成半。

主管訛稱「14日後不能報工傷」 迫令工人簽協議不可再請病假

有工傷職業病工友在活動上發言,講述他們的經歷和訴求。泥水工人展鵬去年受到工傷無法上班,但地盤主管訛稱「過咗14日就不能報工傷」,展鵬無奈回工地與對方會面,他指,當時在貨櫃中有5人圍住他,欲與他達成協定,指可賠足薪金和賠足醫療費用,但要他承諾在某段日子之後就不可再請病假,展鵬認為要求不合理所以拒絕。


泥水工友展鵬(左)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主在工傷意外或僱員患上條例指明的職業病後,不論該意外或職業病是否引起任何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僱主必須於14天內呈報工傷個案,死亡個案須於7天內呈報。若僱員不幸遭遇工傷意外或被證實患上條例指明的職業病,應盡快向僱主報告,以免妨礙及延誤僱員補償事宜,報告可以口頭方式或以書面向僱主或主管提交。

日做十數小時 欠法例保障工人過勞

除了工傷職業病工友,工業意外死者家屬亦有發言。工權會「倡議立法過勞保障關注組」成員胡媽媽提出對過勞死的關注,她表示,女兒在2015年工作時,日做十多個小時,有一日突然神智失常,入院後被診斷為免疫系統失調,於2016月的勞動節當日(5月1日)離世。她批評,香港勞工法對於職業安全健康沒有完善的保障制度,她舉例日本有針對過勞情況立法保障。

據報道,在日本,加班時數的上限為,每月不超過45小時、一年不超過360小時入法,或在特殊情況下,加班時數除以月數後,每月平均不能超過80小時[註1];在韓國,國會已通過修法,將每周工時的上限由68降至52小時,修法規定每周工時計算時間包括周六和周日,僱主違規可能被判囚2年或罰款1000萬韓圜(約7.3萬港幣)[註2]。


胡媽媽(右)

羅致光表明拒絕出席活動,政府指如需遞交請願信需到政總示威區,參與團體拒絕並撕爛請願信。參與集會人士在集會尾聲為因工受傷而離世的工友默哀,其後逐一走到大會所豎立的工殤紀念碑前獻花。


參與集會人士默哀


參與集會人士排隊到碑前獻花

 

註:
[1]中央社:防過勞死 日本將訂加班時數上限

[2]聯合新聞網:過勞到沒人性 南韓修法降低每週工時

相關文章:
工傷專題
一年196人工傷而死 工殤紀念日為何必要

 

 

表tag: 
裏tag: 

最低工資增七成、十萬人轉正式工,印尼工運如何死灰復燃?

$
0
0

【惟工新聞】今天,印尼的城市是工運的集中地,農村則有農民反抗徵地的運動。工人抗爭時需要面對軍方和流氓的打壓,其暴力程度遠非香港的打工仔可以想像。然而,即使面對沉重的壓力,工人的抗爭依然有很大成果:2012年,經過7個月的佔廠行動後,勿加泗(Bekasi)工業區內超過10萬名外判工轉為長期工;2013年的大罷工亦令15個工業區內的工人最低工資平均增加了48%。早前,長年參與和研究印尼工運的組織者Abu Mufakhir(下稱Abu)出席了一場分享會,他以《後獨裁時代的印尼工人抗爭(1998-2015)》為題,講述印尼工人的力量如何在20年間不斷壯大。Abu由印尼工運的歷史出發,再談到運動的抗爭目標、策略和組織手法,關心工人權益的朋友必定能從他的分享獲得不少啟發。

獨裁時代:工運被打壓30年(1965-1998)

Abu所講述的獨裁時代是指印尼第二任總統蘇哈托掌權的年代。1965年,蘇哈托領導軍方奪權,推翻了立場親共的總統蘇卡諾。政變後一年間,蘇哈托肅清大批共產黨人及民族主義者,一些獨立調查顯示當時超過300萬人被殺。蘇哈托的軍政府統治一直到1998年才結束。

1965年後,印尼的工人運動便被軍方控制。軍方設立了它們的「合作機構」中央勞工軍人組織(BKS Bumil,Cooperative Body of Workers and Military),並且訂立勞動法,控制所有的工人抗爭。自1973年起,印尼只有軍方認可的單一工會SPSI(All Indonesia Trade Union)。當時,所有的勞資糾紛都要經過軍方審核,而非以三方協商(工會、資方和政府)或勞資審裁處解決。軍方的態度則取決於他們與公司的關係。假如關係良好的話,軍方便會驅趕工人;關係差的話,軍方則可能藉鼓勵工人罷工來要脅公司。另外,雖然軍方設立了勞資審裁處,但Abu指由1974至1997年間,法院沒有受理過任何一件案件。

90年代起,印尼的罷工開始增加。工人嘗試以勞工論壇的方式組織工人,避開「工會」的名字,因為當時政府只容許SPSI這個單一工會。軍方的打壓則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很多工人被殺和關押。其中最著名的是工人領袖Marsinah被殺一事。1993年,在東爪哇的波龍(Porong),500名鐘錶廠工人發起罷工要求加薪。2日後,工人代表Marsinah在發起遊行後被綁架,並在3日後被發現陳屍荒野。法醫報告顯示她曾被強姦及酷刑對待,然而由於Marsinah的案件被認為與軍方有關,多年來仍未能查清真相。

後獨裁時代:工人抗爭初見成果(1998-2015)

1998年蘇哈托下台後,印尼發生了一連串的政治改革,工人得到了更多空間組織工會。2000年,國際勞工組織的自由結社法案得到確立,印尼的工會開始如雨後春旬般出現。短短5年,80個工會聯合會相繼成立,到了2016年,印尼有9個工會聯盟和100多個工會聯合會。然而,Abu提到印尼工會仍然相當零散,部分原因是各島嶼分散,地理因素限制了工會之間的交流。另外,印尼經歷長年獨裁統治的非政治化影響,也令沒有人知道何謂工會、如何組織工人及發起罷工。現時印尼正規就業領域的工會組織率低於16%。

不過,在街頭運動的層面,工人的抗議運動則愈見蓬勃。由1998至2013年間,印尼至少發生了8367場工人集體行動,撇除3場大罷工和五一遊行的話,共牽涉超過600萬名工人。Abu認為,1998至2001年的工人抗爭可視為第一波工人行動。由於亞洲金融風暴令不少工廠倒閉,工人實質工資下降了4成,當時的工人行動主要集中在工資和追討遣散費,情緒充滿憤怒。到了2006年,印尼政府大幅外判工作,工人工作漸趨零散化,又激起另一波運動。Abu認為,這波工人行動相比以往更能吸引工人,遊行隊伍唱歌舞蹈,感覺較以往歡樂。

2012年,多個不同派系的工會組成了印尼工人協會(Majelis Pekerja Buruh Indonesia,MPBI),主要議題包括最低工資、外判化和社會保障。Abu引述了一項資料,提到由2007至2013年間,由跨工會的聯盟組織的抗爭由總體4.5%增加至57%,可見其影響力愈來愈大。2012年,MPBI發起一場大罷工,工人包圍市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資,又發起14天的大遊行,由泗水(Surabaya)遊行至雅加達,要求增加社會保障。經過多輪的抗議後,工人獲得巨大成功。在15個最重要的工業地區當中,最低工資增加了48%,而在主要從事紡織及製衣業的茂物(Bogor),最低工資更增加了七成,在主要從事化工及燃油的芝勒貢(Cilegon),工人工資也提高了六成八。

另外,在勿加泗(Bekasi),工人亦在工廠搗亂和玩耍,要求終止外判化。由於該城市佔印尼出口總額40%,政府不敢貿然對工人採取暴力,於是找來當地的惡棍攻擊工人。每當流氓在街上看到任何人穿上工會的外套,便會強迫工人脫衣並焚燒他的所有衣服。即使這樣,工人還是取得勝利。7個月內,政府將十萬名合同工和外判工轉為正式工。在這次抗爭中,沒有工人坐牢和被殺。

工資壓倒其他訴求 成工人抗爭重心

由後獨裁時代初的一片廢墟,到今天工運小有成果,印尼工運有甚麼特點值得我們認識?Abu對此提出了幾項觀察。首先,他指印尼工人抗爭最主要的訴求是工資。在2012年,工資在工人的訴求佔了壓倒性的地位(769次),其次是非勞工政策如減低汽油費(48次)、工作保障(46次)、結社自由(41次)和社會保障(12次)。

在工資的訴求上,工人的抗爭主要是最低工資政策和僱主不按法例支薪等違法行為。Abu提到,工人其中一項針對的政策是統計最低工資的一籃子因素。自1986年起,該一籃子因素便一直維持在47個,大幅限制了工資上升的幅度。到了2012年,經過工人的抗爭,因素增加至66個,意味將來最低工資的升幅會更大。然而,這仍然遠遠低於工會提出的要求(86及110個),而且政府亦傾向選擇較便宜的商品作指標,例如是梳子和肥皂。

Abu認為,印尼工運會如此聚焦在工資而非其他工人權益的原因,除了因為當地的最低工資太低,還因為工資是所有工人訴求中最易理解的一項,並最容易在不同工會之間取得共識。如果議題是社會保障,工會間的意見很分殊,因為很多人不想支付社會保障的保費,令工會的立場經常不一致。

另外,Abu亦談到印尼工人如何看待工人結社權和集體談判權。他認為這兩項權利並非工人抗爭的首要關注點。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印尼成立工會相對容易:根據工會法,在一個工廠成立工會的條件是有10個工人願意加入。成立工會聯合會亦只需4個工廠工會,這些工會不需來自同一行業和城市。而且,工會法亦列明破壞工會是刑事行為。不過Abu提醒,在大多數情況下,僱主破壞工會都很難證明,勞動部門(特別是監察部)經常推卸責任,令工人的權益未有獲得保障。至於集體談判權方面,印尼的集體協議覆蓋率只有不足1%,而且大多都是由黃色工會簽訂,質素比勞工法例還要差。由於集體談判的成效不彰,工人對它並不重視。

法律途徑運作不善 迫使工人走上街頭

在抗爭策略方面,Abu指出工人傾向以街頭運動的方法推動政府作出改變。他引述一項數據作證:在2012年的工人抗議中,有527次是發生在政府建築物及國會外,發生在工作場所的只有370次,另外有63次和56次抗爭分別發生在主要道路和城市地標。

Abu認為,循法律途徑捍衛工人權益在印尼一直未見成效。由於印尼的勞資審裁處只設在每個省的省會,工人要作出訴訟非常困難。工人從家裡到省會的審裁處動輒需要6小時,但訟裁過程卻可能只得15分鐘。由於法律途徑無效,工人的街頭運動因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在眾多抗議中,最低工資議會的抗爭是街頭運動的標誌性例子。印尼的最低工資議會由工會代表(佔議席25%),一個商會代表(佔議席25%)和兩個勞動部門的代表(佔議席50%)組成。由於工會和商會代表的立場很難改變,因此工人的策略是游說政府官員接受其建議。每次議會調查最低工資時,工人會發起民間的調查來抗衡委員會的調查。另外,由於議會只以物價調查作為參考,令增幅不會超過10%,因此工人也會發起罷工走上街頭,要求官員調高增幅。


印尼全國罷工海報:拒絕低工資,取消外判,為人民群眾提供社會保障

抗爭小有成果之外 組織者故步自封

談到工人的組織問題時,Abu提出了不少觀察。首先,他指出工人之間有不少區隔和矛盾。由於印尼最低工資的保障範圍員只涵蓋正規就業人士,不少在鄉村種植園工作的工人便不受法例保障,令他們的利益長期受損。另外,調整最低工資的抗爭亦惹起第三產業工人(特別是白領)的不滿。Abu指不少白領都認為其他工人的教育程度低,工資調整的幅度不應高於10%。有些工人則害怕增加最低工資會拉高通脹,因此反對其他工人加薪。

不過,Abu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要回到部分工會組織者自我封閉的心態。他提到印尼工運的其中一句口號「「From trade union、By trade union、For trade union」,事實上妨礙了工會與其他界別如學生、女性團體等連結。特別在性別議題上,工會的認知相當不足。現時,大部分印尼工會的領導層皆以男性主導。有些工會雖然設立了婦女部門,但女性成員的角色卻只是聯誼、服務和籌款。即使有工會關注女工在職場的待遇,他們也忘記了工人在家面對的問題。例如有女工因為家庭暴力找工會幹事卻被拒,因為幹事認為這是工人的個人問題,不關工會管理。

不過,Abu提到印尼有少數工會作出了更進步的實踐。例如印尼工會聯盟(Gabungan Serikat Buruh Indonesia,GSBI)便設立了一個家庭組織的項目,將組織工人延伸至家庭。這個項目的理念是在「工廠外」組織。為了令女工能參加工會,組織者會藉著家訪,向女工的家人講解工會,嘗試獲得他們的支持。在一場對抗Adidas代工廠無理解僱工人的抗爭裡,工會更說服女工的丈夫由反對變支持,有些丈夫甚至與妻子一同參與抗爭。

結語

在這場分享會,Abu不只一次提到,印尼的政治環境依然惡劣,工人面對的困難仍然嚴峻。雖然蘇哈托在1998年下台,印尼的軍人亦失去了國會的投票權,然而具備雄厚經濟實力的軍人仍然控制國內所有政黨。另一方面,即使工人在2012年的大罷工得到勝利,但印尼工人的工資依然非常低,國內貧窮問題亦相當嚴重。

令人鼓舞的或許是:即使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印尼工人尚可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抗爭,部分工會的組織者更進一步探索如何擴大工人運動的組織。這些方法對於遠在香港的我們也有不少可供討論之處。例如,香港最低工資委員會每次調整法定最低工資都沒有得到重視,只是消息一則,工資為何不是香港打工仔抗爭的重點?又或,在香港用以維護工人權益的法定渠道(如勞工處和勞資審裁處)經常為人詬病,但實際上它的用處和問題應如何評價?回看香港經歷過的殖民地時期,與印尼一樣為社會遺留非政治化的問題,我們對這種歷史背景有甚麼認識?以上種種問題尚待更多人發掘和討論。

相關報導

印尼大火持續兩月未停  團體促政府懲罰縱火跨國企業

雨林砍光 移山開礦 水土污染 婆羅洲徹底完蛋

印尼棕櫚油商違法佔七農村  警商勾結 狂毆、濫捕示威者

 

表tag: 
裏tag: 

梁耀忠炒資深勞工幹事 揭NGO僱傭不平等問題

$
0
0

【惟工新聞】街坊工友服務處(下稱街工)發起五一遊行,逾百位市民在遊行前於遮打花園集會。過去一個月,不斷有消息指街工勞工組將被解散,惟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並無正面回應是否解僱三位勞工組的勞工幹事。街工勞工組今日在集會中,引述梁耀忠表示,5月31日之後,將不會向勞工組三名勞工幹事支薪。逾60名參與集會的市民身穿黑衣,聲援勞工組,並多次喊出「工人唔係話炒就炒」口號。

梁耀忠聲稱街工財困  冀將勞工組「連根拔起」

過去一個月,街工傳出「解散勞工組」消息,在街工任職16年的譚亮英(阿英)、各任職9年的黎治甫(Billy)和王曉君(阿花)疑將被解僱,消息惹來街工內外嘩然。

阿花解釋事件來龍去脈,要由去年三月說起。一直以來,勞工組以葵芳為基地。慢慢發展下來,勞工組希望專注發展勞工工作,和街工執委商議並達到共識後,決定於去年三月搬到旺角辦公室運作。到今年二、三月,阿花指,從非街工人士口中得知,梁耀忠表示希望為「搞選舉」保留資源,打算「收返勞工組三位人手」,消息傳出後隨即遇到反彈。其後梁又「轉口風」指因為街工財困,需要削減資源,並聲稱街工每月赤字六萬元,而該數字約等如勞工組三位職員所需的開支。對於梁耀忠「財困」說法,有街工會員表示,在九名執委當中,只有梁耀忠和另一位執委知道街工實際財政狀況,而其餘七位都看不到財政資料。

