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牛津研究指出: 中國基建投資成負擔?

$
0
0
編按:基建刺激經濟?不論香港的財政司還是中國政府,都好像對此深信不疑。即使香港近年出現大量反對大白象工程的聲音,中國連番出現反對興建化工廠和發電廠的抗爭,兩地政府仍對投資基建樂此不疲。但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的基建投資摧毀而非創造經濟價值。惟工新聞翻譯來自《金融時報》的導讀,讀者看看這項背後的理據。

牛津大學一項研究指出,超過半數中國基建投資的無法收回成本,換言之是摧毀而非創造經濟價值。這個發現將引發關於中國基建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是否可行的辯論。

在過去35年來,基建投資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無數工程更促使數千萬工人從農村進入城市。在今年,中國亦增加基建開支以緩衝製造業投資減少的影響。
 
但由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教授安薩(Atif Ansar)領導的研究顯示,基建投資一方面增加中國的債務,同時帶來嚴重浪費。論文提到,一項典型的基建項目無法帶來正面的風險調整後收益,遠遠無法推動經濟增長。更指出管理不善是基建項目出現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並預期除非中國轉向投資數量較少而質素較高的項目,基建投資會引發全國性的經濟危機。
 
論文批評擁抱透過大量投資基建發展經濟的中國模式的主流觀點。相反,安薩警告巴西、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國不應仿效中國。「中國經濟透過大量投資基建得以增長的說法是一種神話。事實上它是受惠於經濟自由化和體制改革,而這種增長正在受過度投資劣質基建拖累。」他說。
 
論文指出,超支的工程佔總數四分之三,令債務問題惡化。安薩估計,中國188萬億的債務當中有三分之一來自超支。這個結論是來自1984至2008年以來抽取95項道路和鐵路工程作為樣本研究所得。
 
亦有經濟學家不同意安薩的結論。他們認為,即使基建項目沒有直接產生足以填補開支的現金流,但良好的設施可以推動經濟活動,讓項目的花費值得。「在過去數十年,中國的基建投資有助經濟發展。若你將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比較,他們都會希望跟隨中國模式,擁有所有基建。」牛津大學經濟系的古治斯(Louis Kujis)說。
 
但古治斯亦承認,由於大部分有用的基建已經完工,中國目前投資基建越多,所得回報卻在遞減中。其他分析亦懷疑過剩的基建會引致危機。
 
「論文作者有關投資項目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在管理基建方面不比其他國家好或差。正如其他地方那樣,中國的工程同樣會超支和延誤。」龍州經訊(Gavekal-Dragonomics)中國研究總監巴臣(Andrew Batson)說。
 
文章來源:
 
報導提及的論文:
 
 
表tag: 
縮字: 
編按:基建刺激經濟?不論香港的財政司還是中國政府,都好像對此深信不疑。即使香港近年出現大量反對大白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