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港鐵工程在全港各區釀成沉降,市民震怒卻未足以對其高層構成壓力,但假如截斷港鐵天天依賴的能源供給的話……1984年,香港正為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作為宗主國的英國正計劃逼使數萬人失業的大規模煤礦裁減,引發全國煤礦工人大罷工。勒緊能源線的罷工曾在七十年代促成保守黨政府倒台,威力驚人,為何到八十年代苦撐一年曠日持久的罷工卻以失敗收場?工運史研究者梁寶龍今回仔細介紹當年罷工由來,伏線可上溯至六十年代工黨政府企圖立法規範罷工,下一回再講述政府的鎮壓手段,並探討夕陽工業如何藉工運找到出路。打工仔的力量怎樣使用才更有效?且看內文分解。
社會的進步是前人經驗的累積的成果,當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澀。1984年英國煤礦大罷工的失敗,對我們今天的工運很有參考價值,就是經濟鬥爭中不要忘記政治鬥爭。戴卓爾夫人動用警察、法院和議會對付罷工,也正是今天香港正面對的問題。
罷工前政經狀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工黨上場執政,面對國力大減,國債增至200多億英鎊,經濟瀕臨崩潰。1946年首相艾德禮(克萊曼•理查•艾德禮,Clement Richard Attlee,1883-1967)頒佈法令將煤礦、電報、航空、陸上公共運輸和港口等收歸國有,實施福利國家政策。
1964年工黨再度勝出大選,威爾遜(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James Harold Wilson,1916-1995)上台,初期經濟見好轉。但1968至1973年零售價格平均增長為3.8%,消費價格平均增長率為6.5%;1967至1974年自然失業率上升至4.12%,男性失業率為3.78%;1974至1979年GDP年均增長是1.5%,西歐則是2.6%。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交織並發,而經濟增長一反常態緩慢上升,這種新經濟現象稱為滯脹。(注一)
1969年1月就業大臣芭芭拉•安妮•卡斯爾(Barbara Anne Castle,1910-2002)將白皮書《代替衝突》提交給內閣,決定對工會進行改革,希望平息勞資糾紛,而又不會為工會與工黨帶來衝突。此舉試圖以法例來限制和規範罷工,如工會不履行責任將會受到刑事處分,重大罷工要通過不記名投票來決定,非官方罷工在官方仲裁下必須停止。工黨是工會的政治代表,竟意圖立法限制罷工。「罷工要投票通過」就成為日後保守黨打擊工會的最重要武器,工黨可說是為日後保守黨打擊工會開啟了大門。
《代替衝突》發表後,遭到工會及工黨議員卡拉漢(倫納德•詹姆士•卡拉漢,Leonard James Callaghan,1912-2005)和克羅斯曼等人的強烈反對。之前工黨和工會曾協議,不會以法律強制手段來剝奪工會的權力。1969年5月英國工會聯合會(Trades Union Congress)提出《行動綱領》,強烈反對用法律來限制工會的權利,在會員大會上獲得大多的支持。威爾遜被逼讓步,提出妥協方案,在工會有效保證限制非官方罷工的前提下,不使用法律手段來制約工會。(注二)工黨與工會的裂痕因此一爭端擴大,直接導致工黨於1970年大選的敗陣。
1970年保守黨愛德華•理查•喬治•「泰德」•希思(Edward Richard George 'Ted' Heath,1916-2005)勝出大選,提出努力自救口號,推出削減政府開支、各種福利和津貼,降低稅率等。
工黨無法推出限制工會權力的法例,保守黨卻乘勢推出,在國會通過《工業關係法》(《僱傭關係法》,Industrial Relation),削減工會權力,冀能刺激經濟增長。新法例規定罷工受害者可以起訴工會,試圖以立法來減少罷工,工會和僱主協會要註冊才能有免責權。罷工威脅到經濟及治安時,政府可頒下長達60天的冷靜期。法案出台即遭工會抵制,並發動更多的罷工來表達不滿。(注三)工黨藉此和工會加強連繫,成立聯絡委員會,發表文件,反過來承諾執政會廢除限制工會法例,以修補先前與工會之間的裂痕。
