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113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菲警開車輾過示威者 在港團體到菲領事館抗議

$
0
0
【惟工新聞】昨日(10月19日)網絡流傳一段令人發指的片段:警察開車反覆撞向示威者,多人被車輛撞倒輾過。事情發生在菲律賓馬尼拉,以原住民為主的示威者在美國大使館外集會,要求一直蠶食著菲律賓的美軍撤出。
 
今日(10月20日),多個團體到菲律賓領事館抗議,要求徹查事件,拘捕犯事的警察。
 
(多個團體到菲律賓駐港領事館示威)
 
菲原住民要求美國滾出去 警開車輾傷數十人
 
菲律賓原住民一直以來受到前總統與美國的聯手壓迫,原住民曾發宣言指責菲律賓政府將全國56%的軍隊駐扎在棉蘭老島,全是為了保障外資的利益。
 
新任總統杜特蒂主張獨立外交,讓菲律賓不再依附於美國或任何國家,令菲律賓人能及真正得益。因此,上周末,菲律賓各地的少數族群團體聚集到馬尼拉召開會議,對總統的新政發表共同聲明。為了整合菲國的少數族群運動,一個名為「摩洛人與原住民自決運動」( Sandugo,Kilusan ng mga Moro at Katutubong Mamamayan para sa Sariling Pagpapasya)的新聯盟成立。
 
團體昨日到美國領事館外示威,行動接近尾聲時,菲警突然指揮車輛撞向示威者。撞擊中導致至少50人受傷,當中3人傷勢嚴重。事後有30人被捕,包括原住民代表醫生,護士,義務醫護員和傳媒。
 
(團體上載到社交網絡的短片截圖:警方車輛正輾過一名示威者)
 
(示威者展示菲警方開車輾過人民的圖片)
 
(示威者展示菲警方開車輾過人民的圖片)
 
事後,菲警方向媒體透露:警察沒有開車撞過去,是示威者打算推翻警車。在過程中,駕車的警察駛開車子,無意中撞中一些不守規矩的示威者,他們受了輕傷。然而,在場的Moro-Christian Peoples' Alliance秘書長Amirah Lidasan目睹警方指揮下屬開車撞示威者,然後釋放催淚彈,更用警棍毆打示威者。
 
美國殺人奪地賺大錢 菲軍方與美軍同氣連枝
 
摩洛人與其他原住民深受美國殖民殘害,1980年代至1990年代,原住民對抗殖民掠奪,美國軍隊殘殺十萬摩洛人。隨後是美國在原住民土地上進行農業、採礦,為了奪得土地而以軍隊驅趕原住民,4萬名盧瑪族人(Lumad people)被軍隊從他們的原居地驅逐出去。現時,資本家的掠奪仍然繼續著,有上千個項目在等待批核。
 
原住民發表宣言指,在過去5年,61名原住民被殺,棉蘭老島9次遭到轟炸,發生52宗逼遷事件。同時,對抗爭運動的政治打壓越來越嚴重。運動的領袖91次遭到騷擾;176人遭到檢控。
 
即使新任總統有意一改前任政府方針,拒絕與美國聯手壓榨人民,但菲律賓軍隊的概念一時間難以改變。今日發起抗議行動的團體BAYAN Hong Kong and Macau的主席Eman指出,以往菲律賓軍隊受美國僱用、培訓、供給武器,在菲警的概念裡,他們與美國軍隊更接近,因此,向美國示威的菲律賓人則是他們的敵人。
 
菲領事館一度阻撓示威 團體要求徹查警暴行
 
約30多人參與抗議在港菲領事館的行動,菲律賓領事館以人數過多為由,不允許示威者前往領事館,保安、警察一度阻止示威者乘搭電梯,擾攘十多分鐘後示威者才到達領事館。
 
示威者要求菲律賓政府徹查事件,拘捕指揮行動及駕駛車輛的警察,同時要求美國滾出菲律賓。Eman表示,原住民走到原住民走到馬尼拉是為了讓人們聽到他們的聲音,抗議軍隊的控制、當地缺乏基本的服務(例如教育),警察卻像暴徒般攻擊示威者。
 
來自另一個發起團體Hong Kong Campaig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Right And Peace In The Philippines、本身是美國人的Bruce說:「示威者來抗議我國的大使館,要求我的國家離開,是因為菲律賓並不是屬於美國的。」
 
International Migrant Alliance的Eni指出,移民工、難民,全世界的人們也在被逼遷徏,在菲律賓裡很多移民工本身都是原住民,因為失去土地,他們被逼出外工作。
 
社民連長毛亦到場支持,他呼籲總統杜特蒂不要空口承諾,要作出實際行動。
 
對於領事館阻撓示威的行為,Eman批評道:「政府歡迎我們交昂貴的護照費用、合約費用,當我們來示威時卻把我們當作罪犯。」
 
 
菲律賓警察開車撞倒示威者片段:
 
相關報導
 
 

 

表tag: 
裏tag: 
縮字: 
【惟工新聞】昨日(10月19日)網絡流傳一段令人發指的片段:警察開車反覆撞向示威者,多人被車輛撞倒輾

【不正經勞法系列】 詳解勞工處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

$
0
0
編按:颱風到來,一眾打工仔興奮不已,但事實上打風是否就代表不用返工?黑雨之下提早收工,老闆竟然可以發警告信,當打工仔偷走?工會幹事劉家樂撰文詳細講解相關勞工法例,各位打工仔小心留意。

文:工會幹事劉家樂
 
呢幾日天氣情況十分惡劣,好多打工朋友都睇住個天掛黑色暴雨,就開心到準備執嘢收工。不過,大家可能讀書讀得太耐,真係以為黑色暴雨,八號風球可以立刻收工,但事實可以話比大家聽,其實惡劣天氣警告唔一定可以立刻放工的。
「惡劣天氣唔使返工」印象從何而來?
 
勞工處就住惡劣天氣警告出咗一份叫做「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入面講到唔同的天氣情況有唔同的做法,例如話八號風球,黑色暴雨唔好要求員工上班等等。我相信好多人其實無睇過呢份嘢,所以基本上對惡劣天氣應該點做嘅想法喺邊道得來?
 
讀書。
 
讀書個時,我地好清楚知道黑色暴雨,紅色暴雨,八號風球以上就唔洗返學,咁好明顯出到去做嘢都係咁啦!但其實呢,要知道惡劣天氣警告訊號並唔代表一定唔洗返工。點解唔洗返學?係因為跟據教育局通告第4/2016號嘅《熱帶氣旋及持續大雨幼稚園及日校適用的安排》,文件開宗名義講到「本通告內容與學生及 教職員的安全有關,各學校務必遵守有關安排,並採取相應的行動。」所以讀書打風唔返學係一定要做。
 
讀書返工大不同 「指引」對老闆無約束力
 
但返工呢?sor,涉及到嘅文件就喺「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即係咩嘢?睇下入面引言就知道呢個指引係咩嘢來。
「本處擬定了這本小冊子,就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安排提供意見和實際指引。雖然這小冊子並非法例的一部份,我們建議僱主應參考這些指引,以制定合適的工作安排,並採納具彈性的處理方法。」
 
即係咩嘢?就係同你講其實呢我地比啲老闆一個指引啫,做唔做唔關我事嘅。咁大家回想返「工資保障運動」同「合約工時」都係同一原理啦,比個指引啫,跟唔跟就你嘅事啦!
 
實際安排須看僱傭合約 
 
的確,呢一份其實只不過係一份指引,並唔係有力嘅工作安排。咁有力嘅工作安排喺邊?其實就喺你嘅合約入面,同埋當日僱主同你嘅安排啦!所以簡單啲講,如果咩嘢都無講,出面打十號風球,咁我要唔要返工?答案係要。
 
所以,有朋友個朋友做學校,佢同我講:「我有個同事5點45分收工,5點半掛黑雨佢走咗,校長話要出警告信,合理嗎?」其實係得,因為惡劣天氣唔係立刻走,而係要留喺安全地方,所以早走其實同偷走無分別。同埋如果你地喺工作期間遇上惡劣天氣,係要一路做嘢做到收工先得。
 
例如保安清潔等工作,喺合約入面其實好多講明惡劣天氣要繼續上班,所以此類工種一般其實都要冒雨工作,當然有一啲位置例如室外崗位可能因為危險因素而不能工作,咁僱主就可能因為咁唔安排員工返工,或者叫佢去其他室內工作崗位。咁當然,如果其他人嘅合約或工作守則寫明係跟上述指引嘅,咁就一切容易明白了。
 
總結來講,各位出來打工嘅朋友,唔好FF咁多啦,打風落雨唔代表唔洗返工,一切都要睇你同僱主有無喺惡劣天氣工作下作出工作協定了。
 
打風後上班途中受傷 屬工傷範圍
 
咁講起打風,就講多兩講,跟據僱員補償條例第5條F項指出:
「如僱員遭遇意外時,僱員於烈風警告或暴雨警告期間內,作符合下述規定的作為,則 僱員遭遇的意外,須當作是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的意外─
(i) 在其居所與其工作地點之間,並在該日其工作時間開始前4小時內,採用直接路綫 前往其工作地點,或在其居所與其工作地點之間,並在該日其工作時間終止後4小 時內,前往其居所」
 
一般而言,上班途中受傷係不計工傷,但如果打風後4小時內你要仆返公司而出事呢,就都可計算工傷的。
 
打風落雨,對社會來說的確是百害而無一利,但為何一眾打工仔為咗一個打風假又跪又跳舞?反而,會唔會係我地本身嘅工作同生活已經十分唔平衡,先會出現呢種放半日假都感動流淚嘅情況呢?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颱風到來,一眾打工仔興奮不已,但事實上打風是否就代表不用返工?黑雨之下提早收工,老闆竟然可以發

計劃炸彈襲擊 三名白人被捕 不是恐怖分子,只因非穆斯林

$
0
0
編按:說起種族,人們通常是想起有色人種,同理,說起恐怖份子,人們通常想起的都不會是白人、基督徒。上週有三名美國白人因計劃發動炸彈襲擊而被捕,當美國執法機構認為目前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激進穆斯林,而是反政府的暴力極端分子時,主流媒體還是普遍把三名白人形容為武裝份子,而非恐怖份子。惟工新聞特此翻譯外電。

文:CHAUNCEY DEVEGA
 
上週五,聯邦調查局宣布柯蒂斯·艾倫(Curtis Allen)、加文·賴特(Gavin Wright)和帕特里克·斯坦(Patrick Stein)等三名白人被補。這三人屬於一個名為「十字軍」(Crusaders)的武裝組織,他們計劃在堪薩斯州的加登城(Garden City)一個住宅區和清真寺發起炸彈襲擊。艾倫、賴特和斯坦藏有2,000磅彈藥和許多自製炸彈。
 
嬰兒、小孩或成人都不會放過
 
他們計劃殺死索馬里移民。聯邦調查局的情報指出,首領斯坦告訴其餘二人︰「如果你們是穆斯林,我會高興地射穿你們的頭。」斯坦還希望他的同伴︰「如果你打算殺死這些蟑螂,在開槍前記緊把他們浸在豬血。」
 
這完完全全是毀滅和謀殺。艾倫、賴特和斯坦不打算放過任何人,不論嬰兒或兒童都要和成人一起被殺。斯坦告訴同伴︰「當我們行動無人能夠逃脫,就算是1歲小孩也不會放過。我是認真的。我保證當我出擊時,那些混蛋都會死掉。」
 
美國仇恨犯罪數量越來越多
 
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向美國(白)人發出「警號」,讓大眾知道穆斯林的「威脅」。斯坦說,「改變這個國家唯一方法是一場血腥的殺戮。」
 
在這個政治時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影響無處不在:斯坦是特朗普的狂熱支持者。他計劃在10月下旬特朗普訪問賓州和俄亥俄州時,組織了一個「護衛小組」來保護他的英雄。
 
三人的炸彈襲擊是大趨勢的一個部份。根據美國伊斯蘭關係理事會(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的報告,2015年共有79間清真寺受到襲擊。南方貧困法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 )記錄了今年對穆斯林仇恨犯罪數量的增幅。
 
不是恐怖分子,因為他們是白人
 
艾倫、賴特和斯坦的計劃完全符合恐怖主義的定義:有政治目的地針對弱勢平民的暴力。然而,美國主要新聞媒體的標題都將三人描述為「武裝組織的成員」,而非「恐怖分子」。
 
白人特權在美國有許多形式。恐怖分子是指棕色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白人特權認為這些標籤在主流媒體和論述中,不適用於如艾倫,賴特和斯坦等白人基督徒。
 
在這個問題上,白人特權也危及公共安全。自2002年以來,相較穆斯林或阿拉伯人,更多美國人被白人基督教右翼恐怖分子殺死。恐怖主義與國土安全三角中心(Triangle
Center on Terrorism and Homeland Security)暨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在2015年發表一份為「美國執法機構認為,他們面臨最嚴重的政治暴力威脅不是來自激進的穆斯林,而是反政府的暴力極端分子」(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sider anti-government violent
extremists, not radicalized Muslims, to be the most severe threat of political
violence that they face)的報告(註一)。在宣布逮捕艾倫、賴特和斯坦時,聯邦調查局也提到「十字軍」是「國內的恐怖分子」。
 
但是,右翼媒體和共和黨積極壓制這些資訊。西點軍校(West Point)中,研究「右翼反政府團體構成威脅」的打擊恐怖主義中心
(Combatting Terrorism Center)等團體遭到抗議、嘲笑和削減研究經費威脅。
 
總而言之,相較討論白人右翼激進份子、「主權公民」(sovereign citizens)當中的恐怖分子和武裝行動帶來重大危險,藏在白人的心臟地帶、穿著自殺式背心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對於保守黨更加重要。
 
白人特權也令他們認為,自己不會被問及關於「十字軍」或謀殺計劃。
 
艾倫、賴特和斯坦究竟在他們的教會和其他禮拜場所中學習到甚麼呢?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有沒有監測這些地方呢?
 
誰令艾倫,賴特和斯坦激進化?
 
福克斯新聞(Fox New),共和黨和右翼媒體在教導如艾倫,賴特和斯坦的白人基督教徒因憎恨穆斯林方面,究竟發揮什麼作用?
 
