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監禁作為逐出社會的手段——《大驅離》書摘

$
0
0

今日和大家讀一段書,摘自薩森(Saskia Sassen)所著的《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Expulsions: Brutality and Complex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1]。

這本書討論的是21世紀全球化造成越來越不平等的狀況,已經超出過往理解的廉價勞工、血汗工廠,而是在掠奪資源的過程中將一部份人徹底逐出社會——可能是失去土地,可能是居住地受到永久污染,可能是欠下此生無法償還的債務,也可能是被監禁。

書中提出一個重要觀點,指出今日的監獄實際上是針對窮人,尤其是失業人士、移民和難民。而各國的司法制度越來越傾向長時間的刑期,甚至聯同企業透過在囚人士的低薪強制勞動來獲利。因此而身受其害的人,單以美國為例,已是數以百萬計。

在過去的香港,說這些可能難以得到迴響。被囚就不被當作是人。犯法?你洗定屎眼啦!坐監俾人打?抵你死啦,鬼叫你做衰嘢?在監獄系統封閉保守,公眾對在囚人士缺乏同情的時候,只有梁國雄、陳德章等極少數人透過司法覆核改善在囚人士的權利 [2]。現在,隨著公眾對警隊和法庭的觀感改變,監獄即將是下一塊倒下的骨牌。

冤獄。

黑獄。

2014年及後的一系列大規模抗爭至今超過三年,特區政府開始向抗爭者進行嚴酷的報復,監禁的刑期為六七暴動以來的政治檢控當中最長。

自此,不少人開始關心這些朋友在獄中的處境。這本書的作者亦有聯署公開信要求釋放周永康、黃之鋒、羅冠聰 [3]。但我更希望這些關注能夠落在所有被關押的人身上。因為政治檢控固然可恥,但因貧窮而犯罪、因被屈被誤導認罪而入獄、因沒錢打官司而罪成入獄,都是黑獄。

以往監獄對很多人來說只是電影場景,現在卻是前所未有地接近。在這個急需清楚了解監獄的時刻,為大家摘錄《大驅離》第一章,題為「關押作為一種驅離」的段落。

......

大規模關押在極端的獨裁政權下行之有年。不過在今日,大規模關押也與先進資本主義緊密相連,儘管是透過犯罪這種形式上的連結。現在受關押的人,大多數也正是沒有工作,而且在當下這年代找不到工作的人;二十年前,局面還不到這步田地,囚犯有更大機會被認為可以回歸社會,而且值得擁有一份工作。在這層意義下,美國、英國中的囚犯日益成為常見於現代資本主義蠻橫初期的剩餘勞動人口的當代版本。

我們可觀察到關押的三項趨勢;關押不是新鮮事,但在今日卻達到新的量級,制度空間也更多樣化,包括私人的營利監獄。最可注意的是受關押者的數目增加,而這趨勢在越來越多國家裡變得顯明。美國是最引人注意的案例,於是在這一層面上(再次)讓我們知道事情能演變得多糟。這四十年來,美國受關押的人口成長600%。美國裡的230萬囚犯佔全球受關押者的25%,人數居世界之最。第二項趨勢是,全球身處某種形式的持久矯正監管的人數量激增。光是美國就有500萬人目前處於緩刑或假釋期間,這意味著他們實際上成了次等公民,不容易受僱用、無力獲得住房。第三項趨勢是監獄及監獄業務民營化的增長。此類民營化固然在美國最為發達,但影響的國家越來越多。監獄業務的民營化發生於各式各樣範疇之內,例如治安、法庭、社區監管(電子監看)、假釋、緩刑、供提早獲釋之人使用的中途之家。

這三項趨勢的全球數據在估量的標準與涵蓋的範圍上都不一致。估量全世界監獄人口的各種量度,常遺留身處假釋或諸如此類服刑監管的人。監牢環境外的服刑監管,出以種種巧飾,正形成社會排除的一種重要機制,而這最終可能成為驅離的又一種機制。這在大多數國家裡都是很難估量的,更別提在全球的規模上加以衡量。同樣地,民營化橫跨全球各式監獄很多面向,從監獄本身到監獄業務都包含在內,其成長也很難追蹤。當前民營監獄設施的數據以美國這一開路先鋒為主,而後觸及行動與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多種多樣國家,包括墨西哥、紐西蘭、秘魯、南非、英國。

……

自由被剝奪,勞動成果也被剝奪

除了將監獄、青少年拘留設施、中途之家、電子監控計劃、監獄業務民營化,很多跨國公司也在監獄內設立衛星工廠。營利監獄的合約常促成這一發展;在德國便是如此:英國的信佳公司接手了大多數的運作。在美國,聯邦監獄局轄下所有囚犯,只要是健康情況許可,都必須工作。機構分配的工作各自有別,但工資都很微薄,時薪12美分至40美分不等。受僱於聯邦監獄產業公司的囚犯工資略高,工作內容是製造金屬製品、家具、電子產品、紡織品、圖像藝術;時薪23美分至1.15美元不等,其中有多達50%可能被收取來支付法院裁定的罰金、受害人賠償、孩童撫養,及其他經判決需償付的金額。創立於1934年的聯邦監獄產業公司歸屬於美國政府,創辦的目的在於替聯邦囚犯提供在職訓練,讓他們能夠為聯邦政府工作;這樣的安排與利用監獄勞力的民營公司大不相同。民營公司可透過幾種方式從這些低薪勞力中獲利;一、直接讓監獄勞力參與製造業與服務業工作;二、與別的公司簽約,向這些公司購買囚犯製造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三、投資讓全球矯正體系不停擴張的民營監獄。就可取得的證據來說,大多數從監獄勞力中獲利的公司——包括雪佛龍、美國銀行、AT&T、星巴克、沃爾瑪——採用的是第二種模式。

…...

註釋:
1. 中文譯本由謝孟宗翻譯,商周出版。為保持閱讀暢順,我刪去譯文附上的英文名詞。
2. 詳情請見《我反抗故我在——梁國雄司法抗爭二十年》
3. 全文請見Hong Kong Free Press報導

表tag: 
裏tag: 
縮字: 
書中提出一個重要觀點,指出今日的監獄實際上是針對窮人,尤其是失業人士、移民和難民。而各國的司法制度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