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地護老院醜聞不斷,除了屢被揭發虐待住院老人,院舍對員工苛刻亦惡名昭著。三年前,作為中介的護老企業百本集團,被揭發以毀約為藉口,亂告過百名員工,而事主對條款全不知情。不過,打工仔並非只能任老闆魚肉。上年初,有工人向百本追討欠薪,竟被百本反控毀約。工人不甘屈辱,在工會的協助底下,成功打贏官司,令老闆必須回水。工會幹事劉家樂撰文解釋事件經過,探討護老服務的問題根源及解決方法。惟工新聞特此轉載。
文:職工盟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幹事劉家樂
「護老企業百本集團近年多次亂告曾轉介工作的護理員與護老院,以對方違約繞過百本繼續合作關係為由,每次索償3萬元介紹費,過去7年多達190宗。《蘋果》接觸了10個遭索償的個案,發現事主簽約前對苛刻條款全不知情。職工盟批評百本欺負護理員不熟悉法律,百本負責人關志康則拒絕回應。」
──<百本護老 狂告護理員兼拖糧 7年190宗 事主:蝦我冇讀過書>
《蘋果日報》2013年08月11日報導
這是一宗2013年關於百本中介公司控告屬下護理員的案件,但事至2016年,依然有不少護理員被百本以『私下為客人提供服務』為由,跟據入職時簽訂的『同意書』控告護理員毀約,申索三萬至五萬元不等。工會一直收到不少百本護理員求助,有些只是經過該院舍也同樣被指毀約。而最近收到一宗百本護理員的求助,原先追討欠薪,期後反被申索五萬元的違約金,最意想不到的,最終竟然變成僱傭關係的爭議。
經過院舍被誣蔑上班 亂告員工要求賠5萬
姚小姐在2013年3月起開始受聘於百本護理集團,每天都接受百本的指示,到不同的院舍或長者家中提供護理工作。姚小姐指一直以來都穩定地為百本服務。直到2015年5月,她發現開始收不到薪金,在追討其間僱主不但沒有支付有關款項,反而指控她私下為客人提供服務,要求她支付五萬元作違約金賠償。姚小姐不服,在多番努力下,找到百本指控她私下提供服務的院舍,院舍先後兩次出信證明姚小姐除了經百本轉介外,並沒有私下為該院舍提供服務。
最後雙方在小額錢債處對簿公堂,作為控告一方的百本公司在庭上承認沒有證據證明該指控,所以被法庭撤銷了公司的申索。由此,姚小姐直言百本公司根本沒有證據,就隨便『硬屈』她們私下為人服務,更甚者懷疑先前百本控告護理員的個案,有多少就是在沒有證據下硬屈她們。據蘋果日報2013年的報導,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百本已控告了屬下190名護理員,每名員工申索$30000至$50000不等。
小額錢債處:雙方看似有僱傭關係 應由勞資審裁處判決
百本公司申索失敗後,姚小姐在小額錢債處反申索僱主服務費,因為一般有關百本公司的案件,大多都被勞資審裁處認為沒有僱傭關係,而轉介至小額錢債處,但這次主理姚小姐案件的審裁官,反而覺得雙方擬似有僱傭關係,因此要求姚小姐到勞資審裁處落案處理。在勞審處過堂時,法庭曾質疑工會是否有意尋找案件作sample case而特地在此法庭處理,經姚小姐解釋了整個曲折離奇的追討過程後,法庭才願意處理此案。
百本:護理員有很大自由度 雙方並沒有僱傭關係
在審訊過程,百本一方一直強調護理員與公司一直用合作形式工作,公司收到客戶購買服務,然後就聯絡護理員安排工作。公司一直指稱護理員有高度自由度可以選擇是否接受工作,因此雙方並沒有僱傭關係。而護理員入職時,與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和同時派發的護理員需知時,內裡已經訂明護員與公司沒有僱傭關係,因此便謂護理員屬自僱人士。
然而,在所謂的合作協議和護理員需知內,卻藏有大量控制護理員的條文,例如,如果護理員工作時沒穿著制服,或是答應服務後但臨時不能出現,都會被罰款$200作行政費。而最大的限制,就是護理員在一年內不能到曾經百本介紹的客戶工作。
被告公司對此辯稱,部份條文並不一定執行,而盤問期間,更可見被告公司代表連部份條文也未看過:因為部份條文的字體大小根本難以看清(見下圖)。而且,在盤問過程中,更可見所謂自由度其實是語言偽術。當客戶全由公司安排,護理員並不能夠自行找客,所謂的自由度只不過是是否接受該工作。更甚者,在護理員需知內更列明,公司會隨著護理員表現決定是否安排工作,因此所謂的自由度只不過是虛有其表。
法庭: 公司擁有執行條文的權力 雙方確實存在僱傭關係
法庭最後確定,雙方其實有僱傭關係,儘管法庭同意護理員擁有高自由度,但卻指出被告公司其實擁有是否執行條文的權力,所以百本指稱部份條文不一定或從未執行的說法並不成立。而且,綜觀護理員的工作模式,並不像一般營商有營運風險,反而與一般地盤散工無異,盡管工作零散,但並不代表沒有僱傭關係。
因此,根據一般審理僱傭關係爭議時會用到的高院案例:謝林及其他20位人士訴陳德偉經營偉氏工程公司一案,當中所訂下的11點準則作判斷,裁定百本與護理員之間存在僱傭關係,被告司除了需支付欠薪外,還要支付年假,勞工假等薪酬。
院舍習慣使用中介公司員工 虐老、醫療失當難追究
百本是行內其中一間有規模的醫護人手中介公司,而除了百本外,行內還有更多不同大小的中介公司。主要原因是由於安老服務工種在香港屬於長工時、低工資的行業,因此人材需求十分大,而且院舍工作壓力高,導致院舍員工流失率高,造成行業『有工無人做,但中介就大把人做』的情況。
故此等中介公司便為這些勞工提供『炒散』機會,有不少有經驗的護理員更會辭去正職,到這些中介公司工作。同一時間,有很多院舍為求逃避僱主責任,情願向多間中介公司購買服務,而不願直接聘用員工,有資助機構更連用八間中介公司以維持人手。
過度集中使用中介公司,很可能危害服務使用者。一般中介公司招攬護理員,只需了解護理員的經驗和技能便可,對於護理員的待人能力等完全不會重視。因此中介護理員的質素一直良莠不齊,如果中介護理員涉及醫療失當,或出現虐老等行為,機構只需向中介要求換人,便可排除所有責任,而中介公司也可能永不錄用該護理員便可,質素監管毫無保障,故長者家屬如要追討,恐怕也申訴無門。
若想安老服務好 先要改善員工待遇
這場申索,所突顯的不但是百本公司無良的剝削式運作,更可見香港安老事業的現實困局:院舍情願花費大筆開支購買中介服務,也不願聘用人手,就是想避免所有責任;再加上工作壓力,工時不停增加,工資水平依然未能達標,人才流失,故才會出現如此模式的中介公司出現。
因此,要維持香港安老服務質素,不是靠不停購買所謂醫療人手解決方案的服務,而是真真正正負起安老服務的責任,提升行內護理人員的薪酬和待遇,才能真正解決醫療人手問題。
相關報導
日做16小時 底薪僅7800 外勞追鴻利安老園四萬欠薪
鴻利安老園剝削外勞黑幕 疑勞工處背後「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