阿花續說,日前收到訊息,5月31日後街工不再承擔勞工組開支。如果在日期前無會員以捐款方式承擔,三人就不會獲發薪金。她強調,梁耀忠沒有說明此舉是解僱、遣散抑或是停止支薪。

阿花認為「財困」說法是藉口,推測梁耀忠背後原因是想將勞工組連根拔起,因認為勞工組和他在理念和工作手法有不合之處,早已產生磨擦。例如,勞工組未必同意梁參與2020年立法會選舉,推測梁耀忠認為勞工組不會為他助選。此外,去年五一,街工發起的遊行,其中一站為到中銀大廈抗議漢莎天廚無理解僱香港廚師聯盟(廚盟)主席吳志輝,惟梁耀忠不認同爭取不公平解僱法和保障工友復職權,拒絕現身遊行。

阿花指,梁耀忠沒有在正式場合,包括全體職員大會,回應過相關事宜。她並無辦法在正式渠道了解事件,她批評梁耀忠對各種質疑避而不見。梁耀忠直至上周五(27日)才與公屋被迫遷戶關注組、廚盟等受影響的工友開會,但阿花形容梁耀忠會內態度相當惡劣。

梁耀忠語出驚人:你哋鍾意可返嚟做義工

會員熱切關注勞工組去向,遂發起臨時會員大會,議程為「要求保留勞工組」。大會於昨晚(4月30日)舉行廚盟主席吳志輝指,約有50多人出席會議,是他見過最多人的會員大會。勞工幹事阿英就轉述梁耀忠當晚說,5月31日之後街工不會再支薪予勞工組,而不支付薪金並不等於解僱,更直言:「你哋(三位勞工幹事)鍾意可以返嚟做義工。」

大部分出席的會員都希望通過保留勞工組的議案,然而,個別會員卻轉移話題,不直接討論三名勞工幹事的去留,僅僅討論章則及財政問題,指如要保留勞工組就要街工會員籌錢。阿花直言,覺得自己與其他兩位同事變成人質,5月31日前不交贖金就會「撕票」,但對於揀選三人作人質的「歹徒」,在會上就沒被聲討,而昨晚會議亦沒有明確議決。

街工事件揭示NGO組織權力不平等、財政不透明的結構問題

近年有不少關注NGO工作待遇的組織出現,包括fb專頁「社運覺醒」及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前者觀察到社運團體內部有不少問題,希望引起討論,推動改進團體的勞動條件待遇。後者則希望為從業員爭取及維持公平與合理的工資比率、工作時間及其他僱傭條件。

「社運覺醒」成員到場支持勞工組,他們表示街工的事件顯示的是制度性問題。當團體出現問題,很多人怕影響運動而沉默,但無助改善問題,成員亦期望,老闆身為領導人,應實踐組織理念。員工入行大都是想追求理念,如果管理層惡待前線員工,會令人失望甚至離開,是社運的損失。

他們指出,梁耀忠無視會員異議一意孤行解僱勞工組幹事一事,反映出NGO中的權力不平等會傷害勞工權益。財政不透明的問題讓會員及職員無從監察,壟斷資訊的人可掌握大權,獨行獨斷,當中並無民主可言。因此,機構有內部民主,內部資訊流通,使會員、員工可以平等決策,是員工獲得合理待遇的理想方法。尤其是當街工以「為勞工出頭」為首要宗旨時,更應該在內部實踐良好的僱傭關係,成為社會參照的榜樣。

「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理事長林正軒指,不少非政府組織(NGO)、倡議組織、政黨和議員辦事處有財政不透明的問題,變相令組織高層容易以資源不足作藉口,開除不合意的員工。但組織又會在解僱員工後,再聘請新員工,可見並非資源不足的問題。他又指,今次並非首宗同類事件,只是以往事件的主角因「知遇之恩」和「家醜不出外傳」的想法等,而沒有公開事件。

NGO勞動待遇問題並不鮮見。上年九月,鄰舍輔導會高層計錯數,連累數十前線員工遭解僱。有到場的支援者亦在其他機構遇上不公平對待的問題,Doris Lee曾在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工作,2011年機構遇上財務困難,當時的主任排除其他方案,包括無薪假及搬到租金較便宜的辦公室,力推以裁員為解決方法,最終她在壓力下同意離職。

面對財政危機,裁員並非唯一解決方案。勞工團體幹事杜振豪指提到,當社民連議員梁國雄被取消議員資格,議員辦事處職員生計隨即受影響,當時議辦職員共同決策,最後方案為自願共同承擔減薪方案,如果不願意承擔也可選擇辭職。

杜亦表示,對今次街工事件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何只是針對三位勞工幹事。他又說,街工是勞工團體,本身實踐勞工信念,遇上財政困難時有人事變動,理應諮詢同事意見,讓同事討論如何解決。他又指,和街工內部人士討論後,發現街工內部有不民主情況,是有少數人掌權,並凌駕大多數會員的聲音。 他又呼籲,不論是為了三位勞工幹事,還是為了街工整體聲譽,甚至為了香港工運大局,對於裁員須三思,亦期望財困問題可放到會員大會上一起討論,而不是從上而下作出決定。

勞工組與工友同行 廚盟主席:永遠站在工友前面,從不退縮

除了會員,多個工會亦關注勞工組面對的危機,主動約見梁耀忠。廚盟主席吳志輝指,在2014年認識街工,於15年年初決定要為廚師組織工會,當時勞工組三位幹事協助他組成工會,處理文書和走訪職工會登記局,令廚盟至今有50多名會員。他又強調三人總是能為工友帶來安心和信心,當工友被老闆恐嚇時或收到律師信時,三位幹事都會向工友解釋法律,告訴他們不用懼怕,又指三人永遠站在工友的前面,從來不會退縮。

吳志輝形容今次街工事件「荒謬」,批評「財困」之說是偽名題,更斥「停止承擔薪金」的講法屬語言偽術。他指,即使是商家遇上財困,首先會找更多收入,如行不通會再想其他辦法,而裁員是最後手段,「裁員之前可以是凍薪、減薪和放無薪假等」,他又質疑是否每次遇上困難都要以裁員方法解決。他說,身為工人團體是為工人爭取權益,更加不應這樣做。

相關報導:
【議辦助理訪問系列二】 勞工團體打滾十四載 反思工作性質
「當有僱傭關係,工人隨時被犧牲」

高層預算出錯 員工與服務對象受罰 關注組狠批鄰舍輔導會裁員

逼兼職營地導師轉自僱合約 YMCA高層:一係簽一係唔簽
 

相關文章:
紀念亡者,為生命而戰鬥到底 致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的信

 

 

 

表tag: 

街工勞工組發聲明 要求梁耀忠收回決定 

$
0
0

編按:繼5月1日抗議後,梁耀忠解僱街工勞工組事件有新進展。今日《東方日報》政Whats噏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與及據稱梁耀忠於4月30日會員大會發言的錄音內容,作出報導。同時,街工勞工組三位幹事在傍晚發表聲明,促請梁耀忠撤回解僱決定,回到街工初衷。惟工新聞轉載街工勞工組聲明全文。


工人唔係話炒就炒
要求梁耀忠收回解散勞工組決定

街工作為一個超過三十年歷史的勞工團體,一直致力爭取勞工權益,近年勞工組更積極爭取強制復職權,「工人唔係話炒就炒」是我們近年不斷與 工人高呼的口號,但諷刺的是,「解散勞工組」一事卻反映梁耀忠違背勞工團體理念,令人失望。

1. 回應勞工組遷出安排

有說勞工組去年從葵芳邨梁耀忠議員辦事處遷出,帶來額外支出每年七十萬元,不過,由於三名職員一直由立法會資源支薪,故遷出亦只帶來每月約三千元的租金及影印等額外開支,因此,所謂七十萬元只是整體勞工組的每年開支上限。

勞工組遷出,不但未有大幅增加會方的額外開支,相反,勞工組遷出之始,就期望長遠邁向自負盈虧,不時邀請工友捐款支持街工,而且遷出之後,三名職員亦未曾加薪。

2. 「語言偽術」式解僱

梁耀忠於4月27日會見勞工組三人及街工協助成立的關注組與工會代表,當時他清楚表示不再有資源承擔勞工組開支,相關說法,在4月30日會員大會上,得到梁耀忠再次確認。

事實上,在街工會員群組內,執委曾確認梁耀忠表示若無額外捐款支持,將會於5月31日後停止承擔勞工組的薪金開支。

上述梁耀忠的說法,指出一個客觀事實,就是他於5月31日後不再支薪,這種「不出糧不等於解僱」的語言偽術,與無良僱主的慣技同出一轍。

3. 財赤疑惑未解

近日梁耀忠以財赤為理由來合理化「解散勞工組」的決定,可是,昨日他回應傳媒時,表示天水圍亦有縮減人手,兩名全職職員已轉為半職職員。

他卻沒有向傳媒透露,在兩名職員轉為半職後,他再籌錢聘請多一名天水圍全職職員。我們非常認同天水圍同工的付出與工作成果,我們指出這個事實,只是回應梁耀忠的前後矛盾。

4. 議席與工人運動

街工已有三十多年歷史,解散勞工組,意味摒棄勞工組過去的組織路線和手法。

回到初衷,三十多年前,梁耀忠代表街工參選,強調不要迷信議會,而是透過議會資源發展勞工組織,團結群眾力量,令人遺憾的是,今天他竟然決定解散勞工組,顯然是本末倒置,把工人運動置於議席之下。

我們的要求:

1. 要求梁耀忠清楚承諾保留勞工組所有職位。

2. 要求梁耀忠向全體會員及職員清楚交代財政狀況。

街工勞工組三人上
黎治甫
譚亮英
王曉君

2018年5月3日

相關報導:
梁耀忠炒資深勞工幹事 揭NGO僱傭不平等問題
【議辦助理訪問系列二】 勞工團體打滾十四載 反思工作性質
「當有僱傭關係,工人隨時被犧牲」

表tag: 

調查指8成中國女記者曾遭性騷擾 媒體機構缺處理機制

$
0
0

【惟工新聞】有線新聞台體育女記者上月於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決賽直播期間,遭兩名外籍男觀眾強吻兩邊面頰。平機會指,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兩男行徑或已涉及性騷擾行為。有線電視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事後更稱:「咁就算發生咗,大家咪一笑置之囉。」類似事件在媒體行業絕非孤例,而在去年席捲全球的Me Too反性騷擾運動中,不乏媒體從業員揭露在職場遇到的性騷擾。

中國記者黃雪琴發起調查,披露中國女記者在職場遭遇性騷擾的狀況,她在三月公布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女記者都遭受過程度不一、形式不同的性騷擾,調查亦發現職場性騷擾有網絡化的現象。在遭到性騷擾的受訪者中,只有3.2%向上級報告事件,但在13個個案中,只有一間媒體機構重罰施害者,甚至有公司着當事人不要張揚,媒體機構對處理性騷擾事件的機制明顯不足,亦缺乏預防性騷擾的相關培訓。

調查方法及性騷擾定義

《中國女記者遭遇性騷擾狀況調查》(下稱調查)向在中國女記者派發網上問卷,參與調查人數達1762人,其中收回有效樣本416份。調查問卷把性騷擾定義為「不受歡迎的性舉措、性要求以及其他涉性的語言、非語言或肢體動作」,並將性騷擾分為性別騷擾(gender harassment),不受歡迎的性企圖 (unwanted sexual attention)和性強迫(sexual coercion)。

近五成人於未經同意下被「開黃腔」 6.3%受訪者被迫進行性行為

在416份有效樣本中,受訪者主要來自中國一線城市和聚集較多媒體機構的省份,68%的受訪者來自廣東省、北京市和上海市三地。逾八成半的受訪者集中在18-24歲和25-34歲兩個年齡層。調查指,超過五成受訪者已離開媒體行業,而仍在媒體工作的受訪者,有21.5%在報社工作,15.4%為網絡媒體,7.2%為電視台。

記者遭遇的性騷擾中,主要屬於「性別騷擾」和「不受歡迎的性企圖」兩類,實際形式包括:未經同意就講述和性有關的玩笑或話題,展示猥褻文字/圖片(48.2%),未經同意故意觸碰身體或隱私部位,讓人感覺到厭惡(46.3%),未經同意用色情/猥褻的目光注視(39.9%)。而在「性強迫」的類別當中,6.3%的受訪者被迫進行性行為。 

一名27歲、在南方一間報社工作的女記者,講述一次被中年男性上司性騷擾的經歷。她說,自從於大學實習到畢業工作,5年來經歷多家報社,無一例外都有猥瑣中年男領導或老男人存在,指他們會借着在休閒場所,如卡啦OK唱歌或部門聚餐時,借歌曲挑釁,「今夜你孤不孤單?」、「妹妹你坐床頭,哥哥我不想走」等,然後借酒意用肢體試探,包括摸頭、挽腰、捏手,甚至熊抱。有一次,她上司在出差中,將房號發給她,她當時感到憤怒和屈辱,但指當年太年輕、膽小,沒有相關的知識,也不知道找誰求救,只能看着手機哭。

九成性騷擾者為男性 上司、陌生人比重佔最多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職場性騷擾者為男性,其中四成為當事人的上司,陌生人佔了37.1%,三成為同事,其次為同學和採訪對象。

調查將性騷擾者的身分與性騷擾的行為作分析,發現當性騷擾者為上司和同事時,對當事人的性騷擾行為多數為「未經過同意講述和性有關的玩笑或話題和展示猥褻文字/圖片」(共149人)、「未經同意用色情/猥褻的目光注視」(共134人),以及「未經同意故意觸碰身體或隱私部位,讓人感覺到厭惡」(共129人)。
而當性騷擾者是親屬時,發生比例較高的為「未經同意故意觸碰身體或隱私部位,讓人感覺到厭惡」(10人),「未經同意對你進行猥褻性的動作或暴露性器官(露陰)」(9人)。

而當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遇上採訪對象的性騷擾時,則多是「未經過同意講述和性有關的玩笑或話題,展示猥褻文字/圖片」(38人)。

一名26歲、在北京一間報社工作的攝影記者講述被採訪對象性騷擾的經歷。當時她為一位企業家拍照,拍了十幾分鐘後,對方喝了幾口紅酒,行為越來越不檢點,在最後說也要和她拍照,她無奈拒絕,但對方卻說不拍即是不給面子,她不情願地走過去,豈料對方立刻抓住她的腰,並大喊「快拍快拍」,拍完後,她趕緊走開,出去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相片並刪除。

性騷擾不分公私場所 職場性騷擾網絡化

調查結果顯示,有43.8%個案發生在公共場所(辦公室、會議室、資料室和洗手間),有37.7%個案發生於私人場所(個人辦公室、家庭房間裏和酒店房間),兩個數字不相上下,說明性騷擾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發生。

報告亦提到,隨着網絡的普及,社交軟件逐漸成為主要的社交手段,通過打電話、手機發送黃色笑話、猥褻圖片和影片進行性騷擾的也達到了31.6%,顯示職場性騷擾網絡化的現象。

一名29歲、在上海一個報業集團工作的記者,講述她於社交軟件上,收到上司性騷擾訊息的經歷。她指,報社上司經常以QQ找她聊天,每次都是以「寶貝」、「親愛的」作開頭,後來同事也給她短訊,發現應該位上司對每一個女記者都稱呼作「寶貝」和「親愛的」。她指,上司有時候會發一些男女的色情圖片給她,但她一概不會回覆。

