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英國法庭裁定:Uber司機非自僱 應享有生活工資等勞工權益

$
0
0
編按:近年,電召車輛程式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改變了很多人搭車的習慣,同時引起各界關注。的士業界聲稱生意大受打擊,政府拿著追不上科技演變的法例束手無策。較少人關注的是,使用電召程式接生意駕車的人收入如何,有沒有被壓價等。昨天,英國法庭就此作出重要裁決,裁定Uber司機並非自僱,而是僱員,需按法例享有勞工權益。惟工新聞翻譯外電報導。
 

昨天(10月28日),Uber司機剛剛贏了一宗標誌性的訴訟——勞資審裁處裁定他們不是自僱而是Uber的僱員,應該得到「國民生活工資」(national living wage)。
 
Uber司機:工時超長、收入低於生活工資規定
 
案件由兩名司機提告,為英國四萬名司機開了追討的先例。同時亦逼使以零散化制度聘請成千上萬工人的公司,檢討他們聘用職員的方法。
 
Uber辯稱,它是一間科技公司,而它的司機是獨立自僱的承包商,可以選擇工作的時間和地點,因此不能享有工人的權益,包括有薪假期及國民生活工資。
 
法官認為Uber的辯解並不充分,更指該公司「訴諸文件當中的假設、扭曲的語言及嶄新的詞彙」。他更引用《哈姆雷特》指出這些英國老闆抗議得太多。
 
「對我們來說,聲稱倫敦Uber是一個由30,000個中小企組成的『共同平台』純屬荒謬。」法官說。「司機不會,亦不能與乘客殺價······司機亦嚴格按照Uber合同條文規定得到分賬。」
 
在7月的法庭聽證會中,兩位司機的代表律師指出,他們為公司工作的條件和條款意味著他們是像工人般工作的。其中一名司機說明了他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長期工作,當他取消工作時公司會有很大反應。他說,有幾個月他只能獲得每小時5英鎊(約47元港幣)的報酬。
 
本周五,勞資審裁處裁定司機勝訴。裁決意味著這些提出索償的工人可以取得賠償,包括失去了的假期薪金、與及以每小時7.2鎊的國民生活工資為基礎補發工資。公司的其他工人不會自動取得報酬,但如果公司接受裁決,它就要改變合約以避免更多司機提告。
 
成千上萬假自僱工人獲益 Uber打算上訴 
 
「很高興見到勞資審裁處同意我們的論點,司機應該享有工人的基本權益,包括獲得國民生活工資與及有薪假期,這些在以前都是被剝奪的。」代表司機的律師馬基(Nigel Mackay)說。他補充說:「這是一個破天荒的決定。不但會影響全國數千名Uber司機,更能讓所有在這個就業零散化的環境下工作,誤以為是自僱的工人拿回應得權益。」 
 
Uber可以向勞資審裁處提出上訴。,如果不成功的話,可以繼續向法院及最高法院上訴,而Uber表示它正打算這樣做。英國Uber的區域總經理貝曼(Jo Bertram)表示,倫敦成千上萬的Uber司機想自僱,做自己的老闆。「大部份使用 Uber程式的司機都想保留自由和靈活性,決定什麼時候、在哪裡工作。雖然這裁決只影響到兩個人,但我們會上訴。」
 
負責這兩位司機的案件的工會GMB指,這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其他行業上千名假自僱的工人都會受益。GMB的法律總監陸健(Maria Ludkin)說:「Uber司法和其他上千名自僱者,現在可享有與一般工人同等權益了。這結果也對乘客有好處。當司機獲得合理報酬,就能吸引駕駛著已投保車輛,擁有執照的司機加入。」她補充道:「 GMB提醒僱主,我們還收到其他類似的假自僱案件,尤其是那些零散化制度的。這是換了包裝的剝削手段,但法律會逼使你付給 GMB成員他們理應得到的報酬。」
 
速遞工人陸續提告 各行各業假自僱面臨調查
 
其他為零散化行業服務的律師,似乎正在研讀這項裁決。GMB說不同行業的工人會連結起來作出行動。市民諮詢局作出的調查顯示,如果 460,000人被誤認為是自僱,一年就失去了3.14億英磅(約30億港幣)的稅收及僱主的國家保險繳款。
 
目前已有四間速遞公司的工人要求公司確認他們為正式僱員,與及得到相應的權益。當中首個進行聽證的案件排期到11月。
 
聘用大量自僱者的公司顯得越來越不安。最近,英國政府宣佈對現代工作模式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審查。政府亦表示,稅務海關總署將會有一個名為「就業狀況和中介」的新團隊,負責調查公司。
 
多名議員將在星期三就僱員的薪金及工作情況展開質詢,並會檢視中介、零散工和自僱人士的地位和權利,以了解相關的稅收、福利、勞工法例和保障。
 
Uber相關數字
-全英國有40,000名Uber司機
-其中一個提出訴訟的司機在某些月份,時薪僅為47港元
-Uber市值484億港元
-Uber開業7年
-全英國有460,000名僱員被錯誤歸類為自僱
-英國免費諮詢平台Citizens Advice指出,錯誤歸類僱員為自僱令政府全年損失相等於30億港元的稅收和社會保險供款
 
相關報導:
 
文章來源:
 
表tag: 
裏tag: 
縮字: 
編按:近年,電召車輛程式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改變了很多人搭車的習慣,同時引起各界關注。的士業界聲稱生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