艾倫,賴特和斯坦因的家人和鄰居在哪裡?他們幫助和教導他們嗎?他們為什麼不早點叫警察?
鑑於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公開指出對穆斯林懷有敵意,他是否應該為鼓勵人們使用暴力和在社群中發動恐怖主義負責任呢?
 
計劃於11月9日的恐怖襲擊並不是巧合,這是選舉後第2天。法西斯份子特朗普的政治運動,令政治暴力成為了當代美國政治中的常態。艾倫、賴特和斯坦因的謀殺計劃反映了這一現實。
 
在他的集會上,特朗普讚揚這種行為的美德。就如香蕉共和國的政治暴徒,特朗普威脅如果他贏得總統,就要把希拉里關進監獄。此外,特朗普的支持者甚至威脅希拉里的生命。特朗普的步兵攻擊「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和其他抗議組織,並在在北卡羅來納州一次集會中,突襲一個年長女人的臉部。武裝的特朗普兵團亦把槍指向示威者。
 
現在越來越清楚的問題的重點不是「選舉後會否流血?」,而是究竟特朗普和他的恐怖分子支持者會導致多少流血事件。
 
 
相關報導
 
 
資料來源︰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說起種族,人們通常是想起有色人種,同理,說起恐怖份子,人們通常想起的都不會是白人、基督徒。上週

膚色決定你的肉金?AV業內的種族歧視

$
0
0
編按:點擊進入AV網站,片種多元應有盡有,總有幾套能滿足你的胃口。自娛過後,可有想過這些賣力演出、讓你私密的性幻想活現眼前的一眾演員,也和一般打工仔女一樣承受著種種的勞工問題?除了較多人提及的日本女優超長工時外,美國的有色人種演員亦須面對同工不同酬的苦況。據當地成人演出者倡議委員會(Adult Performer Advocacy Committee,APAC)的聲明,白人AV演員所得酬金往往比黑人演員的多,還有不少白人演員會理直氣壯地,以和有色人種合作演出為由,要求增加片酬。色情電影業內對有色人種的差別對待,不過是反映及放大了主流社會上的種族主義。惟工新聞特此翻譯Alternet的文章,看看美國的黑人AV演員對業內和國內種族歧視的觀感。
 

文:Carrie Weisman

主流色情電影是個怪異的國度:真實的乳房,在色情片的世界裡被蔑視;勃起的陰莖,於鏡頭前受著永恆的注視。儘管色情片每每以誇張的方式呈現事物,但這工業也反映了某些嚴重的社會問題,當中最惡劣的正是與種族有關的議題。
 
色情電影產業在很多方面都很怪誕,包括它如何對待小眾群體。往好處想,這工業是某些邊緣群體得以領先於大部分人的少數行業之一。女人、同性戀男人和跨性別人士的收入,都比他們「一般」的同行來得高。不幸的是,這個優勢往往無法惠及有色人種演員。
 
同工不同酬 AV演員:「停止種族歧視行規」
 
成人演出者倡議委員會(Adult Performer Advocacy Committee,APAC)在九月尾發表聲明,呼籲色情產業的從業員「停止種族歧視的行規」。APAC指,黑人演員的薪酬總比白人演員低,也常有白人演員要求增加工資,才願意與其他種族的演員合作演出。該份聲明指出:「以演出者的種族作為決定薪酬高低的重要因素,侵犯了演出者的權利,也違反了聯邦政府的職場歧視條例。」
 
莫德(Mickey Mod)參與色情電影拍攝工作已逾八年。身為APAC副主席的他,認為現時有兩個迫切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幕後的商業道德。內幕人士證實,黑人演員所獲的片酬比白人演員少,但要得悉確切的金額卻非易事。據莫德所言,演員不太願意透露薪金多寡,而企業則更沒可能披露演員薪酬資料。
 
成為小電影明星是一個緩慢的進程。有些演員一開始拍的都是頗主流或「香草式」(vanilla,即一對一、沒有BDSM元素的性行為)的劇情,不過他們其後拍的題材通常都會更為激烈。背後的商業邏輯十分簡單:先給你的顧客一點甜頭,他最終便會乖乖付錢,讓你滿足他內心更幽微細緻的幻想,例如是肛交和群交。但在這個由「激烈」表演和戀物交織而成的情慾網內,種族問題糾纏不清,種族差異和定型,更可能對參與演出的個人造成情感上的巨大傷害。
 
跨種族劇種大賣 黑人演員:「獲得參演機會只因為我是黑人」
 
「一個有色人種演員上場後才知道,同場演出的同行願意接拍這場戲,只是因為片酬會比和白人演員合拍的場景來得多。這真的非常糟糕。」莫德說。
 
儘管他同意演員應有權選擇與何人合作,但他強調此標準應適用於所有演員——而這顯然不是現況。本年初夏,色情電影行業的刊物《成人錄像新聞》(Adult Video News,AVN)證實,跨種族情節是業內最賣錢的的劇種之一。「它一直都很受歡迎,銷售量還真的上升了。」AVN的總編輯史翠特(Sharon Street)說。
 
「我是有色人種,我是黑人,我在這個行頭待了很長的時間。很多時候,我作為一個演員所獲得的機會都只是⋯⋯因為我在那個空間裡是一個黑人。」莫德解釋。
 
辭演以種族為基礎的角色的演員,可能是為了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然而這個決定也意味著要放棄大部份演出機會。撒菲爾(LeNair Xavier)曾在紐約市拍過三年的男同性戀色情電影。他演過的大多數角色都與奴隸報復的故事有關。「我真的不想演這個角色。」他說。
 
他經常透過標明是「種族」(ethnic)的製片廠找到工作機會。這些製片廠顧名思義,就是特別以黑人演員為主打的片場。「光說出來就讓我覺得討厭,我厭惡要作出這樣的分類。」他說,「但不幸的是,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如果我不說種族、黑人、少數,或其他近似的關鍵詞,人們就不會知道我在說甚麼。」換言之,若不註明片場聘用的演員特徵,其他人便會假設他們的外貌就和大部分的演員一樣,是徹頭徹尾的白人。
 
擬訂權益法捍演員尊嚴 提高業內透明度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代充滿種族偏見。除了職場上的不平等外,與種族相關的暴力事件亦正大幅增長。「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運動在美國各地開設了三十七個分部,在加拿大的多倫多也有一個分部。現在,色情電影的明星們也想要參與這場運動了。
 
「現時受過教育的演員人數基礎,比以往都要大。演員開始積極參與他們的群體了。」莫德稱。那些關心政治的演員曾參與演出<黑人妻子很重要>(Black Wives Matter)或<我的貧民區繼母>(My Ghetto Stepmom)這兩套去年上映的小電影,我們實在無法想像他們要作何感想[註一]。不過莫德提醒我們:「演員在演出時、工作環境裡所能控制的部分,不如大家想像的多⋯⋯我曾試過到達錄影廠後,才發現片子的主題是我完全不敢苟同的。這部電影的主題充滿種族主義色彩,如果我事前得悉的話,就不會答應參演了。」
 
APAC的「演出者權益法」(Performer Bill of Rights)要求演員可於電影開拍前獲悉所有相關資訊,第一點列明:「我有權知道拍攝的內容、與我合作演出的人士身份、電影預計片長和預計片酬金額。我不會被要求演出任何我到達錄影廠前未有同意拍攝的情節。有壓力下的談判和突如其來的改動是不能接受的。」
 
APAC正要求增加業內的透明度,以加強對演員的保障。組織希望可預先核實確認某些中介和創作公司,確保只有最小程度的後期製作處理和臨時改動。要達成這個目標實在需要一點時間。莫德估計,現時美國大約有一千二百至三百名活躍的演出者。APAC現時會員逾七百人,但絕大多數人除了登記電郵名單外就沒有更多的參與了。「要令他們更積極投入是十分困難的。我們這一行沒有退休計劃,沒有401(k)退休福利保障。」莫德說,「當他們只被視為臨時工的時候,我們就很難改變他們的既有想法,讓他們明白了。」
 
電影公司那邊的人也不可能採取主動改變現況。像許多流行的色情片小眾市場一樣,種族主義情節是賺取巨利的方程式。「在這方面,色情電影其實很保守。」莫德指,「如果他們不認為改變現狀會為他們賺得甚麼錢,他們就不願改變了。」
 
一味指責色情電影工業固然非常容易。但那些認為種族主義只是這產業獨有問題的人應好好記住,色情片只是單純地放大了社會現況。莫德說:遺憾的是,我們正面對種族歧視的問題,但這個國家也同樣面對著種族歧視的問題——這不單是我們旳處境。」
 
註:
一:<黑人妻子很重要>的參演者Nicole事後表示,她對於影片的製作毫無控制權,甚至在演出前還不知道影片的名稱。
 
原文:
 
相關報導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表tag: 
縮字: 
編按:點擊進入AV網站,片種多元應有盡有,總有幾套能滿足你的胃口。自娛過後,可有想過這些賣力演出、讓

「為自己工作,不為老闆」 泰國關廠工人自救 經營製衣合作社13年

$
0
0

【惟工新聞 】兩年前惟工新聞曾報導阿根廷社區組織La Alameda透過佔領工廠生產、設立社區飯堂、搞以物易物等方式自救的歷程,並支援遠在泰國因關廠而失業的工人成立製衣合作社。事隔兩年,兩地成員再次來港參加合作社聯盟No Chain的會議。惟工新聞亦趁此機會,訪問來自泰國合作社Dignity Return的Manop Khaewphaka,請他講述13年來沒有老闆,自主生產的路如何走來,解說為何這樣的生產模式能夠長做長有,直接改善成員的生活。

在2002年,作為Nike和Adidas等大品牌的代工廠,位於曼谷的Bed and Bath工廠關廠,搬到位於泰緬邊境的美索(Mae Sot),導致數百名工人失業。當時工人仍被拖欠工資,亦沒有因突然裁員而得到賠償。經過3個多月的抗爭,工人獲得賠償,但生計仍沒有著落。而這些身無分文,為了養家離鄉別井打工的工人除了再找別的工廠之外,看了別無他法。在勞工團體的協助下,他們開始籌組合作社,嘗試由工人自行管理生產。最初有171人報名參加,最後只有40人留下來。

萬事起頭難 頭四年過共產生活

有了成立合作社的決心,還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當時,大家每人手上除了少量來自政府的賠償(16,800泰銖,約為3,700港元)外沒有任何資金,也沒有廠房和機器。那怎麼辦?

當時的決定是,在40人當中選出10人負責尋找貸款、廠房地點和購買機器,其餘30人到不同的工廠賺錢養活所有人。終於,在3個月後他們從國家儲蓄銀行取得70萬泰銖(約15萬港元)貸款,在曼谷曼磅區(Bang Bon)找到合適的廠房進行生產。該廠取名為「團結工廠」,一方面接其他工廠的訂單,另一方面生產自己的品牌——「找回尊嚴」(Dignity Return)的衣服。

Manop憶述籌備合作社的經過,指出這個草創階段是最艱難的時間。當時的訂單很不穩定,時多時少。少的時候唯有大家勒緊褲頭,多的時候也只能找朋友幫忙完成工作。工廠在頭4年間幾乎全無利潤,全廠工人過著同住同食的生活,沒有任何剩餘。原來的40人當中有25人亦因家庭的經濟壓力而相繼離開。

在合作社提升自己 有滿足感

但工廠沒有因此而萎縮,新的成員不斷加入,當中包括其他因工廠倒閉而失業的工人,也有以前獨自在家接訂單工作的工人。到了現在,包括15名第一代成員在內,全廠共有56人。

記者問Manop,對那些原來在一般工廠或家裡工作的工人而言,合作社的生產模式為什麼有吸引力。他認為,首先在職業技能方面,「團結工廠」對於產品質素的要求高,因此合作社成員會分享技術,讓各人的技能提升。同時,合作社不透過壓低工資牟取利潤,各人的工作量經成員開會決定,確保大家的收入穩定。而在日常工作以外,成員亦能透過合作社會議,學習到工作權益和社會議題。這些都不會在一般工廠發生。

成品質素高 不怕買方壓價

這種平穩的經營也是經過累積經驗得來的。由於「團結工廠」除了生產自己的品牌外,也會接大工廠的外判訂單,因此,也面臨被大廠壓價的問題,而這往往是代工廠勞工待遇最差的原因。Manop指出,頭四年他們因為沒有任何營業經驗,工廠又新,沒有什麼議價能力,在接訂單時經常吃虧。可是由於合作社內部會對成員進行技術培訓,因此工廠產品的質素高,慢慢地就可以高於其他工廠2至3倍的價錢接到訂單。

工廠搬到孟加拉緬甸 工人情況仍然惡劣

13年就這樣過去了。但Manop認為,與他仍在一般工廠工作的時候相比,現在工廠工人的處境仍然惡劣,其中製衣業正是重災區。原因還是那個——工廠一直搬走,搬到工資更低的孟加拉和緬甸,因此泰國工廠接到的外國訂單越來越少。更糟的是,國內市場也面臨來自這些地方更便宜產品的競爭。

由於行業慢慢衰落,現在只有中年女工從事製衣。他們只拿到最低工資,工廠也不按政府規定每年調整工資。電子業和汽車業的情況雖然沒有那麼惡劣,但同樣有大量工廠搬走。

正因如此,合作社一方面可作為失業工人自救的出路,另一方面,在跨國的投資和剝削之下,各國工人需要互相支持才能面對。而「團結工廠」的成立和維持,一直以來都少不了這些支援。

(惟工新聞感謝Suntaree Sreng-ging全程耐心作英語翻譯,否則我們不可能完成這個訪問。)
(The Worker News would like to thank Suntaree Sreng-ging for her translation to made this interview possible.)

