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回)
「完全摧毀我的武俠夢,兩位宗師打的比街頭混混打架還難看」
——來自Youtube網友的評論
這話無疑「傷害了十三億同胞情感」,但卻是一針見血。畢竟影像已經流傳了出去,再多的誇飾亦不過是虛偽。至少,誰也掩蓋不了一個簡單事實:這場比武難看,比任何一類搏擊比賽都更加難看。倘若它代表了國術的最高成就,那整個國術界也無妨「壽終正寢」了。
為了阻止「華夏文化」衰落,各路「愛國人士」自然紛紛出動,嘗試在黑白間塗脂抹粉,甚至祭出民族旗幟捍衛「傳統文化」……如斯種種,究竟孰對孰錯?
閃轉騰挪、上下相隨
太極拳家陳太平曾在著作《太極心語》中為吳、陳二人辯護,指兩位武者俱展示了一定程度的卸力功夫,否則很難想像他們能夠連環承受對方如此重擊。這套說辭可從兩方面論證,首先是步法:在整場不足五分鐘的拼鬥裡,吳、陳兩人俱在不斷移動身體,令對方攻勢難以受力,某程度上亦反映出兩位拳師的盤架功夫。要知道定步發力下重心穩定,拳速自然能快,但若果要在移動中維持手法密度,則須講求身架配合,此亦是套路訓練其中一用。
第二個方面為反應力。以吳家太極為例,坊間常將吳氏見稱的柔化功夫簡單歸納成「放鬆」二字,並誤認為愈放鬆愈好。其實過分放鬆只會造成「鬆懈」,令雙腳沉重、無利實戰。柔化的真正內涵應為化解身體內的僵滯,令習練者的身驅保持靈活及敏感度。故當對手攻擊時,武者能夠旋即反應,順勢卸力。要具備此等過人反應,除卻盤架之外,更須要借助推手、盤手等對練來讓身體熟習各種來力。而從當時的攻守情況判斷,二人的反應能力確實不俗;尤其吳公儀能以五十歲高齡上陣,推手功夫可見一斑。
然而,這些都只是拳術中的基本功,正如讀了三十本書也不等於會當局長一樣。事實上,兩人的步法及反應力都停留在被動階段,只能在受擊時作出簡單的卸力動作。以步法計,一個成熟的國術家該能像職業西洋拳手般透過墊、滑、碎等步法進身入對手的死角,這是技擊中的基本素質,更是「以弱勝強」的重要基礎。楊家太極二代掌門楊班侯於京師打天下時,便將「閃展騰挪」定為武術核心,陸智夫一脈的西藏白鶴拳亦強調「猿行鶴步」。可見步法確實是一切攻擊的大前提,而吳、陳二人的水平明顯不夠。
至於在反應力上,順勢卸力亦不過是對練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進落空」,即主動牽引對方來力使其失去重心、令自己操控戰局,此便是拳譜所云的「我順人背」。同樣,吳、陳兩位師傅俱未能做到這點。大抵他們的對練功夫只具備中階對拆,而缺少能夠使周身「上下相隨」的高階散手。「上下相隨人難進,牽動四兩撥千斤」——既然不可以「上下相隨」,自然容易遭對方屢屢破門,遑論「引進落空」。
慵懶思維
撇除上述各項技術爭議,還有一套近乎「藍絲」的口脗指出:中國武術的技擊內涵博大精深,非旁人可以理解,否則吳公儀哪有資格當上「摶擊隊教官」?有人甚至以羽毛球的發力方法,去佐證吳、陳二人動作裡確實蘊含著「細膩」勁意。
其實這些所謂「辯護」,都不過是繼續令國術蒙羞而已。套用李小龍的說法,世上沒有誰是三頭六臂,再高明的拳法也不能離開既定軌跡,此乃拳術之根本規距,哪管吳公儀身分再高亦不可以否定這個道理。況且,從歷史層面探究,地位高、名頭響的拳師不一定代表實戰能力強。正如前文所述,當時士紳名流相中太極拳的地方主要在其養生功效,就算拳師在軍校內教習,都極可能只是擔當顧問之職。若真論實戰,軍隊內部該設有另外一門體系,這點在1932年八卦掌孫振岱往江西教習戰場格鬥技時可得認證,以後有機會詳述。
總之,強行拿民族文化當遮醜布,表面上是維護民族尊嚴,實則卻與全盤否定國術的風氣無異。因為兩者都是將民族形式置於學理之上、抽空歷史,情況就好比「伊斯蘭 = 恐怖份子」的慵懶思維一般。
一横、一直
武學之為「學」,乃在它於的科學本質。相較於其他一切學問,武學的驗證準則可謂非常簡單、直接、統一,那就是「技擊」。「功夫,兩個字:一橫、一直。錯就躺下」,梁朝偉這句對白雖然聽著彆扭,但又著實點明了武術的本質。畢竟拳法就是殺人技,沒有武者能夠脫離此一框框,吳、陳也不可能。因此,他們的褪色,實際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再多修飾也無補於事。
嗯,這場比武的確難看、十分難看,也許它曾經開創了一個時代,但到今天它已經成了一項不堪入目的負資產。這句結語不含侮辱,因為現實就是如此,拳法就是如此。
參考資料:
路廸民,2010年。《楊家太極三譜匯真》。台灣:大展。
《明報周刊》,2014年12月31日。〈香港武林系列:西藏白鶴拳〉。
李小龍訪談(Bruce Lee: The “Lost” Interview)
童旭東,2012年。〈格鬥短訓練甚麼〉。新浪博客。
(三之三,全文完)
第二回:
吳陳比武三部曲之二:時勢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