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林崩壞的年代,武學已成了平民生活中的消費品,各路國術宗師自然要讓位予金庸筆下的郭靖、喬峰。至少,對比於流落香港的葉問,救國救民、後宮成群的楊過無疑更能惹人遐想。有趣的是,這些甚為「離地」的英雄故事,卻是緣起自五十年前,一場相當「本土」的比武,那就是「吳陳比武」。
談起「吳陳比武」,當年港澳兩地市民可謂無一不曉;哪怕過了足足半個世紀,吳公儀與陳克夫那「特別的搏擊技巧」,依然長年成為高登、香討等各大論壇的「熱門話題」。究竟那場大戰從何而來?當中又隠含了多少社會脈絡?它為國術界又帶來了甚麼衝擊?筆者將會一連三部曲,為大家盡數剖析「吳陳比武」。
由文攻到武鬥
事源在1953秋,其時出任香港鑑泉太極社社長的吳家太極第二代掌門吳公儀,為了宣揚太極拳的真實搏擊技巧,在與記者訪談期間不但公開表明「不論何時何地,都可與中西拳師研究」,更直言自己「未逢敵手」。此話一經《中聲晚報》登出,旋即一石擊起千層浪,其中尤以澳門健身院院長、西藏白鶴拳三夫之一的陳克夫(另外兩夫為鄺本夫及陸智夫)反應最為激烈,前後跟吳公儀在《新晚報》內進行了一年筆戰。最後,兩人更決定要在擂台上見真章。
事件經媒體渲染後,立刻震驚兩地民眾,國術界亦展開了熱烈討論,精武體育會的陳公哲及劉伯群便率先以破壞社會法制為由反對比武。可是雙方當時已經摩拳擦掌,而澳門康樂會也答應了籌辦是次比武,旨在為鏡湖醫院與同善堂籌款。結果,在「澳門王」何賢的介入下,陳、吳二人於新光酒店正式簽下「生死狀」,並決定在1954年1月17日下午、澳門新花園泳池內進行公開比武。門票收入將全數撥作慈善用途,其中四成會用以接濟石硤尾六村大火的災民。
比武當日,全場座無虛席,觀眾多達二萬餘人;政商名流如澳門總督史伯奇、賭王何鴻燊等亦為座上客。比武前大會首先安排了個多小時的賽前活動,包括由紅線女、馬師曾等粵劇名伶義務獻唱,各路門派也借機在台上表演拳術。最後,在總裁判何賢的引領下,陳、吳二人猛然登場。比武終於開始。
李天命式結局
第一回合,陳克夫搶先進攻。鑑於比武規則列明起腿不能過膝,亦不能使出扭抱動作,攻守雙方都只能以雙拳交鋒。經過一輪快打後,吳公儀嘴角受擊,整個人亦跌至繩邊。看似劣勢下,吳公儀突然翻身一下反手搥轟中陳克夫左頰,陳克夫隨即涌出鼻血。吳公儀向總裁判看了一眼後,也不進襲。此時電鈴大響,第一回合結束。
退回繩角後,陳克夫依然流血不止,須由兩個助手用冷水替他澆頭,並做全身按摩,休息時間因而延長了足足6分鐘。
第二回合,吳、陳二人各做上中路進擊,吳公儀胸部中了兩拳,陳克夫肩膀、頭部亦被擊中。大概交戰了一分鐘左右,陳克夫突然「起飛腳」,大會眼見場面惡化,電鈴大鳴。何賢召集裁判員作緊急會議後,決定作不記名投票,當中投票的裁判員有楊式太極拳家董英傑、西洋拳家李劍琴等6人。開票後,4張票贊同停賽,1張是表示應暫時停賽,1張判吳公儀勝。何賢見狀立刻停止比賽,並宣布比武結果為「不勝、不負、不和」──一切就如南柯一夢。
武成文就
這等李天命式「否定命題」的結局,放諸今天肯定要被鍵盤戰士問候全家,但在當時卻又圓滿得出奇:比武結束後的夜晚,吳、陳二人於酒樓內設下和頭酒,佔著上風的吳公儀明言陳克夫年青、尚有大好前程,雙方正式握手言好。經此一役,吳公儀聲名大噪,吳家太極隨之傳遍東亞,馬來西亞、台灣、新加坡等地紛紛成立太極研究會。而陳克夫亦在往後數十年為西藏白鶴派培育了大批人材,傳人遍佈美加。
至於在武林外,這場比武不僅成為了港澳兩地居民的一代集體回憶,更催生了影響華人社會深遠的新派武俠小說熱潮。蓋因時任《新晚報》總編輯的羅孚,眼見拳賽在民間刮起一陣武林風,敕令副編輯梁羽生盡快於報章內推出武俠小說。結果梁羽生用了僅一日蒐材時間便寫出了人生第一部作品:《龍虎鬥京華》。由於時間倉卒,梁羽生經驗又淺,《龍虎鬥京華》算不上出色作品。然而,它在坊間卻非常受落,到結集成書時整個東亞都出現盜印、翻譯及轉載,這在文學界相當罕見。
《龍虎鬥京華》的空前成功,令身為梁羽生同事的金庸也被投放到武學小說之創作裡。果然,金庸《書劍恩仇錄》一出,又是轟動全港,將「武俠風」愈吹愈烈,更推動金庸寫下《碧血劍》及其他大作。直至古龍崛起,金梁兩人幾乎扛起二十年的武俠小說界,打動無數武俠迷。
當年一場全無可觀性的比武,居然能夠開創一代華人文化,為中港澳以至東亞同胞創造了橫跨時空的「文化主體性」。這如斯本土又無限離地的特殊現象,恐怕連深諳邏輯思維的李天命大師都難以解釋。於是乎,我們又要拋低思維束縛,重歸到半世紀前的歷史時空。一切,留待下回分解。
(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