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迴塵居】也談《G1格鬥會》

$
0
0

不經不覺,ViuTV經已開台一個多月,而它的重頭戲之一、全港第一檔女子MMA真人騷——《G1格鬥會》也步入了尾聲。經過5個星期的擂台拼鬥,就算未能看得人咬牙切齒,也至少是一地花生。現在隨便跑去高登或各大cap圖group,相信都能見到Hazel(唐紫睿)藐嘴藐舌的gif圖。可以說,單以娛樂節目計,它的確十分成功,「打一場硬杖」亦成了繼「SAS」後最深入民心的洗腦歌詞。不過既然它是以MMA格鬥做招牌,那除卻花生外,拳頭也不應被忽略,否則就枉費眾女的傷痕了。

有進步 未夠好

節目開播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會質疑這幫「半紅不黑」的雜牌軍能否打出火花,事實上這亦是節目的重點噱頭:若然這是甚麼Ronda Rousey比賽轉播,還不如看Fox Sport罷了。平誠地說,眾女將的表現有目共睹,許多人最初連揮拳都有困難,到最後多少都能打出一定水平。像Rika(劉燕妮)、阿旦(鄧伊玲)兩位選手本就因身型、體能而吃虧一截,但隨節目發展她們都能打出悍勁並展現出個人風格。以Rika對Vangie(鄧穎芝)那場為例,雖然Rika力量不及對方,技術亦略嫌未夠成熟(防守生硬,且易亂陣腳),不過也算做足本分,間歇地以快拳向對方施加壓力。這些進步與決心,絕對值得肯定,也證明了節目水份含量達標:就算未完全真打,眾女亦肯定下過苦功鍛煉。

當然,她們始終都是臨時拉伕,很多技巧自然乏善可陳。好比到了後幾輪賽事,仍然有人不太懂基本的發力技巧,出腿永遠用不了最重要的腰胯力。Hazel在接受Juju(陳鈺芸)的跆拳道訓練時,便常出現失重心及身架後仰等問題。另外,體能方面依舊是眾人硬傷,往往去到最後便因太累而失掉判斷力,讓人有機可乘。即便是體格較好的Vangie,在打Hazel的時候便因急攻險些遭十字固陰溝裡翻船。對方的突襲固然有質素,但主因還是她缺少了應有的冷靜,開始架子鬆散。在這等激烈的比賽下(尤其決賽週要打五局),有時連職業選手都未能保持狀態,但基本的攻防距離卻是從來不應該失掉的。

還有一點觀察就是整場比賽都是以寢技居多,大部分人亦是在地面分勝負。與其說是她們普遍寢技較佳,倒不如是因為她們實戰少,未能掌握好技擊中的距離感。於是乎比起立技,她們大多都會本能地進入拉扯狀態,然後自會在不經意間落地打,這在比賽初段尤為明顯。久而久之,不少人都開始重視地戰訓練,或更注重入身、扭鎖等技巧。當然,節目亦有偏striker類的選手如Winkie(黎美言)和Margie(郭思琳),但整體計確實以寢技較為一枝獨秀。個人覺得這除了限制比賽的全面性外,亦很容易將寢技導向成純粹鬥力、拚體重的角鬥,失掉了諸如巴西柔術等寢技中「柔」的內涵。

逃不了的性別定型

從拍攝手法上講,本節目既然清一色以女性為參賽者,少不免要消費下女性的身份。的確,綜觀多集節目,它都未有明確賣弄眾女胴體,至少未如大台般要總動員穿比基尼做spa;不過,性別定型中「柔弱」、「可憐」等女性形象卻從沒少出現過,早段訓練時就不住在放大她們的苦況,幾乎每個人的哭相都要看一遍。誠然這些是她們的真實感受,報告一下無可厚非,但是否須要連環重覆並將訓練的核心面向放在於此,則很值得商榷。事實上有不少參賽者都表明欲藉著這次比賽證明自己不是「溫室小花」,這會否恰恰從側面佐證了性別定型呢?即女性先天就較柔弱,要透過參與男性化的競技來肯定自己不弱於人。

其實比起賣苦賣慘,訓練部份的內容更應該集中在技術研討上,例如教練如何按照眾人的身體素質、強弱項、心理狀態來訓練她們(這點在後輪有所增益),尤其是節目中不乏實力過人的教練像杜恆霖(多項國際賽金腰帶得主,Margie之教練)、向柏榮(曾在日本K1 以33秒KO對手,阿旦之教練)等。若然可以展示更多他們與選手之間的磨合,以及各類專業意見,不失感性之餘也可以令觀眾更能投入MMA的世界。

接近可有可無的團隊

可惜的是,相較真正能令選手進步的教練團,節目中出現了頗多無關痛癢的人。由踏入決賽週開始,每集都會邀請一些武術界名人如杜宇航、錢小豪、梁挺等作臨時指導,順道介紹不同拳法。筆者明白這多少是想顯示MMA的多元化面向,不獨由泰拳、巴柔等傳統擂台技所專美。然而這些一次性指導有多大效用自不消說,很多技巧亦根本與實際情況脫節。除卻錢小豪的泰拳較接近各選手路數,其他星級嘉賓的技法根本無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應用出來。像梁挺那集詠春拳,居然是由二字拑羊馬等基本功教起,這類為詠春拳體系特定而設的技巧,除了有詠春底的Margie可以掌握外,對其餘各人都不會有太大意義。這些星級嘉賓,究竟是來教授武術,還是純粹借其名氣抄熱節目呢?

至於節目組的工作班底,評論員費明海(Leo)及柳俊江的表現算是中規中距,他們基本上都可以正確報讀出選手的位置和招式(如半防守位置、十字固等),但就略嫌機械化,對選手之間的戰略、技術強弱等分析不夠完整,亦欠缺預測(這亦可能與選手的水平有關)。有幾次柳俊江跟費明海更同時撞出相反意見,足見他們的理解能力與協調尚有偏差。而作為節目總栽判和總教練的徐家傑及Vuyisile,則像CCTV《武林大會》「高手折招」環節裡的大師一樣,每次出場都是教科書式地介紹一些MMA的基本技巧。這部分自然是要向門外漢展示MMA的技術,但也應該配合多些拆招變化,否則便失去了擂台實戰的味道。另外實在不得不提他們的評論,近乎可有可無,例如徐家傑每回都是基於身高體重一類你我也能看出來的東西作賽果預測,然後再輔以「很精彩」、「會很激烈」等「行味」甚濃的助語詞去烘托氣氛,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綜合而言,以一個「掛格鬥頭賣娛樂肉」的節目來說,《G1格鬥會》的質素還是有的,它多少向香港觀眾呈現了MMA以至武術運動中的人性化面向(即自省自勉、自我求進的精神),亦確實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實戰格鬥。然而它還是走不出商業媒體那種操弄刻板印象、賣弄明星效應等收視為上的邏輯,從這點上計Viutv跟大台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程度和手法的問題。作為觀眾,我們始終都須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免得又進了另一個陷阱而不自知,所以呢:

唔好淨係睇女得唔得呀?唔好再借機固化港女標籤得唔得呀?Stop making stupid people famous好嗎?係呀,叫你唔好cap圖專心睇打架啦好嗎?

表tag: 
裏tag: 
縮字: 
不經不覺,ViuTV經已開台一個多月,而它的重頭戲之一、全港第一檔女子MMA真人騷——《G1格鬥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