僅3.2%當事人上報事件 不足1%人報警

報告指,遭受性騷擾後,近六成的當事人選擇了沈默、忍耐或躲避,有兩成半人會告知對方停止行為,只有3.2%的人上報事件,只有0.6%會報警。

至於當事人不將事件上報,有六成人認為報告和投訴沒有用,近五成人則害怕隱私被泄露,影響事業和個人生活,近三成人則擔心程序麻煩而沒有上報,有近一成半人甚至表示「不知道可以這麼做」。

而經歷性騷擾後,有六成受訪者表示自尊心受傷,感到挫敗和沮喪。 受到2次以上的性騷擾的176名當事人中,有44人指正常的人際關係和交往受到嚴重影響,有22人表示嚴重影響了事業(如辭職或放棄調職),29人表示有持續的精神壓抑,10人有自殘或者自殺傾向。 

一位在南方雜誌社工作的女記者透露,她曾被採訪對象用力抱,而明顯感覺到對方的胸口往前壓到她的胸部。自此,後來的採訪對象只要是男性,她都要求雜誌社要派攝影記者與她一起去。她同時亦感到,難以建立與受訪者的信任,甚至對男性上司和同事有所警惕,變相對她稿件質量和工作水平有一定影響,因此,亦影響了她的薪酬和晉升機會。

13個案中只得一機構重罰性騷擾者 有公司着當事人不要張揚

遭遇性騷擾後,只有3.2%的受訪者,即13人,選擇向上級報告事件,然而,在這13個個案中,只有一間機構重罰性騷擾者,另一間則以口頭警告對方,其他的公司則當作不知道,甚至叫當事人不要張揚。

在時尚雜誌工作的一名34歲女記者指,曾被男同事拍屁股,當她質問對方時,對方稱:「你穿成那樣不就是想被讚揚,我拍你就是讚揚啊,而且,看你也不像那麽保守的人啊。」當晚她向主編投訴,主編說會叫同事下次注意,但實際上並沒有處罰他。除了被同事性騷擾,她亦曾被陌生人胸襲,當時她穿短裙正坐電梯。她其後報案,但那位男警上下掃視她,女記者反問:「難道我穿得比較性感,就該被胸襲?就該被性騷擾?」兩名警察對視一笑,其中一個說:「你知道就好,說明你也知道穿成這樣的風險。那就要承擔。」另一名警察則告訴她,沒有證據不能立案,她要求警察調取電梯的閉路電視錄影,但他們說鏡頭只是做樣,根本沒開。她其後查證發現,閉路電視的確沒有開。

媒體機構預防性騷擾培訓嚴重不足

報告指,逾七成受訪者認為工作機構有必要開展有關防治性騷擾的培訓和講座,然而,調查顯示,近八成半受訪者工作的媒體機構並沒有提供預防性騷擾相關的培訓、課程或講座,只有3%的受訪者表示工作機構有提供過相關培訓和講座。

發起調查的黃雪琴指,曾詢問了32家國內報社、雜誌社和網媒,以及13間境外駐華的媒體機構,發現沒有一間機構有明確的反職場性騷擾培訓、規定和機制。

媒體應建立職場反性騷擾預防機制 相關培訓中應注重性別平等

黃雪琴表示,應正視媒體行業中的性騷擾問題,認為媒體應積極自我監督。黃認為,媒體應該帶頭建立職場反性騷擾預防機制,同時成立處理部門;加入職場反性騷擾條文,並加入反性騷擾教育,並指培訓不能只針對女性,在提高女性預防能力的同時,亦要提升男性對性騷擾的敏感度和認知度,而相關的講座和培訓中應注重性別平等。她又建議,應增強職場環境如樓梯、電梯、安全死角等的安全性,確保這些位置的閉路電視保持運作。

 

 

中國女記者職場性騷擾狀況調查報告全文

相關文章:

反職場性騷擾 富士康女工發出公開信

服務業性騷擾男女都中招 保安航空零售屬高危

淪陷19年 服務業終重光 歧視條例禁顧客性騷擾空姐

表tag: 

70% increase in minimum wage, 100,000 switched to permanent positions – how did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 revive?

$
0
0

Nowadays in Indonesia, workers' protests are concentrated in cities, whereas farmers are fighting against land grab in villages. Indonesian workers face overwhelming violence and brutality from military and mobs in intensity that Hong Kong workers can hardly imagine. But the movement achieved a lot despite heavy pressure: in 2012, after 7 months factory raid, more than 100,000 outsourced workers gained permanent positions in Bekasi industrial area; minimum wage in 15 industrial areas increased by 48% in average after the general strike in 2013. 

Recently, Abu Mufakhir (hereafter Abu), veteran organizer and researcher of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 gave a sharing titled 'Indonesian Workers' Struggle in the Post-Dictatorship Era (1998-2015)', in which he illustrated how Indonesian workers' power was strengthened in 20 years' time. Starting with the history of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 to the aims, strategy and organizing practices of the movement, Abu’s sharing should be a great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ose who concerned about workers right.

Era of Dictatorship: 30 Years of Labor Movement Repression (1965-1998)
The dictatorship Abu referred to was the reign of Suharto, the second president of Indonesia. In 1965, Suharto seized power after a military coup against the pro-communist then-president Sukarno. Within a year after the coup, 3 millions were killed in Suharto regime's purge of communists and nationalists, according to some independent researches. Suharto's military regime lasted till 1998.

Since 1965, Indonesia labour movement is under military control. Military use the “cooperative body” called BKS BUMIL (Badan Kerdja Sama Buruh Militer/Cooperative Body of Workers and Military). Since 1973, Government only allowed single union named SPSI (Serikat Pekerja Seluruh Indonesia/All Indonesia Trade Union). While the labor law was enacted by military, they also dominated each and every aspect of workers' movement: all labor disputes were “arbitrated” by the military not by tripartite or labour court institution. Their decision depended o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panies involved. The military would disperse protesting workers if they were on good terms with the companies, while encouraging workers to strike to threaten the hostile ones. Although a labor court was set up, it did not accept any case between 1974 and 1997, as Abu recalled.

More and more strikes were called since 1990s. Workers tried to organize themselves in the form of 'labor forum' in order to avoid the name 'union’ – because at that time, government only allowed single union. Suppression from the military reached unprecedented intensity. Many workers were imprisoned and killed. The murder of worker leader Marsinah was one of the most infamous incidents. In 1993, 500 watch factory workers struck for pay rise in Porong, East Java. 2 days later, worker delegate Marsinah was kidnapped after initiating a rally. Her body was found in the wild 3 days later. The forensic report showed that Marsinah was tortured and raped. It was believed the military was involved, but the truth is still hidden years after her death.

Post-Dictatorship Era: First Glimpse of Success of Workers Struggle (1998-2015)
After the downfall of Suharto in 1998, a series of political reform loosened restrictions on union movement. In 2000,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s convention concerning freedom of association was rectified, trade unions sprung up in Indonesia. 80 unions federations were established in only 5 years. By 2016, there were more than 100 federations and 9 confederations of trade unions in the country. Abu pointed out, however, trade unions are scattered over the entire country, partly due to the geographic distance between the islands, which hinders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unions. Apart from that, Indonesians have only little and limited understanding about union, how to organize workers and initiate strikes, under the depoliticizing effect of prolonged dictatorship. At present, less than 16% of formal employees in Indonesia are unionized.

In spite of these impediment,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 gained momentum in street protests. At least 8367 workers' collective actions took place between 1998 and 2013; excluding the 3 general strikes and May Day rallies, more than 6 millions workers were involved in these actions. Abu deemed workers' protests between 1998 and 2001 as the first wave of workers' actions. While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a wave of factory closure, leading to a 40% drop in workers' real wage, workers' actions at that time were filled with rage and focused on pay rise and the recovery of severance pay. By 2006, large-scale outsourcing of job positions in public sector intensified the fragmentation of employment, sparking off a new wave of movement. Abu found this new wave of actions more appealing to workers. Imbued with music and dance, the marches gave off a more joyous vibe.

In 2012, unions from different factions came together and formed the Indonesian Workers Consultative Assembly (Majelis Permusyawaratan Buruh Indonesia, MPBI), main issues concerned included minimum wage, outsourcing and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Abu quoted research findings that showed a rising percentage of protests organized by cross trade union alliance from 4.5% to 57% between 2007 and 2013. The increase revealed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union confederations, he suggested. MPBI initiated a general strike in 2012. Workers surrounded office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requesting for a rise in minimum wage, while an increase in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was demanded by the workers in a 14-day rally from Surabaya to Jakarta. Enormous achievements were made after numerous rounds of protests. Minimum wage was raised by 48% in 15 most important industrial areas, while employees in Bogor, a city engaged in garment and textile industry, enjoyed a minimum wage increase of 70%. In Cilegon, where chemical petroleum industry is prosperous, workers' wage rose by 68%.

In Bekasi, workers intentionally messed around and played in the factories to fight against outsourcing. Since the city accounted for 40% of the country's total export, the government hesitated to impose violence on workers. Hence, local thugs were hired to do all the dirty works. When coming across anyone on the street wearing union jacket, they would ask the worker to strip and would then burn all his clothes. The workers claimed victory regardless. Permanent positions were offered to 100,000 contractual and outsource workers. No worker was imprisoned or murdered during the protest.

Wage as Pivotal Demand of Movement over Other Issues
From the ruins in the post-dictatorship era to the first glimpse of success today, what characteristics of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s should be identified? Abu provided his observations to the question. He first revealed that wage was the major demand of Indonesian workers’ protest. Among issues appealed for, wage was apparently the most dominant (769 times), followed by non-labor policies such as gasoline price reduction (48 times), work protection (46 times), freedom of association (41 times) and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12 times).
 
As for the wage-related demands, minimum wage policy and wage theft were issues most protested against. One of the policies targeted by the workers, as Abu mentioned, was the basket of components of decent life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wage rate. The basket had consisted of 47 component since 1986, which significantly limited the wage increase rate. In 2012, thanks to workers’ persistent struggle, the number of factors was raised to 66 components, implying a possibly higher increase rate of minimum wage in the future. Nonetheless, the number of factors were still far less than those suggested by the unions (86 and 110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also tended to use cheaper products, namely combs and soaps, as indicators.
 
Instead of other labor issues, wage remains the primary focus of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 which Abu attributed to the extremely low wages in the country, and to the fact that wage is most easily understood among various workers’ demands and also the easiest to agree upon by consensus between different union. If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is to be discussed, unions can have varied opinion and hence diverse or even contradictory stances, for only few are willing to pay insurance fee for the prot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bu also spoke of Indonesian workers’ views on their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rights. He was under the notion that these two rights are not the main focus of labor movement, for establishing un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 according to the trade union regulation, to set-up a new plant level union, it’s only need 10 workers who willing to join the union. Then to set-up federation level union, it’s only needed 4 plant level union, regardless the industrial sector and city. According to trade union law, union busting is criminal act. The problem is that employers’ attempts to disrupt union are hard to prove, whereas government labour departments (especially the monitoring body) often shirk responsibilities, resulting in labor rights being unprotected. In regard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rights, coverage of collective agreement in the entire country hovers below 1%. Terms of these agreements, mostly signed by the ‘yellow’ unions, are even worse than those stipulated by labour law. Due to its ineffectiveness, workers pay only little attention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effective Institutional Channels urge Workers to Take to the Streets
As for the strategy of labor movement, Abu suggested that workers tend to launch street actions to call for government to make chang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mong the workers’ protests in 2012, 527 took place outside government buildings and parliament, compared with 370 in workplaces, while only 63 and 56 were staged respectively on the main roads and at city landmarks.
 
Defending labor rights through institutional channels remains unfruitful in Indonesia, according to Abu. Filing lawsuits is arduous and grueling for workers - since labor court is only located capital city of province, a worker may need to travel 6 hours from their home to the labour court in the province capital city, just to complete the court procedure that lasts only 15 minutes. In view of the futility of institutional channels, workers’ street protests are deemed justifi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Protest against the Minimum Wage Council is considered a typical example of street protests amidst numerous demonstrations. The Minimum Wage Council in Indonesia is comprised of representative from union (25% seat), -business association (25% seat) and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 from labour department (50% seat). As representatives of trade union and business association both have unshakeable stances, workers’ strategy is to lobby the officials to accept their suggestions. Every time the minimum wage council begins its study on minimum wage, workers also conduct their own research to contend with the government’s report. Meanwhile, given that only price chang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the minimum wage council the increase rate of minimum wage does not exceed 10%, which forces workers to go on strike to demand for a higher increase rate.

 
General strike in 2013: No more low wage, End outsourcing, Social protection for the people

Organizers turn conservative after initial success
While discussing problems of organizing workers, Abu shared his rich observations. First, he pinpointed the countless segments and conflicts among workers. As the protection scope of minimum wage in Indonesia only includes formal employees, workers working in farms and villages fail to benefit from the policy, resulting in their continual exploit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fight for minimum wage adjustment has triggered discontent from the tertiary sector workers (especially the white-collars). Abu revealed the white-collar workers tend to agree that the other workers, for their low education level, should not enjoy a wage increase of more than 10%, while some oppose to wage increase for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sectors, for fear that raising minimum wage would lead to a rise in inflation.
 
Yet, Abu considered the conservative attitude of some union organizers as the crux of the matter. He further illustrated how a slogan of the Indonesian labor movement ‘from trade union, by trade union, for trade union’ has in fact hindered union from building connections with other sectors such as students and women movement groups, especially when unions lack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issues. Most leading roles in unions are currently male-dominat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some of these unions have set up women departments, women members are only in charge social gathering, service and fundraising. While unions are concerned with women workers’ pay and working conditions, workers’ problems at home are often neglected. Once a female worker sought help for domestic violence from a union officer, she was rejected simply because the officer perceived it as a personal problem beyond the union’s responsibility.
 
A few unions in Indonesia have made more progressive attempts, though. The Federation of Indonesia Workers Union (Gabungan Serikat Buruh Indonesia, GSBI) has commenced a family organizing project to further organize workers’ family members. The ideal of project is to organize ‘outside the factory’. In order to involve women workers in the union, organizers try to seek support from their family members by means of doing home visits and explaining about the union to the families during visits. In a protest against the unreasonable dismissal by an Adidas subcontractor, the union successfully persuaded some female workers’ husbands to shift stance and support the protest, some husbands even joined their wives in the demonstration.
 
Conclus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sharing session, Abu mentioned several times that workers in Indonesia are still facing great difficulties as the country's political atmosphere remains appalling. Despite the fall of Suharto in 1998 and military's loss of voting right in the parliament, all political parties in Indonesia are still firmly grasped by military with strong financial capacity. Although workers claimed victory in the 2012 general strike, their wages are still extremely low, poverty remains a major issue in the country.
 