 

相關報導:
阿根廷群眾佔領13年 種菜自用 佔廠生產
全球分工下被犧牲的水谷工廠工人

參考資料:
Dignity Return官方網頁
No Chain官方網頁

表tag: 
縮字: 
【惟工新聞 】兩年前惟工新聞曾報導阿根廷社區組織La Alameda透過佔領工廠生產、設立社區飯堂、

【公庫】台灣通過修法 刪除移工三年出國一日規定 

$
0
0

編按:台灣移民工與香港外傭一樣受著諸多的限制,中介往往乘此機會在移工身上大撈一筆。經過本地團體與外勞多年的共同爭取,台灣立法院於上周五(10月21日)通過修法,刪除移工三年出國一日規定。法例通過後,中介以「損失賠償」之名控告爭取修法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由此可見法例原本的漏洞如何令中介致富。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較早前的文章,讓香港打工仔了解台灣移工的情況。


 
刪除三年出國一日規定 移工盟挺修法 要勞雇雙贏
 
文:公庫記者張心華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個月(6月22日)通過《就業服務法》第52條修正草案,刪除外籍勞工聘僱屆滿3年應出國1日的規定,今(7月5日)送院會審查。「移工少剝皮,勞雇爭雙贏」台灣移工聯盟(MENT)等團體前往立法院表達支持、高呼口號,盼成功修法,保障勞雇權益。
 
現行《就服法》規定聘僱外國人從事海洋漁撈、家庭幫傭及看護等工作,許可期間以3年為限,每滿3年應出國1日後才能再入境工作,且工作期間累計不得超過12年。6月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通過刪除移工聘僱3年後應出國1日規定,修正案目前送交院會審查。
 
(團體在立法院外支持修法,圖片來自公庫)
 
做滿三年出國一日 勞工僱主皆有失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許惟棟指出,3年應出國1日的規定勢必會造成雇主照護人力的空窗期,修法後,移工不必再被強迫離境,就能和雇主協調返鄉休假的時間。「這樣彈性的空間對勞雇雙方都是保障,是雙贏的修法。」許惟棟表示,對移工來說,不用為了再次入境而重新繳交仲介費,少了這層剝削,移工就不會因為背負龐大仲介費貸款而想逃跑。
 
此次修法也引來仲介業者反彈,有業者就以給雇主的公開信說明反對原因,包括修法後移工有21天的假[註],一樣有空窗期、不被續聘的移工就會逃跑等等。許惟棟表示,這次修法和21天假完全無關,且修法有助於降低逃跑機率,而勞動條件提升,移工更願意來台工作。
 
許惟棟強調,無論仲介怎麼模糊修法焦點,在台移工都是3年簽一次契約,只要勞動環境不改善,移工還是會選擇離開。許惟棟呼籲政府不應再延續剝削政策,而是想辦法提升台灣整體勞動條件,他希望立委能頂住資方及仲介團體的壓力,堅持進步法案的改革,讓移工和雇主都能獲得保障。
 
舊制度漏洞致剝削 中介乘機收巨額費用
 
現場眾多移工人手一張紙牌,上頭寫著來台工作所付出的仲介費,從台幣9萬到近20萬不等。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阮神父指出,滿3年應出國1日的規定造成制度漏洞,讓仲介向移工收取高額費用,移工的薪資在扣除仲介費後已所剩不多。阮神父認為修法可讓移工安心工作,也提升台灣國際名譽。
 
「有被剝削的外勞,就有被剝削的本勞。」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毛振飛說,如果移工每三年入境一次就會被剝削一次,是國家的恥辱。他大力支持修法,因為這是勞動人權。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小齊表示,他從高中開始至今快15年,共換了5個外籍看護,期間也遇過與家庭配合不錯的看護,但每3年出國1日的規定,恐讓小齊面臨無人照顧的處境。且因為小齊聘僱外籍看護,無法申請居家服務員等公共服務,因此小齊每3年就得換新看護。除了支持修法,小齊也希望,未來長期照護能納入障礙者族群,像是在移工放假期間,能獲得政府的照護支持,而不是把他們這樣的弱勢家庭推回黑暗的角落。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陳秀蓮說,在台灣現行長照配套及制度底下,外勞和雇主同時在受苦,現行長照制度並未考量障礙者需求,使雇主和外勞被迫在家裡弱弱相殘。陳秀蓮表示,未來會持續與弱勢雇主共同推動相關法案,怎麼有一個足夠的照顧系統,讓雇主及外勞在體系內沒有一個人是被剝削,讓他們的需求被政府看見。
 
(修法通過後,場後的移工和團體興奮相擁)
 
(標題為編輯所擬)
 
註:
按《勞基法》特休規定,工作滿1年、第2年起才有7天特休;滿3年、第4年有10天、滿5年,第6年有14天;工作10年以上,每年加1天,最高30天。且《就服法》第52條修法內容並未明定移工享有21天休假。
表tag: 
縮字: 
編按:台灣移民工與香港外傭一樣受著諸多的限制,中介往往乘此機會在移工身上大撈一筆。經過本地團體與外勞

嚴刑峻法解決社會問題? 新加坡犯人獲釋後的困境

$
0
0
編按:新加坡的法律以罰則多和嚴酷著名,新加坡政府亦一直對內對外宣稱這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必要手段。這種說法有沒有事實基礎,這種法律對社會又帶來什麼影響?這篇節錄翻譯的文章一方面用數據質疑罰則的阻嚇作用,另一方面討論以監禁作為懲罰帶來的社會成本。
 

你知道新加坡的在囚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在發達國家當中排行第三(每10萬人有219人),僅次於美國(每10萬人有693人)和以色列(每10萬人有256人)嗎?當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震驚。我們不是一直都認為新加坡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嗎?
 
在2015年,新加坡共有有12,394人入獄,當中約七成所犯罪行與毒品有關。事實上,在今年5月,內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指出,8成本地犯人不是有毒癮就是曾經吸毒。
 
吸毒人數出乎意料地上升
 
你可能會好奇,其他國家有多少犯人因與毒品相關罪行入獄?事實上是很少,很少(秘魯為23.8%、丹麥為22.1%、葡萄牙為20.6%)。我還以為新加坡對於販毒和吸毒嚴厲的法律會令它成為全球吸毒者最少的國家。但很不幸地,雖然法律對於吸毒有嚴厲懲罰,近年被送進戒毒所的人數上升,從2014年的1,139人增至2015年的1,213人。而戒毒後再次吸毒的比率亦從2012年的28.3%增至2013年的31.9%。
 
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越來越多年輕人能夠取得冰毒。我認識的一些年輕人最初在國外,例如在吉隆坡、曼谷和峇里等鄰近地方嚐到這種興奮劑。回來之後,他們會在網上或透過拆家繼續購買。
 
正當社會上開始辯論應否廢除死刑,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同意新加坡政府以鐵腕手段對付販毒和吸毒行為。但今日我更想討論監禁帶來的社會成本。
 
囚禁令社會損失人才
 
每一個在囚的人都要社會花錢。囚禁一個人一年的成本為28,000坡幣(約156,000港元),亦即一個四人家庭一年的基本開支!但在金錢上的成本之外,囚禁一個人為社會帶來重大的成本,因為每個被囚的人相當於一個失去的機會。
 
為什麼這樣說?新加坡人經常說,我們沒有任何天然資源,人力資源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而每當一個人被定罪入獄,社會上就少了一個可以貢獻的人。更何況,被囚人士獲釋後,他們大都無法完全融入社會。
 
正如一間中途宿舍的主管鄭先生(Robin
Tay)指出,很多人獲釋後都只能找到清潔或搬運等工作。這些工作的收入不高,工作效率不高,沒有升遷機會,自然也不能讓他們有機會改善生活。而這對於獲釋的人、他們的家庭和整個社會都是嚴重問題。
 
人力資源部長林瑞生(Lim Swee
Say)在近期不斷強調,新加坡的經濟增長來自勞動人口的增長以及生產力的提升。在低生育率和移民人數低的情況下,勞動人口沒有多少增長,因此我們需要更快提升生產力以促進經濟增長。
 
新加坡龐大的在囚人口的問題在這裡就反映出來。但它同樣可以是一種機會。若我們能夠提升在囚人士的技能,就有機會提升他們的生產力。在約8成在囚人士的學歷都是中學畢業或以下的時候,這不是不可能的。
 
獲釋後生活仍差 重犯機會高
 
但在培訓和教育之外,社會也需要改變對獲釋人士的態度。鄭先生描述的情況正是很多人獲釋後的困境。他們找不到能夠讓自己和家人過良好生活的工作,當中更多進一步陷入貧窮。這時,重犯也不足為奇。
 
當然,新加坡監獄會聲稱,只有25.9%的人在獲釋的兩年內重犯。但若我們延長統計的年期,可以預期重犯的人數會增加,雖然政府沒有公開這方面的數字。甚至即使重犯率維持在30%左右,難道我們應該感到滿意嗎?我們能夠接受一再懲罰同一個人嗎?若我們不讓獲釋的人有改善生活的機會,這是一個合理的社會嗎?
 
正如著名律師阿莫勒·山(Amolat Singh)所言,我們不是要容忍犯罪,但我們能夠更有同情心,打開這個囚禁獲釋人士的第二座監獄。這樣做也可能有助經濟發展。
 
文章來源:
 
表tag: 
縮字: 
編按:新加坡的法律以罰則多和嚴酷著名,新加坡政府亦一直對內對外宣稱這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必要手段。這種說

抗議三星靜坐行動一周年 職業病受害者組織要求:不對話就下台

$
0
0
編按:若你是拿著手機看這篇文章,可能同時是在看為你服務的人的奮鬥--如果你正在使用三星手機的話。10月7日是他們靜坐行動的一周年,這個由三星職業病受害人、其家屬及社會人士組成的組織「半導體工業工人健康權益支持者」SHARPS(Supporters for Health and Rights of People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y),一直堅持行動,慢慢地獲得國內工人與國際的支持。惟工新聞翻譯他們網誌的文章,看看他們在這一年如何走過來。

 
SHARPS和患上職業病的三星工人,在首爾的公司總部靜坐,至今已經一年。一周年的那天,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 —— 三星會長之子李在鎔必須和受害工人及關注團體展開新一輪對話,否則就應該下台。
 
「三星已經最少殺了這麼多人﹗」
 
10月7日晚上,約200名工運人士、工會成員、人權份子及普羅市民冒著寒風夜雨,在三星公司樓高四十層的玻璃大厦外示威。示威者再次表示,這場仗已經打了九年多,他們會繼續堅定地打下去,直至那些在晶片及LCD顯示器工廠工作時患上血液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贏得公義、得到公平及透明的補償安排為止。
 
(示威者穿上受害人的工作服示威,圖片來自SHARPS網誌
 
在當日較早時候,示威者亦發起了一場快閃示威。他們穿上白色的「乾淨衣」(亦即受害人的工作服),走到三星總部及附近的地下鐵車站內,並大喊「三星已經最少殺了這麼多人﹗」
 
(示威者穿上受害人的工作服示威,圖片來自SHARPS網誌
 
在三星的總部靜坐
 
這場靜坐是從一年前開始的。三星本來正在和患病工人談判,但在2015年的時候,他們突然中止會談,並單方面對部份受害人提出帶有保密條款的微薄補償;有些職業病患者由於陷入經濟困境,故決定接受這些補償。於是乎SHARPS的成員就在同年10月7日開始,在公司總部大樓內的三星電子宣傳館(Samsung Delight)外設篷搭帳,展開長期佔駐。
 
(SHARPS在三星公司總部外的佔領區,圖片來自SHARPS網誌
 
三星自此開始迴避對受害者及其支持者的其他承諾。在2016年1月,三星成立了一個外部監察員委員會,監察公司的安全措施,不過關於委員會活動的資料很少。
 
鮮有跡象顯示三星已經改善工廠或供應商中的職業安全問題。在2016年10月,一個首爾的工人安全監督機構「為工人健康團結」(Solidarity for Workers’ Health)進行獨立調查,發現有另外兩名工人因工作時使用甲醇(methanol)而引致視力受損,令受害者人數上升至7名。
 
本國的工人團結
 
為讓公眾能監察全國最大型的工業災難,這一年來SHARPS經歷寒冬和史上最熱的炎夏後,工人團結開始湧現。
 
鄰近大樓的一個保安人員,在這年來向示威者捐贈自己的早餐和午餐飯盒。
 
SHARPS為受害者設立的臨時神龕擺放了幾十個花圃,亦有許多由國際訪客和外國路人以用不同的語言寫成的海報。
 
(SHARPS在三星公司總部外的佔領區,圖片來自SHARPS網誌
 
每天晚上,SHARPS都舉辦了「接力議講」,由客席講者演說從工人安全到全球和平等種種話題。這些演說的文字記錄刊登於由合作出版社出版的《現在,三星必須回答》(Now, Samsung Must Answer)一書當中。
 
全球團結
 
最近更多全球團結不僅提高了SHARPS的信心,更有助擴大他們在全球的活動範圍。
 
在集會上,SHARPS宣讀一個全球請願,敦促李先生在10月27日被選為董事會董事時,與小組重新舉行會談,不然就從行政人員當中除名。在公開發表前,這份請願書得到​​國際團體的支持。(SHARPS呼籲大眾聯署支持:http://www.sharps.or.kr/index.php?mid=s161007
 
這包括國際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ITUC),這個組織在156個國家中擁有1.68億工人的網絡。在10月7日,ITUC與IndustrialAll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三星——現代科技、中世紀條件,譴責南韓聯合企業的無工會政策和恆常剝削工人》(Samsung –Modern Tech, Medieval Condition lambasting the South Korean conglomerate for its no-union policy and routine worker abuse.)。
 
ITUC總秘書長夏朗·伯羅(Sharan Burrow)說:「從三星創立開始,我們一直揭發公司的貪婪,與及它作為世上最大型企業,卻無法解釋在供應鍊中的剝削。」
 
「你們在韓國的工作於保護工人和對抗企業貪婪方面,都相當重要。」伯羅在SHARPS集會時播放的影片中說。「特別是三星和政府拒絕把工人權益放在首位。」
 
李在鎔--起錨失敗
 
SHARPS的國際請願,加上來自世界各地權益團體日益增長的壓力,現在到了李先生的三星公司關鍵時刻。
 
10月11日,三星公司把最新推出、易引起火災的Galaxy 7 Note從市場上永久下架。由推出至下架只有短短的54天。
 
Galaxy 7 Note是李在鎔雄心勃勃的項目,打算為從父親李健熙手中正式繼承三星集團鋪下道路。李健熙自2014年心臟病發後仍然無法工作。李在鎔曾經進軍互聯網,不過失敗了。這是一個重要的機會,讓他挽回聲望。
 
三星跳過第6型號,為最新型號的手機命名為Galaxy 7,提前了一個月發布。發布大約5天后,收到一些手機起火或爆炸的報告。在9月1日,三星宣佈回收250萬部手機,並指責電池製造商「三星SDI」(Samsung SDI)。三星SDI是三星集團旗下的公司,這家生產商最近削減了35%人手,宣佈回收的手機中有65%是由它生產的。
 
