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日前法國通過一項關於性工作的修法,規定只懲罰嫖客不罰娼妓。有人認為這是掃除性工作保護女性的進步之舉,但亦有性工作者認為,這會將他們推向更危險的局面。台灣一個關注性工作的團體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曾撰文討論瑞典罰嫖模式的效果,惟工新聞獲授權轉載。
引言、編輯:鍾君竺(日日春、民陣成員)
1997年台北市長陳水扁廢公娼時,時任社會局長的陳菊為廢娼政策辯護,說「廢娼,是為她們(公娼)的生命開另一扇窗」,意思是說,公娼應該轉業,才能得到更有尊嚴的生活。但是,廢娼其實就是讓性工作者失業,更何況這群公娼中高齡、平均國小畢業、經濟負擔不輕、要另找就業絕非易事,然後……
然後她(們)就死掉了。
廢娼政策殺人,那麼改成「罰嫖不罰娼」呢,會比較好嗎?廢娼後一直爭論不休。自1999年瑞典開始實行罰嫖模式後,近年,加拿大、法國也從本來「娼嫖都不罰」,改成罰嫖了。
性工作者怎麼看?我想起應召小姐小麗曾經說:
「昨天,我碰到一個客人,進門後一直不動作,我問他怎麼啦?他才怯生生的問我說,小姐,我如果對妳(性交易),是不是侵犯了妳?」
小麗說,她一聽到這問題,就覺得這男人一定是被罰嫖言論給洗腦了……
「我跟他說,先生,你既沒有強迫我也沒有傷害我,付錢找性服務並不是侵犯、也沒有剝削可言。」
「相反的,如果你覺得嫖就是剝削,不管是罰嫖還是罰娼,為了生存我都要躲警察,沒法得到保護,沒法正大光明使用保險套(因為會成為證物),那才是讓我沒尊嚴。」
一起來讀讀這篇收錄在日日春出版的《妓女聯合國》的舊文,十年前,我們邀請了瑞典的性工作者來到台灣,談瑞典的罰嫖模式到底對性工作者發生了什麼影響,以下是當時的訪談整理~(註1)
【罰嫖條款對流鶯不利】
瑞典自1999年起,實行罰嫖禁令,目前是世界極少數「罰嫖不罰娼」的國家之一。買春的人會被科以罰金或是六個月以下的拘役,但通常是罰金,罰金的多少,會依個人所得依比例高低計算。但是因為舉證困難,所以在起訴的案件裡只有很少比例的嫖客真的被判刑。只要娼嫖雙方一概否認,案子就沒辦法成立。
瑞典性工作者Pye指出,2003年在瑞典有357個男性嫖客被捕,有些人是「累犯」,一半是在街頭,一半是在室內查獲的嫖客,雖然瑞典只有5%的流鶯人數,卻有50%的嫖客是從此管道查獲,也就顯示,流鶯是警察查緝嫖客的主要目標來源。
也因此,罰嫖法令通過後,流鶯在瑞典的性工作處境更加危險和困難。因為嫖客害怕被抓,交易減少或轉向找室內的性工作者,街頭的性工作者只好削價競爭,日子更難過,他們必須更勤於接客才有辦法維生。
【罰嫖,使娼嫖遭受攻擊勒索、危險增加】
(瑞典的流鶯通常在街上候客,等客人開車經過時,上車與客人完成交易)流鶯必須穿著低調佯裝自己在街上走路或是等人,等到客人車子一停下來,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嫖客講價和商議服務內容,就立即倉皇跳上車,也很難在短時間裡判斷客人好壞而決定接是不接,因此容易陷自己於危險的情境中。
性工作者Rosinha說,為了躲避警察的追緝,小姐和客人會開車到偏僻的地方交易。但是,這樣反而使得歹徒有機可乘。她就曾經在偏僻的港邊,被佯裝成客人的歹徒洗劫一空,報警也來不及了。若小姐與客人都沒有車,又不能到旅館(因為旅館老闆會被控媒介罪),只好到魚市場空地進行交易,又冷又有魚腥味,還曾經發生歹徒洗劫小姐後丟到旁邊海裡。(註2)
為了抓嫖客,警方在街頭加強巡邏也會使街頭的性工作者不敢像以前那樣公開活動,因此更加加深了他們對皮條客等第三者的依賴。這些人現在在幕後替性工作者安排交通住宿,所以性工作者的活動就會更躲在暗處,而當有問題發生時,警方就更難接觸到她們。警方也說,因為現在已經比較沒人敢在街頭公然作性買賣了,所以也比以前更難調查淫媒和人口販運的案件。新法迫使性產業和性工作者更趨地下化,這會讓政府機構更難接觸到那些需要被幫助的性工作者。
【挪威政府研究:執行困難、禁嫖無效】
在挪威政府研究中,也指出官方在新法通過後,犯罪防治、學生福利、警政等委員會曾提出報告,在新法通過後,街頭流鶯減少了,但卻沒有證據能證明娼妓總數減少。罰嫖讓地下化日趨嚴重,官方統計的數字和現實上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瑞典的性工作者說真正讓他們變成受害者的不是嫖客而是政府。政府不僅不聽他們的心聲,還讓他們身陷危險之中,並且迫使他們必須和黑社會往來。
此外,現在部分性消費者的日子也很不好過。有研究指出,在新法通過後,性消費者被仙人跳和勒索的機率也增加了,因為嫖客怕被抓不敢報案,所以讓有些性工作者有恃無恐,對消費者予取予求,而後者只好認栽。
(中略)
總之,據挪威政府的研究結論,罰嫖會帶來惡果就是:
1. 性產業地下化
2. 攻擊勒索等犯罪行為會增加
3. 條件比較差的性工作者優先受害
4. 執行困難禁嫖無效
註1:本文摘自2007年日日春出版的《妓女聯合國》書,篇名<罰嫖不罰娼的瑞典模式:執行困難、禁嫖無效>,作者為張榮哲、陳韻聿、張貴英、王芳萍。原文很長,本文為部分摘錄文字。部分小標為本文新增。
註2:本段為原文所沒有,當初收錄在書中圖說,為2007年日日春走訪瑞典時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