What is encouraging is perhaps the workers' invention of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movement and some organizers' further exploration of ways to expand workers' organizations in spite of the precarious conditions. These means can serve to inspire discussions even for us in Hong Kong. For instance, the announcement of statutory minimum wage adjustment by the Minimum Wage Commission in Hong Kong never receives much attention, why is wage never given the emphasis in Hong Kong workers' movement? Institutional channels for defending workers' rights in Hong Kong (namely Labor Department and the Labor Tribunal) are widely criticized, but how should its use and problems be evaluated and reviewed? Similar to the dictatorship era in Indonesia, Hong Kong's colonial history has also left a legacy of depoliticization to society, 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such historical context? These questions await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related news:

Modern Slavery The Hardship of Hong Kong Domestic Workers

Employment agency admitted overcharging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30 times

Over a thousand migrant workers protest for standard working hours

Shelter for abused FDWs faces bankruptcy and closure in a month

表tag: 

最後協商破局 大觀提原地安置遭拒

$
0
0

編按:在香港,「原區安置」經常是受各類重建計畫影響的街坊的核心訴求。台灣亦不例外。從2016起,板橋大觀社區面臨迫遷。居民抗爭近兩年後,大觀社區土地的主管機關與居民開會,拒絕原地安置的訴求,更稱這是「最後一次會議」。惟工新聞轉載苦勞網的報導

文、圖:張智琦 苦勞網記者

退輔會板橋榮民之家今日(5/4)上午和大觀社區居民召開「安置方案協調會」,退輔會再度提出包租代管和社會住宅的方案,但大觀自救會重申包租代管不適用居民,並表示願意退讓,希望以「原地安置」為前提,召集學者專家討論如何切割一部分土地安頓居民,但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無意退讓,表示「這是最後一次會議」便離席,留下憤怒的居民。

大觀自救會4月7日曾當面向蔡英文總統陳抗,她當場回應「相信大觀拆遷問題會得到適當處理」。今日大觀社區土地的主管機關退輔會邀請居民參加「安置方案協調會」,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新北市政府城鄉局和社會局代表皆出席會議,但政府和居民雙方仍未達成共識。此次會議後,大觀社區恐難逃強拆命運。

退輔會這次會議提出的安置方案和去年9月的「包租代管說明會」相似,表示會同新北市政府放寬安置條件,遭拆遷的弱勢居民可得到租屋津貼、包租代管的安置,以及社會住宅優先抽籤權。此外,板橋榮家也開放大觀居民承租入住。至於居民最希望的「原地安置」,李文忠則認為於法無據,直言「不可能」。

然而,自救會成員唐佐欣表示,居民已一再重申,包租代管和租屋津貼並不符居民的處境和需求,租的地點零散、租期最多三年,居民也難以負擔租金,只是殘補式的救濟資源,居民也不想搬入榮民之家受到統一式的管理。唐佐欣說,大觀社區現存緊密的鄰里互助網絡,能填補現行社福資源的不足,相信官員釋出的好意,但他們爭取的是根本解決迫遷問題的方案。

大觀自救會代表鄭仲皓強調,退輔會有權限停止強拆,並做就地安置,自救會願意退讓一步,不強硬主張要全區保留,而希望以「原地安置」為前提,共同召開學者專家的會議,商討如何分割土地。他表示有和地政系的學者討論過,「這是有可能的」,希望退輔會可以和居民創造雙贏局面。

自救會:盼以「原地安置」為前提,召開學者專家會議

不過,對於自救會的提案,李文忠則質疑,大觀居民是違占戶,「政府不能讓你占久就可以住」,退輔會依法也得處理法定空地,就地安置「不可能」。李文忠也嗆鄭的土地分割方案講的是「空話」,並要求他提出實際辦法。退輔會板橋榮家主任厲以剛也表示,大觀社區原本有七十九戶,如要原地安置,其他戶也有權要求,但現有土地不足以蓋七十九戶,也沒有法律依據。

鄭仲皓則回應,大觀社區不是一般違建,而是歷史造成的違建,政府也有所疏失。他表示,關於土地的問題如何突破,權限在退輔會和榮家,現在已點交戶已經拆除,等於有空間出來可以重新規劃榮家的土地,重點是退輔會和榮家有沒有誠意邀專家學者一起討論。

雙方爭論一小時,仍未達成共識。李文忠在11點左右表示,可以理解自救會的主張,但沒有實際辦法就做不到,並說「這是最後一次會議,我說的方案,如果你們不願討論,我做不到。」隨後作勢離席並宣布會議結束。

不滿李文忠逕自結束會議,鄭仲皓突然拿出「以原地安置為前提,召開學者專家會議」的承諾書衝向李文忠,希望他能簽署,居民也高喊「原地安置」並衝向欲離開現場的官員,現場一片混亂,警方和居民爆發激烈推擠衝突,過程中許多居民受傷,有兩名自救會成員被逮捕。

鄭仲皓會議後受訪表示,自救會的方案已經有所讓步,榮家說社區有七十九戶,但已點交戶都已離開,現在實際需要安置的居民僅有三十幾戶,只要從社福用地切割出一個住宅用地,調整規劃就能讓居民住在裡面。他呼籲政府拿出誠意,不要只想強拆,「政府可作為而不作為,我們就會拿命來拚!」

厲以剛則表示,這是最後一次協商,「原地續住不可能,之後就看法院作最後處理」,這意味強拆大觀社區及自救會更激烈的抗爭恐無法避免。

表tag: 
裏tag: 
縮字: 
退輔會再度提出包租代管和社會住宅的方案,但大觀自救會重申包租代管不適用居民,並表示願意退讓,希望以「

我們也要做愛!手天使百人遊行爭障礙者性權

$
0
0

編按:身體有障礙的人常常被社會忽略甚至誤解,一般生活需要都被忽視,在社會對性充滿污名的氣氛之下,身障者就更難在性方面自主。台灣手天使在2013年成立,專為身障者提供服務,大眾對身障者性權的關注日益增加,但政府仍然無動於衷。上星期六,逾百人走上街爭取身障者性權,向政府提出4大訴求:1.性交易合法化,娼嫖均不罰,令障礙者可以透過性交易滿足需要;2.落實各類情慾空間的無障礙環境,包括公園、旅館等;3.保障身障者有獨立的生活空間,讓他們有發展關係與情慾的基礎;4.性別平等教育性教育與家庭教育都要包含障礙者觀點。惟工新聞轉載公庫對遊行當日的報導。


文:許詩愷(公庫記者)

台灣性義工組織手天使和數個性別團體,上星期六在台北市西區舉辦遊行,訴求「障礙者也需要性!」強調身障者的生理需求應被各界重視,他們從西門町出發行徑紅樓、二二八公園等性別友善空間,最後再分別向內政部、教育部、監察院遞交陳情書。

手天使替無法處理性慾需求的身心障礙者提供免費手交服務,成立已近5年,卻仍經常遭外界醜化,創辦人Vincent強調,大眾看待障礙者時都說「能正常生活就夠了」甚至把我們包裝成生命鬥士,但障礙者也是人,也有性慾,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並做愛,遊行便是為了打破這些迷思,並破除大眾對「性」的污名化。

台北西區縱走 呼籲大眾面對性

遊行自西門町電影公園集結,原先手天使申請了雙線道,但警方昨日突然以維護交通為由縮減為一線道,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鄭智偉見狀一度不滿,反駁「這象徵了公共空間不是給障礙者使用的,不是給共享這個城市的人民使用的。」接著號召近兩百名支持者走上馬路,成功佔回路權,並疾呼「今天屬於障礙者。」

「站在這裡的大家都是障礙者。」鄭智偉指出,同性戀、多元性別認同、體態豐腴者,所有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族群都會遇到各種歧視,甚至被視為變態,相對擁有較多資源,鼓起勇氣參與遊行的他們,要為了更多無法現身的群眾爭取權利,鄭智偉說,障礙者的性不只是一個人的事,包含了性教育、國家政策、無障礙空間等領域,卻從來不受社會重視。

而隊伍行進間,參與者們不斷呼喊「只要性,不要礙」、「我們也要做愛」等口號,並向行人解釋訴求。因為西門町近年景氣好轉,眾多旅館林立,另一名主持人家新趁機提到,障礙者出門約會時,由於現行法規對旅館業的無障礙房間數規定非常寬鬆,許多旅館根本沒有設置相關設施,導致障礙者輪椅會被電梯門卡住,甚至性交後無法在浴室盥洗。

落實無障礙、友善平等的情慾空間,即是本日遊行訴求之一,當隊伍經過西門紅樓、二二八公園,Vincent解釋這些地點對性少數族群猶如避風港,他們只能在此得到片刻自由,無法在公開場合和伴侶享受親密言行,但過去政府經查刻意刁難,例如1997年,二二八公園外的常德街便發生警方大規模盤查,禁止同志深夜逗留;而餐廳、電影院等場合對障礙者的限制屢見不鮮,輪椅族的保留位通常在第一排,他們必須吃力抬頭看片,同行者的座位則在其它地方,連想和伴侶牽手都沒辦法。

再加上障礙者需要他人協助生活,於是各空間經常不設鎖,或直接敞開大門避免爭議,身旁的親友、照護者也會「自然關心」他們的隱私,家新透露,手天使曾遇到障礙者為此吐苦水,不只很難把約會對象帶回家,網路交友、觀看色情影像時更要躲著旁人,他們主張政府應提供租金讓障礙者負擔得起,符合實際需求的社會住宅,Vincent便直言「保障獨立生活空間,才有更多情慾的可能。」

政府只想到法律 未從人的角度思考

「如果幫我們餵食很正常,為什麼性需求不行?」Vincent再度強調,遊行另一項訴求是性交易合法化,因2011年性專區修法施行後,未有縣市政府設立專區,而目前的性交易場所仍屬違法營業,不可能安裝無障礙設施,即使未來有合法店家,由於大眾對無視障礙者性需求,上述提到的交通、娛樂困境未解,他們無法期待障礙者能使用此服務,若要強迫所有性工作者被集中管理,更是種隔離、歧視。

手天使因此主張「障礙者進行性交易,娼嫖均不罰。」家新說明,多數障礙者無法自慰,性交又有外在環境的限制,若親友幫他/她找到性工作者回家服務則會觸犯法律,必須讓障礙者的性交易合法化,才能讓許多缺乏資源的障礙者解決生理需求。而提到歧視手天使服務的外界經常諷刺他們「有沒有口天使、腳天使?」隊伍也用口號打趣回應「你來做就有了。」

針對上述訴求,營建署建築管理組副組長欒中丕僅表示「會循序漸進,繼續改善。」而參與障礙者運動多年的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進一步追問「到底有沒有期程,以及讓公民團體監督的管道?」他形容,政府沒有阻止我們去開房間、去吃飯,但我們進不去旅館和餐廳,欒中丕再回答,2013年起已全面要求所有新建物都必須設立無障礙設置,舊有建築則會逐步檢討,當他離開時卻忘記拿陳情書,現場眾人大聲呼喊後才調頭接下。

許朝富直言「政府只想到把這群人養好就行了。」把基本法規定好,未從人的角度去檢視是否符合障礙者的需求,障礙者有權爭取自己的性,跳出來為自己發聲,不過在這之前「我們一定要認同自己是個障礙者,從障礙裡出櫃」才能影響到外界,其中最重要的即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障礙者要情慾自主 酷兒與移工不可少

遊行隊伍便有二十逾名身障者參與,罹患重度腦性麻痺的中研院博士孫嘉梁裸身用繩縛綁住自己,用肉體控訴,大眾歧視他們不配有情慾,因為環境因素無法享有隱私,種種現象猶如綑綁在他們身上的鎖鏈,讓障礙者不敢探索自己的情慾,甚至為此感到罪惡。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吳靜如則指出,外籍移工在台灣約會,開房間時會被取笑,就像障礙者被認為不該有性,移工也被說「讓你們來台灣賺錢,你們只要會工作就好。」社會污名化弱勢者,對性感到恐懼,層層壓迫著他們。而照護移工是和障礙者最貼近的工作者,兩者互相影響,政府應檢討長照、勞工政策,讓照護員得到合理的勞動條件,才能幫助障礙者更自由的生活。

手天使的第四項訴求是性平教育、性教育不只容納多元,也要包含障礙者觀點,因此繼內政部後,再來到教育部陳情。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成員天天出面聲援,她從小因身材遭人取笑,直到近年接觸了肥胖污名議題,認識酷兒盟的「胖女/女怪」成員們,才開始面對自己的情慾,性平教育的精神,是輔導大眾正視、了解「任何身體都要被尊重」並選擇自己要如何愛,與被愛,否則壓抑一個人的性/別和情慾,會對其身心有害,政府應給予多元族群自由,逐步扭轉社會風氣,而不是強迫眾人隱藏自己。

最後抵達監察院時,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說明,根據2015年的政府統計資料,性侵害及家暴發生在障礙男性身上的次數比非障礙者高出4倍,更何況身障女性的情況?而他們除了肉體痛苦外,還經容易被迫節育,黃怡碧強調,性權已是國際人權法保障的權利之一,如瑞典去年出面向他們1972至2013年間,用法律要求跨性別者接受節育手術的行為道歉並理賠,荷蘭除了性交易合法之外,也提供完善的資助與規範,幫助障礙者得到性服務,雖然各國對性權的推廣程度不一,還在改善的過程上,但不代表我們的政府不能做得更好。

相關報導:

讓智障人士「可以說不,也可以要」 康橋之家事件後談智障人士性公義

 

表tag: 

中國塔吊工罷工的導火線

$
0
0

編按:由上月底開始獲媒體報導的中國全國十六省市塔吊工人(香港俗稱地盤天秤)罷工,到今日依然有部分省份的工人訴求未獲回應。為了讓公眾更了解現時中國塔吊工人的苦況,內地有民間媒體透過訪談及數據搜集,整理了工人現時的工作狀況。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地盤工人與香港地盤工人待遇的相似之處,包括外判、工業意外等等。

(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大滙」,文章連結為:https://mp.weixin.qq.com/s/Jt-iPB0CDiPZM6HvmgctcQ
為了方便香港讀者閱讀,惟工新聞將文章用字稍作改動。)

這篇文章以作者對13位塔吊工人的線上訪談和近年來研究塔吊行業的相關報告為基礎撰寫而成。由於時間倉促,把握資料有限,對此次全國罷工進行的梳理和分析無法做到完全準確。希望關心塔吊工人權益的朋友能做出更多嘗試。

塔吊工人這些年經歷了什麽?