然而,回收方案注定失敗。隨著三星SDI不能繼續生產,三星只能以35%的生產力來生產替代的手機。然而,公司在回收手機的第一周生產了100萬部手機。
 
在短時間內處理如此大規模的回收而不損害質量或安全,是沒有可能的。不久後,替代手機開始著火,結果三星必須將Galaxy 7 Note完全下架。
 
像往常一樣,三星可以強逼其工人做得更快和更辛苦,不過反效果開始出現。
 
Galaxy 7的事件表明李在鎔作為企業領袖的無能和三星作為僱主的無情。
 
 
 
重新開始︰對話或其他
 
然而,對李在鎔來說,他當選董事會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他不應該浪費這個擺脫過去的機會,顯示出作為公司利益相關者的管家和企業公民的承擔。
 
這就是SHARPS及其支持者聯署要李在鎔重新開始對話的原因。他們並沒有甚麼新的要求,他們只不過呼籲三星承諾重新進行對話。2015年三星單方面離開談判,導致對話失敗。
 
這是李在鎔應該作出最低限度的承諾。如果他不回應要求,SHARPS及其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將更強力地要求把他從三星集團的行政人員中除名。
 
對於三星在國內外的利益相關者而言,如果李在鎔無法證明他的管理能力,或是表現出良好的商業道德承擔,那麼就沒有理由將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的管理層,保留在創始家族的後代手中。
 
原文︰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若你是拿著手機看這篇文章,可能同時是在看為你服務的人的奮鬥--如果你正在使用三星手機的話。

英國法庭裁定:Uber司機非自僱 應享有生活工資等勞工權益

$
0
0
編按:近年,電召車輛程式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改變了很多人搭車的習慣,同時引起各界關注。的士業界聲稱生意大受打擊,政府拿著追不上科技演變的法例束手無策。較少人關注的是,使用電召程式接生意駕車的人收入如何,有沒有被壓價等。昨天,英國法庭就此作出重要裁決,裁定Uber司機並非自僱,而是僱員,需按法例享有勞工權益。惟工新聞翻譯外電報導。
 

昨天(10月28日),Uber司機剛剛贏了一宗標誌性的訴訟——勞資審裁處裁定他們不是自僱而是Uber的僱員,應該得到「國民生活工資」(national living wage)。
 
Uber司機:工時超長、收入低於生活工資規定
 
案件由兩名司機提告,為英國四萬名司機開了追討的先例。同時亦逼使以零散化制度聘請成千上萬工人的公司,檢討他們聘用職員的方法。
 
Uber辯稱,它是一間科技公司,而它的司機是獨立自僱的承包商,可以選擇工作的時間和地點,因此不能享有工人的權益,包括有薪假期及國民生活工資。
 
法官認為Uber的辯解並不充分,更指該公司「訴諸文件當中的假設、扭曲的語言及嶄新的詞彙」。他更引用《哈姆雷特》指出這些英國老闆抗議得太多。
 
「對我們來說,聲稱倫敦Uber是一個由30,000個中小企組成的『共同平台』純屬荒謬。」法官說。「司機不會,亦不能與乘客殺價······司機亦嚴格按照Uber合同條文規定得到分賬。」
 
在7月的法庭聽證會中,兩位司機的代表律師指出,他們為公司工作的條件和條款意味著他們是像工人般工作的。其中一名司機說明了他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長期工作,當他取消工作時公司會有很大反應。他說,有幾個月他只能獲得每小時5英鎊(約47元港幣)的報酬。
 
本周五,勞資審裁處裁定司機勝訴。裁決意味著這些提出索償的工人可以取得賠償,包括失去了的假期薪金、與及以每小時7.2鎊的國民生活工資為基礎補發工資。公司的其他工人不會自動取得報酬,但如果公司接受裁決,它就要改變合約以避免更多司機提告。
 
成千上萬假自僱工人獲益 Uber打算上訴 
 
「很高興見到勞資審裁處同意我們的論點,司機應該享有工人的基本權益,包括獲得國民生活工資與及有薪假期,這些在以前都是被剝奪的。」代表司機的律師馬基(Nigel Mackay)說。他補充說:「這是一個破天荒的決定。不但會影響全國數千名Uber司機,更能讓所有在這個就業零散化的環境下工作,誤以為是自僱的工人拿回應得權益。」 
 
Uber可以向勞資審裁處提出上訴。,如果不成功的話,可以繼續向法院及最高法院上訴,而Uber表示它正打算這樣做。英國Uber的區域總經理貝曼(Jo Bertram)表示,倫敦成千上萬的Uber司機想自僱,做自己的老闆。「大部份使用 Uber程式的司機都想保留自由和靈活性,決定什麼時候、在哪裡工作。雖然這裁決只影響到兩個人,但我們會上訴。」
 
負責這兩位司機的案件的工會GMB指,這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其他行業上千名假自僱的工人都會受益。GMB的法律總監陸健(Maria Ludkin)說:「Uber司法和其他上千名自僱者,現在可享有與一般工人同等權益了。這結果也對乘客有好處。當司機獲得合理報酬,就能吸引駕駛著已投保車輛,擁有執照的司機加入。」她補充道:「 GMB提醒僱主,我們還收到其他類似的假自僱案件,尤其是那些零散化制度的。這是換了包裝的剝削手段,但法律會逼使你付給 GMB成員他們理應得到的報酬。」
 
速遞工人陸續提告 各行各業假自僱面臨調查
 
其他為零散化行業服務的律師,似乎正在研讀這項裁決。GMB說不同行業的工人會連結起來作出行動。市民諮詢局作出的調查顯示,如果 460,000人被誤認為是自僱,一年就失去了3.14億英磅(約30億港幣)的稅收及僱主的國家保險繳款。
 
目前已有四間速遞公司的工人要求公司確認他們為正式僱員,與及得到相應的權益。當中首個進行聽證的案件排期到11月。
 
聘用大量自僱者的公司顯得越來越不安。最近,英國政府宣佈對現代工作模式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審查。政府亦表示,稅務海關總署將會有一個名為「就業狀況和中介」的新團隊,負責調查公司。
 
多名議員將在星期三就僱員的薪金及工作情況展開質詢,並會檢視中介、零散工和自僱人士的地位和權利,以了解相關的稅收、福利、勞工法例和保障。
 
Uber相關數字
-全英國有40,000名Uber司機
-其中一個提出訴訟的司機在某些月份,時薪僅為47港元
-Uber市值484億港元
-Uber開業7年
-全英國有460,000名僱員被錯誤歸類為自僱
-英國免費諮詢平台Citizens Advice指出,錯誤歸類僱員為自僱令政府全年損失相等於30億港元的稅收和社會保險供款
 
相關報導:
 
文章來源: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近年,電召車輛程式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改變了很多人搭車的習慣,同時引起各界關注。的士業界聲稱生意

美國半數遭警殺害者為殘障人士

$
0
0
編按:近年越來越多宗美國警察針對黑人和拉丁裔人的暴行被揭發,在全美國引起廣泛關注,各地均有人以暴動、在高速公路堵路、包圍市政府等方式抗議。這篇文章提出另一個角度討論警察暴力,指出殘障人士也是警察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他們更難得到公眾理解,即使警察在這些事件判斷失誤。
 

一項研究發現,美國接近一半被警察殺害的人身有殘障。這是因為警察經常在那些人急需護理的時候採取武力應對。

這份由殘障人士團體魯德曼家族基金會(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發表的報告指出,一方面警察對待特定族群的行為日漸引起關注,但執法程序和媒體持續忽略殘障人士和病人的需要。
 
「現時,當局接到有關精神病患的求助時會自動交由警察處理。報告的作者,歷史學家佩里(David Perry)和殘障專家卡達朗(Lawrence
Carter-Long)寫道。可是他們指出,在警察的應變當中,「精神障礙者」被假設為「對自己和他人構成危險」。
 
報告指出,目前社會主要關注警察暴力的種族面向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考慮種族問題,會忽略受害人的殘障在對事件走向的影響。
 
黑人少年被殺 其情緒問題被忽略
 
舉一個最常被討論的例子——芝加哥警察射殺黑人少年麥當勞(LaQuan
McDonald),當時他拿著一把刀,並表現得很奇怪。檢察官不尋常地以一級謀殺控告該名警察,指出當時麥當勞沒有對任何執法人員構成致命威脅。當麥當勞被殺的片段曝光,芝加哥警察首長被逼辭職,全國開始討論警察執法當中的種族問題。
 
但很少人將焦點放在麥當勞本人身上。根據芝加哥保障Chicago
Tribune的調查,麥當勞有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及「複雜的情緒和健康問題」。這些背景可能與他在被殺當晚的行為有關,而警察是有方法令情況緩和的。
 
根據資深執法人員的說法,警察必須準確地判斷嫌犯的問題。「警察都是行動主導的人。」曾任職於聯邦警察及微軟全國廣播公司分析員的卡華納(Jim
Cavanaugh)說。「有可能的話,這種培訓都是漫長的。」卡華納指出,在社會上協助殘疾人士及精神病患者的機制失效時,經常都是警察面對那些緊急的情況。「社會上各種危機都被拋到警察面前。」
 
休班警殺唐氏綜合症患者 法庭拒絕檢控
 
報告亦討論薩羅(Ethan Saylor)在2013年被殺的案例。這名26歲的唐氏綜合症患者在進入戲院看電影時被殺。當時他買了《刺殺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的門票,但正當他想留在戲院看下一場電影時,他與本身為休班警的保安人員發生爭執。薩羅手無寸鐵,但三名休班警將他拖走,直到他死於窒息。
 
根據薩羅家人提供的訴訟書,當時有人聽到薩羅在大喊「媽媽!媽媽!」「好痛呀!」。馬里蘭州法院裁定薩羅死於凶殺,但拒絕檢控三名休班警。
 
報告比較薩羅以及其他警察以武力對付不合作的唐氏綜合症患者的案例,指出在不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時,以武力制服他們只會令情況更差。
 
兩名作者建議警察就應付殘疾人士接受特定培訓。他們亦建議公眾在討論警察暴力時需要留意受害人的殘障、階級和種族等面向。
 
鳳凰城警察10宗槍擊有1宗與精神病患有關
 
一些警察局已開始嘗試新的做法。在今年8月,鳳凰城警隊成立危機介入隊伍,專門負責應付與精神問題相關的情況。這是因為在鳳凰城,每10宗警察槍擊就有1宗與精神病患有關。在2014年,患有精神分裂及躁鬱症的古塞斯(Michelle
Cusseaux)被當地警察槍殺,亦引起公眾憤怒。
 
當時警察根據法庭頒令想把她從家中帶到精神病院。但當她企圖用鎚子攻擊一名警察時,她就被槍殺。很多批評指出,槍擊可以避免,並以此作為例子,說明警察需要在應對殘障人士時有更充分準備。
 
文章來源:
 
報告全文: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近年越來越多宗美國警察針對黑人和拉丁裔人的暴行被揭發,在全美國引起廣泛關注,各地均有人以暴動、

本國及香港雙重剝削 外傭中介普遍違法 立案少罰則輕

$
0
0
【惟工新聞】昨日(10月30日),在港的移民家務工工會發表了調查報告。工會以深入訪談及秘密錄音的形式調查移工中介的剝削行為,發現中介違法情況普遍,這與政府顯示的被檢控數字有極大差距,工會促請政府加強執法。
 
 
是次調查是跟進2013年發佈的<持牌剝削:香港菲籍家務工面對的僱傭手法向問題>報告所揭發的問題,該報告訪問了1,200名菲藉家務工,及指出其背後的中介公司的問題。進步勞工工會(PLU)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問題並無改善,菲律賓及香港兩地的中介公司,都是有系統地向移民家務工地搾取違法費用。
 
兩地雙重剝削 多年來處境沒有改善
 
來自泰國的家務工、身兼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FADWU)的阿釘指出,他在1991年來香港工作,直到現在,香港政府也沒有改善移工面對的問題。
 
政府經常推搪指移工是在別國遭遇違法行為,然而報告顯示,移工在本國及香港都分別受到剝削。受訪者當中,31歲的Maria向菲律賓職業介紹所付了120,000披索(約港幣19,222元),另外還要付8,800元港幣予香港的僱傭中心,被收取的費用已等於她大半年的工資。
 
菲律賓的職業介紹所還會向工人收取培訓費用。進步勞工工會的研究顯示,有家務工經驗者培訓時間比沒有家務工經驗者長。兩位受訪的移工的經驗有極大的對比性,Pia於阿聯酋及沙地阿拉伯工作四年,仍被要求參與30天的培訓,但沒有家務工經驗的ally則沒有被職業介紹所要求接受培訓。明顯地,這只是中介用以斂財的藉口,報告詳細列出了中介更多的收費項目。
 
工會向10間中介公司詢問費用,以秘密錄音的方法留下紀錄。調查顯示,僱傭中心普遍都會向移工收取非法的中介費。受訪者中,大部份被香港中介要求繳交額外費用,平均收費為11,321元。
 
移工會離鄉別井工作,多數是自身貧困,他們無法負擔如此高昂的費用。中介便利用這點,強迫他們到貸款公司借錢以收付費用。2012年進步勞工工會研究指出,70間香港的僱傭中心有強迫移工交出護照的做法。
 
債務加上沒有證件在手,移工失去了移動的自由,工會將這情況稱為「強迫勞動」。大部份工人都是處於強迫勞動的狀態,只能聽從中介及老闆的要求,即使那要求是不合理或者違法。
 
中介被檢控數字低 移工舉報成本高
 
工會指出,大量僱傭中心有系統地向移工收取高於法定的費用,但只有極少數公司被起訴。
 
調查顯示,受訪的菲律賓移工離開本國前,平均須繳交66,177披索(約港幣10,589元),當中八成是作為中介費,而菲律賓法律並不容許中介公司收取職業介紹費。但是,在2014-2015年期間,菲律賓只有11間中介公司被海外就業行政部提出起訴,至今未有一宗案件成功定罪。
 
香港方面, 在2014及2015年,勞工處每年巡查1800間,只起訴16間(當中10間超收中介費),罰款1,500-45,000元。全港超過30萬移工,在2015年間,只有作出共1449宗有關勞工地利被侵犯的投訴,當中僅15位工人同意作為控方證人,上庭指證侵權者。在過去的幾個月,香港有兩間中介公司在移工的指證下被定罪,可是,作出檢舉的移工絕大部份都被僱主解僱了。
 
舉報違法中介很容易令移工失去工作,阿釘指出,這是移工最害怕的事。失去工作,他們不但無力還債,而且依賴他們收入的菲律賓家庭亦會面臨很多困難。再加上諸多法例及現實的限制,包括兩星期條例使移工害怕在兩星期內找不到僱主而必須離開香港,另外,被僱主解僱後,移工必須自行承擔生活開支,才能留港參與投訴程序作出檢控。工會認為,香港政府應該改善這些問題,令工人可以挺身而出舉報違法者。
 
 

 

表tag: 
裏tag: 
縮字: 
【惟工新聞】昨日(10月30日),在港的移民家務工工會發表了調查報告。工會以深入訪談及秘密錄音的形式

議員助理訪問系列:議員雄辯滔滔,背後靠議助發功

$
0
0
前言: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議員各就各位,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雄辯滔滔,背後需靠助理如何努力發功?政治、社運工作並不只為兩餐,可是生活又總得要過,那麼應該如何思考自己與團體的關係?有由建制轉到社區團體的助理,指薪金福利於他而言不重要,即使待遇大跌也是值得,但亦有工作十多年的組織者認為,與團體終究是僱傭關係,而且工作也不一定與社運理想吻合。這個訪問系列,既要紀錄鎂光燈邊緣的功臣,亦希望為各位打算投身政治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參考。

平日我們看到議員在議會上力陳政策的種種弊病,有時還即興引用一些詩詞和歷史,不禁佩服他們的見識︰一個人怎麼可能對每一個議題都料如指掌呢?

