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工新聞】港珠澳大橋將於下周三﹙10月24日﹚通車,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大橋施工近九年,其間港兩地工人有二十人因工喪生,然而政府及僱主至今並沒體面的悼念儀式,遑論牌匾紀念設置。工業傷亡權益會以及職工盟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立法會議員譚文豪、社民連梁國雄等,今日於港珠澳大橋橋墩悼念殉職工人,該處是工人謝道「火朗」四年前因15米高的工作台倒塌墮地而死的位置,有二十多人出席。
立碑作詩悼念工人 現存工傷紀念碑不知所蹤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綿康指大橋興建其間,香港段工程有十一人因工喪生,內地段有九人因工喪生,還有無數的工傷個案。「政府對殉職的工人漠不關心,也沒有面對慘痛教訓的氣量。政府甚至執著其中一個死者其實不屬因工死亡,糾纏在殉職人數應為十九等問題。」工人為建設繁榮社會而犠牲,政府和公司卻連官方悼念也欠奉。陳綿康補充上一次香港因記念職殉而立碑己是十三年,在2005年於科學館豎立的「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的牌匾,惟最近因科學館翻新工程而去向未明。他有邀請家屬出席,惟家屬創傷仍未平復,怕回到工傷場地觸景傷情,故未有出席。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綿康介紹身處的地方。該處為工人謝道朗四年前因15米高的工作台倒塌墮地而死的位置。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記念殉職工人而立碑在外國常見不過,未來會在立法會提出。他認為立碑一來向家屬表示社會認同並沒有忘記死者的犧牲,二來作為警惕,以望日後減少有下一次犧牲。
梁國雄分享他記得2017年3月29日,當時仍在立法會拉布,中途知道有三名工人發生意外,包括一名尼泊爾裔的香港人及一名尼日利亞人。三名工人當時正在工作台上協助拆卸工程,懸吊著工作台的帆布不堪負苛而斷裂,三人因安全帶扣在工作台而無法逃離,被下沉的工作台扯進海底。他批評官員和政府常誇香港為「國際大都會」,他指實則應為「國際工人死亡大都會」,不同國藉的工人勞動,因工喪生後無人記得,像大橋旁的小石子一樣。他借了唐代詩人曹松描寫安史之亂之後的社會的詩,題為〈己亥歲二首〉,並改寫了一首七言,以記念殉職的工人:「港珠澳橋入版圖,工人無奈墮陰曹。習帝莫言盛世事,一橋建成萬骨枯。」最後一句借用〈己亥歲二首〉其一的未句「一將功成萬骨枯」,原句指一個人成為將領的成功是建築在很多人的性命之上。
梁國雄為記念殉職工人而寫的詩之手稿。
十一人工人殉職 三公司僅各賠四萬三千元
陳錦康指香港工傷法例缺乏阻嚇力,三間公司各自只需賠償四萬三千元,刑罪太低。香港僱主違反職安健的上限是五十萬元,但過往並無判監的案例,也未達最高上限。他補充香港職安健法規參考自英國,但英國早已取消刑罰上限,亦擴闊追究刑事責任的對像,由僱主擴展到各層承辦商,惟香港法例仍落後於各國。
近二十年內,全港因工死亡的數字沒有明顯下降,近年反而有上升的趨勢。翻查勞工署數字,香港因工死亡的數字由2015年起不斷上升,2015年有177人殉職[1],2016有203人殉職[1],到了2017年殉職人數達到227[2],三年內升幅達二成八。
註:
[1]勞工署:〈職業安全及健康統計數字2016〉
[2]勞工署:〈職業安全及健康統計數字2017〉
橋身上貼了二十位殉職工人,無名氏為於內地段殉職的工人。
粱國雄向工人獻花致敬。
職工盟代表向工人獻花致敬。
眾人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