一.「外包」制度使工人受害

首先所有問題都要放在建築行業市場化改革,塔吊產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去考量。

中國建築地盤的塔吊機,大多由塔吊租賃公司提供。由於人機結合的要求,塔吊工通常由塔吊租賃公司「推薦」給施工單位。也就是說,塔吊租賃公司實際上不只租賃設備,也租賃工人。從勞動法層面講,塔吊租賃公司就帶有了勞務派遣公司的性質。施工單位實際上把安全風險和用人成本轉嫁分擔給了塔吊租賃公司 [1]。

這個皮球並不好接,還得踢出去。租賃公司逐漸發現對塔吊工負責是個不小的負擔,它接著要轉嫁成本和風險,因此出現了被塔吊工痛罵的「二包」 [2]。這個「二包」可能是專門的管理公司,也可能只是某個包工頭團隊。「二包」在工地上負責對塔吊工進行直接管理,並給塔吊工發工資,是塔吊工直接的老板。由此可見,所謂的分包制度,對於塔吊工人來說就是一個災難。資本家只需要工人的勞動力,除此以外都是負擔,事故賠償、社會保險、加班費甚至基本工資,能不給就不給,能少給就少給,能拖就拖。

二.產業競爭劇烈  工人保障被犧牲

其次我們將看到市場經濟所謂的「自我調控」和政府近十年的宏觀調控是如何影響塔吊工生存的。

中國塔吊行業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快速發展,2002年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塔機產量突破一萬台的國家。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塔吊保有量已突破22萬台。這背後則是塔吊租賃市場的日趨飽和以至於逐底競爭。塔吊工人工資上漲遲緩,待遇差,塔吊事故不斷,正和這一狀況有關。


2009-2014年中國塔吊保有量(單位:萬台)


2011-2015年中國塔機銷售收入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政府投入四萬億搞基建,許多塔吊廠家受刺激急速擴張,並對租賃公司采取零首付和延期付款等銷售政策。加上行業管理租賃資質 [3]的取消,塔吊租賃市場的門檻大大降低。民間資本伺機而動,以按揭方式進入塔吊租賃行業。2010年塔吊租賃行業達到一個高峰,隨後下滑。新成立的民營租賃公司開始發現競爭激烈,行業利潤日減。面對生產廠家的催債和承建商的拖款,為了維持資金周轉,這些公司一方面抽取塔吊工的工資款,另一方面不註意對塔吊的維護,甚至私自改裝,將有問題或老化的塔吊轉手到經濟欠發達省市。這些廉價二手塔機的存在,又作為劣幣驅逐良幣,逼迫高質量塔機廠家將銷售轉向海外市場。留下中低檔塔機廠家繼續和二手塔機逐底競爭。一些廠家為了生存,繼續靠零首付和延期付款來吸引買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中國工程工業協會建築起重機械分會的統計,2017年塔吊的出口額已經超過行業總銷售額的30%。

而近年來由於資金鏈斷裂,大批中小型租賃公司破產或被兼併。據智研諮詢發布的相關報告,2014 年以前塔吊租賃企業數量仍約有至少1.2萬家,目前行業內企業數量只剩下約7000多家。對於大老板來說,這是一次整合行業的好時機。但小公司的倒閉甚至老板的跑路對塔吊工人來說卻意味著工資拖欠乃至無錢可要。


塔吊租賃企業數量變化

三.疲勞工作以致工殤情況嚴重

由於高空作業的性質,塔吊一旦發生事故,死亡率極高。根據塔吊人才網的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塔吊事故有130起,2014年有88起,僅兩年的數據就超過政府部門公布的十年數據:2007—2016年間發生152起在役塔吊安全事故。而在訪談中,塔吊工多次提到工地對發生的事故一般會選擇隱瞞和私了。多位工友說事故曾發生在熟悉的同行朋友身上,這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響。一位工友甚至說:「每天上班後就沒想過活著下班。」

事實上,中國制定了詳細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來規範建築施工和特種設備的安全生產。塔吊作為建築工地的特種設備,理應受到了重點監管。塔吊工也被規定必須考取和持有各地住房及城鄉建設廳(住建廳)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方可上崗。以下是塔吊十不吊的安全準則,但在我訪談的13位工友中,沒有一位工友提到有工地嚴格遵循了這個標準。


官方制定「塔吊十不吊」原則,用意為保障工人安全

變化節點仍然可以追溯到2008-2010年,也就是一些工友提到的大概十年前。在那以前,許多塔吊司機是本地人,通常一台塔吊由2-3名司機輪班,所在租賃公司或施工單位也是國有企業。但隨著四萬億浪潮的到來,施工任務的加重,民營租賃公司的崛起,大量外地務工者(俗稱「農民工」)成為塔吊司機,多人隔天開變為一人單獨開。並且伴隨而來的還有拖欠工資、超時加班、低加班費或義務加班、24小時待命等違章操作現象。相關情況可以參見《塔吊司機要求漲薪已燎原成全國功人運動!》,這背後是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農民工」的嚴重壓榨和剝削!

四.學徒及牌照制度成為行業壓榨工具

一位塔吊工友在被問到「為什麽待遇差」時,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本行業屬於少數行業,沒有那麽多司機,所以帶了很多學徒,學徒一般外地人居多,因為外地要的待遇少,帶學徒就是賺錢,而且學徒能開以後為了能盡快把技術操練好,不惜疲勞作業,一天除了六小時休息其余時間都在釣車上,這樣學徒技術操練了而且又能賺到錢。」由此可見,即便是本可以起到安全保障作用的學徒制,在這裏也演變為剝削的手段。而許多工齡達十幾年的老司機忍受不了這種逐底競爭,紛紛轉行,留下的反而是不那麽熟練的工人,這更導致了安全事故的頻發。

有關部門的監管動力同樣值得質疑。眾所周知,房地產業是中國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因而對違規操作采取一定的漠視態度,對企業無視工人生命安全的做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顯得必要。實際上,地方部門甚至直接參與到這場饕餮盛宴中來。根據被訪談工友的說法,各地住建廳並不承認在其它地方辦理的證件,而要求重新辦理。表面上看,這是通過證件辦理來加強安全審核。但從落實情況看,不同省份的證件辦理存在極大差異。要求各辦證件,就允許了各地方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來量度自己的辦理標準。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塔司證甚至可以直接花錢購買而省去考核。於是,在外來者已經占據從業人員主流的現實背景下,這一舉措就演變成不過要敲上一筆,也逼迫著塔司在拿到新證前要無證上崗。

註:
1. 類似香港的外判制度,由中介公司向僱主提供人手。
2. 香港一般稱為「二判」。
3. 規定該行業企業向政府登記的法律,由中國住房及城鄉建設部通過。

相關文章:紮鐵工潮十週年
https://wknews.org/taxonomy/term/829

表tag: 
縮字: 
這篇文章以作者對13位塔吊工人的線上訪談和近年來研究塔吊行業的相關報告為基礎撰寫而成。由於時間倉促,

一九八〇年:巴士司機的工資、工時和人手問題

$
0
0

編按:深水埗及大埔道接連發生兩宗嚴重巴士意外後,公眾開始意識到巴士司機待遇惡劣,以葉蔚林為首的一些司機亦以行動向巴士公司抗議,並組織成新的工會。最近惟工新聞正在準備一個與巴士有關的專題。搜集資料期間,在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會)1980年出版的刊物《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找到一篇文章,討論當時因為巴士車禍頻生,而出現限制巴士司機工時的建議。文中指出巴士司機依賴加班工資,又認為輪更制度比長工時對司機的傷害更大。

惟工記者看到這篇寫於38年前的文章,雖然不一定完全同意文中觀點,但不禁慨嘆相同的討論在多年前已經出現,巴士司機的待遇卻越來越差——現在的「最高工時」竟然高達14小時,而嚴重車禍繼續發生!因此將全文足本轉載,期望能夠作一警惕,不要容讓低工資高工時的狀況再拖延40年!


《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文章

縮減工時有利有弊
許多巴士司機提出實際意見
為了增加收入 他們都願意超時工作

最近一位專家指出,認為巴士車禍之頻頻發生,可能與司機工作過度疲勞有關,建議嚴限縮減工作時間,以資補救,務求達到安全駕駛的效果。

對上述問題,曾訪問若干巴士司機,他們差不多一致表示,認為在目前階段下,減時工作無論如何是行不通的。

據解釋:目前公共交通工具限時工作的相信只有電車司機,每更八小時,絕不會超時工作的。但兩巴司機,由於一向人手不足,那麼,現職司機便不得不長期幹着超時工作了。當然,超時工作固然是「派更部」的人手分配問題,但也是出於個人的同意,因超時工作則補水雙計,舉個例說,工作十時——即超出二小時可得補水四小時;工作十二小時——即超出四小時可得補水八小時。此外,超時工作多達三十分鐘,亦作一小時計,故許多司機為着增加收入,除非體力不勝,否則大都樂於接受超時工作。

又據透露:目前巴士司機如屬駕駛巨型雙層巴士——特別是隧巴,每更工作時間如果達到十一小時以上的話,每月收入連津貼及獎金在內,可達三千元以上。

由此可見,如果不幹着超時工作,可不是入息少了一半嗎?試問怎能養妻活兒呢?

其次,如果不准逾時工作,收入少,許多司機都會另謀高就,司機人手便嚴重不足,相信許多巴士都不能開出;也引起市面交通上無法疏導擠迫乘客的嚴重與種種混亂情況。

巴士司機又表示:如果嚴限巴士司機減工作時間,認為可減少交通意外事件,並非實際,因為根本上,一般巴士司機的體能,都可以連續擔任十小時以上工作的,問題只是在於調更之間,因為巴士司機的工作制度,是輪流擔任日夜更的,通常,日更收下午三時半;夜更收凌晨一時半過外(連交車返廠在內)。因此,每遇夜更調日更時,由於回到家裡已是凌晨二時後,沖完涼上床睡覺,起碼要凌晨三時;而日更又得在清晨五時許返廠取車開工,顯得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工作精神,故此,除非取消輪更制度,而當夜更的,給予特別津貼,以資鼓勵。

他們最後的結論是,縮減工時(不准逾時工作),原則上,他們是歡迎的,但必須相應提高他們的收入;而且,司機人手必須充足才行。


相關報導:

九巴「暫緩」解僱罷工車長 巴職聯要求大股東新鴻基介入

巴士業職工會聯盟轟巴士公司製造疲勞駕駛

【香港工運縱橫】從巴士罷駛縱論工業行動

表tag: 

「佢落選,你就大鑊﹗」——美國企業如何左右員工的政治參與

$
0
0

編按:在2016年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中,曾爆出中資企業向員工提供投票指引的報導。香港不少老闆和香港與內地領導人關係密切,透過向權力靠攏以獲得經濟好處,他們以各種手段向員工施壓影響其投票意向,做法固然可惡,卻非意外,要提防的是類似情況會否變本加厲。本文翻譯自《衛報》,文章以書評形式介紹了美國企業如何以改種形式影響員工的政治決定,這些做法又如何令一般員工的經濟及政治處境更加惡劣,或可作為一支預防針,避免類似做法蔓延。


文:加尼殊‧施塔拉曼(Ganesh Sitaraman)

以下這個做法,你覺得是否合適呢﹖——公司發給員工一份總統或議會候選人名單,並警告如果他們落選的話,員工就「可能要承擔後果」。又有一家公司說礦工們「必須」出席某個2012年總統候選人的集會,但又說「沒有迫任何人出席」。你認為那些員工會否覺得自己如果不出席就可能受罰?

上述的都是真實事件,它們都紀錄在赫特爾—費南迪斯(Alexander Hertel-Fernandez)的新書「職場‧政治:公司怎樣將員工變成說客」(Politics at Work: How Companies Turn their Workers into Lobbyists)之中。赫特爾—費南迪斯是個政治學者,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他的新書綜合了對經理、員工、議會職員的研究,紀錄了一個奇特現象,就是企業如何經常嘗試遊說及動員員工支持那些對公司有利的政治人物及政策。

赫特爾—費南迪斯將這現象稱為職工動員(employee mobilization)。這種動員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一間公司就向員工施壓,要他們向公司的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提供資金,又公開批評那些沒出席政治活動的員工。一些公司則在發薪的信封內塞滿政治信息。另外又有老闆給員工辦課程,教育他們「有錢人已比他們應付的付出更多」、「稅項、規管及法令全都會......令公司更難賺錢,而這最終會令你我都受害。」

三分之一員工懼怕會被報復

因為經理和員工之間的權力是不平等的,這些做法不像是簡單的行使言論自由,而更像是強制員工行事。赫特爾—費南迪斯的一份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工人擔心自已如果不依公司意願行事的話會遭報復,而低薪工人由於經濟拮据,就更易受這些壓力影響。如果公司會監視員工有否參加政治活動(赫特爾—費南迪斯指有些公司會這麼做),員工亦會更傾向依經理意願行事。此外,他還有一個有趣發現,就是經理們覺得職工動員極為有用:他們將職工動員僅列在政治遊說之後,視之為第二有效的影響公共政策的方法,認為他們比政治獻金和登政治廣告更有成效。

這些發現很重要。很多關注政治腐敗和改革問題的行動者和學者,都將關注點放在競選經費。有關競選經費的各種問題固然十分重要,但都只是冰山一角,諸如政治遊說、政商不分、資助草根團體等問題亦很需注視。至於職工動員的情況,更是能讓我們深入冰山之下,看到金錢如何轉變成權力。赫特爾—費南迪斯的分析指在職工動員的發展過程中,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一案(Citizens United v.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尤為重要,它鼓勵了公司增強動員職工的力度,因為在那宗案件後,企業明白到職工動員是受法律保障的。

(譯注:該案發生於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在該案中裁定,企業及工會在選舉前不得作選舉宣傳、在任何時間都不可花費金錢公開支持或反對某候選人的法規違反了第一修正案。)

一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循環

赫特爾—費南迪斯指出職工動員不是新事物,可以發生在右翼及左翼的公司,而工作場所內的政治活動亦可能是有價值的。但我們需要留神為何職工動員可以帶來很壞的影響。在經濟層面,工人和企業的經濟利益不一定是一致的。那些反對醫療保障或最低工資的企業可能只是依意識形態立場行事,而非底線真的受到那些政策威脅。另一方面,動員員工支持那些能增加公司利潤的議程是否對整體經濟有利,亦不是那麼明顯。我們的經濟由消費帶動,消費者如果有更多錢去花,經濟就會增長。換句話說,那些能夠保障中產階層並使其壯大的政策,會比那些令有錢人更有錢的政策要好。

在政治層面,職工動員則會縮窄政治及社區參與的空間,並模糊工作與政治的分界線。這對經濟不穩的工人而言尤甚,因為他們可能更易受公司那些沒說出口的威脅所影響。一方面工會正在衰落,另一方面職工已被企業動員起來,如果職工動員的情況加劇,工人與企業之間政治權力及影響力不平等的情況只會越趨嚴重。

當然,現在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裁決仍然有效,職工動員仍受保障,問題就在於我們可以做些甚麼。赫特爾—費南迪斯將注意力放在處理職工動員的最大壞處之上,提議將對僱主強制員工參加政治行動委員會活動的規管,申延至所有企業政治活動,禁止企業懲罰拒絕參加政治集會的員工,以及保障工人不會因政治信念及行動而受僱主報復等。這些方案都可令情況改善,但最重要的挑戰在於我們要如何脫離這個不斷循環加劇的困局。企業和一般人的權力差距越大,要改變現狀的難度就會越高,而老闆們越多進行政治遊說、政治捐獻和職工動員,權力不平等的狀況就會越加嚴重。

文章來源:
The Guardian: In corporate America, too many bosses tell employees who to vote for

 

Photo credit: Joe Shlabotnik on VisualHunt.com / CC BY-NC-SA

表tag: 

【香港工運縱橫】香港集體談判權現況

$
0
0

集體談判是指勞方集體性地透過工會,與資方談判與所有僱員有關的事情,而談判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目的是希望勞資雙方能夠在一個較平等的情況下訂立勞資集體協議,以保障勞方的合理權益。

港府推在推動集體談判權的角色

1951年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第九十一號《集體協議建議書》,集體協議被定義為「有關勞動與就業條件的書面協議,其締約雙方:一方為一名僱主,一個僱主團體或一個或幾個僱主組織:另一方為一個或幾個勞動者代表,另一方為一個或幾個勞動者代表組織,或在沒有此類組織的情況下,由有關勞動者根據本國法律或條例正式選出並委任的代表。」建議書第三條進一步指出,集體協議對簽訂協議的各方及他們所代表的各個方面都具有約束力,且僱傭合約中若有相關規定違背集體協議,應視為無效,自動由集體協議中的有關規定所取代。然而僱傭合約中對工人更為有利的條款,不應視為與集體協議牴觸,但僱傭合約是有一定時限的(注一)

在推動集體談判權的工作上,勞工處如是說:「香港政府一貫致力鼓勵及推廣自願性質的集體談判。如勞資雙方未能透過自行協商解決糾紛,勞工處會作出調停,促使各有關方面和諧地解決問題。」「勞工處一直在中央、行業及企業三個層面上,鼓勵和推動僱主或僱主組織與工人組織發展自願性質的協商機制。勞工處亦不時舉辦不同的推廣活動,鼓勵僱主及人力資源從業員在企業層面採納良好人事管理措施,並與僱員或其組織保持有效溝通。」

實情如何?據《集體協議建議書》第五條第一款「應採取適應國情的措施促進集體談判」,在這項工作上,港府的態度正符合文中「促進」一詞。第七條強調是磋商,第八條指明是自由進行,勞工處的工作可算是符合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然則若按1980年的一五四號公約《促進集體談判權》的內容,要求立約各國立法確立集體談判權,這一點港府則完全不合格(注二)