 
這自然是因為議員有一班助理在背後頻頻發功,做了大量研究、調查以至行政工作。然而,議會新聞再多,議員風頭再出,我們都從來看不到議員助理的身影。這次,惟工新聞訪問了曾在工黨做了議助4年的陳倩瑩(Daisy)。Daisy在2012年開始擔任議員助理,做了一屆會期。她不僅跟我們分享自己的工作,更由一個議助的角度,去看立法會運作,以及議會和社會運動的關係。
 
議助工作︰排山倒海,仲要一開始……完全唔識做!
 
「基本上,議員係全天候開會,議助喺背後發功。」Daisy很簡單地概括了議員和議助的工作。「好似我老闆咁,每星期開立法會嘅大會、內會同財會。佢又係一啲panel嘅主席,要開sub-com,仲要見官員、民間團體、市民、社工同心理學家等專業組織。議助嘅工作就係準備議員開會前後嘅嘢。喺立法會開會前,準備同睇文件、聯絡其他人來公聽會發言。有時仲要入紙開會、聯絡相關團體、定agenda,take minues。其他時候就跟進議題,向各部門問data、發新聞稿、製定發言稿、寫議案意見書同報告、回覆市民求助信等等。有啲會都要跟議員出去開,議員唔得閒嘅話仲要代議員去。」Daisy一項一項地列舉議助的工作,聽起上來,工作真是排山倒海,好像永遠做不完。
 
如此大的工作量自然不是Daisy獨力應付。她所屬的議員辦公室有十個議助,八個全職,兩個半職,人手算是很多。她說議助人數是議員自己訂的。每位立法會議員都會收到一份lump sum,可按各自需要分配,有些議員不把資源花在助理身上,只請三四個人。
 
一班議助會互相分配議題,例如Daisy跟進長期照顧的社區服務,有同事便跟進安老院,另外也有輔導、精神健康等,過程大家商議決定。「議助的工作範疇其實無規定,主要睇議員同議助嘅互動,好多時都係睇議員想做咩議題,有咩方向想做,然後議助又有咩興趣,大家再一齊com。」
 
一班議助之中,並非每人都認識要跟進的政策,或者以前有相關經驗。Daisy起初便純粹因為巧合才當中議員助理。「我原本完全唔知道議助係做咩。但因為我大學修Politics,同立法會有關嘅工作我有興趣,想知道議會係點運作。同埋我又對啲大政策有興趣,所以就搵左呢份工。」
 
因此很多議助都是邊做邊學,Daisy也不例外。她笑說︰「起初真係乜都唔識!我本身唔熟書,每次同議員開會,唔識嘅terms都會抄低晒,返去逐個逐個查字典囉!開頭一年都係學習為主,我本身個底比較闊,社會初有共識同未有共識嘅野都會掂下。要過左一年之後先慢慢適應到,可以代議員去開會,睇下團體有乜行動配合。要適應立法會工作唔易,我跟嘅議員本身已經係連任,知道議會點運作,如果議員又係新,四年工作要用兩至三年先可以進入到。」
 
突發大事打亂日常節奏 須靠議員助理補飛
 
Daisy做議助的四年間,見證了社會環境變化。自佔領運動後,社會愈來愈政治化,很多針對政府的爭議性事件都鬧得滿城風雨,高鐵超支、東北規劃、私人安老院問題、網絡廿三條,一浪接一浪,議員一時間處理不了,議助的支援便更關鍵。
 
「2014至16年間社會發生好多大事,東邊爆便要撲東邊,西邊爆便撲西邊,好辛苦。」她說。「老實講,議員跟進唔晒,就要靠我地放低手頭工作一齊『隊』。版權條例時,我地要不斷開會、同民間團體相討、睇文件個案、寫發言稿,真係好痛苦。新界東北又係,要不斷寫問題俾議員『片』政府,議員本來都唔識咖嘛……我地都唔識,就要臨急去學。」幸好陳的辦公室人手較多,即使工作量大增還勉強可以應付得來,但其他議助便要長期超時工作。
 
議助的日常工作亂作一團,Daisy的心情便很複雜︰「無計咖,但而家你要集體拉倒佢(政府),唯有放低手頭上嘅工作。議員係要回應民意,唔可以自己做自己嘢,否則同屍位素餐無分別。但當咁多嘢爆出來時,有啲嘢就會相對押後,例如市民嘅求助個案。佢地都會有好多怨言,你叫我點同佢解釋?唔通話唔得閒做?無可能咖……我覺得呢啲代價係社會要一齊承擔。」
 
政府亂出錢扮解決問題 長期累積才能應付關鍵時刻
 
在處理社會重大事件的同時,Daisy卻始終不願放棄議助承擔的長期工作,因為這幾年間,她目睹政府的政策制定藥石亂投,可謂愈幫愈忙。她舉了一個例子︰早前長者輪候院舍問題成為關注點,政府便拋錢出來搞照顧券,向外招聘更多人手做看護,但細節卻很有問題。
 
Daisy解釋道:「一開頭,招聘嘅社工工作期限得三年,社工覺得工作唔穩定,搞到請唔到人。於是政府就去請外勞,搵啲廣西姐姐嚟照顧老人家,結果溝通唔到,要每日換人。後來,發展到有啲患失智症的老人家唔認得看護,但看護又要幫佢地洗澡,就打起上嚟……所以,只係拋錢出來,反而令長者照顧嘅問題惡化……」
 
對她來說,長期工作累積了政策問題和處理方法的認識,在關鍵時候可以成為與政府拉鋸的資源。又或者反過來說,長期工作累積的基礎,是為了避免浪費機會︰「政策改變好難只靠一嘢就成功,要長期累積再等critical point先撻得著。最怕嘅係,到咗critical point,你無貨,政府求其掉個方案出來,你死硬啦。政府最叻咁做,一有咩唔掂就拋舊錢出黎,一次性增加人手,但所有問題都無改變到。如果我地本身無累積,見到政府攞錢出來真係會啞咗,唔通你話政府做咗嘢咩?」
 
社運與議會相互配合 魔鬼細節靠議會把關
 
經歷了幾年的議助工作,Daisy可說是掌握了立法會的運作,對於議會的功用和限制,她自有一番見解。與坊間的論述一樣,Daisy也覺得議會的效用有限︰「我同意一啲大政策,例如政改、性傾向歧視立法,因為都係講票數,議會確實失效。我好難話我地成功爭取到標準工時,因為呢啲事係講政治同輿論壓力,係社會運動要做嘅事。」
 
然而在她眼中,議會在制定政策上起到的把關作用,是從事社會運動的人不能忽略的。她說︰「假如所有政策都用社會行動來做嘅話,其實唔得。就算係醫委會同版權條例呢啲大爭議性嘅議題,除咗靠動員,都要睇當中嘅條文。你唔熟書,搵唔到門路去迫政府改,淨係同佢鬥大聲,佢唔X理你。因為佢覺得理據喺自己度,佢攞數據出嚟,證明真係幫到人。所以我地就要拆佢啲數據點樣幫唔到人。佢俾你嚇一嚇,都要返去諗諗。」
 
議員和議助對很多問題都不是一開始就料如指掌。Daisy說熟書的議員可以提供研究和調查的方向,令議助的工作更有效率。但之後對議題的了解,還是需要其他團體的配合和共同行動。「好像之前香港嘅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政府定期會重新投標。香港自2000年加入世貿後,社會服務便要行投標制,令服務唔可以常規化,對有需要嘅人士造成好多麻煩。我地於是搞咗聯署行動、拉社工抗議,寫意見書,結果阻止咗投標。呢啲過程唔止係鬥大聲,仲係鬥有無料。」她舉例說。
 
議會有其既存的限制,但正正因為這些限制,我們才要思考一同推動社會改變的人之間有甚麼連結的可能。「其實大家搞咁多社運、自決,無非都係想市民生活過得好啲。做議助嘅人都係希望市民嘅生活可以更好。所以先要更著重政策上嘅魔鬼細節,我成日覺得,假如呢啲魔鬼細節處理唔到,就算有普選都好難搞。社會上唔同人有唔同角色,市民唔會睇政策文件,傳媒搵吸晴同大單嘅報導,立法會嘅部分我覺得係要做把關工作。」
 
後記
 
Daisy所屬的議員今年沒有參選,她也因此沒有再做議助,轉到外國讀書。「經過呢幾年,民生同政制上嘅嘢都算係明白咗,所以想知道更加廣闊既嘢,例如全球、國際事務點樣影響香港,想知得全面啲。」她說。我們問︰議助的工作有幫到你儲錢嗎?她說工資不過二萬,但幾年間也儲到少少錢。提起工作條件,她補了一句︰「我準時收工架!我議員係工黨,所以我地議助都夾實佢,(講笑)話你唔可以帶頭剝削工人,去勞工處告你咖!」
 
【議辦助理訪問系列】
 
Graphic Icons Designed by Freepik
表tag: 
縮字: 
平日我們看到議員在議會上力陳政策的種種弊病,有時還即興引用一些詩詞和歷史,不禁佩服他們的見識︰一個人
interviews: 

男主外,女主內? 女性農人被忽視的角色

$
0
0
編按:當我們使用「農夫」這個詞的時候,好像已經假設了務農的就是男性,雖然事實顯然不是這樣。惟工新聞翻譯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就是女性在農業中被忽略的情況。
 

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的東南部農村Ulu Simbune,一個男孩正在匆忙地騎著單車穿越叢林。對他來說,星期日意味著到家裡擁有的可可田辛勞工作。從早上6至7時到下午2時,每次8小時的工作包括清除雜草和向可可樹噴灑殺蟲劑。
 
他不是獨自一人工作。他的媽媽和哥哥比他更早抵達田地。由於他的爸爸,家庭的經濟支柱早就死於腎腫瘤,他的媽媽要獨力撫養孩子。為了增加收入,她除了全職在小學教書以外,還種植可可。現在農作物已成為她主要的收入來源。
 
那個男孩就是我。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女性從來都承擔大量農作——即使農業經常被視為男性的工作。這些婦女不但包辦家庭的三餐,同時也是全職農人——即使她們的貢獻經常被忽視,在農耕的過程當中也不享有與男性同等的位置。首先,在分配使用土地時,男性仍然是決策者。拖拉機亦幾乎一定由男性操作。女性彷彿只是男性工作時的助手。
 
但時至在今日,女性在農業的角色必須被正視。根據印尼在2013年的人口普查,現時全國有740萬女性農人。這些婦女大多數住在農村,收入低於貧窮線水平。
 
在印尼,生活在較偏遠的女性較有可能成為農人,但我們不能以此簡單總結那為數眾多的女性參與務農的情況。有時,就像我的故事那樣,務農是幫補家計的唯一選擇。但值得注意的是,她的付出並不單純反映她的家庭責任。
 
除了這些逼於無奈的類情況之外,女性在務農的參與不會少於男性。國家地理雜誌指出,在2014年,全世界有5億6千萬女性務農為生。女性在農業亦同樣有傑出成就。最近,倡議糧食議題的機構Food Tank表揚25名在可持續農業方面作出貢獻的女性農人、企業家和研究人員。這一切都說明女性同樣勝任農作,因此社會亦應該提供條件讓她們成為農人——包括承認女性擁有土地的權利、提供財政支援、務農技術的教育等。在發展農業時,我們必須將男性和女性農人一視同仁,視為共同工作的夥伴。
 
雖然女性在農業的角色開始被重視,但阻力仍然存在。有人不滿農業正在「變得女性化」,亦有很多人認為農業不是女性的工作。女性參與農業仍然受到很多限制。
 
文章來源: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表tag: 
縮字: 
編按:當我們使用「農夫」這個詞的時候,好像已經假設了務農的就是男性,雖然事實顯然不是這樣。惟工新聞翻

【香港工運縱橫】1930年中共在香港舉行的五卅示威遊行大會

$
0
0

1930年,經濟不景瀰漫全球,香港亦受影響,金價暴漲,外匯猛漲,國內市場購買力銳減,洋貨滯銷;世界產業不振,消費力萎縮,國內土貨難以外銷,這種情况使香港的中轉貿易遭到極大挫折,全港工業凋敝,金融緊縮呆滯,產價低落,投機盛行,糧油、生活用品已經加價,生活指數日高,各行業工人紛紛要求加薪,部份行業工資已經提高,政府文員亦要求加薪,港英答允酌量加薪。