是時失業率又同時增長,於1971年7月達3.5%,即約80餘萬人失業,且繼續上升。政府此時以注入貨幣供應刺激經濟,冀加快經濟成長,卻助長了通脹,礦工和其他國營部門工人則舉行罷工,要求增加工資。首相希思於1972年提出大轉彎(U-turn)策略,恢復政府對經濟的操控。政府一方面撥款協助每況愈下的工商業,另一方面限制工資增長,但並未能有效控制通脹,而結果經濟也沒有增長。大多數保守黨黨員認為大轉彎背棄了黨的原則,表示不滿。
石油危機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打敗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不滿歐美國家支持以色列,6個中東產油國宣佈提高油價21%,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減產5%,利比亞更進一步禁止石油輸往美國,矛頭直指美國。油價於1974年1月比1973年10月上升了四倍,加劇通脹,世界經濟開始蕭條。
滯脹加上大規模失業令英國經濟雪上加霜,1973年11月煤礦工人罷工,得到其他行業的罷工支持,抗議希思的新工資政策。煤礦工人罷工導致電力公司無煤發電,希思於12月宣佈翌年1月開始每週工作3天以應變,冀能節省燃料。(注四)戴卓爾夫人(瑪格麗特•希爾妲•戴卓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1925-2013))認為這次罷工沒有投票通過而舉行,是不合法的。保守黨就是藉工黨政策的錯誤有機可乘攻擊工會。
1974年2月5日礦工投票決定兩週後正式罷工,希思於2月7日宣佈大選,保守黨得票比工黨多30萬張,但因在下議院比工黨少5個議席,威爾遜得以再度上台組閣。(注五)
威爾遜勝出一週後,礦工即宣佈復工,接受加薪22-32%,是希思提出的一倍多。威爾遜認為形勢對工黨有利,宣佈於10月舉行大選,以為可增加議席。但保守黨出現突變,戴卓爾夫人以大比數擊敗希思,代表保守黨競選,威爾遜再勝出。(注六)
工黨政府以《工會和勞動關係法》取代《工業關係法》,恢復工會免責條款,廢除了所有不利工會的法例,只餘不公平解僱條款。罷工仍頻頻發生,罷工日數是法國的四倍,德國的六倍。1970年時工會會員人數是1,200萬,組織率為55.8%,(注七)工會力量是強大的。
威爾遜面對的是27%通脹率,5%失業率,即150萬失業人口,生產力下降。1975年工黨政府與英國職工代表大會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放慢工資增長以抑制通脹,收效不大,政府下令限制一年內的工資增長率,一般員工每週不能超過6鎊,年收入達8,500鎊者不可以增加工資,這與傳統工聯主義理念相違反。1977年工黨左派和英國共產黨提出反對,英國工會聯合會也不支持。(注八)
工會同意不增加工資,希望新政府執行工會要求的政策。工黨決定增加政府開支,援助沒落的工商業以保持職位數量,向富人和高盈利企業加稅,降低低下階層的稅務負擔。1975年8月工會接受建議,至1976年3月通脹下降至14%。這時威爾遜突然辭職,工黨右翼外交部長卡接漢接任首相,通脹繼續下降至9%,失業人數仍有130萬餘人。
1978年伊朗人民起來革命,石油工人罷工支持革命,動搖伊朗經濟,國王投降離國。油價上升三成,因英鎊是石油貨幣(petro-currency)故此也升值,加上利息提高,令外資流入,進一步推高了英鎊。(注九)
1978年英國北海油田大規模開發,英國際收支由虧轉盈,通脹下降至單位數字,工資增長設在5%,引來工會不滿發動大規模罷工,表示不接受限制工資制度,要求恢復集體談判權。11月英國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罷工獲加薪,工業工會因此被政府列入黑名單,並判罰款,工黨與工會再次疏離。(注十)
好景不常,1978年9月通脹直線上升,罷工浪潮直捲全英,是為「不滿的冬天(Winter of Discontent)」,收垃圾工人也罷工,全英癱瘓。