回歸前夕,立法局於1997年6月26日通過由李卓人以私人條例草案提交的《僱員代表權、諮詢權及集體談判權條例》(簡稱《集體談判權條例》)。條例提及集體談判權安排適用於五十名僱員以上之企業,同時工會在企業內會員人數須超過僱員人數15%及取得逾五成僱員的授權,才可獲得集體談判權。可是回歸三個月後,臨時立法會於10月將該法例廢除。

在推廣集體談判權上,勞工處自稱不時舉辦不同的推廣活動,卻沒有具體指出有哪些活動。

職工盟近年每年都舉辦集體談判權講座,且邀請外國工會和勞工處代表出席,如2014的《「集體談判與工人充權」研討會》。2017年10月職工盟聯同18個勞工團體共25人,在前身為立法會大樓的終審法院進行絕食抗議,促請恢復集體談判權立法。

香港集體談判權覆蓋範圍

據勞工處提供的資料,有關集體談判權現況,在「印刷、建造、公共巴士、航空運輸、豬隻屠宰、電梯保養、食品及飲品加工業等業內的僱主,部份有就僱傭條件和條款的相關事宜與僱員或其組織簽訂協議」。至於以上行業當中哪間工會有集體談判權,覆蓋人數多少,勞工處沒有任何資料,皆因工會在這事項上毋須上報,勞工處亦自覺沒有調查和統計的需要。

據周奕提供的資料,建築業的喉業、紮鐵和搭棚等業工會擁有集體談判權,而坭水和油漆可能也有。印刷業每年會制訂一份勞資合約,回歸前印刷業內每年的勞工假期亦比政府法定的多一天,這天就是五一勞動節。筆者閱讀舊報章得知,建築業早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經已與資方簽訂詳細的勞資協議,內容除了工資外,尚包括膳食的規格,稍後筆者會專文深入談這些內容。

龍少多方查詢集體談判權現況,整理資料如下表:

2016香港享有或可能享有集體談判權之工會一覽

 

工會名稱

集團工會

行業

會員人數

1

香港機場地勤服務職工會

工聯

交通業

1,844

2

機場空運員工協會

勞聯

交通業

1,268

3

香港航業海員合併工會

交通業

19,313

4

國泰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工會

工盟

交通業

7,222

5

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

工盟

交通業

64

6

香港空中服務員職業工會

工盟

交通業

*

7

紮鐵業團結工會

工盟

建造業

886

8

香港雀巢職工會

工盟

食品製造業

113

9

維他奶職工會

工盟

食品製造業

134

10

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

工盟

食品製造業

594

11

香港建造業扎鐵職工會

工聯

建造業

1,992

12

香港海員工會

工聯

交通業

31,009

13

香港生豬肉食業職工會

工聯

服務業

636

14

九龍生豬肉食業職工會

工聯

服務業

436

15

香港喉管從業員總會

工聯

服務業

3,766

16

港九搭棚同敬工會

工聯

建造業

578

17

香港坭水建築業職工會

工聯

建造業

6,823

18

港九油漆業總工會

工聯

建造業

4,373

19

蒂森電梯職工會

服務業

141

20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

工聯

服務業

1,388

享有集體談判權之工會會員總數

75,358

資料來源:香港職工會統計年報2016
* 編按:因香港空中服務員職業工會成立於2016年,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於網上公開之最新統計年報亦為2016年版本,故當中尚未記錄其會員人數。

統計所得有20間工會有集體談權,合共會員人數為73,514人。而2016年全港就業人口總數為3,920,000人,登記僱員工會為828間,申報會員總人數為888,466人,但因擁有集體談判權的工會數目方面沒有準確資料,不能計算出準確的數據,只能憑以上資料算出擁有集體談判權的工會佔全港工會總數的2.4%,享集體談判權的工會會員覆蓋率為8.2%,全港就業人口覆蓋率1.8%。。

機場空運員工協會、香港機場地勤服務職工會和香港空中服務員職業工會等的集體談判權,都是管理層主動接觸工會,一起制定協議的。香港空中服務員職業工會的集體談判權協議內容涵蓋員工福利、薪酬安排及人事管理等,最重要的是確立工會地位,包括公司解僱員工前須諮詢工會等,或許這是現時全港最全面的集體談判協議。

獲資方承認的工會

除了集體談判權之外,尚有多種勞資協商形式,政府內部和所屬機構由高層到低層,都設有評議會,或稱JCC(Joint Consultative Committee),遍佈各部門及各單位。它們作為諮詢機構,主要由工會代表勞方出席,小部份代表來自工人聯誼會或儲蓄互助社。政府屬下的職業訓練局、醫院局等機構,則設有協商委員會,委員是工會代表。

政府的評議會或協商委員會絶對不意味著集體談判權,因會議結果沒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都可以不履行。再者那亦不是對等談判,陳方安生當高級評議會主席時,官威極大,某次會議正值港督尤德剛離世,她到場即宣佈因尤德離世不開會,事前一點也不通知出席會議的勞方代表,以個人的喜好任意行事,從不尊重這些勞方代表。另一位曾任主席的王永平更曾拍檯離場。在這些官僚如此思維下,從來沒有平等開會,絶對不是集體談判。

今年3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公開說香港同一機構內有多間工會,故不能推行集體談判。周奕根據《2017年職工登記局統計報告》粗略細數,公務員工會有220多間,而食物環境衞生署有逾30間工會,它們是否因工會數量多不能派代表出席評議會呢?並不是的,因為評議會規定,各工會可以自由組合一起,會員人數足夠1,000人者可以競逐一個代表席位。

而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等私人公司亦設有評議會,工人可選派代表出席,但他們不是工會代表,這些公司多不承認工會地位,會議全程由資方安排甚至操控。

另有一些工會能定期和商會商談加薪問題,他們是:消防保安工程從業員協會、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和建造業大部份工會等。這些工會定期與商會協議來年薪酬調整幅度,然後通知業界,鼓勵業界及承辦商跟從。

除了集體談判權,部份工會得到資方承認代表工人的地位。如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九龍巴士職工總會、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和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等。公共巴士公司容許新員工入職時,工會有機會接觸他們。

九巴內有5間已註冊工會:九龍巴士職工總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九巴員工協會、九巴僱員工會和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等,尚有今年剛登記為正式工會的月薪車長大聯盟,總共6間工會,而資方只承認九龍巴士職工總會和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兩間。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轄下各工會都有工會代表地位,可惜該會未能進一步有業內工會代表地位。

 

注釋:
一. 趙小仕等主編:《國際勞工標準與認證》(北京:勞動社會保障,2011),第176-186頁。
二. 同注一。

 

(分題經編輯修訂)

表tag: 
裏tag: 
縮字: 
集體談判是指勞方集體性地透過工會,與資方談判與所有僱員有關的事情,而談判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目的是希

【投稿】商會滿口歪論 「博炒」拎長服金真係話咁易?

$
0
0

文:憤怒的打工仔

強積金對沖問題爭議已久,近日政府終發表有關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初步構思,卻被商界群起攻之。5月9日,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秘書長沈運龍出席電台節目,指出一旦強積金對沖被取消,可能有「無良僱員」以「博炒」方式獲取長期服務金。作為僱員失業的基本保障,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各自有其領取條件,前者要在裁員的情況下,為僱主連續工作兩年以上的僱員方可獲得,而後者則是連續受僱五年以上的員工,因不被續約、退休或健康原因辭職方可獲得(注一)。這兩種僱員補償一直被商界人士歪曲成僱員「歛財」途徑,早已不是新鮮事。沈提出的「博炒」論,究竟是有根據的擔憂,抑或只是用作抺黑僱員的辭令?我們來分析此說的可信性。

一.「博炒」環遊世界?

沈運龍提到,年屆六十的員工有可能「博炒」,獲取長期服務金以環遊世界,到65歲再取強積金安享晚年。沈氏大概認為香港市民的積蓄加上現有的退休保障已能輕鬆應付退休生活,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呢?政府公佈的《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65歲以上人士有31.9%處於貧窮線以下,在職長者人數七年間增加超過一倍,達十萬人以上。依照樂施會《香港貧窮狀況報告》所提出,約5000元的長者每月平均基本開支(按照2015年的物價水平),提早退休這五年要30萬才能維持基本生活,「搏炒」所得的長期退休金哪裡能應付!事實上,不少長者年過65仍要賺取工資維生,沈某竟預計有人會為了環遊世界而「博炒」提早退休!會這樣做的大抵只有他和他的商界同儕吧?

二.「每10年博一博炒,分分鐘收60萬元再收39萬元」?

而沈提出的「年青人每做十年博炒」論,則更荒誕了。假設「博炒」真的成功,有多少年青人能如他所說「做十年攞二十萬」(注二)?更莫說究竟有多少人會為了那點錢而放棄穩定工作,甚至刻上「被炒」的烙印而影響日後求職機會了。
再者,每十年博一博炒,所指的是失業後立即找到工作,十年過後再博炒嗎?別忘記了,正因為僱主帶頭進行年齡歧視,中年人士失業要找回工作往往難於登天。2004年連續失業六個月以上的人士當中,40-59歲人士佔56%(注三)。沈氏此一說法,只會是理論上的可能性,現實上根本不切實際。

三. 內地工廠工人做幾年就走?

沈提到,上述「年青人做幾年博炒」的情況,在內地工廠也有發生。這種企圖藉內地工人「過橋」,但又曲解當地情形的說法,是極其冷血的。內地某些產業的年青工人留職時間短,是為了獲得金錢回報嗎?中國的年青工人自願離職,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金錢補償(與香港一樣),事實是,對於部分工人來說,即使被資方單方面解僱,也有可能得不到任何法定的經濟補償!在中國內地,僱主透過避免簽訂合約、欺瞞工人等手段來規避法律責任,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是十分常見的。這些年輕的工廠工人自願離職,可能是為了找工資更高的工作,也可能是不滿工作環境,但必定不是為了獲得法定賠償。透過扭曲他人的處境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大概沒有比這更可恥的了。

四.「博炒獲得金錢利益」真的存在嗎?

事實上,以上三點說來也許是無謂,因為由一開頭「博炒獲取補償」的可行性就已成疑。僱傭條例內列明,當僱員犯了非常嚴重的過失或經多次警告仍不改善,僱主是能夠在不賠償代通知金、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情況下解僱員工的,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即時解僱。「博炒」,也就是透過不遵從僱主指令,博取資方解僱,這能夠不被列入「即時解僱」的範疇嗎?假如真有僱員聽從你的「策略」博取長期服務金就慘了!

結語:多年來無良的只有僱主!

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本身是保障僱員不會因退休及失業而頓失經濟支柱的法例,然而實際上效果相當有限,加上強積金對沖,法例原意的保障基本上蕩然無存。由2001年強積金開始實施到現在,僱員總共被「對沖」走的金額已超過300億港幣,平均每人的強積金戶口有一半以上也是用來抵消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可見「保障」已名存實亡。

現時政府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方案,在12年的過渡期內,政府居然也要付出百多億的補貼,已是對資方相當友善。現時沈運龍及一眾商界成員意圖妖言惑眾,抵毀一眾打工仔女,事實上並無效用,只是進一步顯露自己的貪婪而已。

注一:只有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的員工方能獲得,即符合「四一八」條件的僱員。
注二:據長期服務金計算公式(最後一個月薪資 *2/3 * 年資),要月薪三萬元才能做到。
注三:政府在這方面統計較少,最近期的數據已是十四年前。

相關報導:
施政報告: 扮取消強積金對沖 實際上貼錢益老闆
https://wknews.org/node/1340
宣揚博炒論 撐剝削制度 葉劉反外傭黑歷史
https://wknews.org/node/745

表tag: 
縮字: 
強積金對沖問題爭議已久,近日政府終發表有關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初步構思,卻被商界群起攻之。5月9日,香港

【左言起行】馬來西亞政治海嘯 沖倒巫統國陣61年政權

$
0
0

編按:最近馬來西亞大選,執政61年的巫統國陣大敗。作為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Parti Sosialis Malaysia)一員的朱進佳撰寫此文,形容大馬政黨輪替為一場海嘯,分析納吉大敗的原因,同時勾勒新政府在改善民生和改革政制方面的挑戰。

2018年5月9日,歷史會記住這一天。一場「選民海嘯」,將盤踞了61年的聯邦政權推翻。當然,吊詭的是,改朝換代後的新首相,卻是我國史上曾經在位最久的首相——馬哈迪。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歷史時刻,而馬來西亞人民也步入新的政治挑戰中。

第14屆馬來西亞全國大選開票當晚,醜聞纏身的納吉所領導的巫統國陣兵敗如山倒。國陣所贏得的國會議席從2013年大選的133席,驟跌至79席。大選前匆忙在國會通過的選區劃分,也救不到完全崩盤的政權。國陣這次的得票,比2013年驟減了逾115萬張票。

馬哈迪領導的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和土著團結黨組成的「希望聯盟」,總共贏得113席,加上親希盟的沙巴民族復興黨所贏得的8席,還有因公正黨候選人蔡添強於提名日當天被選委會取消競選資格而得到希盟支持的獨立人士,希盟掌控了國會下議院222個議席中的122席。

此外,多個州屬政權也紛紛落入希盟手中。除了原本希盟執政的檳城和雪蘭莪以更多的席次繼續執政,柔佛、森美蘭、麻六甲和吉打州也紛紛換政府。沙巴州也上演青蛙議員戲碼,國陣的首席部長宣誓不到一天,就因國陣候任議員跳槽希盟而被推翻。在霹靂州,大選後出現懸峙議會,兩名國陣候任議員跳槽希盟而「變天」。希盟在這次大選中拿下8個州的政權,伊斯蘭黨則控制了半島東海岸吉蘭丹和登嘉樓兩州政權,國陣執政的州屬僅剩下彭亨、玻璃市和砂拉越(砂拉越州議會沒有跟聯邦同步選舉)三州了。


馬來西亞令人費解的政局

這是繼十年前第12屆全國大選後,一場撼動我國政壇的海嘯,其威力更是巨大到絆倒國陣政權。納吉領導的國陣政權最終被推翻,有好些因素,其中包括:
- 我國城鄉人民因日益惡化的生活條件而積累多時的怨氣,在這次大選中一次過爆發。2015年推行的消費稅,加劇人民的生活負擔,加上物價上漲、呆滯不前的工資、債務纏身等壓力,人民以選票去表達了他們的不滿。通過選票表達不滿的選民,不分族群。
- 納吉領導的政權,貪污腐敗的醜聞不斷,如一馬發展公司(1MDB)的醜聞更是國際矚目,讓我國人民愈來愈對這個政權厭煩。
- 納吉為了保住政權而使出的下三流手段,如撤換執法單位高層、推動反假新聞法令、不公平的選區劃分等,反而引起更大的反彈。納吉在投票日前一晚更是技窮,為26歲以下青年派免繳稅、開齋節免過路費和兩天公共假期的糖果,都已經無法挽回敗勢。
- 馬哈迪因素。馬哈迪在一馬公司課題上跟納吉翻臉出走巫統,與被納吉革職的慕尤丁和其兒子慕克裡等巫統權鬥敗將組成土著團結黨,並加盟希盟,還成了希盟的主要領導人,被捧為救國英雄。原本因民聯分裂的在野黨陣營,在馬哈迪加盟並成為領導後,氣勢開始回升,也在原本是巫統堡壘的地區醞釀起「馬來海嘯」。

