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惟工新聞 | WKNew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專訪城大教職員協會主席 解構民主牆大字報控訴

$
0
0

編按:近年大專院校勞工問題多多,不滿聲音逐步浮現。學生被逼無薪實習、外判清潔保安被逼放棄遣散費、流浪教師成為高級零散工等,相信讀者已不陌生。近日城大教職員協會在校內民主牆貼出標語,控訴待遇差過回歸之前,更反映連「正規」教職員都不能倖免。惟工新聞轉載城市大學校園媒體城市廣播(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CBC)與協會主席謝永齡進行的專訪。


院校職工的無聲吶喊 有誰共鳴?

文:城市廣播

【城大專訪】城大教職員協會上週五(2月15日)於傍晚時份,在校內民主牆上張貼「教職員的薪酬待遇比回歸前還要差」的字句,控訴校方薪酬待遇差劣。

城大教職員協會主席謝永齡副教授指出教職員自回歸後,其薪酬與公務員脫鈎,待遇更每況愈下。再者,政府削減大學資源,同時城大開設更多研究生學位,數目大概與本科生人數相若。在人手短缺及工作量大增的情況下,教職員的待遇並沒有得到相應的調整。

薪酬評核制度弊端叢生 

以往,城大教職員是根據公務員職級表,薪金按職級及通脹遞增;但自2011年起,城大改採用薪酬評核制,以衡工量值來劃分薪酬,即教職員做得越好,薪金就越高。薪酬評核制大致分為零至三(不滿意至超卓越)等級,被評為零級(不滿意)的教職員就無法加薪,使薪金被通脹蠶食;被評為一級(滿意)薪金增幅約2-3%,只徘徊於通脹水平,即今年薪酬與上年無異;被評為2級(好),薪金增幅約3-5%,勉強追上公務員的遞增薪點;被評為三級或以上(卓越),薪金增幅約5-8%,可是謝副教授認為被評為卓越的教職員應給予晉升機會,但現時薪酬機制卻適得其反。

教職員「同工不同酬」

謝副教授指出2015年起,新聘請的教職員出現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如一級文員中,即使他們同一職級、工作性質一樣,或會相差兩至三成的薪金,導致員工士氣低落。而且,城大教職員相比其他大學或政府行政人員的待遇相差甚遠,削弱城大整體競爭力。

現金津貼缺乏客觀指標 

謝副教授談及在回歸前,教職員只須達到某職級如教授職位,便可享有房屋津貼、其子女更可享教育等津貼;但現時教職員只享有現金津貼,金額大約由港幣$2,000至$17,000不等。現金津貼是以個人劃分,當時的僱用合約列明教職員可享有多少津貼,視乎招聘需要而定。現金津貼不會因其工作表現或職位等客觀標準而作出調整。

城大管理層拒絕溝通

謝副教授認為問題並非一朝一夕,歸根究底,問題在於管理層一意孤行,他認為管理層從來沒有聆聽教職員聲音,形容雙方關係「極差」。雖城大管理層設立教職員諮詢委員會,但委員是由管理層委任,其代表性相當有限,形同虛設。而且,委員的任期最多只有兩任(即四年),當委員任期屆滿後便不能再進入諮詢架構提出意見。

 

相關文章:
大學教育零散化 流浪教師缺支援 收入不穩無保障
台灣大學流浪教師激增兩成 工會痛批極度剝削
解構大學管治問題(上):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運作
解構大學管治問題(下):教資會和大學管治的殖民性質
大學資源增 待遇卻變差:UGC削資,你我都唔知?

表ta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36

Trending Articles