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香港是移民城市,到底今天居港的人當日為何選擇來到這個地方?今天香港約有四萬名尼泊爾裔人,他們為甚麼當初要遠渡重洋來到香港?今年八月,曾有份組織在港尼泊爾家務工工會和建築工工會、現為加德滿都法學院勞動及工會法的助理教授Prem Chandra Rai,嘗試分享他所知道的尼泊爾人來港的歷史,以及組織尼泊爾工會的經驗。
從印度到馬來西亞,再到香港
要知道在港尼泊爾工人如何組織起來,首先要問,一開始為何那麼多尼泊爾人會來港?講者Rai說,這與英國在南亞擴張有關。
尼泊爾位於印度和中國之間,而十八世紀初,英國正在印度殖民,可以觸及尼泊爾領土,雙方邊界問題沒有清楚界定,爭議不斷,最後英國於1814年11月1日正式向尼泊爾宣戰,主要參戰單位為英方東印度公司和尼泊爾一方踞喀兵(Gurkha),前者兵力較後者多一倍。1816踞喀兵戰敗,並於同年12月簽定《蘇高利條約》,將庫馬盎(Kumaon)、加瓦爾(Garhwal)、錫金(Sikim)、古瓦哈提(Morung)、斯爾毛縣(Sirmur)等地方割讓,佔原來尼泊爾國土面積約三份一。
戰役過後,英方發現踞喀兵非常善戰,決定僱用他們作傭兵。其後東印度公司僱用大量踞喀兵當兵,在多次戰爭中均有踞喀兵,包括1817年的第三次馬拉加戰爭(Third Anglo-Maratha War)、1845-46的第一次英國錫克戰爭、1848-49的第二次英國錫克戰爭(Second Anglo-Sikh War)。在1957-58年印度起義,踞喀兵以英軍參戰,並正式成為英屬印度陸軍。
到1947年印度獨立,尼、印、英三國就踞喀兵前途作出協議(加上Britain–India–Nepal Tripartite Agreement),最終決定部份踞喀兵成為印度軍隊,部分繼續為英軍,亦有被派到馬來西亞,有份鎮壓馬來西亞共產黨及汶萊的起義。到1960年馬來西亞獨立,在馬來西亞的踞喀兵再次被調派,而當時馬來西亞附近的英屬殖民地,就是香港——這就是為何尼泊爾人於60年代已開始來港的原因了。
定居在港的踞喀兵家庭
1990年代之前,大部份居港踞喀兵都沒有定居的打算。一來雖然踞喀兵可以帶同家屬來港,但他們沒有居港權,一旦再被調派到其他國家,其親屬也必需一同離開。二來居港踞喀兵徹底與香港社會隔離,他們兒女入讀的是尼泊爾語學校,以尼泊爾語寫的報紙也絕無僅有,講者亦是在相的背景成長。但九十年代初,殖民地政府突然改變政策,讓在港出生又住滿七年的尼泊爾人享有居留權,於是越來越多人申請讓家人來港。
決定居港的尼泊爾人主要從事建築工人、廚師、麥當勞待應,基本上有工作就做。同時,當時有不少尼泊爾人到港做家務工。講者說:「也不知道怎樣在尼泊爾傳開的,說香港會請家勞工,於很多人都過來了,當時香港已經有很多菲律賓家勞工。於是據說很多尼泊爾情人和夫妻都會吵架,說「你在香港認識了菲律賓女子,都不理我了!」
對香港尼泊爾工會的三點分享
尼泊爾工人在香港漸漸找到工作,關注尼泊爾工人的組織也隨著冒起。香港最早關注尼泊爾工人是遠東海外尼泊爾工人協會(Far East Overseas Nepalese Association,簡稱FEONA),由左翼組織亞洲學生協會(Asian Students Association,簡稱ASA)協助成立。及後樂施會支持FEONA組織建築工人,2001年到2004年,講者Rai擔任FEONA的協調者,因而接觸泊爾工人。直至2007年,Rai參與組織尼泊爾家務工工會和建築工工會,並對現時工會面對的問題和處境有以下分享:
1. 2004至2005年尼泊爾內戰激烈,很多尼泊爾家務工都不想離開,紛紛想辦法偷偷留在香港,或尋求庇護。亞洲移民中心(Asian Migrant Centre,簡稱AMC)組織了移民權聯盟(Coalition of Migrant Right,簡稱CMR),在2004年成立了菲律賓、泰國和尼泊爾家務工工會,嘗試組織這群工人。然而同期政府突然改變政策﹐不再發家務工簽證給尼泊爾人,只有獲原僱主續約、或者改以印度藉申請簽證,才可以在香港工作,因此,工會人數一直下降。
2. 他意識到不能只協助尼泊爾工人,因此與其他族裔的組織合作。在港工作期間,眼見家務工面對很多問題、例如欠薪、拖養、被無理解僱後要考慮剩下在港日子怎辦。2006年講者見證建築工人工潮,接觸到職工盟,覺得還是組織工會較有力,因為有工會的話,與老闆談判的起點已經較高。「如果可以組織到本地建築工人,對尼泊爾工人也會有很多鼓舞。」
3. 他認為尼泊爾工人的組織比其他族裔困難,因為全家在港,更難抽身參與組織。其他在港尼泊爾組織包括同鄉會、宗親會等。他亦指出尼泊爾工人整體現在面對極大的困難。全國最年輕最健康的人口都出外做危險工作,死亡率高,特別是在馬來西亞。
表tag:
縮字:
都說香港是移民城市,到底今天居港的人當日為何選擇來到這個地方?今天香港約有四萬名尼泊爾裔人,他們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