話說馬哈迪所掀起的馬來海嘯,卻給馬來西亞半島的馬來選民占多數的選區帶來了有趣現象:西海岸多個地區的多數馬來選民跟馬哈迪站在一起反對國陣,但是東海岸的多數馬來選民卻既反國陣也反希盟,造就了伊斯蘭黨在吉蘭丹和登嘉樓的大勝。馬哈迪為首的土團黨,充斥著從巫統過檔的政客,其種族政治的色彩仍然強烈。

我國終於迎來第一次聯邦換政府,這是多年民主抗爭的一個新里程碑。不過,新的挑戰才將開始。新政府舊首相,反映著全新的改革力量仍然無法跟舊建制脫鉤,未來的日子裡,除了新政權內部精英分子們的爭權奪利,社會改革進程也會面對不少來自舊有勢力和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

希盟在其競選承諾中提出的百日新政十大承諾,以廢除消費稅為首要承諾,並會恢復銷售與服務稅去取代消費稅。其它百日新政承諾還包括穩定油價、廢除所有施加於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墾殖民的不合理債務、為家庭主婦繳交公積金、漸進提高最低工資、成立內閣特別委員會以檢討並落實《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為B40低收入群體提供500令吉基本醫療津貼、詳細謹慎檢討各項頒佈予外國的大型計畫等。希盟宣言也提出削減首相權力(如限制首相任期為兩屆)、 廢除惡法、徹查一馬發展公司醜聞、管制政治獻金、成立公平就業委員會等60項承諾。

既然換上新政府,我們就必須確保新的希盟政府落實其競選承諾,尤其是關係到改善普羅人民生活及促進民主的承諾。不過,人民不可能完全冀望新的和回鍋的執政精英老老實實去兌現這些承諾,而是需要不斷動員起來去監督並敦促政府維護人民的權益。

馬來西亞正迎來新的政治形勢,其挑戰仍然險峻,但也有著很多已被打開的空間。關鍵是普羅人民能否借助這些已經打開的空間,去推進爭取民主與社會正義的議程。

能夠在這次大選中掀起推翻國陣政權的「全民海嘯」,很大部分是人民對國陣政權不滿而積累起來的情緒。但是,人民不滿求變的情緒,並不代表自主自決的人民覺醒。如果要讓這個換政府的歷史轉捩點成為真正改變馬來西亞人民命運的契機,我們不能依賴踩著人民情緒上位的政治精英,而是要打造擁有自主自決政治意識的人民力量,這是需要不間斷地政治教育與由下而上的組織去實現。

(原文刊載於作者網誌

表tag: 
縮字: 
能夠在這次大選中掀起推翻國陣政權的「全民海嘯」,很大部分是人民對國陣政權不滿而積累起來的情緒。但是,

在傷痛和懵懂中,看見女工的性與愛

$
0
0

編按:如果說,工人不只是一顆螺絲釘,他們種種的需要與困難也應被看見,那麼,女工們的性與愛呢?自由撰稿人金其琪訪問了多位在深圳工作的女工,她們性與愛的經歷充滿傷痕,由農村到城市,遭遇不同的困難,卻仍有人希望為自己及他人摸索一條出路。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尖椒部落文章。


文:金其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碩士,來自中國南方小城)

這天晚上,25歲的冬冬躺在床上,腦子裡一下閃過多年前在老家見到的一幕駭人景象。

這種聯想本是不合時宜的,因為她正要經歷人生的第一次性關係,害羞又緊張,她決心託付真心的男友正在浴室。可是她總忍不住想,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和多年前見到的一樣?

那一年她剛剛初中畢業,有一天晚上,她獨自走在路上,親眼看到四個騎摩托車的男孩把三個女孩子拉進了巷子裡去。那是她同村的三個女孩子,女孩們掙扎、大喊,她趕緊跑到派出所去報警,可警察卻不相信她,說了好久才​​跟她去。到的時候,四個男孩剛好騎著摩托車走了。巷子裡,地上躺著三個赤裸的女孩,哭泣著。

那一幕,冬冬看得很清楚。 「我好恨。也很恐懼。」這就是她對性最初的認識。

冬冬從老家到深圳打工已經七年了,這一夜和男友在酒店,她被自己的出血嚇壞了,第二天還去看了醫生。醫生發現,過度緊張讓她像痛經一樣經歷短暫的腹痛,而且因為不懂,她也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

她不是沒見過避孕套,之前廠裡面發過,但人家工友一打開,她就覺得「天哪,這樣也行」,趕緊走開了。工友們節日搞活動,結婚的可以領避孕套,她一看,直說:「天哪,好意思拿這個東西過來啊。」

不過,同樣在深圳打工的95後女工小芬則代表了另一種對性的態度:「性就跟吃飯、睡覺一樣,就是人的正常需求,也有很多人贊同這種說法。」

比她大足足十歲的麗梅則已經結婚生子,丈夫在異地,她住在女工宿舍,有時會偷偷自慰,滿足自己的性需求。

然而,她們也有過和冬冬類似的羞恥與恐懼,只是隱痛無人去問。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資助的《中國城市外來青年女工的生育健康狀況與需求》調查顯示,大多數女工都缺乏正確的性知識。到了2011年,英國BMC旗下的一間學術期刊上刊登了同樣議題的新研究,把調查範圍集中到深圳和廣州三間工廠的共5,156名女工,卻發現儘管十年過去,她們大多數仍然對性沒有足夠的認知。

女工不是無性的勞作機器,當越來越多的代工企業年復一年吸引著十七八歲的小女孩從鄉村走進城市工廠,又有誰看到了她們的性與愛?

教育缺失下的性啟蒙

冬冬去了醫院之後,很怕男朋友再提出性行為的要求。第一次的經驗讓她覺得,每次性關係都會是痛的。 「如果能的話,我想做試管嬰兒,一次性兩個,一定沒有性生活痛。」她盤算了對方是獨生子,肯定要生孩子,於是這樣打算。

她對性的認知,在一些有完整性教育的人看來,實在少得有些荒唐,這跟從小的家庭環境有關。

「我家裡都比較封建。我要是一跟家裡說性啊什麼的,我媽肯定會罵我。」到深圳之前,她所有衣服的領子都包到脖子,大多時候都穿白襯衫和西褲。 「我媽和大伯母他們都叫我那樣穿。如果你穿得不正經,露這露那,她們就會說你,你看你穿什麼衣服?她們也會在我們面前說,哪家女孩子不正經。」

她甚至不知道月經和嬰兒是從同一個通道出來的,也從沒有人跟她說過避孕是怎麼回事。什麼色情小說、A片,她更是沒看過。 「女孩子怎麼會想看那些呢?」她說。

她之前曾經談過一個男朋友,但談了三年都只是牽一下手,她心裡覺得,要麼就跟定一個人再有性關係,要麼就不要。直到時間一年年過去,和她要好的幾個女工友都陸續有了男朋友,和男朋友同居了,就紛紛來勸她。

一個朋友對她說:「你試一下,不是你想得那麼恐怖。」另一個朋友則說:「如果你真的『那個』的話,可能感情會更好的。」還有朋友說:「你再這樣下去,以後變成個老處女怎麼辦?最起碼趁現在還年輕的,趕緊的。現在開放了嘛,不像以前那麼古老。」

被說得多了,又遇到一個自己屬意的新男友,她終於決定試一試。這個男朋友,也就成了她認識性的最重要的途徑,儘管男生自己也不知有多少性知識。

和冬冬一樣,許多年輕女工的性知識都是從男性那裡獲得,小芬和麗梅也是。但不同的是,小芬和麗梅都是因為童年被性侵,而被迫認識了性。

說起這段童年經歷,小芬已經釋然。她結過一次婚,婚前和前夫坦誠了往事。他說不介意,讓她深深感動,最終決定嫁給他,可惜最後因債務危機而離婚。

在她七八歲的時候,她和小姨住在一起,同村的一個大哥哥性侵了她。那時她對性沒有任何概念,只是看電視講,跟男孩子牽牽手睡一覺就會懷孕,於是特別擔心。幾個月後,搬到鄰村去的媽媽終於來把她接走,結束了她的噩夢。

她苦笑著說:「我覺得如果我媽再不把我換個環境,我可能就會像新聞裡面說的,沒準兒十二三歲就懷孕了,都有可能。」

至今,她小姨和媽媽都不知道曾發生過性侵的事,她從沒說過。 「這要跟她們說,她們不得傷心一輩子啊?」

但是性教育的缺乏,讓她一直到十七八歲出來打工,都擔心自己會因為童年的經歷而懷孕。直到她在深圳聽了女工機構的生理課,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是新的擔心又來了。

「我就擔心,這不是處女了,我該怎麼辦,我沒法找到自己的真愛了。」

那時她剛好暗戀一個男生,就旁敲側擊地問他:如果你的女朋友不是處的話怎麼辦?結果對方想都沒想就說:那就分嘍。小芬一聽,再也沒對這男生抱過任何幻想。

她在拉上和工友們也聊過處女情結的話題,發現主流的看法仍然是,如果不是處女,可能會嫁不出去。 「大部分人還是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處女比較重要。」但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她沒想過隱瞞,性侵的事在她心裡是個疙瘩,她覺得該讓對方知道,要是對方介意,就分了吧。

但已經結婚八年的麗梅,卻從沒有對丈夫提起過以前痛苦的遭遇。她的性啟蒙,來自一場連恐帶嚇的拐帶。

初中畢業後,出來打工前,她在老家遇到一個大她二十幾歲的男人,對方拿她爸爸多年的家暴史來恐嚇她,說留在家裡遲早被打死,把她帶離了老家。

走的時候,她身上什麼也沒帶,連身份證也沒有。在路上,對方騙她說晚上沒有車了,就帶她到酒店,強迫她發生了性關係,還帶她到山東、河南一路轉悠。路上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懷孕四個月,他就帶我回他老家,我感覺整個人很悶,他的親戚看我不叫人,就罵我,還把我的頭按在水里,差點把我淹死… …」說到這裡,麗梅泣不成聲。

最後她的家人終於輾轉找到了她,她在親戚開的小診所吃了打胎藥,那個男人從此人間蒸發。

這件往事,從此成為麗梅心上的一個秘密。

到深圳打工以後,相親認識的丈夫她不怎麼喜歡,也不怎麼討厭,臉也沒看清,就由家人做主,領了結婚證。丈夫至今不知道那件事。 「他一定不能接受。」麗梅臉色一暗,說,「他還是不要知道這些事好。」

丈夫在北方城市做建築工,兩人異地婚姻,一年就見一兩次,感情淡漠,就這樣,已經七八年。

不能說的性

麗梅和丈夫因為打工而長年分居兩地,最長的一次相處,就只有麗梅一次辭工去找他的三個月。

他們已經有一個大女兒,家里人總想讓她生個二胎,添個孫子。丈夫的姐姐就說過,讓她別工作了,工資不要了,跟著丈夫,多過夫妻生活,早點懷上。麗梅心裡不是滋味兒,但也沒說。

當年藥流掉四個月的孩子,讓她對懷孕其實有點恐懼,生第一個已經不容易。性,就好像只是為了生育。

然而她真正想從性中獲得的東西,卻從來沒有人問過,她也不曾主動提過。 「就算我心裡有需求,我也不主動。」她說。她和丈夫至今的每一次性關係,都是丈夫提出的要求。她有時候拒絕,丈夫就會很生氣,還不允許她發出聲音。

可她的真實感受其實是:「我從來沒在我老公那裡得到過快感。」她沒說過,也不知道如果說了,對方會是什麼反應。關鍵是,「我要怎麼說呢?」

具體的感受是,她每次一有感覺,丈夫就已經停了,「他根本沒有前戲,也沒覺得要有」。她說自己不喜歡跟他溝通,就算是在親密的性行為前後,也都是「你睡你的,我睡我的,好像我唯一跟他的交集,就是躺個人在邊上而已。」

麗梅知道自己對這樣的性生活不滿意。面對類似的情況,小芬的方法是,把自己的需要原原本本說出來,告訴對方。 「比如說這一次他比較用力,比較粗暴,我就會事後跟他講,溫柔點兒。那下次他就會慢一點,不會那麼用力。」事實證明,她的傾訴是有效的。

不過她也明白,像她這樣的做法在女工友中其實很少見。拉上一堆女孩子總一起聊天,只有開開黃色玩笑的時候才跟性沾一點邊兒,尺度最大的說法就是:「你們好幾個還沒結婚的,年齡又比較大,你怎麼解決你個人的那個問題啊?」最後總是開開玩笑就過去了。

女孩子們在一起,聊到月經、痛經總是很自然,可是一旦討論到性關係,小芬說,基本上沒有放得開的。 「像這種事情,她們會去百度吧。」當然,她也知道百度上真真假假,「可是她們寧願相信假的,也不願意去問啊。因為這種事情不一定能開得了口,這是最關鍵的。」

冬冬就是小芬說的這種女孩。她在廠裡也有些已婚的女工友比較要好,但大家從來都不談性的話題,要不就是談家庭、孩子、婆媳關係。她自己也迴避這些問題。 「不敢說。連父母都不敢說,有時候親姐姐都不敢說,因為說出來覺得好『那個』。」

比小芬遇到的那些年輕工友更甚,冬冬連百度都不會去查。儘管在第一次性行為之後,她非常擔心是不是每次性行為都會痛,但她至今都沒有在網上查過、問過這個問題,也沒有在現實中問過任何人。

性,對她來說是非常羞恥的事,不僅羞於啟齒,就連自己私底下去查一查、看一看,都很羞恥。

她也害怕未婚先孕。來深圳的第一年,她進廠第一天就遇到跳樓事件,一個女孩就在她面前一兩米的地方,「嘭」,從五樓砸下來。跳樓的原因是,女孩未婚先孕,男友跑了,不要她了。

但出於羞恥,冬冬也從沒有問過人該怎樣避孕,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這種事情,哪裡好意思問呢?」

性需求,她們這樣解決

對性感到最羞恥的冬冬,還在為男友可能的下一次性邀約而苦惱。

她不是不願意,只是怕痛,又怕懷孕,但又不好意思去買避孕套,更開不了口讓男友準備避孕套。 「做女人真苦。」她想。

但小芬說,跟男孩子相處之後,她發現這些事情「很正常」。 「就不是那種,特別害羞啊,不是在犯罪,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她說。即使童年被性侵,她也能克服陰影,面對自己的慾望。 「我一直沒有覺得做愛是一件特別噁心的事情。」

離婚以後,她搬回工廠宿舍住,八個女工一起。有一陣子,她很愛看網上的色情漫畫,「直接就是男的和女的在那兒,不知道為啥就開始了」。和丈夫異地的麗梅也住在宿舍,也會躲在床上用手機看色情小說。

長年見不到丈夫,她有時覺得自己有需求,就在晚上關燈之後,在被子裡面悄悄自慰。老家房間裡偶然翻到的色情硬碟,教會了她自慰的方法。她覺得自己來,比跟丈夫過夫妻生活,還要來得舒服。

小芬也這樣覺得。她還一直想嘗試一些自慰工具,但只是在網上看,一直沒下單,因為太貴。

小芬是被性侵之後學會自慰的,小時候睡覺會偷偷夾被子,被人看見就馬上縮回去。 「就一直覺得這個事情不好,是我一個人的秘密。」直到在深圳接觸了女工機構,才發現不止她一個人會這樣,原來好多人都會這樣,她終於沒有負罪感了,但還是會怕周圍的人知道了,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所以還是要偷偷摸摸。宿舍裝了床簾以後就好多了,床簾一拉,別人就不會發現她。