戴卓爾夫人在下議院提出不信任動議,以1票險勝通過,卡拉漢滿有信心解散國會,準備大選。(注十一)保守黨藉不滿的冬天為題,在競選海報責難「工黨喪失效用」,並指工黨政策失當導致失業率高企,不是勞工市場過度調節。1979年,戴卓爾夫人榮登首相,新政策包括控制貨幣發行量,提高銀行利率,削減政府開支,減低個人所得稅,鼓勵消費,出售國營的電報公司、造船廠和鋼鐵廠等。
1979年通脹回升至10%,1980年繼續上升至22%,1981年開始下降至15%,且繼續下降,國債削減10億英鎊。經濟似是好轉,吃苦的是低下階層,因政策沒有照顧低下階層,犯罪率上升,緊縮政策則促使失業率上升至12.8%,失業人口高達200萬人。(注十二)緊縮政策刺激了364位經濟學家聯名在《泰晤時報》發表公開信,要求取消該政策,戴卓爾夫人不為所動。(注十三)
大力打擊工會
戴卓爾夫人決定打擊工會,指責英國鋼鐵公司得政府資助,但利潤不足以支付工資,1979年上半年虧損逾1.4億鎊。她決定於12月首先關閉北威爾斯鋼鐵廠,裁員25,000人。這時工會已在加薪問題上準備罷工,惟戴卓爾夫人已儲存和進口大量鋼材以應付局面,鋼鐵主要用戶汽車製造廠得以沒有因罷工缺鋼而停產,尚能應付五成客戶的需求,三個月後罷工以失敗結束。(注十四)
接着公務員於1981年3月開始大罷工,持續了五個月,政府損失3.5億鎊。這時政府又宣佈關閉23座煤礦,將會導致20萬煤礦工人失業。約克郡礦工工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如果關閉煤礦的理由不是由於煤礦枯竭,或者遇上因地質問題而出現開採困難,就會舉行罷工。
當時英國煤炭業是由國家煤炭局(National Coal Board)管理的國營企業,和歐洲大部份地區一樣,這個企業獲得國家的鉅額資助。英部份煤礦效益好有盈利,在這次大罷工後仍能繼續開工,部份甚至到了2007年仍在運作中。大部份效益差沒有盈利的煤礦,正是政府想關閉的。
1982年全國礦工工會(National Union of Mineworkers)的會員接受了政府提出的5.2%加薪建議,拒絕了工會對罷工的呼籲。翌年戴卓爾夫人任命伊恩•麥格雷戈(Ian Kinloch MacGregor, 1912-1998)出任煤炭局局長,他在鋼鐵公司任職時差不多把該公司扭虧為盈。但這種轉變的代價,是要在兩年內裁減一半工人。因此他上任意味煤礦工人也將會有大規模裁員的行動,政府與工會之間的衝突已無可避免。
為了令礦主的利潤收益提高,政府要求煤礦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意味著要提高機械化程度,這也將導致裁員,許多工會都抵制這種做法。機械化代表減低工人勞動量,工業安全系數提高,這肯定對工人有利。工會一味阻止機械化是否完全工人有?情況如現在我們面對AI技術發展不應做單純的反對派,要作多角度思維。
煤礦工人罷工時,部份內閣成員要求戴卓爾夫人不要妥協。戴卓爾夫人自覺執政只有兩年根基不穏,答應工會要求,限制煤炭入口,增加對煤炭局的補貼,答應加薪。接着下來戴卓爾夫人又為對付工會作出準備,用3年時間大量儲煤,並把煤堆在電力公司,手法如對付鋼鐵罷工如出一轍。另一方面部署電力公司以燃油發電,又招募公路運輸隊,以防鐵路工人罷工支持煤礦工人時,可以汽車運煤。
1983年9月15日內閣會議討論大規模關閉煤礦,會議文件標明不得影印或外傳。麥格雷戈提議在1983至1985年內關閉75間煤礦,裁減64,000名工人,內有三分之一蘇格蘭礦工,三分之二威爾斯礦工,以及半數南約克郡礦工等。如此大動作卻沒有推行。(注十五)同年12月政府開始行動,宣佈裁減44,000名礦工。被遣散者每人可得到按年資1,000鎊來計算的遣散費,另將未滿50歲的礦工納入失業救助計劃,以減少震盪。
煤炭局於在1984年發聲明,指1974年罷工後的所有協議已經到期失效,為了使政府的補貼更加合理化,準備關閉20座煤礦。這樣將會導致20,000名礦工失業,即是英格蘭北部和威爾士許多社區將會面對嚴重的失業問題。部份礦工恐怕自己工作的礦井會被關閉,立即準備罷工,燃點起長達一年的礦工大罷工運動的導火線。
