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對香港人來說,按三色桶進行分類回收,好像已為地球出了一分力。可是,這篇翻譯自《衛報》的文章指出,回收再造本身限制多多,真正的出路在減少消費,減少消耗地球資源,也減少製造廢物。
我經常強調節用(reduction):減少購買玩具和清潔用品,甚至減少吃肉。一直以來,我對節用的關注遠遠比回收再造、升級回收(upcycling)或有責任地棄置廢物為多。這是因為,光是回收,是無法解決環境問題的。
回收再造是一件好事,我完全無意反對。當你可以選擇將膠樽棄置在回收桶或垃圾桶時,棄置在回收桶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的討論不能就此完結,因為回收再造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而且不是常常都令人愉快。
回收再造問題多:多耗損、不可持續
首先,回收再造無法令殘渣變得潔淨。回收再造的過程,從物料收集站的營運、物料的運送到回收再造的工序本身,均需耗費大量能量和資源。
其次,我們幾乎無法對塑膠這種麻煩的物料進行初級再生工序(primary reprocessing)——亦即把一件物品還原為原材料,再使用這些原材料重新製造同一件物品的工序。這是因為塑膠對光和熱非常敏感。當受到高熱和撞擊處理後,組成塑膠的長分子鏈會斷裂,令材料變質。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因此,一般來說塑膠都會作為次級再生工序(secondary reprocessing)的原材料——亦即把回收得來的塑膠製成一些無法再次循環再用的東西,例如汽車保險杠的貼紙、合成衣料和膠木。
與直接棄置相較,這樣的回收再造當然是較好的。但我們必須明白,回收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循環。一個被回收的膠樽無法被無限次再造。換句話說,回收再造是有損耗的,而且損耗不小。
再說,只有在回收再造產品有買家時,回收再造才是可行的做法。但不是所有機構都肯購買回收再造產品。尤其是當物品價格下跌時,再造玻璃、鋁、塑膠和卡紙的銷量就會下跌,但回收再造的成本維持不變。在這種情況下,堅持實施回收再造計劃的城市就會遭到經濟損失,令計劃不可持續。
消費不能令人真正快樂
既然如此,為什麼每當我們提到減少消費都會遇到阻力?部分原因當然來自習慣——直到今日,帶自己的水瓶外出,而不是購買即棄飲品,仍然不是一種普遍做法。我們仍習慣購買全新的物品,而不是搜尋二手物。當小孩大聲哭喊時,我們亦情願馬上為他們購買新玩具,而不是多花一點時間安撫他們。
但正如上文對回收再造的討論那樣,有關消費的問題也沒有這麼簡單。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在《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中談到,當一個人就自己的存在感到迷惘,無法從自身或傳統中找到方向和目標時,很容易想透過金錢和享樂獲得補償。而購物就是很多人進行補償的方法。
「對自己好一點!」
「按你的意思做吧!」
「你值得擁有!」
除非我們能夠指出瘋狂購物的原因,我們永遠無法感受到我們已經擁有足夠的東西。除非我們明白為何物品不斷湧入我們的家門,我們也不會思考如何整理和處置它們。
我們並不是因為有錢揮霍而購物——事實上,我們這一代已經被債務壓垮了。我們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家夠大,可以容納這麼多物品。最後,我們也不是為了快樂而購物。多個研究都指出,一個人的快樂是來自他的經歷和遇過的人,而非物品。
就是這麼簡單。
文章來源:
Yes, you recycle. But until you start reducing, you're still killing the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