沒有伴侶,或是伴侶不在身邊,有人會選擇在廠裡找個性伴侶,做「流水夫妻」。麗梅就遇到過這樣的邀請,對方直接對她說:「我們都是異地,互相解決吧。」

所謂「流水夫妻」,在她看來也就是「炮友」,她並不想要,所以就拒絕了。她怕危險,也怕自己投入感情,影響真正的婚姻和老家的孩子。

小芬一度想過試著約炮,但最後還是覺得太危險,不如自己解決。

很特別的是,小芬還開始探索自己的性取向,覺得自己有可能也喜歡女生。這並不是因為她對哪個女生心動了,而是因為她對性行為的過程產生了新的觀察和理解。 「我覺得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在一起做愛,多多少少還是有一種不平等的感覺,就好像他總在支配你。」

這種感覺從何而來,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小芬也還沒有試過和女生發生性關係。 「也許差不多,也有可能?」她笑自己。

這一切,對還剛剛開始認識性的冬冬來說,都讓她瞪大眼睛。 「原來廠裡會有女工看色情小說?我真的不知道!」

對性最懵懂、最害臊的她,還不能理解女生可以這樣大膽直接地面對自己的性需求。但她也意識到,女工多懂些性知識,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這是她願意去推動的事。

「廠裡面的女孩子欠缺知識,不知道怎麼避孕,又懷孕,又打,打了又打,對這些事是盲目的。」她想成立一個女工小組,一起來討論這些,學習這些。她也希望鼓勵自己不再排斥談性,要開始看性教育的微信公眾號,參加公益組織的生理課。

「我自己就像當試驗品,嘗試之後看我能不能適應這個角色吧!這樣我才能想到,大家的需求是什麼?大家的想法是什麼?我自己也才可以去解決問題。」她說。

在傷痛和懵懂之後,她要看見女工的性與愛。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本文轉載自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

表tag: 

順天邨清潔工罷工追遣散費 部份受海麗罷工啟發

$
0
0

海麗罷工後,不少清潔工友懂得追討工人應得的遣散費,例如石圍角邨和愛民邨的清潔工友也遭遇類似情況,最後也追回遣散費。這陣討回遣散費的潮流慢慢發酵,今天到位於觀塘的順天邨。該邨今年一月底轉換清潔外判商,由英華清潔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英華)轉為民順清潔有限公司(下稱民順)[1],而英華解僱清潔工後並沒有支付遣散費。二十多名順天邨的清潔工,連同職工盟、當區區議員莫建成與其他支援團體於今天(五月十七日)早上八時半到房委會總部請願,並向房委會轄下的投標小組委員會主席張達棠遞交信件,要求房委介入調查。

英華騙工友簽自願離職書 謊稱「只是個儀式」
 
順天邨共有十一幢樓宇,每幢樓宇由一至兩名清潔工負責,全邨有六十名外判清潔工。順天邨的清潔服務過去由不同外判商負責,一位在該邨工作二十年的工友說她已為四間公司工作,分別是愛民、香港工商、英華和民順。[2]
 
今年一月外判商轉手,英華則在去年十二月底將員工叫到辦公室,給他們兩個選擇,要麼跟隨英華到樂富工作[3],不然就簽份文件留在順天。當時大部份工友希望留下,雖然不懂文件上寫甚麼,心想應是合約到期的文件,沒想太多就簽了。
 
徐姐憶述她那時當時隱隱覺得有點奇怪,便問那位職員:「之前轉公司也不用簽甚麼文件,為甚麼這次要簽?」職員說:「這只是儀式來的,簽吧。」徐姐還半開玩笑追問:「簽了有甚麼好處嗎?」職員沒有正面回應:「大家都簽了,簽吧徐姐。」徐姐不虞有詐,最後也簽了。
 
那份文件就是自願離職書。

遣散費是僱員被裁員或公司結業時收到的補償金,若是僱員自行離職,自然就收不到了。按初步估算,這二十位工友應得的遺散費,對沖後也應有二十多萬。
 
過了幾個月後,有工友知道較年長的清潔工收到公司通知,說她們有一筆一萬五千元至至三萬元不等的款項,自己卻一元也沒有收,逐向區議員查問,才知道有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這回事。亦有工友因為海麗罷工後,發現年資超過兩年後被解僱應獲遣散費,便希望追討回來。
 
行動當天有不少團體及人士到場支持,包括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清潔工人職工會、香港廚師聯盟、民協、劉小麗、社會民主連線、街工勞工組、社區前進等。多個團體表示每逢外判商轉約總會發現不少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的情況,而且薪酬較政府直接聘用的清潔工為低(前者月薪約一萬二千元,後者月薪約八千多元),顯示外判問題眾多且嚴重,現時監察制度完全無效。
 
自己屋邨自己掃  工友年資不少超過十年

清潔工人職工會的代表胡美蓮表示:「工友無法到其他地區工作不應工友的責任,公司根本不應該迫工友簽甚麼自願離職。屋邨本來就應該是由同一班清潔工人長期清潔,因為他們才熟悉屋邨的運作和環境。」
 
大部份順天邨的清潔工友都住在順天邨,而且不少年資超過十年,最長的超過二十年。訪問時珍姐(化名)指著身旁的工友說:「他們做了十八年,我少一點,也有十七年。我們SARS之前已經在這裏做了,人工由三千六做到八千幾。」
 
為何樂富和順天之間,大部份工友都選擇後者?在順天邨做了四年九個月的阿勝解釋到:「其實很多人都想留到順天。我們做清潔這一行的,都會想在住的地方工作。要去其他地方工作,先不說要重新習慣工作環境,車費一定少不了,還有來回時間呢。在自己住的地方工作,人工少一點也可以過活。」
 
除了生活費的考慮,方便照顧家人也是工友希望留到順天邨的原因,下舉兩例。王生王太分別於2010年和2014年來港,前者是汕頭人,後者是潮洲人。王生在順天邨做了兩年半,上年七月倒樓時在樓梯跌倒,傷及腳踝,當時要王太扶他到醫院。兩夫妻在同一屋邨工作和居住,出事也容易互相照應,何況王生腳踝受事,每天坐交通工具到其他地方工作實在食不消。

徐姐則在順天做了十三年,育有一兒丈夫過身後需獨力支撐家庭。「我兒子讀幼稚園時我已經在順天做了,甚麼學費補習費都是我自己賺回來,有時也有接些替工賺多點,因為一個月八千多實在不夠。」徐姐兒子今年十七歲,下年考公開試。問及徐姐當時有否考慮到樂富工作,她即時搖頭:「我到樂富工作哪誰照顧我兒子?」
 
事實上,正因為清潔工友住在工作地點,才可以滿足外判公司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幾位工友表示就算十號風球,公司也會叫她們上班工作的,也沒有額外的補貼。雖說清潔工作主要在室內,但倒垃圾,或上下班期間仍要到戶外,可謂字面意思上的賣命工作。
 
行動尾聲
 
約十二點半,民主黨副主席兼投標小組委員會成員羅健熙到場報告會議情況,表示制度內短期可以改動的地方不多,委員會十三人裏又是權貴為大多數,他沒有辦法在會上跟進太多,但承諾會在其他渠道關注事件。職工盟的杜振豪則鼓勵工友,這只是爭取的第一步,當初海麗工友爭取也是到第十天才迫使公司讓步,希望工友不要因為官員冷待而灰心。

[1] 民順正是海麗工潮中涉事的外判商之一。
[2] 香港工商是海麗工潮中涉事的另一間外判商。
[3] 據一名工友所說,文件上指若到樂富工作,會有額外三百元車費及月薪加八百元。但由於沒有文件副本,其他讀不懂文件的工友指職員沒有告訴相同的訊息,故未能確實。

相關報導:
海麗邨半數清潔工罷工 追討百萬遣散費
https://wknews.org/node/1620

外判制相關文章一覽:
https://wknews.org/node/1635

表tag: 
縮字: 
二十多名順天邨的清潔工,連同職工盟、當區區議員莫建成與其他支援團體於今天早上八時半到房委會總部請願,

食環益自己友 以較高薪聘退休公務員任街市監察助理

$
0
0

【惟工新聞】食物環境衛生署街市助理工會,聯同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及數個工會代表,今早到食環署總部抗議及請願,不滿署方聲稱填補「街市助理」(MA)人手,於去年10月設立「街市監察助理」(MSA)職位,去信邀請三年內退休公務員出任。MSA的工作量較MA少,惟月薪較MA高近一成。街市助理工會批評食環署措施,製造同工不同酬。

食物環境衛生署街市助理工會指,食環署自2004年開始招聘街市助理,這個職位為非公務員合約工,其職負為管理轄下街市,包括管理檔戶、處理市民求助投訴和協助執法檢控等。街市助理月薪只有不足1.5萬元,亦無基本福利,例如公務員一般享有的醫療福利、輪班津貼、風更津貼。

食環署聲稱要填補街市助理人手,於2017年10月設立「街市監察助理」的職位,去信「邀請」三年內退休的公務員出任。街市監察助理月薪為16,065元,比街市助理月薪14,705元高出1000多元,惟他們職務上只是支援包括街市助理在內的員工。街市助理工會指,有不少街市助理已服務超過十年,累積相當經驗,但他們仍是「合約員工」,工資與新入職者無異。工會批評措施不公平。工會指出,街市監察助理的職位非公開招聘,是政府特意去信三年內退休公務員出任,工會發現,這些街市監察助理都是從食環署退休的公務員,是食環署「自己人」,變相領工資之餘,亦領取每月的退休長俸,「咬兩份糧」,工會轟做法對使用公帑極不透明。

街市助理工會主席郭建彬說,街市助理人手短缺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工作量多、薪金低是難以聘請人手和流失率高的原因。他說,近幾年的情況較嚴峻,例如在他工作的食環轄下的觀塘區街市,編制要求應有16名街市助理,但數年前只剩下6人,人手極不足。他表示,在人手短缺下,街市助理需要穿梭同區的不同街市工作,但本來負責的街市場地,就沒有街市助理執行職務。有時,一個街市助理更需要承擔三、四人的工作量。郭建彬又坦言「連假都唔敢放」,因不上班就沒有人工作。

郭續批評,街市監察助理並不符合職位原本的要求,例如職位的描述中指他們有幾十年的管街市和清潔的經驗,惟他和一些街市監察助理工作後,發現對方沒有相關經驗,未有在街市工作過。而有一些街市監察助理則於幾十年前曾在街市工作過,惟他嘆指幾十年前與現在情況不同,當時的街市也不會利用電腦工作。他直言,街市助理和街市監察助理不止是同工不同酬,甚至是多工不同酬,因街市助理有時需要更教導街市監察助理工作。郭建彬強調在今次簽名行動中,同工同酬的訴求亦得到不少街市監察助理和不同職級的同工支持,可見食環署對街市助理工友的待遇有欠公允。

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副主席李美笑亦有到場聲援,她說,街市助理是長設職位,理應是長工而非合約工,她批評政府是想削減支出。李美笑又說,合約工所得薪金只有正職的七成,但工作量一樣,變相剝削合約工,從而令工友流失率高,令服務質素下降。

梁耀忠發言時表示,期望處方盡快回覆,指街市助理工作量較街市監察助理多,年資亦更高,批評獲得工資較低是不公平做法。街市助理工會最後向食環署職員遞上在過去一個月收集的137個簽名及請願信,要求食環署將街市助理薪酬調整至與街市監察助理同一水平。


跟進工會的街工勞工幹事譚亮英(右)發言


食環街市助理工會主席郭建彬(前排中)和梁耀忠(前排左)向食環署職員遞請願信


食物環境衛生署街市助理工會主席郭建彬(右二)、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副主席李美笑(右一)


郭建彬(右一)向食環署職員(右二)遞上在過去一個月收集的137個簽名

 

表tag: 

譴責加沙屠殺 多個團體到以色列及美國使館抗議

$
0
0

【惟工新聞】昨日(5月17日),香港多個社運團體、移工組織及政黨到以色列及美國駐港領事館抗議,譴責以色列在加沙進行屠殺。

自3月30日起,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走廊進行為期6周的「返鄉大遊行」(March of Return),每周都有大批居民到以色列邊境示威。在5月14日(星期一),美國正式將駐以色列領事館遷到耶路撒冷,變相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前夕,以色列軍隊向加沙數千名巴勒斯坦示威者開槍,造成近60人死亡,過千人受傷,其中約30人危殆,超過70人重傷,當中包括新聞記者。

為此,世界各地均有抗議以色列和美國的行動。在香港,五十多名移工及社運團體成員在昨日中午發起抗議,當中不少亦曾參與2014年抗議以軍空襲加沙的大型遊行。

警察及保安庇護 以領事館拒見示威者

多個團體代表發言後,一一讀出移工準備的抗議標語,包括「印尼與巴勒斯坦團結」(Indonesia and Palestine unite)、「停止以色列戰爭罪行」(End Israeli war crime)。然後隊伍進入以色列領事館所在的金鐘海富中心。可是領事館要求該大廈的物業管理拒絕示威人士前往領事館。警察亦此為由阻攔隊伍前進。示威人士指出,香港警察以諸多藉口庇護以色列領事館是意料中事,因為香港是繼中國之後以色列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而除了經濟利益之外,香港警察本身就與以色列情報機關有多項合作,向以色列學習社會監控的技術,打壓公民社會。一番擾釀過後,示威者焚燒本應送到以色列領事館的請願信後離去,前往美國領事館,沿途高呼「美國帝國主義,頭號恐怖份子」(USA imperialist, No. 1 terrorist)等口號。

美領事館發言人倉皇接信離去

「從墨西哥到巴勒斯坦,所有高牆都要倒下」(From Mexico to Palestine, all the walls have got to go)。一名示威者自製的道具這樣寫著。在美國領事館前,有示威者發言提到,以色列築起阻隔巴勒斯坦的圍牆,高度為柏林圍牆的數倍;美國總統特朗普更以興建墨西哥邊境圍牆圍賣點。這種種例子均說明當權者最怕人民團結一致,因此才要以民族情緒和物理上的高牆挑動各地的矛盾。

另外甘浩望神父提到,各地政府,不論是美國、以色列還是香港,都視人民為敵人,任意鎮壓異己,因此各地的人們要互相支援。

遊行隊伍集會約15分鐘後,美國領事館派出自稱為領事館發言人的代表接信。然而這名代表拒絕走到遊行人士前方,僅在兩重鐵馬後接信,不願留下任何聯絡資料,接信後匆匆離去。遊行人士嘲諷這名代表,作為全世界武力最強,動輒屠殺數百外國平民的國家的代表,在面對數十名示威者時卻表現虛怯。

以色列國內的抗議

除了國際的譴責外,以色列國內亦不乏反戰的聲音。在5月15日,數百人在耶路撒冷、特拉維夫、烏姆阿法姆(Umm al-Fahm)等多個城市發起抗議,要求以色列政府停止封鎖加沙。而在今次事件的焦點耶路撒冷,無政府主義者懸掛了用希伯來文及阿拉伯文雙語寫成,「耶路撒冷不要國族主義」(ירושלים נגד הלאומיות / القدس ضد لوطنية, قومية)的紅黑旗。


圖片來源:https://tinyurl.com/ybpbt8wf

相關報導:

五百人抗議侵略加沙 籲經濟封鎖以色列
https://wknews.org/node/430
擄走支援加沙船隻 以色列再犯戰爭罪行
https://wknews.org/node/807
以色列封鎖加沙近十年 女性船隊前往突破封鎖
https://wknews.org/node/1238
以色列落毒 毀加沙農業
https://wknews.org/node/742
以色列申辦2020歐冠盃 歐洲足協拒絕
https://wknews.org/node/526
加州,以色列最重要資本來源
https://wknews.org/node/467

表tag: 
縮字: 
世界各地均有抗議以色列和美國的行動。在香港,五十多名移工及社運團體成員在昨日中午發起抗議,當中不少亦
Viewing all 113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