全球經濟大蕭條 料中國革命意義重大

當時香港失業工人有10餘萬人(注一)。英國殖民地部在香港設立勞工委員會(注二)。港督貝璐(Sir William Peel,1875-1945)到港履新。

當時中共的黨總書記是向忠發(1879-1931),實際上發號施令的是李立三(1899-1967)。4月,中共調羅登賢(1905-1933)返香港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委組織部長為李富春(1900-1975)、宣傳部長為李子芬(原名李澤平,1902-1936)、工委書記為陳郁、海委書記為陳郁(兼)、婦女部長蔡暢(1900-1990)。南方局與粵省委是同一套幹部兩個班子,對粵省內仍用省委名稱,對本省以外則用南方局名稱。羅登賢是香港太古船塢工人出身,在中共黨內最高職位晉身政治局。

4月7日,李立三開始在政治局會議上設想中國的十月革命。李立三提出,中國革命必然可以推動世界革命的爆發。他斷定中國已經成了帝國主義矛盾最尖銳,而統治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說,中國已經取代了過去蘇聯的位置。正是從這個邏輯出發,李立三明確得出結論:中國革命一爆發,帝國主義必然要以全力來鎮壓,結果勢必促成西方無產階級和東方殖民地爆發革命。由於擔心莫斯科可能忽略了中國革命的世界意義,李立三提議,應該給共產國際一個詳細的報告,促使它就此做出明確的決議。

中共為檢驗群眾發動的程度,決定在上海組織五一示威遊行,進行準備工作。中共又要求粵省委在五一工作中,發展1,600名工人黨員,在城市成立工人糾察隊,組織同盟罷工、公開示威、飛行集會(注三)。

1930年4月13日,在省市委領導下,香港數百名工人,舉行示威大會聲援上海四八慘案受害人,遭港英逮捕驅逐(注四)。

4月19日,上海英汽(英商公共汽車公司)700餘工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滬總行委立即着手組織電車、電汽工人配合,向市政同盟罷工前進,並以此擴大為五一總罷工(注五)。4月25日,英電車公司首先響應,發動2,000餘工人舉行經濟罷工(注六)。

中共政治局發出的《中央緊急通告第七十五號——上海罷工浪潮的高漲與黨的任務》指出:正在進行的上海市政工人同盟罷工極可能掀起全國的罷工高潮,也就是全國革命的高潮。要求各地黨組織衝破白色恐怖,更堅決地去號召罷工,組織罷工,與上海的罷工浪潮相配合。

上海香港工運連線 港英封閉報館驅逐傳媒人

5月,粵省委開展「紅五月」活動,糖業、鐵廠、碼頭等工人舉行反工頭鬥爭,海員進行要求加薪反對解僱的鬥爭(注七)。

5月1日,中共在香港公開發行的《香港小日報》用紅色印刷出版,港英傳訊該報社長劉匯川(巨泉),質問為何以紅色印刷出版,認為紅色就意味著赤化。最後,港英釋放了劉匯川,但將《香港小日報》封閉,另拘捕督印人譚天度(1893-1999),判驅逐出境(注八)。

5月13日,廣東省總工會(簡稱粵省工總)召開會議,成立香港五卅總籌備會,成員有香港工人代表大會(簡稱工代會)、青年反帝大同盟(簡稱青反)、爭自由、太古、九龍倉、互濟會等;籌備會執委為互濟會、工代會、青反、織造、海員、太古、碼頭、清潔、印務、九龍倉等;常委為互濟會、織造、海員工會、太古、工代會等,下設總務、糾察、宣傳、秘書等部(注九)。

5月20日,香港五卅總籌備會、互濟會、工代會、青反、爭自由、海員工會等宣傳部及各廠小報編輯召開聯席會議,決定統一以後的宣傳鼓動工作,經常召集宣傳聯席會議。各分籌會亦經常召集各分會宣傳隊員或隊長聯席會議,提出工廠中切實的鼓動口號,來聯繫五卅紀念的宣傳。粵省工總出版《戰鼓》加強宣傳。各分會宣傳幹事有《戰鼓》經常工作通訊員。粵省工總與各報館交涉,由各分會派人代推銷《戰鼓》、《紅旗》等中共刊物及各種宣傳品,用傳遞方法,深入群眾。他們印製五卅紀念特刊400份,紀念五卅宣言2,000份,口號4,000份,小標語傳4,000份,援助上海罷工宣言6,000份,募捐冊1,000份(注十)。宣傳聯席會議亦重視傳單是否到達工人手中。

互濟會決定分區舉行集會紀念五卅並援助上海罷工,各分區為筲箕灣、中環、西環、九龍等,作為紀念五卅準備,但因工作做得不充份,不能鼓動群眾參加,而且5月14日上海英汽工人鬥爭已勝利復工消息傳來,中共即轉改為慶祝口號,在群眾中宣傳鼓動(注十一)。

5月30日6時30分,工代會在皇家碼頭召開五卅紀念示威大會(注十二),到會只有120人,7支糾察隊(注十三)。各參加團體設有分指揮,分會支部則設中隊長或小隊長,並決定首先將中心部隊糾察隊、宣傳隊、救護隊等作為發動先鋒組織(注十四)。

主席宣佈開會,糾察隊即衝出保護主席,豎起五卅紅旗,於是群眾衝到街中心,高呼口號,散發傳單。旁觀者說:「共黨又來開大會」 ,「莫係唔怕死」,有少數群眾跟隨。10分鐘後,群眾再衝到電車路,表現熱烈,沒有恐慌。有一兩名警員到場,看了一看,轉頭離去。群眾散去後,才有十餘名警員到場巡視,並沒有拘捕任何人。糾察隊全程保護主席直至主席離去後始散隊(注十五)。大會通過4個決議案:

  1. 罷工罷課紀念「六•二三」;
  2. 反對港英逮捕工人;
  3. 擁護蘇維埃代表大會;
  4. 援助上海罷工。

最後散發傳單數十種,散會。大會過程秩序井然(注十六)。

五卅示威地點考:皇家碼頭在哪裡?

香港市委按粵省委指示舉行五卅示威遊行大會,原計劃組織350-400人,另有糾察隊20餘支分隊約共100人。大會預備了3面紅旗,是日只有一面能豎起,其餘兩面因無適當工具與場所,不能掛起。粵省委事後檢討,認為大會表現散漫,沒有嚴密的組織,出席大會十分之六是中共黨員,大多是新黨員,舊的黨員只是工作人員。領隊和分指揮不起多大作用,故到會者參差不齊,竟有到會而不到街中心參加示威,支部及紅色工會的工作的表現限於很狹隘範圍。大會影響了約六七百名群眾。粵省委認為大會是成功的,總指揮能發揮,糾察隊行動有組織而勇敢(注十七)。

香港工人代表大會是中共的工人組織,於1929成立,成員有黃埔船塢、水師、清潔、海軍船塢、太古、牛房、印務、糖房、同德、碼頭、手車夫、織造、波地、洋務、理髮、車衣、電車等20多個工會(注十八)。香港工代會中共黨團書記為林鏘雲(1894-197)。

皇家碼頭有人指是卜公碼頭(Blake Pier),有人指是皇后碼頭(Queen's Pier)。卜公碼頭前身是畢打碼頭,位於畢打街盡頭,碼頭於1900年改建為卜公碼頭,1903年加建了臨時的草棚上蓋,但因日久失修,1909年從英國引進鋼製篷頂。於1965年拆缷,但上蓋隨後轉移至摩士四號公園的露天圓形劇場。2006年末該上蓋再次轉移至赤柱美利樓旁,重新裝上按原卜公碼頭樣式興建的新碼頭,名為赤柱卜公碼頭。皇后碼頭的前身是皇后像停泊處(Queen's Statue Wharf),為一個以木搭成的簡單停泊位,約於1925重建碼頭落成,位置在今日皇后像廣場及皇后行(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現址)附近,當時的皇后碼頭建有拱門及圓柱,上蓋則以鋼鐵建成,並採用混凝土樁柱。當時的皇后碼頭並不開放給公眾使用,而是專供香港總督及英國主要官員往返香港時使用,並同時舉行歡迎或送別儀式。1953年由於中環進行填海工程,皇后碼頭與天星碼頭同被搬遷至今日的位置。新皇后碼頭於1953年下旬正式使用,並全面開放予公眾使用。碼頭的海事運作已在2007年開始被中環9號碼頭所取代,而皇后碼頭本身也在2008年拆卸。
1930年6月23日,香港市委發動六二三示威遊行,紀念沙基慘案,有二、三萬人參加(注十九)。

立法局通過政府人員加薪 掀起各行各業力爭加人工

這時,立法局正式通過港督貝璐提議,增加港英各級文員薪酬,規定每100元增加20元。當時調整薪酬後文員每月薪酬為(注二十):

  • 政府高級文員:400-600;
  • 西人校長:400-800元;
  • 中級文員:125-300元;
  • 初級文員:25-100元;
  • 司機:45元;
  • 送信生:11-15元;
  • 苦力:15元。

8月,搭棚工人向資方提出加薪要求,醖釀罷工,警員拉人,造成萬人包圍中區警署,要求釋放被捕工人,結果警方釋放被捕工人(注廿一),發動罷工。筲箕灣有數百名工人聚集,準備毆鬥(注廿二)。荃灣泥水工人四、五百人持械包圍警局,港英派出警員200餘人前往支援,工人見大批警員前來支援,分頭散去回廠。泥水工人決議組織紅色工會,組織泥水工人同盟罷工(注廿三)。

工代會領導建築業工人大罷工,參加人數達5萬人,要求增加工資,減工時,改善待遇。接著,電燈、電汽、汽車、印刷等行業工人也舉行罷工(注廿四)。

中共計劃以工代會動總同盟罷工,將經濟鬥爭發展為政治鬥爭,由手車夫、印刷工人牽頭(注廿五)。

以上的示威遊行使大批中共黨員暴露,示威遊行期間,港英沒有即時驅散、鎮壓,到7月間粵省委機關受到破壞,港英到處逮捕中共黨員。港英是否早已計劃放長線釣大魚?值得懷疑。

 

注釋:
一. 〈中共香港市的報告──紅色五月中香港的工人鬥爭〉,1930年6月,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彚集(中共廣州、香港、汕頭市委文件 1927-1932)》,甲25,廣州:1983,第229頁。
二. 〔英〕英格蘭等著,劉進文等譯:《香港的勞資關係與法律》,上海:上海翻譯,1984,第25頁。
三. 〈中共廣東省委活動紀事(1927年8-1934年8月)〉,載:中共廣東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室編:《廣東黨史資料》第3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第63頁。
四. 同注三。
五. 上海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上海公共汽車工人運動史編寫組:《上海公共汽車工人運動史》,北京:中共黨史,1991,第38頁。
六. 同注五,第39頁。
七. 李淼祥:〈中共廣東省委在香港〉,廣州:廣東人民,1997,載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香港與中國革命》,廣州:廣東人民,1997,第54頁。
八. 林鴻暖、何錦洲:《羅登賢》,載:《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第4集,北京:工人,1985,第95頁。譚天度:《南粵風雲三十年》,廣州:廣東高等教育,1999,載:中共廣東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室編:《廣東黨史資料》第1輯,廣州:廣東人民,1983。
九. 〈廣東省總工會5月份工作報告〉,1930年6月1日,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彚集(中共廣州、香港、汕頭市委文件 1927-1932)》,甲33,廣州:1983,第307頁。
十. 同注九,第307-309頁。
十一. 同注九,第308-309頁。
十二. 同注九,第308頁。
十三. 江關生著:《中共在香港》,上卷(1921-1949),香港:天地,第114-115頁,引:《中共廣東省委給中央的告》1930年6月16日。《廣東省總工會5月份工作報告》1930年6月1日,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彚集(中共廣州、香港、汕頭市委文件 1927-1932)》,甲33,廣州:1983,第300頁。
十四. 同注十二。
十五. 同注十三。
十六. 同注十二。
十七. 同注十三。
十八. 同注九,第232-233頁。
十九. 同注十三,第116頁。
二十. 齡記書業集團:〈政府各級文員普獲調薪:1930年〉
廿一. 〈香港五萬建築業工人同盟罷工〉,載:《紅旗日報》,廣州:第10號,1930.8.24;載: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運史料》,北京,工人出版社,第22期,第165頁。
廿二. 〈香港搭棚業勞資雙方大糾紛〉,載:《益世報》,天津, 1930.9.2-3;載: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運史料》,北京,工人出版社,第23期,第99頁。
廿三. 〈日益澎湃的香工人鬥爭〉,載: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運史料》,北京,工人出版社,第23期,第100頁。
廿四. 同注七。
廿五. 〈中共香港市行動委員會特別通告──為組織同盟罷工紀念“六二‧三”告同志書〉,1930年6月4日,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彚集(中共廣州、香港、汕頭市委文件 1927-1932)》,甲25,廣州,1983,第222-223頁。

(分題為編輯所擬)

 

相關文章:
搭棚業罷工爭加薪 1930年萬人包圍中央差館
1930年泥水工人武裝包圍荃灣警署

表tag: 
裏tag: 
縮字: 
1930年,經濟不景瀰漫全球,香港亦受影響,金價暴漲,外匯猛漲,國內市場購買力銳減,洋貨滯銷;世界產

市建局陰招趕留守街坊 鎖閘阻自由出入 營造廢墟招引盜賊

$
0
0

【惟工新聞】市區重建局聲稱「以人為本」,但是重建區總是不得安寧。未獲妥當安置而繼續居住、堅持留守的街坊,經常受到各種威嚇。今日(11月6日)眾多重建街坊一同開記者會,揭露近日多宗令住戶不安的事件,並追溯多年來在重建區發生的事故,聲討市建區趕人陰招。


一眾重建街坊在長沙灣召開記者會聲討市建局滋擾陰招。

唯一出入口被鎖 傳媒報導才解除

居於新填地街重建區的桂姐表示,10月18號的晚上,女兒補習回來發現大閘在外面被鎖上,無法回家,須通知市建局派來的保安才能開鎖。此後大閘每天從晚上到翌日早晨都被鎖,住戶卻不獲配發鎖匙。由於該大閘是住戶唯一的出入口,他們不能自由出入。桂姐曾致電市建局投訴,但不獲理會。此情況令住戶非常驚恐,擔心若有緊急情況無法立即出外會釀成悲劇。

直至三個星期後的昨天(11月5日),經民間媒體報導事件後,市建局忽然派人登門道歉,但過程中市建局職員相當魯莽,不經詢問就直接打開劏房外的大閘及桂姐所住的房門。桂姐形容市建局行為是私闖民宅,擔心日後市建局可用同樣手法,不經住戶同意就擅自行動。