事實上從1979至1983年間,已有36個礦坑遭封閉,導致27,000人失業了。
1984年3月東部約克郡柯登伍(Cottonwood)煤礦宣佈關閉,工人立即首先起來罷工反對,勞資協商後無效全面罷工。
這時位於西南部的康沃爾和西德文礦區(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6,000餘名礦工投票通過於3月5日開始罷工。這情況下煤炭局於3月6日再次下令,要求5個礦井於5星期內加緊關閉,將導致又有20,000人失業,激發罷工擴大。翌日約克郡的糾察隊去到諾定咸(Nottinghamshire)礦區阻止工人上班。
接着罷工的有東北部對衡郡(Durham,或譯達勒姆郡或德罕郡)和東南部肯特郡(Kent)的礦工,情緒高漲的礦工設立糾察線,勸說貨車司機支持罷工,停止向廠內運貨。
3月12日全國礦工工會主席阿瑟•斯卡吉爾(Arthur Scargill,1938-)宣佈將罷工擴大為全國總罷工,呼籲屬下工會舉行罷工(注十六),有100個礦坑響應,部份礦坑投票結果未能通過支持罷工,且大多數是反對罷工。
罷工初期,約克郡、蘇格蘭、肯特東北部的礦工差不多全部都參加罷工。西北部蘭開夏郡(Lancashire)的礦工起先對罷工冷淡,但工會領導人不顧仍繼續上班會員的意願,於3月22日宣佈正式罷工。許多南威爾斯礦工抱怨,先前試圖發動罷工以支持鋼鐵工人和醫務工作者的行動沒得到支持,但因該區有大量礦井面臨關閉,使到該區的罷工人數明顯增加。在中部和北威爾斯支持罷工的力度有限。全國只有諾定咸沒有參加罷工,因為該區礦工待遇較佳,大多數礦井都有現代化設備,工作條件較安全,煤炭儲量豐厚,沒有關閉危機,所以大多數礦工仍在上班。全國礦工工會諾定咸分會反對不進行投票就發起全國總罷工。全國礦工工會很多人譴責諾定咸分會會員是罷工破壞者,該區工會領袖對於罷工態度搖擺不定,到後期才決定支持罷工。這個礦工之間的分化,是不利工業行動的。諾定咸分會最終脫離全國礦工工會,成為民主礦工工會的核心。
其時每日約有四至五萬名礦工組成糾察隊,到仍開工的煤礦場試圖阻止其他礦工開工,發生暴力衝突,數百名礦工被捕。朝野批評戴卓爾夫人。(注十七)
注釋:
一. 張麗琴著:《歐洲集體談判研究》(北京:中國政治大學,2016),第157-158頁。
二. 李華鋒等著:《英國工黨理論與實踐專題研究》(北京:人民,2017),第65頁。
三. 錢箭星著:《當代發達國家勞資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17),第212頁。同注一,第163頁。
四. 伽芬凱著:《佘契爾夫人》,(台北:鹿橋)第34頁。
五. 同上,第34-37頁。
六. 同上,第37-43頁。
七. 錢箭星著:《當代發達國家勞資關係研究》,第212-215頁。同注一,第182頁。
八. 同注一,第170頁。
九. 戴卓爾夫人著:《戴卓爾夫人回憶錄》上冊(香港:博益,1984),第16-17頁。
十. 同注一,第170-171頁。
十一. 同注一,第167頁。同注四,第45-50頁。
十二. 袁若喬編:《世界新格局》,(台北:知書房,2012),第68-71、75-76頁。同注四,第51-88頁。同注九,第16頁。
十三. 李民安著:《永不妥協的鐵娘子》(香港:中和,2014),第135-136頁。王東京:《領讀西方經濟史》,第059-060頁。
十四. 同注一,第182-185頁。錢箭星著:《當代發達國家勞資關係研究》,第219頁。同注四,第103-105頁。同注九,第70-74頁。
十五. 南希著:〈1984年英國礦工運動:一個時代的終結,一個時代的開始〉,載《立場新聞》,網址:。原載《破土》網站。
十六. 張峻峰著:《國外企業經濟性罷工處理機制研究》(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2011),第152頁。
十七. 同注一,第182-185頁。錢箭星著:《當代發達國家勞資關係研究》,第219頁。同注四,第103-105頁。同注九,第255-279頁。
(二之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