雖然問題暫時解決,但重建區街坊受到的滋擾卻無日無之。

重建區時有盜竊 疑市建區營造廢墟引賊

重建關注組成員綺婷表示,早前深水埗東京街福榮街重建區發生盜竊,各區重建組交流後發現每區到重建的後期都會發生類似事件,而且都與市建局一些動作有關。

每當有單位被收購,市建局都會在門前貼上一張顯眼的招紙,表明「此乃市區重建局物業,不得闖進」,同時又會鑿開單位的牆或門,以大型鐵鏈鎖起門和鐵閘。重建關注組指,這些舉動令人知道樓宇十室九空,讓盜賊以為有機可乘。然而重建區事實上收購進度不一,很多情況下並非整座樓都清空,仍有部份街坊因未獲妥當安置而繼續居住。

關注組批評,這種做法不單易招盜賊,更令重建區變得如同廢墟,是對街坊施加壓力,使其不敢留下來居住。居民一旦搬走,將無法得到合理的安置。關注組又指市建局的做法並無任何好處,要求市建局立即停止,還居民合理的生活空間。


東京街福榮街的街坊陳生帶記者到重建區,展示市建區在已收購的房門外貼上招紙,無實際作用之餘亦營造廢墟感覺,讓盜賊有機可乘。

其他重建區皆有同類事件 淋油縱火盜竊常見

曾受利東街重建影響的May姐表示,當年她在利東街經營樓梯檔,檔口曾被無故淋上紅油。亦有街坊晚上回家遇劫,指重建風波前從未遇到此等事情。該位街坊事後批評,市建局「搞到條街好得人驚,令人惶恐」。

順寧道重建區前街坊何生憶述,在重建收購後期,只剩下自己一戶在天台屋居住。當時他家曾被剪電線,師傅來修補索價5,000元,幸好有街坊相助,以千多元友情價幫助修補。不久之後,電線再次被剪,何生「惟有自己買嘢返嚟駁」。亦曾有人偷偷潛入樓下的店舖偷電線及水喉管,結果何生家的水喉也遭鋸走,他也只能自己修理。

衙前圍村重建區的關仔表示,收購的末段時間,仍有部份村民想要保留圍村不願遷走。今年8月一個晚上的深夜時份,村內的活力士多無故起火。火災令士多的擁有者李生進退兩難,更使村民人心徨徨。最終村民不堪多番滋擾,無奈妥協搬離。

棚仔(位於欽州街的小販布市場)的布販何生也到場聲援重建街坊,他表示曾親眼目睹市建局收樓過程如何耍手段:「兩個人上去,一個人黐紙,影咗相,然後另一個人收返張紙,咁就當通知咗街坊。」他自己也曾受到與上述重建街坊相似的滋擾,十多年前,政府計劃收回棚仔所在地,此前鮮有火災,可是在政府宣佈計劃的半年內,四處皆發生火燭事故。十多年後的今天,政府再次打算關閉棚仔,布販皆打醒十二分精神,自己做足保安措施。

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的發言人表示,其實即使市建局不在已收購的單位上貼招紙,顯示該單位為市建局物業,普通人也不會闖進。貼上紙張反而告訴賊人此處人煙少,方便犯事,同時加大居民心理壓力。促進組建議市建局停止此等動作,並且在收購期間加強保安。

 

相關報導:
擋傳媒阻律師 市建局海壇街收樓只賠六萬

表tag: 
裏tag: 
縮字: 
【惟工新聞】市區重建局聲稱「以人為本」,但是重建區總是不得安寧。未獲妥當安置而繼續居住、堅持留守的街

搖搖欲墜的貿易協定——標誌美國衰落

$
0
0
編按: 用以抗衡中國勢力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可能會胎死腹中?經濟雜誌Financial Times有文章分析道,TPP受到美國大選局勢的影響。不過,早前本報便曾報導TPP的種種問題,它的失敗或許不一定是壞事。惟工新聞特此翻譯。
 

當人們寫美國衰落史時,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的慘敗雖不足以成為一個篇章,但無可否認它足夠成為一個注腳。

TPP覆蓋了12個在太平洋的國家,其人口合8億人,數字大約多於歐盟單一市場的三分之二,佔全球貿易的40%。它亦成為了一場重要的試驗,考驗美國在亞洲和全球的領導能力。
 
不幸地,兩名總統候選人正在比拼誰更憎恨TPP,加上奧巴馬無力在議會推動任何東西,因此TPP能通過的機會日益渺茫。如果TPP無法被認可,這次美國內政的失敗,會讓積極尋求機會取代美國的中國成為地區霸權。
 
奧巴馬政府的混雜消息
 
中國被指明不能加入協議,儘管中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和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從北京的角度來看,TPP失敗雖然令人困惑,但總算是一件樂事。對北京來說,這是一個最新的例子——另一例子是英國脫歐——證明大眾民主的危險,証明不應該將國家利益問題交由不感興趣和不知情的大眾決定。中國的領導人對美國容許東北地區搖擺州的少數選民如此明顯危害國家利益這件事,無疑感到驚奇。
 
部份的問題是由奧巴馬政府的混雜消息引起。TPP在非正式場合中被描述為一個「沒有中國的協會」和「經濟層面的北約」,不過美國政府卻在公開場合費力否認TPP是針對中國。
 
推動TPP的真正原因
 
當許多人對這個協定感到懷疑時候,美國政府被迫以另一個貿易協議在國內推動TPP。奧巴馬在2015年1月已經說出了推動TPP的真正原因。「中國希望為世界增長最快速的地區製定規則,」他說:「這會令我們的工人和商貿處於下風。為何我們要讓它發生?規則應該由我們來定。」
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Ashton Carter)去年4月進一步說:「對我來說,通過TPP就如增加一艘航空母艦般重要。」這兩個說法都是正確,雖然卡特先生可能高估了航空母艦的價值。 如果無法通過TPP,美國實際上放棄了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地區中,設定貿易和經濟規則的權利。用一名日本高級外交官的話來說,這為北京提供一個黃金機會,建立一個由中國領導的亞洲貿易體系。
 
即使日本認為中國的崛起是生死攸關的威脅,但是如果美國不批准TPP,她將考慮加入對中國有利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該協定將涵蓋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10個國家,加上澳洲、新西蘭、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這個區域合作夥伴不僅不包括美國,而且在知識產權、互聯網自由、工人權利、野生動物和環境等各方面的保護會更差。
 
在這些領域和從美國企業的角度來看,TPP有如希拉里還是奧巴馬政府成員時描述般,它是一個「黃金標準」。
 
由於中國蔑視互聯網自由、人權和環境保護、以及對國外業務中的瀆職行為視而不見的做法,你可以肯定北京不會在任何貿易協議中推動這些標準。
 
希拉利會重新包裝TPP?
 
美國和亞洲的一些觀察家樂觀地認為如果希拉利當選,她將會重新包裝TPP,以另一名字再次推出。但這需要很長時間,屆時協議可能會胎死腹中。與此同時,中國將努力尋找排除美國的方法。美國阻止其在亞洲的影響力和威望下降的最佳機會,是在11月選舉後、1月新總統就職前的跛腳鴨期間強行通過協議。
 
如果無法做到,美國無疑是搬石頭砸自己,讓中國取得巨大的影響,並確保未來的商業交易對美國公司、對工人或對地球來說都會更糟。
 
來源:
 
相關報導: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 用以抗衡中國勢力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可能會胎死腹中?經濟雜誌Financial

立法會大樓強推「保安措施」 議員助理被禁足 百人聯署反對

$
0
0
【惟工新聞】今早(11月8日),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決定,禁止議員職員在立法會會議、內務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進行期間,前往立法會綜合大樓1樓及2樓。「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立法會議員助理關注組」均發聲明(詳見本文末)表示反對,後者截至傍晚更有多達100名議員助理聯署。惟工新聞訪問兩組織成員,了解新措施的影響。
 
從未諮詢議員助理 「派新聞稿又唔得影相又唔得」
 
有份草擬聲明的議員助理沈偉男向惟工記者表示,見到行管會以「保安理由」推出新安排,不同議辦的同事下午便緊急召開聯合會議,草擬聲明,並要求見梁君彥。由於時間趕急,消息靠口耳相傳,導致與會者和聯署人以民主派政黨的議員助理為主。但沈偉男表示所有議員助理都會因新措施遇上工作困難,呼籲其他同事不問黨派齊來支持,繼續加入聯署。
 
新措施對議助工作造成諸多不便。議助的其中一項工作是支援議員會見傳媒,新措施禁止議員助理進入二樓,而議員通常是在二樓見記者,沈偉男直言:「依家記者喺立法會可以去嘅地方可能仲多過議員助理……但議員見記者嗰陣我地去派新聞稿又唔得,影相又唔得。」
 
憂行動範圍被逐步收窄 梁君彥未作回應
 
新措施亦導致助理無法在議員開會時將急需使用的文件送到。沈偉男表示:「無得遞文件過去,要先落去俾份文件秘書處,等佢地轉交,變得轉折咗。」他認為議員助理一直是被針對的對象,新措施落實前,從無諮詢過深受影饗的議員助理。梁君彥至今仍未有任何回應,關注組決定要再觀望其回應才決定是否有後續行動,目前暫時未有安排。
 
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的聯絡人梁葉漢認為,措施表面上是限制議員助理,但實際上對議員亦造成很大限制。在議事廳內的立法會議員經常需要議助的支援,如果議助的行動受阻,議員就如同唱獨腳戲。他亦擔憂,日後議助的行動範圍會進被一步收窄。
 
政治、社運從業員組工會 爭取改善勞動條件 
 
議辦助理如何在議員背後發功,詳情可參閱本報的「議辦助理訪問系列」。雖然這份工作技術含量、工作量大,但薪金卻往往不成比例的低,亦沒有薪級表可以跟從。加薪、升職皆無準則可言,員工只能肉随砧板上。為了改善從業員的勞動條件,一班從業員由本年6月開始自發籌組工會,現時成員約20名。
 
工會不叫「議辦助理工會」,梁葉漢解釋,一方面是想擴闊基礎團結更多的人,另一方面,有的界線無法完全劃分清楚。比如如是政黨請黨工,就無法清楚界定是什麼類型的工作。於是,他們把工會命名為「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成員有議連助理,亦有非政府機構職員、勞工幹事等。
 
 
【議員助理訪問系列】
 
 

 

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聲明:
 
 
<就立法會行管會限制議員助理在立法會內行動聲明>
 
 
       就行管會實施兩項措施以阻議員助理在大會、內會、財委會召開期間,不得進入議事廳所在的一二樓範圍以及實行出入管制,本會強烈譴責行管會有關指令,並要求立即撤回有關措施。行管會此行為嚴重影響議員工作及議助的日常工作流程;有關規定實際上阻礙議員的議會工作效率,不容許議員助理能夠在短時間內與議員的聯絡及遞交文件,是絕對影響議員在參與各級會議時的議政文件及補充文件的提交及發表。  
 
       行管會擴大對議員助理在立法會內進出的限制,本會要求行管會提出根據立法會哪種指引,以規限有關議員助理在立法會內的進出自由。行管會今日加強對議員及議員助理的工作規限,而我們袖手旁觀;他日定必重演當年限制議員助理進入立法會工作或及嚴重的出入管制。我們呼籲立法會同工團結抗命!  
 
聯絡人︰
林正軒 5366 6635 
梁葉漢 9711 0043  
雷謙凱 6608 0750 
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
籌委會委員
2016年11月8日 
 
 
 
***
 
 
立法會議員助理關注組聲明:
 
 
【100名議員助理聯署】
 
立法會議員助理關注組
 
反對行管會禁止助理進入會議樓層 嚴重妨礙助理執行職務
 
我們是一群立法會議員助理,一直支援議員在議會內外的工作。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在今早決定,禁止議員職員在立法會會議、內務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進行期間前往立法會綜合大樓1樓及2樓。我們認為行管會的決定極不合理,嚴重妨礙議員助理的工作,同時對立法會議員執行職務構成嚴重影響,要求行管會擱置執行相關措施。
 
我們強調,議會工作並非議員自己的事情,助理的支援和配合同樣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立法會會議及其他會議進行期間,助理不時要到1樓及2樓的議事廳及會議室遞交文件和直接跟議員溝通。此外,這兩個樓層是議員經常會見傳媒的地方,假若禁止助理出入,將令一些十分基本的工作,包括傳媒聯絡、派發新聞稿、籌備和拍攝記者會等,全部無法進行。我們認為,行管會的做法過於嚴苛,忽視議會工作的複雜性,將大為阻礙各議員的日常工作。
 
過往議員助理均可在大樓內絕大部分地方自由出入及執行職務,可是近年行管會不斷以保安理由設下種種限制,包括限制議員助理出入辦公室以外的其他樓層,影響助理跟其他議員辦事處的聯絡工作。今次更變本加厲在會議室樓層設下禁區,做法不能接受。
 
根據秘書處發出的通告,秘書處將就會議廳的出入措施諮詢傳媒。然而,行管會每次實施針對助理的新措施前,卻從不諮詢議員助理,亦未充分衡量有關安排嚴重影響議員議政效率,這次亦不例外。我們認為,行管會在未有諮詢議員助理及考慮助理的實際工作需要下設立種種限制,對議員助理極不尊重,蔑視助理在議會內的角色。我們要求行管會擱置這項限制,並要求行管會的主席梁君彥與議員助理會面。
 
2016年11月8日
林惠賢 林炫禎 梁嘉文 陳詩鳳 吳天楠 鄧惠強
洪雅蘭 陳學琛 王漢明 沈偉男 黃潔慧 李韋欣
林兆彬 鍾嘉欣 陳偉文 鍾智灝 陳珏軒 蘇浩
吳永業 馮細輝 鄭智航 謝禮楠 黃莉莉 司徒子朗 
郭熙堯 李志榮 莫曉峯 鄭梓冲 鄭司律 周庭
陳緯綸 鍾達興 曾醒祥 吳芷茵 王爾翎 郭永健
蔡頌惠 葉子安 梁倬瑤 陳文誼 林淑君 盧俊文
黃創筠 尤思聰 吳仲達 韓健琳 王浩賢 林羚
陳文煇 黃嘉緻 林紀良 楊皓量 官素珊 吳天賦
鄧偉君 蔡文軒 黃俊恒 陳鉑霖 梁靜友 李文裕
梁延豐 王文禮 陳偉雄 蕭智湲 彭皓昕 伍僥敏
李嘉豪 曾繁俊 陳之湄 冼豪輝 黃嘉琪 陳寶瑩 
鄧積慧 黃詠姸 郭浩文 林秋月 黃詠姸 郭浩文 
何靜茵 黃家裕 陳冬敏 劉加揚 區國權 岑敖暉
譚棨禧 馮小燕 黎嘉駿 梁德明 陳妙珠 楊穎姿
蔡雪華 李穎妍 Jessica Lee, Issac Chan, Wesley Cheung, Kingsley Poon, 
Adrienne Yu, Real Cheung, Yan Cheung, Lam Shuk Kwan
(截止下午5時,聯署助理人數為100人)
 
表tag: 
裏tag: 
縮字: 
【惟工新聞】今早(11月8日),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決定,禁止議員職員在立法會會議、內務委員會及財務

福岡地鐵工程大地陷 工人機警通報 15分鐘後馬路崩塌

$
0
0

【惟工新聞】這不是動畫劇情!今晨(11月8日)日本福岡市博多區發生驚人地陷事故,現場留下闊27米,長30米,深15米的大坑,彷如災難情節。事件疑因地鐵延伸工程所致,但嚴重意外並未造成任何傷亡,可能有賴地盤工人當機立斷停工,及時通報當局應變封路,15分鐘之後馬路果然崩塌。

交通局:工人可能不等警察到場自行封路

今日凌晨4時25分,30名工人在位於福岡市的JR七隈線延線工程地盤開工,在地下24米的坑洞發現隧道天花有泥砂落下,馬上進行水泥加固工程,惟崩塌速度異常迅速,到5點正左右出現滲水。工人見情況不尋常,即時決定停工避難,並通報福岡市警方。警方在5時10分實施封路,到5時15分就發生第一次地陷,危機間不容髮。

事件影響當地食水、煤氣和電力供應,鄰近800戶居民受影響停電,福岡市政府發出避難通告疏散居民。地陷規模亦徐徐擴大,最初地陷的兩個坑在7時許連成一個巨大坑洞,攔腰截斷五條行車線的大馬路連同兩邊行人路,逼近路旁建築物的地基。

儘管事態嚴重,但無論居民抑或工人都沒有死傷,被日本網民評為「奇跡」,讚揚工人英明果斷,無形中拯救了生命。有日本傳媒引述福岡市交通局消息,指工人可能不等待警察到場已自行用車封路指揮交通,讓事件更快速處理。

地陷有前科 兩年前同一地鐵線出事

事發的七隈線延線工程工業安全成疑,地陷早有前科。2014年10月,在距離今次災區350米外的地盤同樣爆發地陷,工人舖設雨水管時發現泥砂流入隧道,地陷最終遺下闊4米,長5米,深4米的坑洞。

福岡市交通局稱今次事件可能是由於地盤上方的砂層有地下水外洩所致,並表示無法回答是否會影響工程如期完成。

(綜合外電)

表tag: 
縮字: 
【惟工新聞】這不是動畫劇情!今晨(11月8日)日本福岡市博多區發生驚人地陷事故,現場留下闊27米,長

Naomi Klein:金融IT富豪階層冒起 注定美國命運

$
0
0

編按:著有《震撼主義》、《No Logo》的知名記者Naomi Klein長年分析全球化,批判各地政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日,她馬上發表文章剖析新自由主義如何造就極右仇恨政治的勝利,並建議用劫富濟貧的再分配方式取得資源重振工會組織,惟工新聞特此翻譯。
 


他們會責怪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第七任暨現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和聯邦調查局。他們會責怪選民壓制行為(voter suppression,以不當方式制止選民投票)和種族主義。他們會怪罪揚言「選桑德斯,否則完蛋」(Bernie or bust)的人和厭女症。他們亦會責怪選擇支持兩黨之外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他們會責怪企業媒體給特朗普平台、責怪社交媒體作為特朗普的擴音器、責怪維基解密把希拉莉醜事公開。
 
但他們卻忽視應為噩夢負上最大責任的力量,而我們現在完全清醒了——新自由主義。這個世界觀充分體現在希拉里·克林頓和她的團隊當中,這是特朗普式的極端主義遠遠不及的。我們命中註定要從兩個當中選擇一個。如果我們沒有學習到任何東西,我們可以從這個錯誤中學習嗎?
 
需要了解的事實
 
這是我們需要了解︰很多人正在受苦。在新自由主義下,放鬆對企業的管制、私有化、緊縮政策和企業交易等政策,令人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他們失去了工作、退休金和社會安全網。相較不穩定的現在,他們看到孩子的未來將會更糟。
 
與此同時,他們目睹了達沃斯階層(Davos class)的興起。這個階層由銀行界和科技界的億萬富翁聯合組成。被選出的領導人非常有興趣與他們相互勾结,並以荷里活明星作為這利益輸送當中光彩奪目的陪襯。可是他們不被允許成功,因為他們心知肚明,隨著富豪的財富和權力增加,他們自己的債務和無力感卻日益增長。
 
對於那些認為安全和地位是天賦權利的人來說——最主要是指白人男人——這些損失是無法忍受的。
 
極右能夠回應人們的痛苦
 
唐納德·特朗普的言論直指這種痛苦。英國脫歐運動亦直接指向這種痛苦。所有在歐洲冒起的極右政黨均是如此。他們用懷舊的民族主義和對於那些無法觸及的經濟官僚的憤怒——那些官僚來自華盛頓、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或歐盟——來回應問題。當然,他們也通過抨擊移民和有色人種、詆毀穆斯林和侮辱女性來回應這種痛苦。相反精英新自由主義並沒有回應這種痛苦,因為正是他們釋放了達沃斯階級。希拉里和比爾·克林頓等人是達沃斯黨的敬酒者。事實上,他們拋棄了民主黨。
 
特朗普的信息是:「一切都是地獄。」克林頓回答說:「一切都很好。」而事實卻是不好,遠遠不是。
 
解決方法︰真正的左翼議程
 
在不安全和不平等的時代,新法西斯式回應不會消失。但自從20世紀30年代,我們就知道與法西斯主義作戰是需要真正的左翼。如果有一個真正再分配的議程供市民選擇,就可以奪走特朗普一大部份支持。這個議程並非僅是修辭,而是確實地向億萬富翁階級下手,並使用這筆錢推行「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這個計劃能夠創造一連串工資優厚、有工會組織的工作,為有色人種的社區提供急需的資源和機會,並堅持製造污染者應該付錢讓工人在將來接受再培訓。
 
這個議程可以製定政策可同時對抗種族主義、經濟不平等和氣候變化。它可以處理不良商業交易和警察暴力,並尊重原住民作為土地、水和空氣的原始保護者。
 
人們有權生氣,而一個充滿力量、切合多種不同面向的左翼議程可以引導這種憤怒,同時爭取整體解決方案,將一個分裂的社會合拼起來。
 
這種聯盟是可能的。在加拿大,我們正在著手修補社會。一個由人民提出,名為「飛躍宣言」(The Leap Manifesto)的議程把我們聚集起來,當中包括由加拿大綠色和平(Greenpeace Canada)到多倫多「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二百二十多個組織,以及我們最大的工會。
 
伯尼·桑德斯令人讚歎的運動對建立這種聯盟有很大幫助,這些運動表明民眾對民主社會主義的渴望。但在很早以前,運動無法把較老的黑人和拉丁裔選民連結起來,他們都是在現今經濟模式下最受壓迫的一群。這個失敗令運動無法發揮其全部潛力。 不過這些錯誤是可以糾正過來,一個大膽、變革性的聯盟是可以從中建立。
 
當前的任務
 
這是在我們當前的任務。我們需要果斷地從支持企業的新自由主義者手中取回民主黨,或是拋棄它。
 
從華倫(Elizabeth Warren,麻省參議院)到杜納(Nina Turner,俄亥俄州議員),到桑德斯陣營當中曾參與佔領運動的運動者,現時進步領袖們聯合起來的力量,比我過去所見的更強。正如許多黑人反警察暴力運動的參與者說,其實我們充滿有領導能力的人。
所以,讓我們盡可能快地擺脫驚慌,建立一個激進的運動來真正回應由特朗普所代表的仇恨和恐懼。讓我們拋開成見,由現在着手開始。

 

資料來源︰
Guardian: It was the rise of the Davos class that sealed America’s fate

表tag: 
縮字: 
編按:著有《震撼主義》、《No Logo》的知名記者Naomi Klein長年分析全球化,批判各地政

【議辦助理訪問系列四】 工聯會議辦助理 月薪不足一萬 「議員為買樓 對工人權益認知不深」

$
0
0
前言: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議員各就各位,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雄辯滔滔,背後需靠助理如何努力發功?政治、社運工作並不只為兩餐,可是生活又總得要過,那麼應該如何思考自己與團體的關係?有由建制轉到社區團體的助理,指薪金福利於他而言不重要,即使待遇大跌也是值得,但亦有工作十多年的組織者認為,與團體終究是僱傭關係,而且工作也不一定與社運理想吻合。這個訪問系列,既要紀錄鎂光燈邊緣的功臣,亦希望為各位打算投身政治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參考。
 

【惟工新聞】一個政黨的質素,由其職員的狀態可見一斑。阿美(化名)2013年入職工聯會地區辦事處助理,工作了半年有多,原來和前後任職的職員相比,她已經是做得較久的一個:「請唔到人咖,都冇人會真心做,一係想做hea(閑散)工,一係想參選。」阿美則兩者皆非,生於一個反共家庭,她打這份工是想了解建制團體的運作。
 
議助人工不足一萬 為免麻煩走4.18漏洞 
 
在九龍的辦事處工作,阿美的每天可以準時收工,除了少數時候要參加活動,一般星期六、日都不用上班,聽起來頗是舒適。相比起之前幾篇訪問的議辦助理,阿美工作量少,薪金也少了一截。大學畢業的她初上班時人工不足一萬元,後來地辦人手減少,她才得以要求把人工加到一萬一千元。旁邊的同事讀社工出身,人工卻只有七、八千元,阿美猜測,他大概是想參選才願意如此屈就。
 
助理的人工尚且如此,更底層的員工待遇就只會更差。阿美揭露,有一位清潔工在黃大仙工作多年,被終止僱傭合約後,工人追加討班費及補假錢,事件令地辦領導覺得頗為煩擾。後來再請新清潔工,直轄上司叮囑他第四個星期一定不可以工作多於十八小時,以此免於成立俗稱「四一八」的連續性僱傭合約,避免應付勞工權益與及上述同類事件發生。
 
蛇齋餅並非關鍵 泛民應學習經營關係
 
旁人以為建制黨蛇齋餅做得出色才獲鐵票,惟工記者亦一心以為工聯會的地辦助理應該忙於地區工作,阿美卻說,工聯會議員根本不需太用力經營做地區組織,一早有地區領袖及黨內其他人舖橋搭路。
 
所謂的地區領袖是區裡有號召力的街坊,有的來自屋邨互助委員會。工聯會對他們相當重視,領袖們不時集體上內地,有名望的議員會定期來與他們開會。阿美說,開會內容不是商討什麼大事,通常是輕鬆地聊些共同話題,同聲同氣自然就建立到共同感,這些意見又會經街坊領袖與街坊的交往而傳遞互動。依阿美的所見,他們都沒有受薪。
 
街坊領袖也會利用蛇齋餅與街坊、義工維繫關係,但是,阿美指出物質並非重點。一方面,工聯會的蛇齋餅質素普遍低,例如是雨傘開一兩次就壞掉。另一方面,街坊領袖拉攏的對象多是退休人士,生活條件不差,重要的是透過送贈物件讓他們感到受重視。見識到與街坊建立關係的技巧和手段,是阿美在這份工作中最大的收穫,她也認為,泛民應該向這方面學習,萬不能以為蛇齋餅粽本身就能籠絡人心,背後長時間的經營才是關鍵。
 
不過,這種方法只能建立關係,卻不能解決根本的社會問題。離開工聯會以後,阿美到其他組織工作,見到不同的對比。「有啲組織會為咗解決一個人嘅困難,而挑戰整個制度。但係工聯會呢?勞工問題啊?去搵勞工處啦。有生活困難?搵社署啦。最多幫手寫封信。」
 
區議員多為投機份子 對工人權益認知不深刻
 
聽起來阿美的的角色相當於街坊領袖的助手,那麼議員到哪裡去呢?「最重要係街坊領袖同街坊維持關係,區議員係邊個都無所謂,工聯會大佬想捧邊個就捧邊個。」阿美指,現時年青的議員當中,很少有人才,多數都是憑背景上位,「以前有個女仔,係地辦做咗兩、三個月,然後就參選,咁就叫做有地區經驗。」
 
當工聯會區議員可以拿到兩份薪水,政府一份,工聯會一份,加起來有四萬多元。阿美觀察到,很多工聯會議員都是為了豐裕生活而選擇這份工。「會做工聯會區議員嘅,一係真心膠,一係投機份子。好多人做幾年就買車買樓,年老嗰啲都仲有為工會為工人,但後生嗰啲就冇啦。」
 
除了選舉的時候,工會與議辦在日常是分開的兩個系統。阿美形容,工聯會的議員都是「政治白痴、機會主義者,多對工人權益沒有深刻認知。」2004年以前,工聯會與民建聯的辦事處走得很近,後來,工聯會與民建聯分別走基層與專業、中產路線。但是,在議員辦事處的層面,即使把工聯會換上民建聯名銜,也不會有違和感。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議員的立場鬆動,竟造就職場的政治自由。阿美所屬辦事處的年輕議員明知她是民主派,但也表現得沒有所謂。「佔領嗰時,我地會開玩笑咁互相叫對方黃絲、藍絲。」最令阿美印象深刻的,只是有次適逢立法會拉布,聽到工聯會大佬稱有份拉布的慢必為「死基佬」,她說:「冇諗過可以講到咁白咁赤裸裸歧視。」
 
【議辦助理訪問系列】
 
閱讀更多行業訪問:惟工百業專訪
表tag: 
縮字: 
一個政黨的質素,由其職員的狀態可見一斑。阿美(化名)2013年入職工聯會地區辦事處助理,工作了半年有
Viewing all 113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